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州棉花分析内地棉花质量下降的原因
1998年国家放开棉花经营后,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棉花收购加工,混等混级严重,皮棉质量下降。山东省德州市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但近年来该市不少纺织企业不得不大量调用进口棉和新疆棉。原本白花花的棉花,为什么加工不出好皮棉?问题出在哪里?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德州棉花曾经辉煌一时
德州市位于鲁西北平原,总人口561万(其中农业人口401万),耕地面积810万亩。德州是传统的产棉区,自元明时期开始种植棉花,有着数百年的植棉历史,当地土质和气候适宜棉花生长,多年来农民也积累了丰富的植棉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棉花一直是该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市植棉面积迅速增加,1978至1984年,棉花种植以每年100万亩的速度递增,1984年达到顶峰,全市植棉面积491万亩,当年收购总量43.5万吨,占山东省的1/4、全国的1/14,许多农民靠种棉花迅速脱贫致富。近年来,该市棉花面积在200至300万亩之间,产量15万至25万吨。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棉花的丰产丰收,德州市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迅速发展,至90年代初全市棉花加工厂达到85个(其中供销社系统67个,农业部门良种厂6个,乡镇2个),棉花收购站121个,从业人员2.3万人,棉花收购加工能力近50万吨。那个时期,棉花加工企业为供销社系统带来了辉煌,也成为当地政府的主要财源之一。在80年代棉花生产鼎盛时期,棉花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棉花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60%,棉花产业提供的利税占财政总收入的35%,棉花加工、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棉花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异性纤维困扰纺织企业
德州市既是产棉大市,也是纺织大市。2000年以来,全市纺织行业迅速发展,目前该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397家,其中棉纺企业180多家,纺纱能力450多万锭,棉纺能力为山东省的1/7、全国的1/20,从业职工15万多人。2009年该市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2亿元,利税38.96亿元,纺织行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德州市棉纺企业年用棉量45万吨左右,本地每年可生产皮棉20万吨左右,理论自给率不到一半,但实际上德州大型棉纺企业很少用当地棉,只有小型企业用当地棉。纺企不愿用当地棉的主要原因是异性纤维含量高和混等混级。相比较而言,纺企更愿用美国棉花和新疆棉花。因为美国是大规模农场式种植,机械采摘,棉花一致性好(等级清晰),无异性纤维。新疆是规模种植,每户上百亩,容易管理,一致性比内地棉好,异性纤维较少。
近年来,异性纤维已经成为棉花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非常头痛的一个问题。异性纤维是指混入棉花中的化纤、塑料、麻丝、布块以及动物毛发、羽毛等。异性纤维混入籽棉,经多道工序加工打碎后,很难清除,造成纺织品着色不均匀,纱线易断,产生疵点等,特别对高档纱布质量影响更大。德州市纺高档纱的企业均不用当地棉。
防止和控制异性纤维,要从棉花采摘、摊晒、交售和运输各环节做起。摘拾棉花时,要戴棉布帽,用棉布袋装棉花,不用化纤编织袋;晾晒时,不在易产生异性纤维的物品上摊晒,防止狗、猫、鸡等动物进入摊晒的棉花中;交售时使用白色棉布包,严禁使用化纤编织袋;运输时,用棉布包装棉花。现实情况是以上几个环节都没把好关,混入了异性纤维。
棉花混级致皮棉质量下降
1999年以前,棉花收购加工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统一定价、统一收购、统一经营、统一调拨,由供销社系统棉花企业和农业部门良种厂收购加工棉花,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加工。那时棉花收购加工有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摘拾时实行“四分”(分拾、分晒、分存、分售);收购时实行“一试五定”(即批批试轧定衣分、对照标准定品级、手扯尺量定长度、电测器定水分、估验对照机检定杂质),不同级别的籽棉分开收购,分级堆放,优质优价,加工成皮棉后,分级、打包、入库,按国家计划调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正常年分,加工后的皮棉一级占10%左右,二级25%左右,三级40%以上。部分棉花还出口到国外,为国家赚取了不少外汇。1999年国家放开棉花经营后,允许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棉花收购加工,大量民营企业蜂拥而上,加入棉花收购加工行业。2004—2005年德州市棉花加工业达到最高峰,当时有800多家企业参与收购,其中90%是民营企业。全市棉花加工能力达200万吨以上,是实际产量的8倍多,加工能力严重过剩。
