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浅析荔波县蚕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23 16:30:05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为了抓住“东桑西移”发展机遇,加快荔波县蚕业发展,从研究目前贵州与荔波县蚕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了解与把握蚕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解决荔波蚕业发展现实问题,达到促进荔波县蚕业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荔波县;蚕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421(2008)12-130-03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荔波县部分乡镇结合实际,利用与广西环江县接壤的区位优势,借鉴广西种桑养蚕的成功经验,发展种桑养蚕业。通过2年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荔波县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出售假劣种苗、化肥、蚕药等违法行为,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也给荔波县桑蚕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隐患。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丝绸素有“纤维皇后”之称,历来被世界各国列为自由贸易商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中国加入 WTO后,给我国蚕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丝绸产品长期供不应求,价格贵,目前生产1 t丝可为国家创汇3万~4万美元,为农民增收12万~16万元人民币。据国际、国内专家预测,丝绸产业将成为我国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明星产业之一。因此,蚕业生产前景广阔,效益显著。为了确保我国蚕桑产业从生产大国转向生产强国,始终保持我国在国际上占70%以上的优势地位,根据目前我国东西部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国家进行了“东桑西移”的调整。自2006年国家商务部启动“东桑西移”项目以来,贵州已获4个工程项目的资助,为贵州蚕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近2年来,荔波县在贵州蚕桑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把种桑养蚕项目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项目来抓,其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均充分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是一项可成为荔波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为此笔者从蚕业区划、品种适应性、栽桑与省力化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研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荔波蚕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和依据。

1 荔波发展蚕业的有利资源

1.1 自然条件优越 桑树生长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不论山地、平地、肥地、瘦地、碱性土(pH值9)、酸性土(pH值4.5)都能生长良好。荔波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最适宜桑树生长,桑树最早开叶期在3月中、下旬,最迟落叶期可到12月上旬,1年可养蚕8批次;加上环境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空气新鲜(空气指数优),水质条件好,对于栽桑养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2 土地资源丰富 全县耕地有20 732 hm2,其中田12 112 hm2,土8 620 hm2,年产粮5.58万t,全县总人口16.83万,人均享有粮食341 kg,在保证人均口粮的基础上,有大量的坡耕地进行生物梯化,以利于保水、保肥、提高耕作质量,达到生态、经济两得效益。

1.3 社会环境良好 一是荔波县紧临蚕桑大省广西(特别是依托广西境内缫丝厂),交通便利,为荔波蚕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当前桑产品在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品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日渐深入,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种桑养蚕不仅可以富民,还可以充分利用老、少、妇、幼等富余劳动力和田边、地角等零散耕地,加上蚕业生产环节多,产业链条长,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临时就业机会。

1.4 市场潜力巨大 一是国际国内市场行情看好优质蚕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纯天然织品的消费族越来越多,据有关信息资料表明:目前国际市场上人们对生丝的需求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而世界蚕丝的产量则以3%的速度在递减,生丝的生产与消费形成逆差关系,生丝贸易价格将会越来越高。随着中国入世的不断深入,美国、日本等国逐步解除我国生丝贸易壁垒,我国的生丝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就国内而言,目前国内人均拥有生丝不足6 g,与发达国家日本、美国等人均拥有生丝250 g以上相比差距甚远,生丝在国内市场上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二是“东桑西移”已成必然趋势,如今我国的老蚕基地江浙一带劳动力价格高(而荔波县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当地蚕茧市场竞争力减弱,市场对丝绸的需求逐年增大,而全国所有蚕茧还满足不了江浙一带丝绸加工企业的需要。这些将给荔波桑蚕业的发展带来极好的商机。

1.5 经济效益好 如果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能够实现“三当年”,即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3年进入盛产期,以年养蚕5季,产鲜茧2 250 kg/hm2计算,年产值可达4.2万元/hm2以上,除去生产成本,纯收入可达2.4万元/hm2以上。通过对立化镇尧明村、洞塘乡板寨村的韦朝农、姚国能等6个桑蚕户调查统计分析,种桑总面积为3.9 hm2,涉桑人口31人,于2005年开始种桑养蚕,生产成本20 969.7元/hm2,平均每户人均增收277.16元/人,投入产出比1∶2.46。与种植水稻相比,种桑养蚕平均每公顷纯增收14 276.7元,增收率为213%。

此外,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可以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和大量闲置土地,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 荔波桑蚕发展现状

2.1 桑园发展 荔波的种桑养蚕于2004年在立化镇、洞塘乡的农民中自发小面积引种试养,由于效益好,利润高,2005年桑园面积迅速发展到66.67 hm2,种桑养蚕户496户;2008年桑园面积发展到842.67 hm2,已种桑户4 380户。种桑范围由原来的2镇1乡扩展到17个乡镇。桑树品种有桂桑优12、桂桑优62等。栽苗时间有春栽和秋栽,1年2伐(夏伐和冬伐)。

