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
在通用技术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在高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进行教学整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及信息手段,得到更多、更先进的教学资源,实现现代化的通用技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是通用技术学科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中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与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其中包括《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新增加了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在高中开设,将面临众多问题,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教育部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影响教育教学的现状。“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通用技术教学的优势
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共享性是其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从根本上能够改变传统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技术的理解,打破他们对新技术的神秘感、惧怕感,形成对新技术的亲近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培養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通用技术教学,有以下四大优势。
(一)信息传递优势,突破传统观念
现代经济学认为,获取信息是克服人类“无知”的唯一途径。信息搜寻要花费代价(即交易费用),其中,信息传递成本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传统通用技术课程教学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完全面接方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网络教学高速度的信息传递功能,无疑大大节约了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信息传导成本。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能够改变以往教师的传统教法和学生的单一学法,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形成以教师教学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双主”新型教学模式。
(二)信息质量优势,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方面,由于通用技术是后起学科,并没有专业课教师,师范大学也没有设通用技术教育这一专业,所有高中的通用技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各个学科教师转过来的。那么,可想而知,这必然会导致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大有差异。另一方面,通用技术选修科目包含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等多个模块,由于高中课时紧张,学校无暇顾及学生这些选修模块的学习,而通过信息技术开展通用技术远程教学,学生可以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教学信息。通过观看最优秀的通用教师制作的课件,可以兼顾选修模块的学习,有效保证所传输的信息质量。
(三)信息成本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包括接受教育在内的权力平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值之一。但是,由于现实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差异,仍有相当多地区的高中没有条件开设通用技术这门课;或者没有充足的工具设备与实践机会,导致课堂理论性过强,枯燥,学生厌学。此外,通用技术教学中诸多难点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材料,对知识没有直观、形象的认识。那么,信息技术的低成本运行,大大增加了满足更多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学习该学科的机会。
另外,计算机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交互系统。从而可以满足学生在视听和感官上的需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工和内化较为抽象、较难理解的知识。例如过去通用技术课堂上,当讲到焊接、三视图这样的实践性知识时,按照书本上的理论,学生总是一知半解。现在有了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表象材料,使他们在头脑中建立一幅较为清晰、准确的图景,使抽象、无形的知识变得具体或者模拟再现,从而就有可能在根本上突破这个难点。学生可以直观地观看相应的动画和动作分解程序,即使他们无法亲身实践,但理解起来也会容易多了,从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四)信息交流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通用技术教学模式,可以实行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网上交互功能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双向视频等系统共享优秀教师的远程讲授及辅导,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开展学习活动。这样,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协作、思考、探究等活动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成长为具有探索求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通用技术课堂教学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景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疑难之处时,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教学《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章,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我就借助多媒体,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感受电梯、门把手、座椅靠背等多组人机关系图。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虚拟情境中,使他们了解了之前不太了解的内容。
2.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
通用技术这门课学时少,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想在高一阶段将两门必修课全部完成,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压力都很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通过PPT课件或互联网实现相关知识的同步搜索,在课上既能完成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知识更新,又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科知识的范围。
3.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师生互动
通用技术两册教材汇集了大量的案例和讨论内容,课上,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等教学方式的有效辅助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4.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摄录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的片断,并把这些影像资料作为教学评价的第一手资料,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评、互评,进行班与班之间的教学交流。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教学评价软件,对学生在通用技术课堂的表现、参与程度、作业完成质量等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二)开发微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以及教育工作者对微课作用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应用经验。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通用技术教师和相关学科部门,可以尝试以知识分类教学理论和微课理念为指导,建构微课开发模式,并以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为例,进行实例设计和初步应用研究。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1.内容梳理。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为基础,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分类。
2.形成通用技术课程各类知识微课的内容结构框架。根据知识类别,结合通用技术课程实际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分析通用技术课程内容各类知识的教学目标、习得过程、总结教学策略,并形成微课内容基本框架。
3.依据对各类知识的分析,设计微课。依托對各类知识的分析,结合微课的制作过程,形成微课开发模式,从通用技术课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知识模块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
4.技术开发与初步应用。利用媒体工具开发设计案例,将微课案例应用到教学中,通过访谈和调查收集反馈信息,修改微课。
5.总结开发过程中的规律、方法,推广应用。
(三)开发网络资源课程
建议上级通用技术学科主管部门,可以尝试利用平台设计开发网络课程资源。选取“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研读”为主题内容进行教学应用研究,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关注学生对平台的认识、操作情况以及对学习的影响;另一方面,关注学生运用平台进行学习的情况调查,包括学习动机、课程设计等因素。例如,可以开发Moodle平台,提供有关活动、讨论交流和协作。如通过Forum、Chat、E-mail、Wiki、Blog等工具支持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和协作。平台支持提供各种多媒体资源,支持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平台不仅可以支持完全的在线学习,也可以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不要完全依赖信息技术
事实上,多媒体网络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是一种辅助手段,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过信息化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技术应用得好坏主要看其是否用得恰当,在于质而不在于量。
有一些人对技术持—种依赖状态,认为技术越先进越好。原本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面对面实现的交流和讨论,非要利用网络论坛、发帖子或视频系统来实现,结果不但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还有一些通用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师有更多的依赖,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理所当然要包办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一切工作。通用技术教师上一节公开课需要几个信息技术教师陪同,机器出了故障由信息技术教师解决,有的甚至完全由信息技术教师操作这节课的电脑设备。这样的教学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也是不理想和不现实的,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通用技术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应用,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使用信息技术前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的使用中。比如,课件的制作和操作,完全可以让学生分组分章节来完成,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通用技术课堂有效性会明显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对学到的知识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信息技术及教学软件的质量有待完善
从当前信息技术及教学软件的使用情况来看,教师基本通过自制、网上下载和其他方式获取课件、软件。其中,教师自制的课件和开发的微课固然对教学有一定的针对性,但由于他们对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水平、接受的程度等条件的制约,有时又无法保证课件、微课的质量,多数教师仍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应用性较强的现有软件。而目前,现有软件的实用性与教学实践结合的灵活性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解决软件开发问题,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结合的前提条件。
(四)整合后的课程评价问题
面对众多的整合改革课、观摩课,我们却找不到一个可使用的标准或评定的依据,我们常常凭感觉说哪一节课好,评价不一,不知道哪一节课“改革”更深入,哪一节课整合的教学效果好。所以,如何在通用技术学科中用好教育技术,更好地提高整合的效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大连市旅顺中学)
(责任编辑:赵静)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高中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