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字之考释
摘 要:在古代汉语中,“若”意义极为广泛。如何确定“若”的本义对其各义项之间的源流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基础上拟从形、音、义三方面重新探求“若”这个字(词)的本义以及各义项之间的源流关系。
关键词:若 本义 顺从 义项
引言
现代汉语中“若”一般不单独使用,仅出现在某些成语或具有文言色彩的语句中,保留了其“像、如同”以及作为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的义项。前者如“若隐若现”“若无其事”等,后者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而在古代汉语中,“若”既可以作动、形、代,还可作副、连、助等,且各个词性的意义都有好几个。
谭戒甫《论“若”字的本义及其演变》(见《武汉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一文就“若”的本义作了探讨。谭文赞同许慎把“若”的本义当作“择(菜)”讲,并举例说《诗经·周南·关雎》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因《尔雅·释诂》释“流,择也”,认为此“流”为“若”的借用。理由是“若”“流”音近旁转。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滥用音近旁转的典型,因为这样的例子“只此一家”。此外,谭文认为《说文》对“若择菜也”的断句应为“若/择/蔡也。”,其解释是“(两字)声纽全同,字形也相像,或者后人把‘蔡’伪写成‘菜’了”。我们先不说其有牵强附会、主观臆断、迷信古人的嫌疑和可能,就是其论证思路极其烦琐、论证方法极其展转,其间的错漏不一而足。
本文拟从形、音、义三个方面探求“若”这个字(词)的本义以及各义项之间的源流关系。
一、“若”本义的探讨
《说文·艹部》:“若,择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草。”[1](P24)择菜即用手把蔬菜中不宜吃的部分剔除,留下可以吃的部分[12](P1709)。可见,许慎是从字形出发来分析“若”的本义。他把“若”看作是会意字:从艸从右,右(手)在艸下。我们对许慎“若”本义的解释不敢苟同。
首先,因为许慎并没有看到过甲骨文和金文中“若”的写法,仅从“若”的小篆的笔法就断定了其本义。我们知道文字在其演变过程中,有许多讹变,篆文整齐化使得一些原本不是同一笔顺和笔画的偏旁在形体上讹为一样。这对于探讨某些字的造字之义大有妨碍。的确,“若”的小篆写法若像用手整理蔬菜(艸)的样子。但是,如果说其本义是择菜,至少应该有文献资料佐证,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在文献中发现“若”有择菜的意义。所以,许慎在此也难免犯了主观武断的错误。
其次,“若”的甲骨文写法和以及金文写法和,说明许慎时代的“若”有两个来源。其一,和后来隶变后写作“叒”,王筠《说文释例》论及“叒”“若”本为一字,王国维加以申述,均为和;从形体上很像用右手择菜之状。其二,和后来写作“若(诺)”,据叶玉森和孙海波考证,从形体上看像一个跪坐之人举双手理发使其顺的样子,所以他们认为若的本义是“整理头发并使之顺” [11](P367)。
我们认为“若”的本义的确和“顺”有关。从甲骨文卜辞来看,“若”的本义也应和“顺”有关:“辛丑卜贞帝若王”“贞祖丁隹徝弜若于王”[11](P676)。这两例的“若”都是表示“顺”。
再次,“若”的本义和“顺”有关,我们也可以从“如”的意义来看。
“如”是会意字,本义即顺从,遵从。《说文·女部》:“如,从随也。从女从口。”[1](P262)这也就是徐锴所说的“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
“如”和“若”,无论从古代还是在现在来看,在字的形体上都不相似;但是,就这两个词的意义,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①都有“顺,从,随”义:“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帝曰:‘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②都有“像,似”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王风·采葛》);“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响迩”(《书·盘庚》)。③都有“及,赶得上”义:“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管子·小匡》);“病未若死,祗以解志”(《国语·晋语五》。④都可以作形容词词尾,且相当于“然”:“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论语·八佾》);“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⑤都可以作连词,表转折,有“假使、如果”等义:“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⑥都可以作连词,表选择或并列,有“或、与”等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论语·先进》);“凡我同盟各复旧职,若从践士,若从宋,亦唯命”(《左传·定公元年》)。⑦都可以与“(之)何”连用,表示“怎样、奈何”等义:“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⑧都可以与“干”搭配,用于表示“不定量”。