2.2 养蚕效益 种桑养蚕是“三当年”项目,全县842.67 hm2现已陆续投产,投产桑园产鲜茧1 081.65 kg/hm2左右(全部进入盛产期后,产茧可达2 250 kg/hm2左右),全年产鲜茧88.62万kg,按均价17元/kg,总产值1 506.54万元,种桑养蚕户均收入3 439元。

2.3 经营情况 目前,在荔波从事桑蚕经营的公司有7家,其中注册经营的公司有6家(亚博公司、荔环公司、锋达公司、佳荣镇桑蚕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宏飞公司、尧明蚕茧收购点),未注册的有1家(才困收购站);已建有8个蚕茧烘烤站。目前荔波桑蚕企业主要的经营模式有“公司+基地+农户”、“经纪人+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

2.4 蚕业管理机构 自2004年蚕桑业在荔波开展以来,由于产业比较效益高,又具有一定的耐旱和耐贫瘠特征,蚕农很快接受并在荔波县扩展开来,形成了农民求发展,政府来帮扶的局势。为此荔波县由县政府组织了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养蚕荔波县蚕桑业发展规划与管理系列政策,成立了专门的蚕业管理机构,即荔波县桑蚕产业发展办公室,该机构设在荔波县农业局,负责全县蚕业发展规划、技术指导、生产管理等各环节,在荔波县农业局的领导下为蚕业服务。

3 存在的问题

3.1 存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在桑蚕有关商品经营中,一些不法商贩受到利益驱动,擅自从外地通过非法渠道调入蚕种、桑苗、蚕药、肥料等出售给蚕农,有的购进劣质或有毒蚕种出售给农户,给桑蚕业的发展构成巨大隐患。

3.2 蚕茧经营不顺 桑蚕经营者或抬价出售蚕种、桑苗、蚕药、肥料等,或压价收购蚕茧,出现坑农害农现象。虽有几家公司建有桑蚕基地,但目前从事蚕茧收购的公司互相抢购鲜茧,跨基地、跨乡镇、跨合同收购现象时有发生,还有未具备经营资格的几家游商也参与其中,扰乱市场秩序。

3.3 履行合同不规范 蚕业发展是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有的农户不按订单履行合同,出现市场紧俏时把蚕茧卖给价高收购者,市场疲软时才卖给订立合同的公司,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失,对蚕业整体效益也会造成影响。

3.4 产业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目前,荔波县没有茧丝加工企业没有形成生产、加工一体化的模式,只有生产环节,整体人还不能充分发挥。县内成立的几个桑蚕公司都是独立经营,规模不大,又形不成合力,一旦蚕茧价格出现下滑,或受到外地商贩的控制,那荔波的桑蚕企业就无法抵抗,对荔波县蚕业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3.5 桑蚕技术力量薄弱 荔波县桑园面积短期迅速发展到842.67 hm2,县里虽成立了专门的蚕业管理机构,即荔波县桑蚕产业发展办公室, 然而桑蚕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产业服务方面现有桑蚕技术人员又非专业出身,不熟悉桑蚕技术业务,虽然已请了一些专家进行短期培训指导,但仍在指导过程中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影响着桑蚕技术的推广和蚕茧质量的提高。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桑蚕市场管理

4.1.1 加强桑蚕有关商品的市场管理。桑蚕产业属于产业连接紧、系统性强、外向型强的工农一体化产业,因此必须严格把握服务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接轨。一是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省对鲜茧实行专营和干茧市场放开经营的茧丝绸行业管理政策,严格鲜茧收购资格证书的发放,规范市场秩序,促进鲜茧的有序流通;二是规范蚕茧收烘管理。质监部门要严格执行《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监督,以确保茧质量;经贸部门要严格烤房设置的审批管理;三是工商部门要严厉打击无证私自收购蚕茧,加工低档生丝,偷税漏税的不法行为。打击非法渠道调入蚕种、桑苗、蚕药、肥料等出售给蚕农,购进劣质或有毒蚕种出售给农户行为。

4.1.2 加快蚕种生产建设步伐,确保蚕种正常供应。针对全县蚕种引进杂,市场管理混乱的现象,一是要建立蚕种质量检测中心,开展蚕种微粒子病检疫和质量检测,配套和完善蚕种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二是由于荔波县蚕桑业发展快,年用种量大,为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创造条件建设蚕种场,加快蚕种生产;三是工商管理部门要严厉打击假、劣蚕种流入市场以防出现坑农、害农现象;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证销售桑苗和收购蚕茧的行为,打击非法投机者的行为。四是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关于蚕种经营的相关法规,全面净化蚕种市场,为合法投资经营者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4.1.3 加强合同法知识培训,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工商部门要利用到乡下调研、检查订单合同等机会,在田边地头对农户进行合同法的宣传,使农户的法律意识增强,自觉履行合同。

