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的路径优化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4 10:24: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农业科技创新是变革农业生产方式、支撑和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而农业科技创新依赖于各类资金的供给。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容及资金支持的现状,运用数据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总量、结构安排及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农业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差异,提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资金支持 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F323.9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容及资金支持现状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内容。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转变,国家农业政策开始布局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内容作了进一步阐述,本文提出的“全过程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农业科技研发。

其主要内容是种业培育和创新,农业产品关键技术突破等研究与实验活动。重点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加大水稻机插、玉米、棉花机收等攻关力度,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加强应对农业灾害、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研发。

2、农业科技推广。

在农业科技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推广应用,包括加快建设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整体功能,提倡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同时,引导鼓励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开展农技推广,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3、农业科技产业化。

应用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技术,进行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生产和网络化营销的技术活动,并使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制和推广应用全面实现商业化经营,具体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遗传工程和转基因高新技术,对动植物育种技术进行重大变革;(2)采用高新技术装备农业,研制新型机械和工具;(3)利用高新技术大力研制和生产生物性的肥料、农药等生物制品;(4)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实行高度集约经营。

4、农业科技人才培育。

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包括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种养大户、经纪人、大学生村官、农机手等培训为重点,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依托现有重大科研计划等,加强科研优秀人才及创新团队建设。分期分批选送农技骨干到大专院校深造,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现状。

农业天生的弱质性及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特质使其资金支持系统不同于其他产业,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不仅需要财政的资金支持,更依赖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资金和金融系统。从政府资金支持来看,2004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投入从2626.2亿元增加到8579.7亿元,年均增长21.8%。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资金达到187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合计12286.6亿元,增长17.9%。而金融系统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主要包括:

1、农业科技信贷。

目前,向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重点支持农、林、水、气等具有直接效益、成功率高的先进技术,特别是以粮棉油大田增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银行全部贷款的98% 以上集中投放到了农村和农业,但是1996年以后,由于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农业类贷款在农业银行全部贷款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国家政策性银行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做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基础上,拓宽业务领域,改变只承担粮棉收购资金贷款的单一功能,加强对基础产业的支持。农村信用社向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小额信贷服务,支持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

2、农业科技保险。

农业科技创新同其他领域的创新一样,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要促进科技创新的持续进行,需建立有力的风险保障和分散机制,而农业保险充当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稳定器”。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市场风险随之增加,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07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为53.3亿元,农业保险赔款及给付29.8亿元,2010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为135.9亿元,农业保险赔款及给付96亿元,4年内分别增长154.9%和222.15%。

3、农业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动力源和有效途径,但是与工业和商业领域风险投资资金的引入不同,农业风险投资更倾向于关注农业科技企业,这类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都比较大,但相对来说收益也高,国内农业领域引进风险投资刚刚起步,截至2011 年上半年,我国风险投资资本投入到新农业及生物科技行业的金额分别占总投资金额的1.9%和0.67%。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供给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农业投入、农业科技信贷、农业保险及农业风险投资的规模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张,但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供给存在的问题使农业科技创新资金获取受限:

(一)资金供给结构与创新内容不匹配。

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具有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于农业科研机构进行的新种子研发和试验带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且风险最大,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商业性资金供给机构往往不愿意投资,这就需要大量政府资金的介入。对于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的初创期农业科技中小企业,由于其作为单独法人经济体存在,成长性高,风险高但收益也高,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一般倾向于这类创新主体;对于处于成熟期的农业科技型小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其产业化项目提供贷款。目前,总体上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供给结构与创新内容并未完全匹配,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引导作用不突出,银行、风险机构等只注重短期利益,没有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资金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二)财政资金总量偏低,结构不协调。

1、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偏低。

多年来国家财政支农业出金额从1991年的347.5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29.58亿元,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整体上却呈现下降趋势,1991年为10.26%,2010年下降到了9.05%,近些年来基本维持在9%左右,财政农业支出的增幅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幅。美国2011年农业支出报告显示,2011年农业生产支出达到创纪录的3187亿美元,相比2010增加了10.2%,因此,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2、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不协调。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除了总量偏低,支出结构也不协调。历年财政农业支出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及农村救济费占据很大部分,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数额较小,2010年仅占全部财政农业支出的0.68%,还不到1%,结构失调较为严重。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0.6%-1%之间,我国不足0.2%。

(三)金融体系资金供给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信贷规模较低,机制和产品创新不足。

金融机构的农业科技信贷在管理上仍采用商业贷款管理办法,贷款必须满足抵押条件,同时经过银行及科技部门双重审批。科技创新主体需要有不低于项目总投资20%的资本金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其他企业法人为其担保,贷款程序复杂。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抵押物仍以土地、厂房为主,农业产品、专利权、商标权等抵质押方式由于抵押物的流动性限制、价值认定困难等,其发放规模有限。

2、农业科技保险发展处于低级水平。

现阶段,无论是从事种子研究与试验的农业科研部门还是农业科技企业,农业创新主体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率无法达到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的要求,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政府为主导,真正的农业保险市场体系尚未建立,部分地区农业保险甚至出现“供需双冷”的局面,农业科技保险市场发展处于低级水平,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保证和风险分散作用有限。

3、农业风险投资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农业风险投资发展面临如下制约因素:一是从项目供给角度,包括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缺乏、农业科技企业产权制度落后及生产规模低下及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二是从风险投资供给角度,风险资金规模不足、风险资金融资渠道单一、退出渠道不畅及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体系一定程度抑制了民间资本的加盟;三是从服务体系及宏观配套环境角度,促成农业项目与风险投资沟通交易的中介信息服务机构、技术评估机构及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业风险投资供需双方交易难以有效达成。

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路径优化的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和结构调整时期,周期长、地域性强、公益性等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和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信息化、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内的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都要求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体系。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体系建设如下路径可供参考:

一是加大各类资金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首先,建立财政农业科技支出增长机制,保持财政科技支出总量的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相挂钩,调整财政农业科技支出结构;其次,对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的信贷考核和评价机制,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扩大农业科技信贷规模;再次,建立的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风险投资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二是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农业大型企业、农业科研部门建立农业研发机构,提高种子改良、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技术革新的效率。

二是建立与农业科技创新内容相适应的资金支持匹配机制。财政资金更多地支持农业技术引进、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公益性普遍性领域;银行、保险、风险投资等机构更多投向新品种培育、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集约化技术、农机化和农业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后处理贮运加工及其它技术。

(作者: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坎镇政府农经中心副主任)

注释:

郭明杉等. 风险投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力与途径. 理论探讨, 2008,(3).

加大国家农业投入 农业科技将成新亮点.科技日报.2012-02-09 .

杨嫩晓. 农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经济研究参考, 2007,(50).

张文棋等. 构建提高福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金融支持体系的设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4).

参考文献:

[1]康书生等. 外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经验及启示.国际金融研究,2006,(7):11-17.

[2]柏振忠. 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科技与经济, 2009,(6).

[3]何虹.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吉林金融研究, 2012,(4).

推荐访问:探析 科技创新 路径 我国农业 优化

本文标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的路径优化探析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24/27811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的路径优化探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5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