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引来春风绿兰台

发布时间:2023-07-13 13:18:02 | 来源:网友投稿

湘北边陲,澧水之滨,四千平方公里广袤的幅员,青山联袂,碧水潺潺——这里就是素有“湘北门户”之称的湖南省石门县。

石门,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正劲。新农村建设档案,作为这片土地最忠实的书写,伴随时代的步伐,迎着创建的春风,它正在走向辽阔的田野,走向崭新的农民、农业、农村。

石门县是湖南省典型的山区县、省定贫困县,也是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3973平方公里,人口67.9万。近年来,石门县积极探索山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新路子,以“四个突出”推进档案工作“四个提升”,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有效服务了“现代石门、活力石门、生态石门”建设大局。目前,全县25个乡镇(区、场、处)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到省一级13个、省二级12个,336个村(居、社区)中达省一级8个、省二级86个、市级标准238个。全县乡镇、村级建档率达100%,全县100%乡镇、80%村(居、社区)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2012年9月顺利通过了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成为全省首个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

突出体系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推动力

石门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领导,从完善组织体系、宣传体系、考核体系、联动体系入手,确保工作推进有力。

建立高规格的领导体系。2009年,该县被确定为全省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后,县委、县政府对创建活动予以高度重视,将抓好创建示范县活动写入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体报告,及时召开创建全国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推进大会,对创建活动进行了总体部署。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分管档案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县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统筹和领导创建工作。县人大每年联合县档案局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和年检年审,县政协将档案工作纳入政协会议协商发言。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经常下基层开展调研,定期召开乡镇、涉农部门的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各涉农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创建领导小组,有效构建了县乡村联动的创建管理体系,为创建活动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创建全方位的宣传体系。工作开展,意识先行。该县档案局坚持抓宣传、重教育,不断提高县乡村各级档案意识,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在采取与县电视台联合制作《档案与民生》与《九澧档案》电视专题栏目、村务公开栏等直观、易于接受的形式加强宣传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特点,组织业务人员抓住农村赶集、群众比较集中的有利时机,采用档案展示、典型宣讲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到各乡镇进行巡回宣讲,及时把档案知识和档案服务送往农村、送至农民手中。同时,着重围绕建档的重要性和利用档案的重要作用,结合皂市水库移民、土地二轮延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因档案不全影响工作的典型实例进行宣传,实现了从不认识到深刻认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建档的思想转变,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目的、意义日渐深入人心,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纳入高效力的考核体系。为促进工作落实,该县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全县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全县新农村建设考核和办公室目标管理考核三大考核体系,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各乡镇、涉农部门与县委政府签定了创建责任状。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分阶段进行创建工作督查,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整合高效率的联动体系。为推动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该县推行“县档案局包县直单位、乡镇,县直部门包站办所,乡镇包村,村包农户”的“四包责任制”的联动模式,按照“谁联系,谁指导,谁负责”原则开展创建指导工作,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配合、齐抓共管、联动推进的工作格局。县档案局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农村工作部、县民政局、县林业局、县农经局、县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土地延包、林权改革等涉农涉民档案工作管理办法和意见。各有关部门联合对各涉农涉民档案进行具体的指导、检查、验收,确保创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突出基础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保障力

作为“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样一个山区县,财政相对紧张,为完成全省首个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任务,石门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始终对档案工作高看一等,厚爱一层。

给予政策支持。县委、县政府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对档案工作予以重点政策倾斜。专门出台了《石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划(2008-2012年)》和《石门县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方案》,实行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单位推动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化经费保障。在全县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该县县委、县政府仍保障了对档案工作的投入。近五年来,县财政按照10%的递增速度,逐年加大对档案工作的预算投入,每年还安排10万元档案保管保护专项经费。此外,累计追加预算外拨款90.8万元,为档案部门配齐了档案执法车、档案密集架以及档案信息化设备等硬件设施。全县各单位也进一步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累计组织资金800多万元用于档案建设,按要求完成了档案装具、“七防”设施及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档案管理软件等相关设施配套。

突出队伍建设。在配齐档案工作力量的同时,以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重点,几年来,该县累计投入50多万元,实施“金档培训”工程。精心编写了《石门县村级档案培训手册》、《石门县新农村档案工作服务手册》,每年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方式对乡镇、新农村试点村档案人员进行培训。2009年、2012年两次由档案业务骨干组成“流动培训指导组”,对全县400多名乡镇、站办所、村居社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档案人员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轮流培训和业务指导。通过加大档案业务培训力度,乡村两级档案业务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通过建立了石门档案信息网站、“DA资料备份系统”、“石门兰台之家QQ群”等网络平台,加强与基层档案人员的指导和交流。

突出建管结合,提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

为有效提升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该县把制度建设、办点示范、规范整治等手段有机结合,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实效,进一步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水平。

抓制度,促规范。该县从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入手,按照档案工作程序规范化、业务操作精细化、具体工作流程化的要求,依据国家档案局8号令和《石门县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规范,统一制定了档案分类大纲、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等七项管理制度,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间严密地配合和有效地制约,使档案管理行为按照规章、规定、办法的要求有序地进行。

