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中西宗教精神比较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23 14:00:08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宗教代表着人类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国宗教和西方宗教的特征有很大不同,中国宗教是多神教,重现世,认为人性本善,以人为本,其世界观和历史观不具备神圣的目的性,而西方宗教是一神教,重来生,认为人生来有罪,以神为本,其世界观和历史观具备神圣的目的性。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探究中西宗教精神的深刻差异,可以加深对中西宗教的基本精神的理解,从而吸收优秀的宗教文化,促进中国宗教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神人关系;神圣目的性;宽容性;现世来生

一、中国宗教是多神教,基督教是一神教

1、多神教和一神教不同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信仰不同而产生的大规模冲突或战争,也并没有因为宗教问题产生过信仰的冲突以致宗教迫害,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抑制佛教,推崇道教和抑制道教,推崇佛教的事件,皆是因为统治者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而基督教则不同,在基督教的发展历程中,由多神教发展为一神教,经历了许多血与火的冲突,基督教在发展历程中并不容忍其他宗教,因此发生过圣战等等宗教迫害事件。基督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后,逐渐取代其他宗教并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形态,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势力,最终在西欧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了霸主地位,以达到继续排斥其他宗教的目的。

2、多神教和一神教产生的理论分析

中国宗教是多神教,崇拜多个神灵,而基督教则是典型的一神教,只崇拜一个神灵。基督教强调唯我为尊,唯我为真,其他皆为假教。而中华民族只信仰一位真神,这位真神被称为帝,也称为天,其余的都在其下。虽然只信仰一位真神,但仍旧存在多神信仰。

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排他性是符合信仰本性的,从对信仰的忠诚和对正统的追求上看,只追求一位神灵,具有本然的合理性。从基督教的发展历程中看,基督教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多神教发展为一神教,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反复。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即本然的合理性决定了基督教最终发展为一神教。而从中国哲学中的最高本体,是天,是道,也是仁,这些思想既代表一生万物,同时也与万物相辅相济,孕育于万物之中,因此,中国宗教文化中众神皆可存在,并不相互冲突。

另外,从两类教的发展历程中看,基督教不断地排斥其他宗教,最终成为了一股可以颠覆世界的势力,并牢牢地占据了西欧人民的精神世界。但在中国的历史上,统治阶级对于宗教的理解,是利用宗教统治人民,宗教并不具备强力的武装势力,即使具备,也没有办法做到牢牢的统治人民的精神生活。

二、中国宗教重现世,基督教重来生

1、重现世与重来生的内在表现

任何宗教都注重对现世和来生的诠释,因为现世和来生具有浓厚的神话主义色彩,对多数劳苦大众来讲,这些神话主义色彩有助于帮助人民相信宗教,建立宗教的统治地位。中国宗教如道教,认为生活在人间是快乐,死去是痛苦,因此道教把长生不死,飞升成仙当作终极目标,中国佛教虽然觉得今世苦,来世乐,修可修成正果,但不否定现实的意义,中国佛教认为现世才是修行的地方,来世虽然乐,却失去了修行的意义,入世而历经艰辛方是修行,具有在苦难中追求福祉的思想意义。而基督教认为人性本恶,人生下来就是有罪之人,只有忍受一生的痛苦,经历苦难,最终在神国洗去身上的罪恶,圣经曾经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

2、重现世与重来生思想产生的原因

从历史渊源上看,孔子的一生在入世中度过,他的思想还是在君主制的前提下为了统治者更好的统治人民和人民更好的发展而提出的,他的思想是入世之思想,因此中国的儒教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的特征,在一些特定的时代中成为了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工具,在人民的心中,儒教代表了他们入世,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愿望,也代表了他们内心对礼制社会和法制社会的向往。

但基督教不同,基督教的产生带有极大的神话色彩,基督教的思想宣扬忍受,宣扬等待,宣扬对来世,对死后进入天国的向往,这种思想帮助人们去追求真,善,美以期望在死后得到宽恕,得到精神上的幸福和满足。

三、中国宗教认为人性本善,西方则认為人性本恶

“中国宗教的人生理想充满了入世、务实的精神,始终关怀个体的生命和群体的伦理,将其视为最高的道德价值。这种伦理观的基础就是‘性善论’”。而基督教认为,人类只有通过基督的拯救才能赎罪,这和死后进入神国的思想相同,这种带有神话主义色彩的思想有助于帮助基督教建立其统治地位,帮助其建立人民心中无可撼动的地位。中国宗教讲究修身养性,讲究通过修行收获人性的光辉,是由善到至善的过程,对比来看,西方宗教则认为人生来有罪,人活着是赎罪,是由恶到善的过程。

四、中国宗教以人为本,西方宗教以神为本

1、中西宗教神人关系的差异

宗教是人对神的信仰,神人关系是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宗教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与之相较,西方宗教则具有典型的神本主义特征。中国宗教从儒教到王阳明的心学,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表现出一种对于现世人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生命的执著。儒家的关怀是对人的关怀,其最终目的是人的幸福而非神的尊严。西方宗教则不同,它更多地反映了以神为本的精神。基督教中,人与神是分离的,神是绝对的主宰,人只是作为神的创造物而存在,在神面前,人是卑微的,人应该向神顶礼膜拜。对于人来讲,上帝不仅是世界的创造者,还是生命的给予者,是善恶行为的审判者,甚至是人类苦难的拯救者、生死祸福的主宰者。上帝与人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他远离人间烟火却又监视着人的一举一动,只有信奉耶稣基督,才能够替人赎罪。中国宗教是多神教,具有兼容并包,相辅相成的特征,神和人的关系是松散的,是不绝对的,中国式人本主义宗教并不否认神的权威和尊严,但却反对把任何关系的起源归于神。而基督教宣扬只有信奉基督,才能最终获得救赎,进入神国。

2、中西宗教对神的理解的差异

在基督教教义中,神是人类达到超越的惟一推动者,不论人和自然都是因为神的存在并在神的创造中获得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只有基督教的上帝才是惟一真神,其他宗教信仰中的神灵都是魔鬼。这种对其他宗教的排斥性虽然在当今对话思潮的推动下,看起来有所减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旦触及到信仰的核心层面,就又尽显出来,即存在的本然合理性。

而中国宗教中,神和人是相通的,也是分散的,神存在于世间万物中,并且和人的本性相通,并不具备超越性,这体现在中国人对于神的理解上,人通过自身的修行,可以成仙也可以成佛,而无需依赖神的恩典,这和西方的基督教有很大不同。

五、中国宗教和西方宗教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不同

中国宗教大体上认为历史进程的推进并不代表某种神圣存在的实现,诸如创世和救赎计划等等思维模式并不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存在。而在圣经中,上帝复活升天,以圣灵接引人,介入历史而有所行动,存在着神圣的目的性。而中国宗教中历史结构是模糊的,也是未知的,虽然有许多历史结构蕴含着中国人民思想中的乐观和自强,但整体上并不存在某种神圣的目的性。从这些世界观和历史观中看,可以看出中西宗教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并不相同。

【参考文献】

[1] 李小华. 浅析中西宗教差异[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9.

[2] 黄昊文. 从文化视角透视中西宗教信仰的性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 吴桂金.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探议[J]. 文化学刊, 2010.

[4] 李 韦. 试析中西宗教精神的差异——以哲学本体论建构为视角[J]. 天中学刊, 2008.

[5] 马宇航. 人与神——中西宗教精神之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 2002.

[6] 尚九玉. 中西宗教精神之比较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9.

推荐访问:探究 中西 宗教 精神

本文标题:中西宗教精神比较探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23/277868.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西宗教精神比较探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