4.1.4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抓好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提升桑蚕科技含量,带动桑蚕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工厂”和“公司+基地+农户+工厂”的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各方通过产业联结成利益共同体,走产业化道路,建立真正的利益共享机制,使企业与桑农结成鱼水关系,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工贸一体化,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4.1.5 创新经营模式,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用发展工业的思路谋划农业的发展,桑蚕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应建缫丝厂。建成缫丝厂后,自己生产的蚕茧自己加工,不会受制于人。建成缫丝厂通过加工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形成生产、加工一体化的模式,充分发挥茧丝行业的整体效益。在一定基础上建成配套的蚕种场、蚕茧收烘站、缫丝厂后,可在多环节提高效益,为财政增收。

4.2 加快桑蚕技术推广 蚕桑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蚕种催青、小蚕共育、大蚕饲养、上蔟结茧、蚕茧收烘、蚕茧贮藏等系列环节都需要掌握相关的系统知识。由于荔波县发展蚕桑业是由农民在广西的带动下自发开展的,虽然已经开展了多次技术培训,并成立了专门的蚕业管理机构,但对于蚕桑业可持续发展要求还有差距,需要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以加快荔波县蚕业科技进步。

4.2.1 加快乡土人才的培养。荔波县蚕业发展快,但起步较晚,目前各环节、各蚕区需要大批掌握蚕桑生产管理技术又适应本地蚕桑发展需要的乡土人才,因此在规划蚕业发展过程中,应首先考虑本地蚕桑发展需要的乡土人才的培养,打好人才基础,确保荔波县蚕业发展的基础性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引进工作。

4.2.2 引进高新技术与高技能人才。随着蚕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仅有的技术和知识不能完成蚕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提高蚕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新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只有提高荔波蚕业生产技术,才能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4.2.3 寻求多方技术支持与合作,促进整体效益提高。要创造条件,争取省、地的支持,特别要争取国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的资助,增强荔波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争取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贵州省蚕业研究所、黔南州农业技术部门的支持,在具备蚕种生产设备与技术、蚕茧收烘、缫丝设备与技术的基础下,建成配套的生产设备与技术体系,把荔波县蚕业生产从初级产品生产提高到生产、加工一体化的模式,实现整体效益提高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 罗朝斌.按可持续发展做好“东桑西移”战略性调整[J].中国蚕业,2006(1):8-10.

[2] 王玉婧.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及其经济学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4(7):11-13.

[3] 毛爱华.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类型确定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5(2):156-159.

[4] 罗俊杰,王勇,何宝林.半干旱区集水高效农业与可持续发展[J].耕作与栽培,2003(2):1-2.

[5] 张大斌,帅兆麟,王丽华,等.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J].中国蚕业,2005,26(1):64-66.

[6] 王洪利,楼程富,张有做.蚕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蚕桑通报,2000,31(4):1-3.

[7] 季晓琴,李瑞,王建南.中国蚕丝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4,25(1):45,6.

[8] 王丕承.改革创新开拓蚕业现代化新局面[J].蚕桑通报,2001,32(1):1-4.

[9] 张以俭.加入WTO对我国茧丝绸业的影响及对策[J].蚕桑通报,2001,32(1):5-8.

[l0] 蒋秀萍,张国英.优化养蚕布局提高经济效益[J].蚕桑通报,2001,32(1):12-14.

[11] 朱俭勋.杨今后.农业结构高速与传统蚕丝业的振兴[J].蚕桑通报.2003,34(4):1-4.

[12] 董国英.峡州蚕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蚕桑通报,2003,34(4):47-49.

[l3] 卢克松,高永山.谈富安茧丝绸生产的巩固与提高[J].中国蚕业,2003,24(2):6-7.

[14] 黄世荣,楼炯伟,陈炜平,等.蚕桑产业配套技术及经营策略[J].中国蚕业,2004,25(2):70-72.

[l5] 陆兆虎.蚕业现代化发展思路浅议[J].蚕桑通报,2001,32(2):45-46.

[l6] 周双燕,朱俭勋,杜迅雷,等.蚕桑基地建设是一条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有效途径[J].蚕桑通报,2000,31(2):26-28,

[17] 张连义,刘爱辉.乌拉盖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4(23):117-120.

推荐访问:荔波县 浅析 对策 现状及 发展

本文标题:浅析荔波县蚕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23/27794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析荔波县蚕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