抓试点,促带动。根据全县山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线长面广的特点,该县采取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稳步推进”的方式,选择基础相对较好、类型不同的乡镇、村(居、社区),分类先行试点,建立了一批典型样板。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以乡镇为单位分期分批组织实地观摩和集中交流,强化示范带头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超”创建氛围。近年来,先后办试点4批次共25个乡镇、69个村(居)。在办好试点的基础上,2008年、2011年、2012年三次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带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顺利推进。

抓整治,促提升。针对乡、村两级档案工作在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档案安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从2004年开始该县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专项整治行动。先后以雁池乡、皂市镇、楚江镇中渡社区、易家渡镇双溪村、双桥村为试点,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对各乡镇、村(居、社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建管工作进行了全面整治,以皂市镇皂市居委会为试点,掀起了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热潮。通过一系列大规模、大力度的规范整治,全县乡、村两级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今年4月,常德市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现场会在该县顺利召开,该县土地二轮延包和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的经验得以在全市进行推介。

突出开发利用,提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效能

紧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大势,石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创建、开发两手抓,让档案走出秘藏的深闺,坚持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优质服务于“三农”,不断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效益,凸显其价值。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近年来,石门县围绕农民最现实、最关注的民生需求,加大了对涉农涉民部门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对土地延包档案、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民族成份档案、移民搬迁档案等多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档案资料进行了规范整理;各乡镇、村居社区全面建立了覆盖新农村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三年来,全县各乡镇、村累计新增各类涉农涉民档案近1万多卷(盒);县档案馆及时修订档案资料收集接收范围,逐年加大了对各类涉农涉民档案资料的接收力度,几年来,县档案馆累计接收各类涉农涉民档案近6千多卷,档案馆藏不断丰富。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立足服务全县经济建设和基层群众,积极创新服务手段,致力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了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建成了覆盖县乡村的农科档案“三级网络”。在全市率先开通了“档案信息网站”,开设了“三农”档案信息专栏,集中上传了已公开的农业农村法规、政策等现行文件,采购网络版的档案管理专用软件,实现了馆藏重点涉民档案数字化管理。全县各乡镇、村(居、社区)均建立了档案查阅场所、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村民轻点鼠标就能享受快捷方便的“农档”信息服务。

加强档案开发利用。紧紧围绕保障农民权益、加强组织建设、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民计民生各个方面,大力开展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一是服务社会和谐。注重对涉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村务公开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材料进行收集、归档,建立了村级财务、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使用、建筑工程招标、农业承包合同等各类档案,为实行村务的公开化管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提供了重要凭证,在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凭借土地延包档案、林权档案、地籍档案、移民建镇档案等。近两年,彻底化解了400余起征地、土地、林地纠纷,有力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二是服务民生改善。紧贴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动态,及时把握农业实用信息的需求,加大档案编研工作力度,利用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编辑出版了《石门县旅游资源简介》、《农村现代技术实用汇编》、《马头羊饲养技术汇编》、《茶叶栽培技术》、《柑橘栽培技术》等20余种编研资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外出打工人员建立了农民务工档案,并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进行跟踪服务;对育龄妇女建立了一人一卡计划生育档案,及时掌握了妇女儿童维权的基本情况;对低收入农户,按照“一户一表、一村一册、一镇一套”的要求,开展了建档立卡工作等,为政府推进民生改善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决策依据。三是服务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县各涉农部门通过推广田间档案、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获得“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总数达到92个,居全市第一,是全省有机茶生产第一县, “石门银峰”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石门柑橘”成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石门有机农业和品牌农业声名远播。双佳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养殖、销售、经营档案,为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提供了可靠保障,今年已成功股改成立“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启动了上市工作,为推进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起到了有力的龙头引领作用。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档案指导,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15家,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农产品市场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服务文化繁荣。全县各乡镇、村(居、社区)利用档案分别编写了《组织机构沿革》、《村情村史》、《大事记》,特别是罗坪乡寨垭村编写的《寨垭村志》、《人物传记》、《土家山歌》、《农户创业档案》等高标准档案资料,因此被评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全县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典型。同时,依托丰富完整的民族文化遗产档案,制作了“桩巴龙”动漫电视剧,编辑出版了《石门将军》、《卢次伦传》等反映石门历史的系列著作,编排了“錞于乐舞”、“土家健身九子鞭”等民俗节目,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肯定,并相继受邀到香港、长沙等地演出,石门文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与时代同行,石门新农村建设档案,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行足迹。

与发展同步,石门新农村建设档案,一路成长的历程中,捧回了诸多荣誉——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全市满意单位、全市档案工作红旗单位、全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先进单位。鲜花与掌声,那是激励前行的召唤;勇于开拓,不辱使命,明天,石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将更上一层,谱写崭新的篇章!

推荐访问:引来 春风 绿兰台

本文标题:引来春风绿兰台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13/27427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引来春风绿兰台》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