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新探
[摘 要]依据知识经济的特点和农业发展的知识化趋势,特别是西部区情,西部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但也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此,西部应当采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创新农村制度安排等措施,分三个阶段用70年时间完成农业知识化任务。
[关键词]知识经济;农业知识化;西部地区;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6)04—0089—05
一、知识经济与农业发展的知识化趋势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知识经济一词最早是由经合组织(OECD)在1996年发布的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对此有论者从两个角度加以理解:一是从横向角度看,即从把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个不同部门的角度看,知识经济就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一个产业,即知识产业;二是从纵向角度看,即从把人类自产生以来的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看,知识经济就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第三个经济发展阶段。本文是从第二个角度加以理解的。即知识经济不是指知识产业本身,而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都要经历知识化过程,从而最终使整个国民经济都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
同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五大特征:
1.知识经济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生产要素的经济。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决定生产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
2.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是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传输媒介、以信息交换为主要交往手段的“信息经济”。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则是以物质交换为主要交往手段的“物流经济”。较之物流经济,信息经济有着更高的信息传输速度和更广的信息传输范围。
3.知识经济是“高技术经济”。知识经济是以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电控制技术等在内的高新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高技术经济”。而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则是以粮食或机器制造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低技术经济”。
4.知识经济是“智力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的“智力经济”。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则是以体力劳动者为主体的“体力经济”。
5.知识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知识经济是物质资源替代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和资源开发型经济。一方面,大量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替代和节约几乎所有类型的物质资源;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将开发出更多、更经济的新资源或发现已有物质的更多新用途。这就有利于确保人类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友好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农业发展的知识化趋势
从历史的视域看,人类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目前正在步人知识农业的新阶段。
原始农业是新石器时代到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农业,自然资源丰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铁木农具出现以后,形成了第一次农业知识化浪潮,实现了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变,但土地、牲畜、手工农具等生产要素仍是农业生产力的主要象征。18世纪中叶以后,蒸汽机、内燃机、化工技术、电力技术纷纷出现;细胞学说、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生物进化论等相继问世;化肥、农药、农机和种子技术大量应用,物质资本替代自然资源在农业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次农业知识化浪潮兴起,传统农业随之转变为现代农业。20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进入实用化阶段,全球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成果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掀起了农业知识化的第三次浪潮,现代农业由此步入知识农业的新阶段。
可见,人类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农业使用的生产要素中,知识要素含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形成知识农业的过程。农业知识化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我国西部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与约束因素分析
(一)我国西部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就是以知识发展促进农业发展的战略。所谓农业知识化,是指农业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知识含量达到相当的高度,从而逐步进入以知识驱动农业发展的知识农业阶段。具体说来,农业知识化的内容包括:(1)知识在农业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农业经济活动日趋信息化;(3)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4)农业劳动者成为知识型劳动者;(5)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西部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1.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是西部适应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和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知识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西部地区的农业要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就只能顺应这一趋势,而不能背离这一趋势。另一方面,我国西部的农业尚基本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遇到了世界农业知识革命浪潮的冲击,这对西部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西部地区如能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就完全有可能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差距。
2.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是化解西部粮食供应难题、确保西部粮食供应安全的需要。我国东中部地区虽然具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但一则东中部地区由于人口众多,能否实现粮食自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二则西部作为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庞大地区,从战略考虑,粮食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完全依靠东中部地区。而现实情况是,西部发展农业的总体劣势十分显著。西部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91%以上的土地质量不高,且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问题异常严重。此外,西部的气候条件也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要增加西部粮食的有效供给,确保西部粮食供应安全,就只能通过提高单产,而提高单产则要靠农业的知识化发展。
3.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是促进西部农民增收的需要。2004年,西部农民的人均纯收人只有2192元,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5%。西部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固然与西部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有关,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却是主因。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知识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并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幅降低农副产品的交易费用,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西部农民的纯收入。
4.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是建设西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农业一
直处于“靠天吃饭”和“靠地吃饭”的传统农业阶段,所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供应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为此,不得不通过毁林开荒、毁草种粮等方式缓解粮食供应紧缺问题。其结果,使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这说明,传统的农业经济是“环境非友好型经济”,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西部,从根本上说,要靠发展知识经济。
