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国外近年藏传佛教藏区寺院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7-16 12:48: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近年国外学者关注藏区寺庙历史、建筑、艺术、文学和政治等多种方面,但是关注藏区寺庙历史的著作尤其多。格鲁派,和其他教派相比,寺院受更多学者关注原因之一。并且多种文明交汇处的寺庙也是研究热点 。本文概况了国外主要寺庙研究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简单评述。

关键词:藏传佛教;藏区;寺庙

一、研究背景

在传统西藏社会政教合一,藏传佛教不仅仅是民众的信仰,对于整个藏区的影响极为巨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传佛教信仰的一种载体,其对于藏文化的保存于弘扬有重大意义。理解寺院体系对于认识藏区历史和社会构成有很大版主。

国内对寺庙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国外这类研究较少。从国内研究成果参考文献上可以看出,国内藏传佛教寺院研究很少参照国外研究成果。为了更多了解国外近年对藏区藏传佛教寺庙研究动向,有必要进行一些概况性研究与分析。

藏传佛教寺庙对其有聚合人心的作用,对其研究关乎民族向心力的发展。正如Sara B. Shneiderman在访谈中知道生活在中国边境地区的lishing的民众为归属中国感到开心,原因便是他们的寺庙Gunsa Gompa归属于中国西藏。①

二、近年国外文献综述。

达赖集团多次从事分裂中国的行径,成为其所属格鲁派,和其他教派相比,寺院受更多学者关注原因之一。并且多种文明交汇处的寺庙也是研究热点 。现有发表成果以专著和论文形式居多。学者关注藏区寺庙历史、建筑、艺术、文学和政治等多种方面,但是关注藏区寺庙历史的著作尤其多。

大昭寺内藏有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是西藏最有名的寺庙之一,也是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热点。Cameron David Warner的研究兴趣就着眼于大昭寺。在《西藏最神圣的庙宇——大昭寺文献综述》中,Warner总结了四位研究大昭寺的前人成果。这篇论文的长度和一本专著差不多,也是第一篇西方语言下研究寺庙的长篇论文。在文章中Warner分别综述了Gyurme Dorje, Tashi Tsering, Heather Stoddard和André Alexander的研究成果。这种综述性文章为人们全面认识大昭寺提供了平台。可是Warner的研究都是基于二手文献的研究,并且对大昭寺历史相关内容的介绍欠缺,这些都是遗憾之处。

达旺地区是中印边界争议地区,境内达旺寺为大量学者关注。达旺寺早期属于宁玛派,公元1680年,梅惹喇嘛将宁玛派寺庙达旺寺改属格鲁派。S.Dutta和B.Tripathy的《达旺地区早期宁玛派寺庙》中论述道,宁玛派在达旺寺修建之前在达旺地区占强有力的統治地位。早期宁玛派寺庙以独特粘土结构和精美壁画著称。宁玛派和格鲁派宗教派别斗争在这些寺庙的历史中得到凸显。

Paul Kocot Nietupski的《亚洲中部藏传佛教社区——拉卜楞寺》回顾了拉卜楞寺历史。通过对寺院教规剖析,认识西藏历史和社会特点。拉卜楞寺的社会体系基于寺院和信仰区域服务的互换。寺院和喇嘛为周围社区提供宗教服务,反过来周围社区也为寺院奉上税收和免费劳役。Nietupski说拉卜楞社会是“西藏式神圣和世俗互动型”社会。本书独具价值之处在于其编史研究以及用政治学理论对西藏社会体系进行剖析。

夏鲁寺建于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位于日喀则市附近。《夏鲁历史中的喇嘛榜样》是Benjamin Wood的博士论文。这是一篇深入探讨19世纪夏鲁地区寺院历史的论文。通过记述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夏鲁寺系列寺院住持、上师和其他重要喇嘛的传记,展示出夏鲁传统中好喇嘛的典型形象。评判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解决寺院纠纷的能力,对佛教戒律的遵循,对佛经延续的贡献以及对宗教仪式的发展。遗憾的是这篇论文主要是通过研究Losel Tengyong的自传及夏鲁寺其他文献得出,并没有一手资料。

于7世纪建造的大昭寺建筑主体部分矗立了13个世纪,其代表了泛印度寺庙建筑技术与风格,而在印度文化区域,享有这种技术的建筑仅存于考古遗迹石刻仿品。Andre Alexander详细在《大昭寺——西藏最古老木质结构建筑》

