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艺术文摘

发布时间:2023-07-20 09:18:02 | 来源:网友投稿

大众投资艺术品?

历振羽在2011年第7期《中外文化交流》撰文指出,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如何保证钱不缩水,是当下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纵观20年的投资市场,股市、楼市无不大幅起跌,唯有艺术品市场波动最小。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短暂低迷后狂飙突进,短短两年内便完成由低迷向复苏的飞跃。从成交额来看,此市场近期增势惊人:2009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额200多亿,2010年高达500亿,增率过100%。艺术品本身的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其为稀缺性资源的投资,加之全球投资业界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普遍预期推断,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将持续走高,“钱景”可观。在艺术品金融化的趋势下,艺术品距离普通人的生活日近,介入艺术品投资的渠道也日增。以画廊、拍卖为主的传统现货交易市场因其门槛较高,不合适普通投资者参与,而由金融机构介入建立的艺术品金融市场,则拉近了艺术品投资与大众的距离,而且随着艺术品份额交易模式的问世,天价的张大干真迹也可为普通大众所拥有,并享受其增值收益,实现小笔资金的短期获利。艺术品金融化确实降低了艺术品投资的准入门槛,令此属于少数富豪才玩得起的“游戏”日益大众化,然而,在艺术品金融化的热潮下,很少人冷静思考:艺术品投资市场是否真的适合向大众开放?

雕塑的问题在哪里?

孙振华在2011年第8期《美术观察》撰文指出,对中国雕塑的当下表现,学术界的总体评价并不乐观。一是西式雕塑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雕塑传统的关系问题;二是雕塑与公众关系的问题。近百年来,从西方引入的雕塑经过了几代中国雕塑家的学习、改造和融合,客观来讲,它们已经成了中国雕塑的新传统、新的组成部分。现在大多数人会认为学院的“西方式”雕塑更像“雕塑”,因为新的雕塑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看法,而中国古代留下来的雕塑传统基本处于中断状态,这才是中国雕塑真正的问题。其次,雕塑与公众的关系也是中国雕塑一直存在的问题。中国古代有户外雕塑,但大部分是功能性的,用于审美的雕塑则很少见。自西式雕塑在中国兴起后,中国人创造性地把它分成了两大部分,就是给公众看的“城市雕塑”“户外雕塑”和作为个人创作、给艺术界看的“架上雕塑”。这两个系统的区别越来越明显,甚至成为恶性循环:雕塑家给老百姓看的户外雕塑不好好做,把主要心思放在架上,结果户外雕塑越来越差,而架上雕塑由于是少数人的狂欢,也离老百姓越来越远。中国雕塑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改变这两大系统的对立,将他们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户外雕塑的艺术质量,另一方面培养观众、养成老百姓接受和欣赏雕塑的习惯。动画长片电影的奥斯卡之路

张楠在2011年第7期《艺术评论》撰文指出,2010年,对于动画长片电影来说意义非凡。《玩具总动员3》不但拿到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还获得了最佳电影奖的提名,而这个提名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小金人。《玩具总动员3》以11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刷新了世界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雄踞年度全球票房榜首。它们的成功不断在证明:一个崭新时代正在到来,属于动画电影的时代,而诞生于20世纪初的动画片成长却充满曲折,那时的动画短片都只是作为消遣和娱乐,不被社会认可,动画长片更是没有生存空间。从《白雪公主》开始,迪斯尼作为动画电影的开拓者努力在证明动画电影的价值,但是过程却充满艰辛,很长的时间里,奥斯卡有关动画片的专项奖只颁发给动画短片。直到2002年最佳动画长片奖项的首次颁发,标志着动画长片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电影门类被奥斯卡认可,动画长片迎来了真正的大繁荣。最近几十年,动画片的制作模式有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了人文主义、多元化的趋势。2002年至今,奥斯卡已经颁发了10座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小金人。一部部优秀传统技术动画电影的成功证明:传统技术不仅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失去价值,反而更加凸显了动画电影的艺术气质。

