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地震考古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对龙门山地区史前地震考古的启示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4-0035-19
2008年四川发生“5·12”汶川特大地震,震级达里氏80级,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使当地的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灾区主要位于龙门山地区,尤其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受灾最重。研究地震和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参与,考古学、历史学也理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拟在宏观回顾近年来先秦地震考古的新发现与新成果的基础上,对龙门山地区开展史前地震考古工作的基础、方法与借鉴等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乞望方家不吝赐教。
地震考古(Seismological archaeology)就是指利用考古手段和考古资料研究历史上的地震现象,以探寻古代地震规律的学科[1-5],是考古学与地震学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地震考古是古地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古地震是指保存在地质记录中的史前和历史没有明确记录的地震事件,古地震学则是一门揭露和研究地质记录中保存的过去地震事件的科学,它的优势在于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仪器和历史地震记录的短暂性和局限性,使得我们能够在几个地震重复周期的时间段上认识断裂的长期活动习性和估计未来地震发生的危险性。因此,在防震减灾的系统科学中古地震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以来,中国的古地震学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走向成熟三个阶段[6],古地震学在探槽技术、识别标志、测年方法和理论模型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没有成熟到可以为概率地震预报提供高信度的数据,未来需要继续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古地震的地质证据、年代学、位移量的研究;完整性、区域古地震特征、大地震重复的理论模型;重视注意稳定大陆地区的古地震研究和利用新技术和边缘学科的成果开拓研究的增长点。
一、近年来先秦时期地震考古工作的新发现
依据时代的差异,地震考古又可以细分为史前地震考古和历史时期地震考古。相对于历史时期地震考古而言,中国的史前地震考古所取得的有深度的成果并不多,尤其是有考古人员参加的田野考察与研究工作尚待加强。可喜的是这一局面近年来有所改观,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等的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研究工作带给了我们一些新的思考。
(一)史前时期地震考古新发现:
青海省喇家齐家文化遗址所发掘的地震遗存现象得到学术界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中国史前地震考古的重要成果[7-9]。考古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们经过不断深入发掘和考察,在喇家遗址找到了发生洪水和地震的大量证据,确定了地震在喇家遗址古村落的毁灭中起了最初的主要破坏作用,而后黄河大洪水则完全覆没了这个史前聚落。遗址上覆泛滥型红土层,发现清理出多处房倒屋塌的史前灾难场面,并发现地震裂缝穿过房址,最多一处房内埋人骨14具,人骨遗骸呈不正常姿势被埋没于黄土层之中,证明是房屋垮塌将人砸死。成年女性与幼儿相拥的场面至为感人。不少人骨的姿势异常或有明显骨折现象;他们被埋没于房址里,东倒西歪、横七竖八,展现出当时地震灾害的强烈影响和惨不忍睹的景象。同时,还发现了许多地震灾变现象。比如,有大量地震喷砂、地裂缝,因地震导致的地层塌陷、错位、起伏等,以及史前建筑和墓葬的变形、坍塌、错缝、开裂等。因喇家遗址存在广泛的震灾和洪灾现象,有人称之为“东方的庞贝”。地层关系表明,地震在先,洪水在后。在遗址其他地点也发现了地震裂缝、地面褶皱起伏和地震的沙管现象,表明喇家遗址诸房址内的灾难现象应是地震所致。发掘显示,地震对遗址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洪水则对遗址造成毁灭性的冲击。2008年以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多位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以喇家遗址为中心开展了地震考古研究,进行了共同的野外考察,不仅有野外地质地貌环境考察记录测量和采样,还有大量室内分析和水文资料的查阅及计算,研究过程中还联系和请教了相关诸学科的多位专家。他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表明[10-11]:黄河上游积石峡史前时期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堰塞事件,形成了水体达1171×108 m3的古堰塞湖;山体崩塌是黄河发生堰塞的直接原因,而地震则很可能是触发山体崩塌的关键因素,堰塞湖在形成后不久即发生了部分溃决,造成了洪峰近35000 m3·s-1的异常洪水,相当于该河段万年一遇洪水流量的3倍多;残余堰塞湖则因泥沙的逐渐淤积而消亡。而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一堰塞及溃决事件发生在大约公元前1730年,与其下游25公里处黄河岸边喇家遗址毁灭的年代一致,根据该遗址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毁灭于地震和洪水,可以推测积石峡黄河古堰塞溃决事件与喇家遗址的毁灭存在密切的联系。流量-水位关系的计算则表明,黄河上游万年一遇的洪水不能淹没喇家遗址,而积石峡古堰塞湖的溃决洪水则完全可以将喇家遗址毁灭。因此,毁灭喇家遗址的异常洪水并不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洪水,而是由强烈地震所诱发的堰塞湖溃决洪水,即地震及其次生堰塞湖溃决洪水共同毁灭了喇家这一齐家文化的重要遗址。
安徽省多处史前及商周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自然变形痕迹,表明新石器时代以来,作为华北、华南过渡的江淮地区的确曾发生过自然变形事件,其中可能包含有地震事件,而华东地区不至于遗漏5级以上地震的文献记录才不过600多年,考古新发现资料对于在这一地区开展地震预测研究意义重大。
安徽北部的垓下遗址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史前地震迹象[12-13]。遗址位于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居委会境内,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自2007年开始对遗址进行了钻探和第一次发掘,其后又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工作。遗址东侧是郯庐断裂带,该段断裂带1829年曾发生55级地震;遗址西侧是固镇——凤台断裂,1831年和1979年该断裂近侧的凤台和固镇曾发生625和5级地震,遗址南侧为北西向的涡河断裂,沿该断裂于1481年和1525年在涡阳和亳州曾分别发生6级和55级地震。经钻探发现城墙外有壕沟,城内有台形基址、成片红烧土堆积、窑址、水井、沟槽等。三次发掘共揭露面积1000余平米,证实遗址年代主要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汉代两个时期,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始筑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汉代增筑的城墙,还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初期排房一组、台形基址一座,陶窑一座、墓葬11座;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初期及秦汉时期的灰坑74个,沟12条;汉代开凿大型水槽1处、水井3口;宋代墓葬2座。出土各时期文化遗物共计约400件。城墙筑造主要采用堆筑方式,局部有夯打痕迹,城墙应该分两个时期筑造,一为史前的大汶口晚期,一为汉代,早期城墙残存有8层。同时,在探沟解剖东城墙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处奇怪的现象,探沟西段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墙墙体堆积出现明显的断裂错位,经安徽省地震局专家多次现场考察并取样分析,认为可能是一次发生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强烈地震活动留下的迹象。在探沟TG3两壁和底面的大汶口晚期文化层中,地震和考古人员发现了断层和裂缝。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先秦地震考古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对龙门山地区史前地震考古的启示》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