Michael Carrington《官员、绅士和小偷打劫寺庙——1903-1904年鹏自藏任务冶》是一个个案分析式研究。其展示了英国政府为了掠夺文化成品,于1903-1904年组织“鹏自藏任务冶”(Younghusband Mission to Tibet)的历史过程。

也有一些学者着眼于西藏的社会文化。D. Seyfort Ruegg正是如此,他写了《<西藏征程>述评》。《西藏征程》是Heather Stoddard作品。Heather Stoddard试图扭转人们对西藏不真实的认知:自藏没有变。他认为自藏的社会与文化正处于变化之中,无论这个过程是主动地还是被动的。D.Seyfort指出,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Heather没有做到结合西藏历史、社会、政治和宗教环境进行评价,评价标准过于片面。

《对西藏东部宗教政治抗议的地缘政治研究》一文中,Andrew M. Fischer认为2012年初发展在安多藏区南部和西藏东部的康巴以北地区的自杀式抗议行为是极端与日俱增压抑环境的反抗。然而处于同样政策环境下的为什么自杀式抗议行为仅仅发生在西藏的某些地区。而大量四川、甘肃、青海和西藏自治区统治下的其他藏区并没有发生如此自杀式抗议行为,而这些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差异不大。该研究试图从宗教信仰、政治抗议和社会环境快速变化等方面寻找导致这种区域性差异的原因。

LOKESH CHANDRA的《MDZOD-DGE-SGAR-GSAR寺院印制的藏传佛教经文》,记录喜马拉雅地区大量部落到西伯利亚草原,最远踏至伏尔加河的文学作品。这些喇嘛寺庙印刷品是窥见西藏喇嘛文学的利器。

三、结论

国内对藏区藏传佛教寺庙的研究面比国外广,对寺庙经济制度、管理制度和文化教育的研究远远多于国外。而国外在寺庙历史研究中的发展也是值得国内研究学习的。国内外藏传寺庙研究相互交流和借鉴,有利于加快对藏区寺庙的研究。

然而,一些外國学者在认识西藏问题时,政治觉悟不深。例如MADHU SARIN刊登于Wiley Online Library《哲蚌谷芒寺和尚印象:恢复心灵创伤时的男性榜样作用》中,提到和尚们去印度学习时,用flee这个词;并且认为西藏是“their own country, which is under occupation by the Chinese”。这类学术作品还很多,它们基于错误的政治认识,不利于人类正确认识事物,是值得谴责的。而客观的学者加强对藏区寺院问题的研究,并且在外文学术刊物发表,有助于西方人正确认识西藏。(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注解

①Shneiderman S B. Himalayan border citizens: Sovereignty and mobility in the Nepal–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TAR) of China border zone[J]. Political Geography, 2013.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A, Akester M. The Lhasa Jokhang–is the world"s oldest timber frame building in Tibet [J]. Webjournal on Cultural Patrimony, 1: 123-54.

[2]Carrington M. Officers, Gentlemen and Thieves: the looting of monasteries during the 1903/4 Younghusband Mission to Tibet[J]. Modern Asian Studies, 2003, 37(01): 81-109.

[3]Chandra L. Tibetan Buddhist texts printed by the Mdzod-dge-sgar-gsar monastery[J]. Indo-Iranian Journal, 1964, 7(4): 298-306.

[4]Dutta S, Tripathy B. Early Nyingmapa monastries of Tawang[J]. 2013.Ruegg D S. A

[5]Fischer A M. The geopolitics of politico-religious protest in Eastern Tibet[J]. Cultural Anthropology, 2012 (Hot Spot Forum online 4): 1-6.

[6]Marvin C. Presumptive Space and the Tibetan Struggle for Visibility in Lhas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3, 7: 1464-1489.

[7]Nietupski P K. Labrang Monastery: a Tibetan Buddhist community on the inner Asian borderlands, 1709-1958[M]. Lexington Books, 2012.

[8]Sarin M. The Monks of Drepung Gomang Monastery: Impressions and Speculations on Alternative Models of Masculinity as they Relate to Resilience to Traum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analytic Studies, 2012, 9(2): 134-157.

[9]Tibetan’s Odyssey: A Review Article[J].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89, 2: 309.

[10]Warner,C. Review of Jokhang: Tibet’s Most Sacred Buddhist Temple [J].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ibetan Studies ,2011,6: 451-466

[11]Wood B. The Jeweled Fish Hook: Monastic Exemplarity in the Shalu Abbatial History[D]. 2013.

推荐访问:寺院 综述 藏传佛教 近年 藏区

本文标题:国外近年藏传佛教藏区寺院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16/27532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国外近年藏传佛教藏区寺院研究综述》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