动漫为何吹不好“中国风"?好口碑却无好票房

师文静在2011年8月23日的《齐鲁晚报》撰文指出,相比于狂刮“中国风”的《功夫熊猫2》来说,国产大制作动漫不是改编自网络游戏,就是向日本动漫靠拢,即便是扛起“中国元素”大旗的《兔侠传奇》也似乎让“中国元素”沦为“马甲”。国产动漫为何吹不起“中国风”?2011年暑期可以说是国产动画片集中大爆发的一年,其中《魁拔》获得了较好的口碑。甚至有媒体称其是国产卡通的破冰尝试,从人物造型到动作都充满了日本动漫的风格,并在努力实现中国本土文化和全球性普世价值的对接。如果“中国元素”能让国产动漫崛起的话,此时的国产动漫在运用中国元素上,还是不得要领,由于刻意去加入“中国元素”,反而没能讲述好一个故事。在《蓝巨星和绿豆鲨之国学课堂》第二季中,将国学常识渗透到孩子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寓教于乐,目的是希望打出“国学派”中国动画片,吸引更多孩子关注国产动画,但是一部成功的动画片能让中国动漫吹好“中国风”吗?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中国动漫与美国的差距其实在于信誉问题。“而信誉对国产作品来说是最缺乏的,很多人听到‘国产电影’四个字就不想看了。这个属于行业信誉,产品信誉。”中国动漫要想再吹起“中国风”来还需要一代代动漫人创造出好的品牌和信誉。

当代油画:技术占几多?

段泽林在2011年8月12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近日,油画家靳尚谊在名为“向维米尔致意”的展览中展示了《惶恐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新戴尔夫特风景》和《戴尔夫特老街》3幅貌似临摹维米尔原作而意在重新审视古典、面对当代的新作,引起油画界、美术界的广泛关注。有网友追问,靳尚谊所倡导的“技术问题”,到底是路标还是路障?对技术的一味强调而疏于对观念的传达,最终是否会导致油画走入死胡同?油画这个发轫于西方的古老画种自上世纪中期开始受到严重挑战,“艺术终结”的言论不绝于耳。油画被艺术界视为保守或落后的“代名词”,而装置、影像和新媒体艺术作品则被看做“时代的发音器”。这种带有各种强烈观念的艺术思潮也从上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造就了一批“当代艺术明星”,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美术的格局。2010年前后,西方出现了一股对“观念化”艺术的反拨,架上艺术(包括油画)开始“悄然”回归,各种油画的交易也呈现良好势头。长期以来,中国的学院美术教育,在留日、留欧、留苏等先辈美术家的不懈努力下形成了“学院派”气候。他们往往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和较高的写实技术水准。然而,随着观念艺术的“侵袭”,评判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不少主题性创作,因涉及为政治服务的意图而受到一些人的诟病,但是,耐心地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像《开国大典》,还是“西藏主题创作”,都没有被政治意图所累,而是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做出了重要探索。时至今日,这种对于油画本体的思考并没有停止,

去年,杨飞云等中国油画名家集体到西方博物馆临摹艺术大师经典作品,“回到写生…‘面对原典”等一系列大型展览的举办,似乎预示着对油画本体,技术语言至上的回归。

艺术家雇佣助手完成画作:这些名画究竟是谁画的?

唐昀在2011年8月16日“99艺术网”撰文指出,价格不菲的画作并非签约艺术家本人亲自创作,这一现象在艺术世界一直是个敏感话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知名艺术家雇用助手或学徒完成实际绘画,自己只担任监督角色。对此,不少人提出质疑。近年来,一些知名艺术家,如达明·赫斯特、杰夫·孔斯等,开始公开雇用助手团队完成绘画和雕塑作品。圈内人士说,这主要源于当代艺术作品价格的飙升和市场需求,艺术世界因此而存在两种运作模式:一部分收藏家和经销商明确表示,绘画和雕塑作品必须由艺术家本人亲自完成;另一些人则认为,助手已成为当代艺术品市场不可或缺的角色。一些艺术家因雇用助手而导致本人声誉受损。收藏家们一般不介意在概念艺术和录影艺术领域使用助手,因为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主要在创意,而非具体执行,但对于画家而言,使用助手带有一定欺骗性,意味着“违约”,收藏家希望在收藏品中看到“画家之手”,哪怕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使用助手和学徒,曾经是艺术世界的惯例,米开朗基罗、伦勃朗、鲁本斯等艺术大师都十分仰仗助手们的帮忙。后来,随着印象派的兴起,这种谋取利益最大化的“集体创作”模式逐渐遭摒弃。真正的艺术家更倾向于在画布上表现个人元素,而不是向雇员发出指令。

