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感搭建充满快乐的美术课堂
小学美术教学中,在明确师生双边关系的前提下,如何激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探究以民主、开放的互动课堂教学过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生动有趣、富有童真、童趣和赏识的教学活动,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并形成实效。
美术教育 快乐情感 互动课堂 形成有效
美术课标指出,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即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师生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情感主流的平等关系。
那么,怎样的课堂是学生所喜欢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怎样的课堂能真正促进教与学双边的活动,怎样的课堂教与学双边的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句话中,可以理解为,身为担当教育教学工作的我们,必须走进孩子,把自己与孩子们融为一体,做孩子的朋友;反之,一切教育只会变成空中楼阁,那么,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走进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贴心人,“用情感搭建充满快乐的美术课堂——低年级有效的美术课堂互动空间”,才能还原美术课堂本色,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畅想天空,那才是一条成功之路。因为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也就会理解老师,体会到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这样,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与课堂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老师的教育活动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用童心创设一个民主的、开放的互动课堂
美国门肯说的“儿童最好的教师就是富有童心的人”。富有童心的人,必定是对儿童有着强烈的爱的教师。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没有爱便没有真诚。除了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以外,还要以高尚的情感去感染和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双方的情感沟通与共鸣,很好地把双方的感情拉近。记得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中美学生的差异时曾说:“中国的学生往往怕出错,怕显得无知,怕在人前出丑而有意识地躲避一些辩论”。这表现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它禁锢了人本能一种爱的付出和需求,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主宰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的现象造成的。不难想象这样的课堂会是什么样的课堂,这样的师生关系会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有资料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使学生感到积极的内心体验,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活动。同时,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轻松愉快的情绪能激活大脑,使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引起和保持人的兴趣,产生超常的记忆力、创造力等,并能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间的关系就是教师高高在上或板着一副冷面孔的一种严肃而无生气间的关系,让人司空见惯、经久不变“上课、起立、老师好、小朋友们好、坐下”,这种教学常态的师生问好的气氛中拉开帷幕的;在低年级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为改变这种状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情感交流。在开始上课时,我注意把平常的师生问好,设计成师生互动的韵律操:“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韵律操活动活动,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我们的课堂。预备:起立,左左、右右、抖抖手呀、跺跺脚呀、轻做深呼吸,快来快来一起来学习。”教师带着充满激情及和蔼的笑容,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摇头、抖手、跺脚、扭屁股等,嬉笑声汇成一片,让学生体验到师生同乐,亲如同伴的感觉;接着教师又以平等、尊重的口吻说道:“亲爱的小主人们,快乐的小伙伴们!欢迎您们来到我们的‘快乐美术课堂’,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吗……”一节课就在这种平和、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中,通过游戏、观察、比较、讨论、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激情被点燃,兴趣被激发,课堂师生互动的沟通交流空间被打开,课堂不再是讲“师道尊严”的场所,不再是一潭激不起浪花的死水;学生不再畏惧而不敢言,课堂犹如翻腾的浪花,学生在课堂中相互驳斥观点,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惟恐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在生生互动、师生活动的气氛中,学生真正得到尊重、得到发展,课堂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创新,教师不再疲于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大大得以提高。
二、用童趣创设一个生机勃勃、兴趣盎然的互动课堂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真正要干好一件事情,要的是浓厚的兴趣、敏锐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和愉悦的心情。教师每天要面对着不同时间出现的课堂40分钟,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教学环境、不同年龄、能力水平的学生,合理利用有限的40分钟,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发挥自身才智所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真正使40分钟的能与量得以充分体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首先要全身心投入,并置身于教材及教学环境中,从学生的认知和身边的生活经验出发,收集富有趣味性的素材,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使他们迸发学习的激情,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兴趣盎然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上《好大的向日葵》一课,为规避美术课教学的平铺直叙,能更好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展现出新颖、巧妙、独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给学生一个轻松、快乐的情境!