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8 12:12:01 |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现代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助推器、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牵引力、经济变革与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我国现代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本文通过图表数据等形式分析了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整体状况,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服务业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上升是一个普遍认可的规律。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但是,长久以来,我国现代服务业虽有发展,却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现代服务业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结构不合理,而且发展缓慢,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未能起到应有的战略性支撑和保障作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国经济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在农业社会,服务业主要以个人和家庭为主;在工业社会,服务业主要围绕商品生产活动展开;在后工业时代,服务业则以技术性、知识性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

关于现代服务业目前我国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在生产中间环节作为要素投入而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定义是在十五规划报告的基础上提出的,即“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部门”。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那些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部门。它不仅包括现代经济中催生出来的新兴服务业,如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而且也包括现阶段保持高增长势头以及居于较大比重从而具有“现代”意义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专业化商务服务等,同时还应该包括被信息技术改造从而具有新的核心竞争力的传统服务,如各种咨询业务、现代物流服务业等。这些现代服务部门具有的共同特征,就是高人力资本含量、高度专业性、高附加值等。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从2000年到2008年,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0.5%。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阵地,其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总量增长缓慢与结构性缺陷制约服务业增长

服务业增长缓慢,从结构上看,主要是结构层次落后,缺乏明确的主导产业带动。总体而言,虽然近几年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新兴服务业有一定的升级取向,但还没有成为产业增长的主体

表1中数据说明传统部门和一般产业仍是带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仓储与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住宿餐饮业和邮电通信业等仍占服务业的很大比重,而且增加值较大。其中,批发零售业2005年增加值是13966.2亿元,2008年为26182.3亿元。同时,与现代产业相联系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务服务业等专业服务发展明显不足,增速较慢,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程度较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结构性滞后与总量扩张缓慢相互交织,共同制约了服务业发展。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沿海和内陆一些大城市借助优越地理环境和政策优惠使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西北、东北等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十分滞后,严重影响了整体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图1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现代服务业生产总值远远高于东北和西北地区。2009年现代服务业生产总值最高的是北京9179.19亿元,上海次之8930.85亿元,而最低的宁夏仅有563.74亿元。不同地区间现代服务业发展失衡严重,一方面是因为基础设施差距大,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低,意识落后。这种状况亟待改善,政府应加强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三)体制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些服务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导致服务供给质量差、价格高,抑制了需求。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城镇化水平低下,抑制了对服务业的需求。我国服务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持续下降,与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偏差不断扩大,使整体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更加突出,不仅影响了服务业产业素质的提升,而且也制约了工业效率乃至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这种状况固然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服务业自身特点有较大关系,但特殊的体制和特殊的产业结构是造成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四)市场化程度低且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中除了批发、餐饮和交通运输业及居民服务业等传统行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就业人员比例较大外,众多的现代化、新兴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就业人员较少,如金融、房地产、信息、科技咨询等。

表2数据说明在一些高科技服务业领域从业人员较少,例如咨询及通讯传播业,从2005年到2009年从业人员仅占3.5%左右,比例很低,大部分人员集中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等传统部门,约占40%左右。新兴服务业高科技人才缺乏现象值得重视,国家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应强调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现代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伴随信息革命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我国现代服务业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迅猛发展

人力资本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迅猛发展。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体现为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知识、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逐渐占据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在产业的投入要素中,农业主要受自然资源要素约束,制造业主要受物质资本要素约束,传统服务业主要受劳动力要素约束,而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具有整体上的高学历、高职称、高薪水特征,说明现代服务业主要受人力资本要素约束。现代经济发展表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积累,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将取代传统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聚集和培养高层次服务人才的任务将更为艰巨。由于我国的低工资制度和轻服务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再加上在我国目前服务市场有限度的开放,新兴服务业相当数量的业务骨干严重流失到外资企业,我国整个服务行业缺少人才的状况将更为严重。

图2显示,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等传统部门就业人数从2003年开始逐年下降,而新兴现代服务业如计算机软件业和商务服务业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03年为183.5万人,到2009年激增到290.5万人,接近300万人,增速达到了50%以上。说明这些部门发展较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将会是现代服务业长期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竞争压力将推动服务业分工细化和加快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企业将继续重组,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大量的中间产品和加工过程独立出来,此时连结这些节点形成分工网络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这些中间需求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部分。竞争压力还会引导企业将原本内置于企业的服务活动进行外置,由更加专业化的企业来提供服务,如各种商务服务、营销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业将更加细化,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日益明显,全球经济分工的深化带动了对全球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图3表明金融业、计算机软件业和租赁商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明显呈上升趋势,金融业增速最快,2008年达到14863.3亿元,仅次于传统的交通运输业16362.5亿元。同时分工深化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变革,从而导致管理和市场运作等与生产的信息处理有关的部门逐渐强化,并在专业分工基础上日趋独立化,推动了诸如管理、咨询、广告、研发、会计等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这些服务业一方面越来越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进步或信息来实现。另一方面,服务业通过运用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使自身的生产率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即服务业的生产技术也在“知识化”和“信息化”,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服务在全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大臣,吕莹莹,王建冬.对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回顾、反思与前瞻[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4)

2.李新安.我国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5(9)

3.范荣.浅谈服务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J].产业经济,2010(1)

推荐访问:发展趋势 现代服务业 我国 分析

本文标题: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18/27602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