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提升社会文化建设水准

发布时间:2023-07-13 13:24: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为主体对象,从事生产经营、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部门,是从事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是一条建设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从落实政策,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群众自办文化;开拓创新,开辟群众文化产业的新形式等方面探讨了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提升路桥社会文化建设水准的问题。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产业;途经策略

实现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调动群众自身积极性,文化建设必须与群众发展经济,与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发展群众文化产业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群众文化产业,包括生态旅游、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民俗活动展示、民间游艺展演等。我们要以市场为主导,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努力拓宽群众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形成兴办文化产业,更新文化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的良性循环。

一、落实政策,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新的经济增长优势、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因地制宜的民间文化资源整合、借助巨大的传媒网络与快速更迭的传媒技术、群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只有健全这些因素,充分认识当代农村的文化与科技的双向资源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开发群众文化产业。因此,文化部门要提高对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符合本地群众自办文化发展的目标、措施和相关政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群众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群众的文化经营活动。使群众成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群众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群众书社、电影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扶持以公司加农户、专业加工户等形式,从事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促进群众文化产业发展。有关行政部门要简化对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在土地使用、信贷、行业政策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例如,路桥历史上有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抗日英雄陈安宝等历史人物和许多抗倭纪念地、革命斗争纪念设施,现在都成边缘化状态,使我们的根文化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造成了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现代文化的空虚主义,严重影响了先进文化的发展。因此,打造好人文路桥、农村礼堂、路商文化三张文化“金名片”,对于提升路桥社会文化建设水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路桥区还专门出台了文艺精品奖励办法,拨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和奖励精品创作项目。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路桥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脱颖而出。今年,路桥区提出来创建省级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区的目标。文化大礼堂要具有一定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才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方法和效果的统一。具体来讲,依托现有资源,开发新的资源,构建“四堂五廊”。四堂即礼堂、学堂、公堂、会堂。五廊即村史廊、民风廊、荣誉廊、文化廊、公告廊。四堂建设要按照为民、利民、便民的要求,选择群众便于聚集、乐于参与、环境相对优美的村居主要区块进行规划建设,也可利用旧祠堂、已有会堂、闲置校舍、厂房等进行改建扩建。五廊建设要在四堂周围,依托四堂建设和村庄整体环境进行,侧重于内容策划、设计和展示。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置古色古香的长廊,也可在建筑外墙体以墙绘等形式加以展示,或单独设置一个展厅在室内展陈。通过这些项目建设能有效地形成新群众文化的核心阵地,有效地积聚社会的正能量。这些有利的政策措施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提升路桥社会文化建设水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积极打造有影响,群众积极参与的文化品牌,如:两年一度的中国(路桥)商都艺术节连续举办了三届,已经成为了路桥基层文化发展成果展示的一场“盛宴”。

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群众自办文化

群众自办文化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群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地方群众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引导群众挖掘、保护和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带动村庄改造和文化阵地建设等。政府应该经常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并利用政府资源为民间文化团体搭建平台,把特色文化推出去,尽可能首先在群众文化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为群众脱贫致富开闭新的途径。例如文化部门应该组织和指导群众文化团体定期举办路桥民俗专场广场文艺演出,并把它做成文化产业。

以民间传统文化为载体,培育文化品牌。群众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有的甚至还尚未开发,其实它们就“活”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民间文化承载千百年历史的文化积淀,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最适合群众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如果在地域性、独特性、差异性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自己身边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或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的文化品牌,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例如列入省级非遗项目的路桥莲花、台州方言评书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资源。政府还要不断丰富“特色文化”的内涵,提升当地的文化形象,打造文化“名村”“名乡”“名镇”。各级政府还要对这些原汁原味的品牌产品进行相关有效的保护,这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精品,保护文化资源,做大做强这些文化产业,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古街社区所在的十里长街经保护性改造后,整个街区的历史风貌得到了延续,邮亭古驿、杨晨故居、福星桥、右军墨池、乔家里大院等重点古建筑在保护中得到了利用。区政府在十里长街里创办了南官天地文化创意园区,引进了中国美院、台州学院创意设计等项目,使得古街的文化风貌和文化内涵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三、开拓创新,开辟群众文化产业的新形式

拓宽群众文化产业的形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可以通过特色群众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 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群众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农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等系统链接,打造群众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农村石器、木器、竹器、草编、剪纸、泥塑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群众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农村歌舞、农村竞技、农村风情、农村婚俗、农村观光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农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农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群众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生的文化教育基地。

群众需要文化,但文化更需要群众。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就一定能提升路桥市社会文化建设的水准,创造群众文化的新辉煌,让文化的力量助推新农村建设,推动社会进步,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马桂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学习,2006(8).

[3]朱 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群众文化工作[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

(作者简介:张任琼(1977.01-),女,浙江台州人,大学本科,馆员(中级),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文化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管理。)

推荐访问: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 文化产业 水准 群众

本文标题: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提升社会文化建设水准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13/27427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提升社会文化建设水准》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