在导入新课时,我就用课件的形式出现,当放映学生喜闻乐见的福州少儿电视台《向日葵》栏目的画面,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到屏幕上,接着放大画面,使向日葵不断变大,在学生惊呼“好大的向日葵啊” ……同时引出课题;再用栏目主持人张恭哥哥的话引出话题:“小朋友们,我们福州少儿电视台《向日葵》栏目开播已经5周年了,为庆祝这个节日,我们栏目组要举办一次以《好大的向日葵》为主题的画展,诚邀大家参与,我们还会给每位获奖的得主颁发奖品,学生在这样简单而又富有情趣和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情高涨。接着,教师让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收集有关向日葵的资料,这样做,不但让学生了解到向日葵的形状特征,而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能启发学生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打开学生想象空间,我利用向日葵的画面效果,让学生进行欣赏,并抓住学生爱听童话故事和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通过一段段充满童趣而又情趣盎然的故事情节,展现用不同造型、不同表现手法、不同内容的范图,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个童话故事情节中,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和动物们的乐园中。这样,教师让学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并引导学生学会想象,表现自己感兴趣的画面和故事,学生以此受到启迪,找到灵感的源泉,并举一反三。有的说:我想把向日葵当成小蜜蜂的床铺行吗?我想把它当做蝴蝶的舞台;我想把向日葵当降落伞行吗……”学生们各抒己见,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就此诞生,真是异彩纷呈。最后,再让学生评价交流、谈感受,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因此,美术教学中,通过教师穿针引线、巧妙地创设和引导,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形象和富有感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有关经验去消化所学的新知识,主动进入学习角色,不断深化互动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主动的学习、探究、创新等能力,最大化地实现教学目标,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吧。
三、用赏识创设一个自由、充满活力的互动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最大渴望是得到赏识和鼓励。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赏识应是多角度的,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赏识、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赏识,恰当地运用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按照传统,教师处于绝对权威性的地位,一节课下来,学生就按教师既定的方式学,教师从内容设置到教学进度都周密计划,具有普遍性、划一性,甚至有的教师一节课就拿着一张范图让全班学生临摹。这样的教学往往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孩子没有比较、质疑、争议、评价、相互欣赏、取长补短的途径,学生的作业犹如流水线上的成品,没有思想火花,这样的课更无活力可言,更无相互赏识的平台和互动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站在人本主义立场,倡导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者,感受到获取新知识的成功感,从而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师的作用更是要让学生充分发展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突出知识不是由老师输灌给学生的,而是靠学生自主建构。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上《鱼儿游游》一课时,我采用方法有:
1.利用评价赏识,调动学习兴趣。为创设自由、充满活力的课堂,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根据学生的特点,我精心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诱发好奇心,激发兴趣。课堂中凭借有趣的视觉刺激、生动的语言和探究性的内容不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突破定势,通过欣赏评价教师的多幅不同表现方式的范图和同伴间的作品,引导学生赏识他人的表现手法的优点,鼓励创造性思维。当学生的创作欲望被点燃时,课堂气氛十分融洽,充满活力,相互表述自己的创作想法时,教师给予肯定的鼓励“你的想法非常大胆、你的想法与众不同、你的想法真是让我惊叹……”,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长久保持对学习的兴趣,醉心于自己的创作,当学生画到一半拿着画问我:“老师你觉得我画的怎么样、我鱼儿身上的花纹设计得美吗?我可以把它想象成鱼儿在自己的乐园里开心生活的情景吗……”
2.适时赏识能激活学生的激情。美术课堂教学,随时充满师生的交流,生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得到认可,增强信心与成功的感受。因此,适时给予赏识、肯定使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拿着画需要我给予评定与建议时,我投以会心的微笑和鼓励的话语“很好、真棒、加油!”“你的色彩搭配非常大胆、鲜艳、用色很认真。”“哇!你的作品很有创意”……在我的鼓舞下,一幅幅充满生命活力的画就纷纷展现眼前。课后,让学生评一评谁的画最有创意?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学生纷纷举起小手,畅所欲言,学生在相互赏识中又再次得到升华。而正因为有这样的互动赏识,学生大胆地表述、联想、创新,形成发散思维的思考习惯,使每个学生都有个性,有特点,敢于表现,敢于创造,课堂中学生的思想火花不断得到撞击,课堂气氛活力四射。也正因为在这样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赏识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心灵最敏感的角落——尊严被得以保护,也更好地推进他们前进的潜在力量。使他们利用自己的长处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也让他们明确懂得自我赏识和赏识他人,懂得自己成功了,要为自己高兴,别人成功了也要为别人喝彩。在鼓励别人的同时,也鼓励自己;只有这样,学习才是快乐的、有活力的,掌握的知识才是宝贵的。
综上所述,成功的课堂教学是鼓舞人心的,是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受,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到有所学、乐意学、主动学。教学中不断地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深刻把握好交流和沟通互动空间,面对童心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保持一份纯真的心,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真诚的情感投入是前提,用真挚的情感,用爱、用心给他们知识,教育他们做人,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并且有自己思想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情感上和身体上和学生平等,才能有课堂上有效的沟通和有意义的交流,他必定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结果,只有情感融合的交流,才能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尹少淳.走进课堂——美术课程案例与评析.
[3]论当代少儿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中国校外教育.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用情感搭建充满快乐的美术课堂》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