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教师管教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偏差行为的关系初探

发布时间:2023-07-15 09:24: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知觉的教师管教方式与攻击性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993年后出生的大学生为研究总体,随机抽取311人作为样本,采用内隐偏好判断的实验方法,以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图片和文字为实验材料。结果:教师的心理控制显著与大学生的行为问题有关。结论:教师较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和不合理行为监督与大学生较高水平的偏差问题有关,即使意识层面觉察不到教师的影响,但在认知层面以下的层面中,教师对个体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

[关键词]大学生;教师管教方式;攻击;偏差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6-0008-03[ZW(N]

[作者简介]栗波(1978—),男,山西太原人,硕士,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教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类型逐渐增多,而且越来越趋于暴力型犯罪。国内有关学生暴力事件的报道也比比皆是。青少年暴力犯罪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与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有很大关系。如何科学合理地揭示偏差的机制和特征,并对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干预显得十分必要。

一、实验设计

本研究以1993年后出生,年龄为17~22岁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11人作为被试,其中,男生189人,女生122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0.7%、39.3%。本研究采用内隐偏好判断的实验方法,来探讨教师管教方式与初中生攻击性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1]根据个体的一般发展规律,青少年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学校教师的管教对其影响是不相同的。具体而言,学前时期,父母是第一影响者;小学时期,学校教师是其最重要的影响者之一,父母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依然重要,同伴的影响力开始上升;中学时期,学生进入青春期,和长辈的距离逐渐增大,渴望独立让他们与父母和教师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同时,同伴影响力上升到比较重要的地位。大学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这个时期,教师与学生发生各种冲突与角色转换,教师的职能定位也随之不断转变。因此,研究教师管教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偏差行为的关系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结果讨论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此时,若不能设身处地理解青少年,一味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如训斥和惩罚,只能造成学生的不满和逆反。如今,大量的研究报告已经证实,教师的心理控制与学生的内隐问题有关。教师较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和不合理的行为监督与青少年较高水平的内隐问题,如焦虑和抑郁显著相关。各科教师对学生疏于管教或态度不一、太严、溺爱或偏心等,均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攻击性的出现是个体对所生活的敌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反应。内隐攻击性则是适应反应后的心理防御性图式。

(一)攻击性偏差行为现状特点

实验用蕴含攻击性的图片和文字作为实验材料观测被试对于攻击性偏差行为偏好。从表1可以看到,偏好攻击者的得分显著高于偏好被攻击者。

(二)教师管教方式与攻击性偏差行为之相关性讨论

从表2可以知道,不同的教师管教方式量表因子与学生内隐攻击性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教师越采用过分干涉、过分偏爱、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管教方式,学生偏差行为越倾向攻击性方向。Medinnus的研究显示,主要照顾者有拒绝、否认、控制的管教方式时,容易造成孩子的负向社会行为。孙云晓认为,“过度保护是对儿童权利的剥夺”[2]。陈欣和杜建胜[3]的研究结果显示,照顾者经常惩罚或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会增加其行为内隐攻击性的风险度。

表2学生知觉教师管教方式与攻击性偏差行为的积差相关矩阵

过分干涉过分偏爱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温暖理解过度保护偏好攻击者偏好被攻击者

过分干涉1.00

过分偏爱0.57**1.00

惩罚严厉0.65**0.48**1.00

拒绝否认0.41**0.19**0.49**1.00

温暖理解0.100.16**-0.09-0.14*1.00

过度保护0.77**0.49**0.52**0.33**0.101.00

偏好攻击者0.69**0.69**0.70**0.33**0.050.061.00

偏好被攻击者0.30**0.18**0.31**0.16*0.030.090.48**1.00

注:*p<0.05,**p<0.01,***p<0.001。

三、结论建议

研究发现,在大学生的内隐社会认知领域,普遍存在攻击性偏差行为倾向,并且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男生内隐攻击性偏差行为比女生更为严重。教师应该多教授问题解决的方法,提供适当的策略,提高学生问题处理的能力,增进不同性别同伴之间的多元化互补与互动;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善于同朋辈同学交谈,懂得向他人寻求帮助,培养自己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情绪管理技巧,协助学生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管教方式能预测学生内隐攻击性偏差行为。学生的内隐攻击性偏差行为与教师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分干涉三个管教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显示,教师越表现得像独裁者一样,控制学生的一切,且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方式处理事情,不给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越让学生感受到威胁。而且一旦发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学生有可能不敢向教师寻求解决的途径,故而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干脆放弃。表现在学习上,教师越是采用上述的管教方式,学生显现出的学习困扰行为越多,他们也越有可能使用错误的方法解决困扰;在严重的情况下,他们越有可能反抗教师,或将情绪发泄在其他同学或事物上,因此,他们也越有可能显现出暴力冲突行为。

教师如果没有明确的管教方式,处理问题时的态度或表现前后不一致,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得不在乎、冷漠,没有太多的限制要求,标准也时常改变,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一旦有争执或者冲突发生时,学生同样也不知道如何向教师寻求解决的办法,有可能直接使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开办教师辅导管教策略的培训,培养教师辅导的能力、改变教师管教的策略;或者成立教师名师辅导团,定时到学校服务,了解教师管教方面的困境,给予适当的协助和鼓励,让教师能积极处理学生的偏差行为,以降低学生攻击性偏差行为的发生率;鼓励教师学习多元智能教学,根据对象和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同时改变传统的、刻板的师生角色管教方式,多采取关怀式教育方法,倾听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的想法。

学生的内隐攻击性偏差行为与教师的温暖理解呈显著的负相关,就是说教师常常合理倾听、理解学生行为,会降低学生的紧张感和压力指数,这样会显著减少学生内隐攻击性行为的偏差度。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规划教师管理教学知识和技能进修活动,利用寒暑假期间提供相关辅导课程,向教师传授行为改变技术,加强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时代在不断变化,学生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唯有不断地提升,了解最新的资讯,与时代接轨,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所处的世界,才能真正有效地抑制学生攻击性偏差行为的发生。

学校应该多倾听学生的内心需要,发展多样化的课堂内外活动,如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课后辅导,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减少自我放弃的行为,让学生获得学业成就;安排音乐、舞蹈、体育等特色课程,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才干;鼓励社团活动,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动自发地学习与探究,满足学生成功的需求,改善学生的学习的态度,降低学生攻击性问题偏差行为的发生率。

建议学校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宣传,邀请专家、学者或片区警察到校宣传法制常识,让学生认识违法行为以及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不再只是张贴海报、增设宣传栏或者举办知识竞赛。真正落实法制教育,从初中阶段就开始教授正确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守法的习惯,奠定学生良好行为的基础,这不但可以降低学生问题性偏差行为的发生率,更能减少学生将来暴力犯罪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东宁,王有智.IAI测验对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应用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4).

[2]孙云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陈欣,杜建政.父母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4).

[4]张川,叶子宸.培养孩子父亲有种特别的力量[N].青年时报,2009-06-19.

推荐访问:攻击性 管教 初探 偏差 关系

本文标题:教师管教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偏差行为的关系初探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15/27487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教师管教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偏差行为的关系初探》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