美术展览乱象之我见

仇海波在2011年7月25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最近几年,笔者在美术圈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展览的大量出现。在日益物质化、消费化的今天,美术展览以其直观性、新闻性、公众性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愈来愈重要的美术传播方式与途径,甚至成为当下人们文化生活的表征之一,但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情景中,在展览体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不成熟的语境下,蓬勃发展的展览为艺术事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连串问题。第一,展览的商业资本化倾向。资本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正在侵蚀展览这个重要的艺术生产环节,学术性往往遭到商业性的绑架。第二,展览的形式主义倾向。很多展览只重视气场,研讨会也像一个吹捧会,好像谈了很多内容,但却很少有独到的见解和批判性的思考。第三,展览的同质化倾向。展览数量虽在大幅度上升,但形式却大同小异,具有相似性,这不仅削弱了展览的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对艺术品的文化需求。总体来讲,展览的大量出现是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表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活跃状态,但是,在以商业和资本为核心的艺术市场体系中,当前的展览机制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目前也无法杜绝,只能依靠艺术展览机构、策展人、艺术家的自律以及社会机制的淘汰来实现。

中国画家,请保有自己的尊严!

贾廷峰在2011年8月5日的《艺术中国》撰文称,画家,一个满载了人们敬重与仰慕的称谓,他们是历史的记录者、思想的启蒙者、文明的传播者、艺术的缔造者。近年来,中国书画市场日益火爆,画家多年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让人欢喜。然而,更令人痛惜的是,随着腰包的鼓胀,某些画家的作品却愈加低劣庸俗,灵魂也被金钱腐蚀。在强大现实功利的诱惑下,他们不再坚守纯洁的艺术阵地,纷纷赤裸裸地投身于功利的大潮中,而将本应放在首位的艺术刨作抛之脑后,竞相沦为追逐名利之辈。常常有急功近利的画家和拍卖行沆瀣一气,作品成交价逾百万,甚而高达几干万,这个价格实在令人震惊,真不知这种撕开脸面,抛却尊严的丑态需要何等的一往无前的“勇气”?笔者曾亲闻浙江某知名花鸟画家口出狂言:“只要是从我手中买的怍品都是真的,只要不是从我手中买的,全部是假的!”多么荒唐霸道的论断,为了垄断市场以牟取暴利竞能泯灭良知,无耻到这种境地,哪里还有一点艺术家的品格?艺术的价值始于艺术家对艺术的真诚和热爱,需要艺术家为其倾注独立意志与精神。若是艺术家连最基本的人格尊严及艺术立场都已丧失,其笔下的作品又何来生命气象和艺术表现力,只能成为缺乏灵魂载体的空洞之物。真诚地希望这些画家们能重拾尊严,否则艺术必将在腐烂的生命中终结!

甲骨文书法创作要改变“无法”状态

陆健在2011年8月3日《中国艺术报》撰文指出,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至今被多数专家认可的甲骨文字仅约1600字,甲骨文书法作为书法艺术的一支刨作队伍一直局限在“小众”的范围内。当今中国篆、隶、楷、行、草书创作队伍加起来有百万之众,而以专攻甲骨文为主的书家,不过区区数百人。原因在于:甲骨文字与现代汉语文字区别甚大,学习起来近似学习一门外语;甲骨文可辨识、使用的字数很少,对联、组句困难,制约了其可书写性;现当代书家中,绝大多数人习惯于沿袭王襄、罗振玉、董作宾诸前员“笔画线条粗细均匀”的用笔方法,有“画地为牢”之嫌。甲骨文字当初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占卜结果的,得到结果之后绝大多数被归档、保存、束之高阁,它与今人刨作书法的需要与交流方式距离顿大。目前甲骨文书法刨作的最大问题是处于“无法”状态。从个人角度讲,易陷于盲目;对群体而言,无序不是理性行为。关于甲骨文书法之法度的建设并非什么开天辟地的事情,它仍然是书法艺术规律大框架下的理论探讨。

