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摘 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地区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基于不同的机遇与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温州模式”、“苏州模式”、“東莞模式”和“晋江模式”。但以上四种都是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调整现有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从而转变为发达国家的关键。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评述 展望
一、引言
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性和竞争力,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利润普遍下降;中观上,我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的过程中由于承担了过多的低端制造环节,因而产业升级长期处于缺乏创新动力的“低端锁定”状态;宏观上,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在这期间,收入不平等、环境污染、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就业难等问题日益严重。
二、“三大模式”的优劣势
1.温州模式。温州模式以私营经济为主,资本具有内源性,从而使温州经济具备了深植大众、内在的经济发展动力,减少了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冲击的可能。在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温州人抓住机遇开拓市场,让市场机制全面调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市场利益诱致得到很好发挥。并且由于温州人素有崇尚利益的地域文化传统,而这又形成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从而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企业家资源。但是,温州模式的劣势也显而易见。第一,温州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周转率较低,容易被竞争者或者外来企业所替代,甚至造成过多的产能投入。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利润率下降,资本逐利的天性会促使民企外迁以寻求更加低廉的土地。这样,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会出现急剧的萎缩,造成温州产业的空洞化,温州本地资本也会出现短缺,缺乏足够的资本发展新经济。也正因如此,当前温州的经济也逐渐向以资本、高科技为先导的大中型企业方向发展。第二,温州模式中的民企大都是家族企业,企业发展的方向主要根据企业主的独断专行。并且,家族经营制是一种封闭的产权制度,它只能靠自身内部的积累以及有限的接班人来延续发展,而这样的发展显然是有限的。第三,温州模式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从事市场交换活动,但当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宏观环境和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在这种软性条件和硬性条件不匹配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代际锁定”的困局,产业结构难以实现调整升级。
2.苏州模式。虽然强势政府会带来“政企不分”的弊端,但由于当时的国情,苏州政府也是有效政府。除了承担成熟市场经济下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能,苏州政府还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来引导投资者进入,给外资企业提供诸多优惠,积极地进行“招商引资”。尽管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举足轻重,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乏像温州那样拥有丰富企业家资源的商业文化传统、雄厚的社会资本以及良好的创业机会和环境,所以通过引进外资的开放型经济模式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这在苏州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强大的地方财政实力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这种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弊端。首先,苏州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苏州引入的外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产品附加值低。当地的外资企业只是加工车间,并不能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技术扩散效应并不显著,企业也难以通过消化引进的技术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所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虚高,增值率低。并且,较高的对外依赖度和单一的产业结构会导致较低的抗风险能力。第二,苏州经济的二元结构较为显著,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并不高。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进来的外资企业中高薪技术产业的居多,其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都比较高,而由于技术扩散效应和集聚效应并不显著,所以外资经济中的高技术水平和高劳动生产率并未对苏州本地经济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带来显著的带动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地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而且资料表明,虽然当地GDP较高,但实质上大部分利润都被外资转移,并未转化为百姓收入。第三,经济危机后,苏州产业空心化严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原有的经济体制与增长模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重振制造业体系逐渐成为各国重塑竞争优势的方针。而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也会对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3.晋江模式。晋江模式是一种内生型经济,其技术创新和发展动力都具有自主性和内在原动力。经济格局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营成份共同发展。建立在专业化的市场经济基础上,晋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其发达的产业集群。晋江民营经济体制机制的活力不仅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支撑,其“民有、民营和民享”的民本理念也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一步地促进晋江的经济发展和体制的自我完善。然而,在产业层面上,晋江产业集群总体上还不属于创新型的产业集群,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行业出现过度竞争,且其发展将越来越受限于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短缺。集群里上下游配套的企业在产品质量升级、技术升级等跟不上龙头企业的发展,行业间的整合力度不够,行业企业两极分化明显,导致集群化趋于松散。晋江迄今尚未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法规保障和扶持政策体系,发展产业集群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备。在企业层面上,晋江的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大部分是以“夫妻店”、手工作坊的家庭工业经营方式存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家族制逐渐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种体制障碍,缺乏较为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另外不成熟的商业金融体系让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成为晋江民营企业发展得一大桎梏。
三、结论与展望
1.内资与外资要兼顾利用。内资作为一种本地资本,其快速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资本的快速积累,而且由于国内资本较强的产业扩散和技术溢出效应,将更有力地推动当地企业的发展。因此,总体上来说,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地方财政贡献率等方面,内资的作用要明显大于外资(林民书、杨治国,2006)。但通过“引进来”的战略,特别是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则可以更好地带动本土企业产品质量、技术、品牌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走出去”战略。
2.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应并行发展。在对外开放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许多沿海城市不遗余力地通过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并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以国际代工的方式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不但利润微薄而且过分依赖国外市场。但事实上,对外开放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惟一路径。从大国工业化的历史来看,几乎所有的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都强调国内需求的扩张优于国外需求(谢健,2006)。这表明,区际开放的重要性甚至可能高过国际开放。特别是近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扩大内需的区际开放和促进出口的国际开放应至少得到同等重视。
3.民营经济应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起步晚,但起点较高,后发优势明显。与国营经济相比,民营经济具有高度灵活的市场机制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与外资经济相比,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更深的根植性,更能形成产业的扩散和企业的集聚,也更能促进本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民营经济已越来越成为各地拉动投资、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其发展仍然存在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外部性,融资难亦成为普遍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首要障碍。其背后反映的则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紧迫性,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马瑞华.城市竞争力理论及其新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9).
[2]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例[J].经济科学,1998(03).
[3]刘荣增.区域经济系统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蔡燕群(1990.5—)女,汉,广东珠海,郑州大学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综述与展望》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