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2014年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7-11 11:42: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座谈会,同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一样,必将开启我国文艺工作新纪元。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新成果,必将指引我国文艺迈向崭新境界,获得更大的繁荣与发展。艺术理论界自觉学习讲话精神蔚成风气,艺术理论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对讲话精神和重要意义做了富有强烈现实感和理论深度的解读。与此相关,艺术界有关艺术构筑“中国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也是本年度重要主题。在这一大背景下,本年度艺术学理论研究清风拂面,气象为之一新。在延续艺术学升门以来关于学科构建讨论的同时,学界强调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中国特色,强调在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中高扬中国艺术精神。在此基础上,艺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长,研究深度广度也有明显提升。艺术批评强调重塑批评精神,在明确批评意识和介入当下方面均有切实推进。艺术史学科的学理探索和艺术管理、艺术教育研究也各有亮点。综观全年学科发展状况,2014年可谓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变与丰收之年。

关键词:2014年;艺术学理论;艺术基础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管理;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一、文艺工作座谈会引领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新气象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与他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光辉愿景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一脉相承,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文艺工作的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必将引领未来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新气象。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在艺术学理论界产生十分强烈的反响。

仲呈祥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发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这一重要思想。文章分析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一思想丰富的时代内涵及其对文艺创作重要的指导意义,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重要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人民性’”,讲话“是在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南”。文章还指出,“讲话”极大地提升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意识,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业绩观,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基础和宏阔的世界视域,“讲话”体现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建设理论“蕴含着新的丰富的时代内涵,形成了科学的文化建设思想体系”。该文最后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纠正了文艺界当前存在的脱离人民的倾向、做市场的奴隶的倾向、娱乐化的倾向等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

于平《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阐释了“讲话”强调的“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的深刻内涵。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一内涵:“灵魂工程”提出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功能是要发挥“鼓舞人民迈向未来”的作用;实现途径是优秀作品的创作;要避免的问题是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灵魂工程的实现者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他们是灵魂工程师,需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以为人民服务为天职、通过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来“铸魂”;“灵魂工程”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该文指明了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文艺工作者,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应担当的责任。[3]

张炯《牢记文学艺术的真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文艺与真善美、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三方面,对“讲话”揭示的文学艺术真谛做了深入解读。文章指出,“讲话”提出的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等观点,“对文艺与真善美的必然联系,对文艺传递真善美的重要作用,做出全面的阐述,深刻地揭示了文艺的特性、文艺的核心本质与功能”。对于文艺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文章认为“讲话”指出了文艺本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要深刻理解这对关系,“重点就是要求文艺家要认清我们今天的时代,不仅要把握特定时代真实的历史细节,还要从宏观上把握时代的特征,把握时代的脉动,把握时代的精神,把握时代人际关系的变化,把握时代前进的历史方向,从而也把握时代赋予文艺作品真善美的历史特色。”对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文章指出“文艺的主体应当是人民”,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文学艺术家之所以伟大与他们作品中深刻的人民性是分不开的。文章最后指出,在当今时代,文艺必然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必须反映这个时代的真、体现这个时代的善、创造这个时代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美”。[4]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国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重视和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论述中所提出的评判和鉴赏作品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是对文艺批评标准的新的定位,是对恩格斯提出的“美学的、历史的”标准的继承和发展,是推动文艺批评科学有序开展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的时代化、中国化,为今后我国文艺批评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四个标准的提出,使批评者有了批评的依据,创作者有了创作的理想,而最终所成全的必然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5]。

以上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讲话”内容做出了理解与阐释,对于文学艺术界深入学习“讲话”精神,落实“讲话”要求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

推荐访问:艺术学 理论研究 综述

本文标题:2014年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11/27350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14年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