“如”和“若”不同的义项很少:“如”有“往、适、到”等意义,而“若”没有;“若”可以指“一种香草(即杜若)”“第二人称代词(你或你们)”“指示代词(这或此)”等,而“如”不能。可见,“如”和“若”之间有着某种关系。后来在意义的引申和假借时,有许多相同的义项。但是否如叶孙二人所说的表示“整理头发”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单周尧认为“象俘虏散发举手之状”。解释如下:“甲骨文有字,象人举手跽足与同,惟头上有,与童、妾等字同,殆即郭沫若所谓‘古人于异族之俘虏或同族中之有罪而不至于死者,每黥其额头奴使之’者也。又甲骨文有字,象人散发形,与略同,其上有拘持之,盖本降服之意,与字作者意略同。又字音若,与奴、虏二字铎鱼对转(若字日纽铎部,虏字来纽鱼部,奴字泥纽鱼部。日古归泥,则若、奴二字古音尤近),与臧字铎阳对转(臧字精纽阳部),与获字则同属铎部(获字匣纽铎部)。臧获者,被虏获惟奴隶者称也……” [11](P369)。
本文也认为“若”在形体上像“俘虏散发举手之状”,就获胜者来说是“降服对方”,就被俘获者来说就是以“归顺、顺从”;放在一起因此本义就是“降服对方并使之顺从”,造字时是通过具体的象形来表示较为抽象的概念。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两个部落之间的战争时常发生。起初,俘虏了对方的士兵就杀死他们,然后割下他们的耳朵(“取”)以邀功。原始社会末期,因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俘虏不再被杀死,而是被沦为奴隶,因此,“若”字产生的时间应该较“取”晚,应该是原始社会即将瓦解的时候。
那么,“若”甲骨文的两种写法和金文的两种写法又是如何发展成许慎时代的“若”呢?我们认为,“叒”是“若”的初文,《六书精蕴》:“叒,顺也”。金文在“叒”的基础上另加有义符“口”以加重强调顺从应诺。篆文整齐化分为两形:简形省去人形;繁体头发讹为草,人与口讹为右。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叒”和“若”,由于“若”其它义项的产生,表示这一义项的“若”后来写作“诺”和“喏”,“若”当是“诺”的本字。依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我们对“若”从甲骨文字到小篆的发展脉络分析如下:
二、“若”主要义项渊源的探讨
“若”的本义既然是“降服对方并使之顺从”,那么从“降服对方并使之顺从”引申出一般意义的“顺”义就不难理解了,如“弜巳兄于之,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甲骨文字》1886)中的“若”表示“顺利”“播厥白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诗·小雅·大田》)中的“若”表示“顺从”。
如何使别人顺从自己,最初是用武力使之,后来是用言语施诸,因此也可表“听从”;听话者也需用言语回答表示顺从,从而引申出“应诺”义,此义后另加义符“讠”写作“诺”。如“若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绝也”(《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名理》)。
顺从的对象最初是人,后来也可是人言,进一步泛化为“天意、时令”等。如果对象不是指人,顺从这一行为又反复发生,那么“若”就理解为“按、按照”,因此从“顺”引申出“按照”义。如“至乎日,若时而出”(《公羊传·定公八年》)等。
若字属日纽铎部,如字属日纽鱼部,在上古铎部和鱼部对转,两者有同源关系[7](P157)。
“若”有“象、如同”义,表示同类的两者或不同类的两者相比。如“若网在纲,有条不紊”(《书·盘庚上》)等。表示同类的两者相比的“若”又引申出“同、相当”义。如“与仲尼相若”(《庄子·德冲符》)等。再引申出“及、比得上”,如“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等。
在用作形容词词尾的情况下,“若”“如”“然”等字同源[7](P156)。
若字属日纽铎部,汝字属日纽鱼部,在上古铎部和鱼部对转,两者有同源关系[7]P157。“汝”指称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们)”“你(们)的”,因此,“若”也有如此用法。如“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记》)等。
“若”各主要义项渊源关系列表如下: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汉)刘熙.释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清)王筠.文字蒙求[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清)阮元.经籍纂詁[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王 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9]徐中玉.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10]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
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袁长会,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推荐访问: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