棉花市场放开后,棉花加工行业竞争激烈,相互争抢资源,农民不再“四分”,好的差的掺混在一起,企业收购时也不再执行“一试五定”, 混等混级收购,这样就造成加工后的皮棉品级混杂,棉花质量下降。
棉花经营放开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棉花经纪人(俗称棉贩子)。他们走村串户,收购农民手中的棉花,然后到棉花加工厂出售,从中赚取差价。有些棉贩子故意把差棉花掺到好棉花当中,以次充好。据了解,目前棉花加工厂收购的棉花中,棉花经纪人送来的占到90%左右。武城县杨庄乡近年来建起了棉花加工一条街,收购价格也比较高,棉花经纪人把方圆100公里范围内(包括河北省多个县)的棉花送到这里,形成了冀鲁交界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场。
棉农和棉花经纪人质量意识较差,在摘拾、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有意或无意把不同级别的籽棉掺混在一起,同时也带进了一些异性纤维,造成棉花混级、一致性差。据了解,近几年,德州市棉花企业已经加工不出一级皮棉,二级棉不到10%,大部分为混级的三四级皮棉。既破坏了棉花资源、减少了棉农收入,又给棉纺企业纺纱特别是纺高支纱带来了很大麻烦。
如何提高棉花质量
棉花经营放开,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棉花收购加工,方便了群众销售,活跃了当地经济,但同时也造成棉花质量下降。看着长在棉棵上白花花的籽棉,却加工不出纺织企业需要的好皮棉,这让搞了几十年棉花加工的老棉花人看着心疼、看着心酸!那么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近几年有些大型棉花企业收棉后专门雇人挑拣异性纤维,这虽然能降低异性纤维含量,但一致性差问题无法解决。目前,我国除新疆外,大部分省市棉花种植还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不可能实现机械采摘。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也是最根本的办法是从源头上采取措施。不少地方组织农民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在增加棉农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棉花质量,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2009年,山东省供销社大力开展棉花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通过棉花规范化种植、科技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实现棉花的产业化经营。武城县供销社作为全省7个试点县之一,去年4月组建了武城县天元棉花专业合作社,吸收入社社员4108户,入社棉田 15608 亩,专业社为社员提供各项服务。耕种环节,投资15万元为4个分社配备了测土配方仪器,为入社社员提供土壤养分检测服务;统一购进棉花良种9800公斤、化肥2600吨,以较低价格直供给社员。生长环节,聘请2名农艺师举办植棉培训班16期、夜校4期,具体指导棉花生产管理;做好虫情测报,统一用药、统一时间防治病虫害。摘拾环节,为社员统一发放棉布帽、包、袋2000套,杜绝异性纤维混入。收购环节,由专业社组织社员统一到武城天元棉业公司交售,或由天元公司组织人员进村统一收购,收购价每公斤比市场价高0.20元,共收购社员籽棉110万公斤,增加社员收入22万元。
棉花专业社为社员提供各项技术服务,提高了棉花产量和质量。入社社员比一般棉农每亩增产籽棉10至15公斤,减少劳动力支出3至4个,农资投入每亩减少15元左右,每亩增收节支200元左右。由于他们采取了“四分”措施、发放了棉布袋,棉花品级明显提高,二级花占10%左右,三级花占40%左右(去年9月上旬当地连续阴雨天,棉花品质严重下降,普通棉花企业收购的棉花二级花没有,三级花不到30%)。
今年,他们将扩大合作社覆盖范围,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再发展3至5个分社,争取入社社员达到8000户以上、棉田5万亩以上;组建农资配送中心,实行农资低价直供,统一供应棉花良种;增加服务内容,免费技术培训指导,推行病虫害联防联治,推广棉花标准化生产,实行 “四分”采摘、晾晒、储存,杜绝异性纤维,提高棉花品级,增加棉农收入。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棉花协会)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从德州棉花分析内地棉花质量下降的原因》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