(二)我国西部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的约束因素分析
1.土地综合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1)2004年西部单位耕地面积农业增加值、粮食产量及农业劳均增加值分别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66%、58%和73%。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西部土地质量之低劣。(2)2004年尽管西部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8%,但农业劳均粮食产量却占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以上,这不仅说明西部农业仍然停留在广种薄收的阶段,而且说明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3)2004年西部农业劳均粮食、肉类、蛋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80%、79%、27%和26%,这一方面说明西部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另一方面表明西部农业没有发挥出自己在畜牧、养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上述分析表明,西部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面临比东中部地区更大的挑战,特别是来自土地质量低劣的挑战。
2.农业工业化水平低。农业工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农机动力状况、农业用电量、农用化肥量等方面反映出来。从表2的数据可见:2004年西部单位耕地面积占有的农机动力数和农业劳均拥有的农机动力数较低,分别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56%和61%,单位耕地面积用电量和农业劳均用电量更低,分别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24%和27%,单位耕地面积农用化肥量和农业劳均使用化肥量虽较高,但也分别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65%和72%。这表明,西部地区的农业工业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知识农业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因此,落后的农业工业化水平,无疑会成为西部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的一个瓶颈。
3.农业科技水平低。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比还有较大差距。从表3可见,科技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45%,远低于西方80%以上的水平。而由于过去对西部农业的认识不到位和重视程度不够,我国以往的农业科技投入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致使我国西部的农业科技水平又滞后于东中部地区,科技对西部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只有38%。知识经济是高技术经济,发展知识农业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落后的科技水平无疑会成为西部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的又一个瓶颈。西部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89个百分点,而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则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5.2、2.3和0.77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西部农业劳动力素质之低。知识经济是“智力经济”。知识农业也是一样,没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知识农业就是一句空话。可见,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势必会成为西部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的又一不利因素。
三、我国西部实施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的构想与设计
(一)战略目标
1.保障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西部对农副产品的基本需求。我国西部是一个拥有3亿多人口的广阔地区,保障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始终是西部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2.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西部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是西部农业知识化发展的主体,实施西部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必须使西部农民首先富裕起来。
3.降低农副产品成本,提高西部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民的收入,从根本上说要靠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说则要靠降低农副产品成本,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4.提高农民素质,造就西部知识型农民。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施西部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的最终目的也不例外。为此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把西部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西部“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危及到西部乃至全国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实施西部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善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条件,建立西部“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战略阶段
1.起步阶段。即从传统农业起步,用信息化和知识化引领西部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阶段。这一阶段从目前开始,到2025年结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西部农业现代化,主要路径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水平,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2.全面推进阶段。即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把西部农业全面推向知识农业的阶段。这一阶段从2025年开始,到2055年结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西部农业信息化和知识化,主要路径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精细农业、信息农业、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3.知识农业进一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55年开始,到2075年结束。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西部农业在知识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农业发展水平。
(三)战略措施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二是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推行节水灌溉。三是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四是加强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一是加强农村电力、广播电视、无线通信、光缆传输建设,提高农村电视、电话普及率、报刊订阅率。二是加强农业计算机网络建设,发展农副产品网上交易。三是加强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提高洪涝灾情、农业环境污染及病虫害预报、监测和评估能力。
3.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一是优先发展和引进一批见效快、效益好的农业适用技术,激发农民科学种养的积极性。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人员的待遇。
4.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一是加大政府对西部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二是实施名副其实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三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待遇。四是实行城乡中小学对口支援或中小学教师定期轮换制度。五是大力发展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5.创新有利于西部农业知识化发展的制度安排。一是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二是发展适合西部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三是培育和完善农副产品市场。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西部农村科技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五是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农力度。六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精简,提高政府对西部农业知识化发展的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罗运贵]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我国西部农业知识化发展战略新探》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