甲骨文书法家应回归甲骨

王字信在2011年8月3日《中国艺术报》撰文指出,甲骨文创作不是“无法”可依,而是书家有“法”不依。甲骨文书法是以甲骨文字为表现对象的,因而止确写出甲骨文字,应是该甲骨文书法的基本大法。不能说,书家写出的一堆连甲骨学者都不知为何意“自造”的所谓“甲骨文字”,就是甲骨书法了。真正意义的甲骨文字,甲骨学者在无释文的情况下,是可以识得读出的。虽然目前其计4000箩个甲骨单字中,学者考释出并得到共识的有1000多个,但作为甲骨书法家,起码要掌握这千把字,从事甲骨书法刨作才不敛贻笑大方。书家之所以置公认的甲骨文字于不顾而有“法”不依,茸原因是:其一,有的书家不了解甲骨文字考怿是在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由于出土材料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文字学家以前释错了的字后来改正了,因而我们应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为起点,不应把早年释错的字挑来凑教。其二,不少甲骨书家认为从前人的甲骨书法作品中集来“甲骨字”进行自己的刨作,就是所谓的“甲骨书法”了。不少书家的怍品,虽然在创作实践中取得成就并为书界昕公认,但他们使用的甲骨文字并不规范,有不少自攒的“甲骨”字或错字。书宋“拿来”的“甲骨”字以讹传讹,又怎么会不出现用字的“无法”状态呢?甲骨文字在商晚期的273年当中,还有书体风恪的早晚不同,甲骨学家将之分为5个不同时期的变化发展,而不是字体一成不变。此外,这些文字刻写在卜龟和卜骨上,还有

行款、布局、章法的千变万化,因此,一个成功的甲骨文书法家,要花时间掌握甲骨学的基本知识。

“茅奖”这碟菜,难调众人口味

周南焱在2011年8月22日的《北京日报》摆文说,这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结果一经公布,引发各方热议,赞扬者认为获奖作家的名气大、作品水平高,而批评者认为评委的口味太传统,年轻作家和网络小说遭到冷落。透过诸多争议,表明“茅奖”这碟菜已经变得众口难调,徘徊在纯文学和畅销小说之间,并未找到化解自身尴尬的办法。今日,文学业已分化为商业畅销写作和纯文学刨作,读者爱看的是喋战、玄幻等类型的畅销小说,对纯文学刨作漠不关心。而关注纯文学刨作的主要是文坛精英,这些人恰恰又掌握了文坛的话语权,“茅奖”正是这种话语权的一种体现。怍为一个带有官方色彩的奖项,“茅奖”作品日益远离大众视野,公众影响力也日渐稀薄。近两届“茅奖”显然努力试图缩小大众和文坛精英的鸿沟,除了实行评委公开实名制之外,还吸纳了网络小说和畅销小说参评,以吸引大众的关注,怛是,“茅奖”这和妥协求全、面面俱到的做法,更多招致的是质疑。号称吸纳网络小说,结果这类小说半路出局;号称坚守文学性,怛这个文学性到底是什么,一直不清不楚。有评论家就质疑,这个奖是“选人而不是选作品”。从“茅奖”的诸多做法可以看出、该奖既想拥有纯文学的圈内声誉,又想在商业大众方面有所突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面讨好的结果只会显得“茅奖”摇摆不定,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么。

青少年为何青睐流行文化?

牟子旭在2011年8月25日的《北京晚报》中撰文说,当下青少年普遍喜欢流行文化,更加确切地说是美国式的快餐文化。这些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极大杀伤力的电影、音乐、网络等,在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他们的生活。又如去KTV、酒吧、夜店……这种消费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夸张和放纵。在这些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于人的消遣之道,似乎已经被市场无情地斩杀。为什么本来应该有着强大影响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有些青少年身上会影响愈来愈弱?也许,多年来文化教育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就是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形式主义不用花费任何精力去思考,却有一层光鲜的表皮,也正因为此,它才能在青少年教育中大行其道。如今的考试制度使大量的应该受到良好教育的青年人,被挤下独木桥,挤出了他应该所在的行列,而理应承载着普及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文化教育,变成了无法被现有教育体制所容忍的“无用学科”,使得不少学生认为,不走这条怎么看都不科学的道路,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甚至无法存活在这个社会中。于是,山姆大叔们的文化价值观等等,自然就开始发挥它的潜移默化作用,影响着青少年,甚至影响着大众的文化价值判断。

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彭德在2009年第11期《中国书画》撰文说,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都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首先,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而诗与思是宿敌。其次,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第三,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那里?第四,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在画家眼中,批评家对什么画家都去评议,如同人尽可夫的“小姐”。批评家不是“大众情人”,文章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是正常的,只是哪一方更能代表沉默的大多数,就不容易判断。进入学术的前沿地带,批评界的老同事老朋友也很难形成共识,价值判断往往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容易发生冲突,让外界产生一盘散沙的印象,更让画家们在一旁看笑话。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著作权维权活动势在必行

吕岩峰在2011年第2期《美术家通讯》发表《中国美协作品著作权保护座谈会综述》,文章指出,相比其他专业领域,我国美术界一直缺少著作权保护的长远规划和实际举措,以及具体管理机制。其原因并非美术界不存在著作权保护方面的问题,相反,美术界在这方面是重灾区。在展览、出版、收藏、流通等许多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侵权现象,严重损害了美术家及美术机构的合法权益,因此亟需相关部门尽早介入。文章还援引了法律界人士的观点:近年涉及美术作品用于邮票的著作权纠纷较多,此外还有涉及连环画、雕塑的侵权案件,还有把漫画用于高考试卷的侵权案件。从审判结果看,多数法院支持权利人的诉讼请求,但争议较大的是赔偿损失如何计算的问题。

798怪现象:红墙旧厂今犹在,鸿儒雅士却已无

武湛在2011年8月18日的《中国艺术报》撰文指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798就已经熏出了所谓的“文化味儿”。当时,一些来头各异的艺术家们来此地进行自由创作,没有人关心什么文化创意,也没有人在意能否成就产业,单是凭着对艺术的冲动与执著,798就在几个“始作俑者”的披荆斩棘之下,由一片经营举步维艰的老工业包袱,变成了时下年轻人尤为钟情的艺术工作室。而今呢?只要曾经到访,便可一目了然,798火了。时尚大牌与创意小店,各种高品位的咖啡馆、餐厅等都争先恐后地在此扎下营盘……798热热闹闹地成了蜚声遐迩的名所胜地,而前来观光的人数亦可谓空古绝今。这个曾经被GD?视为鸡肋的“旧瓶”,托艺术“新酒”的福而梅开二度,成了老北京的“新媳妇儿”。这时,那些曾经首尝螃蟹的“始作俑者”呢?几乎都走了,原因似乎又错综复杂,既说不清也道不明。正所谓:红墙旧厂今犹在,鸿儒雅士却已无。在艺术家们的努力追求之后,文化创意产业来了,艺术旅游来了,游人食客多了,798终于火了,而他们,那些真正热爱艺术的艺术家们,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有人说艺术家是永远的拓荒者,可是,这一切到底是因何而起又因何而终呢?文化如果不在了,创意、产业又该从何说起呢?

推荐访问:文摘 艺术

上一篇:“太阳”为何日薄西山
下一篇:释■
本文标题:艺术文摘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20/27665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艺术文摘》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