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视行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探讨
【摘 要】2016年8月26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中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强调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强调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就“优化影视制作成本结构”制订倡议书。国家影视行业主管部门揭露出来的,关于影视行业长期存在的成本结构不合理、投资风险大、财务管理难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深深地影响到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观众、明星、政府及行业协会、意识形态及价值观方面深刻剖析了影视成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及根源,着重从行业主管部门如何规范影视成本分类、细化影视成本规则及如何健全影视成本管理体系、量化影视成本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在论述中笔者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影视成本管理进行举例,在例子中论述了以项目管理的角度规范影视成本管理的时间、空间;以项目管理的方法对影视成本的分析、确定、实施、控制、核算、评价和调整进行管理,并对作业成本法在影视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说明,从而为企业在影视成本管理方面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立体式管理,抓住优化企业影视制作成本结构的核心,从而达到企业抑制“天价”片酬和推动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目的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影视行业;成本;管理
一、影视行业投入成本結构不合理的现象及根源
2005年,《京华烟云》每集以70万元的价格卖给央视一台,而奢华型明星阵容的酬金每集占了80%以上。现如今,主创人员的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占80%以上的比比皆是。影片现场演职人员的酬劳,其中翻译、摄影、制片、剧(场)务、录音、照明等辅助人员的酬劳只是按照市场规律平稳的上升,但导演、演员等主创人员的酬劳确是成倍增长。一些著名影星的片酬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于几千万元。政府一些相关文件、政策和指导意见的出台,充分证明了影视剧成本不合理现象不仅存在,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众方面
观众过分的追星、捧星、迷星,为适合观众心里,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企业过分强调明星、名导、名人效应,不惜花巨资聘任大牌明星加盟。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只能不断压缩其他制作成本,造成影视成本比例结构严重失调这一现象。
2.明星方面
在明星效益的驱动下,明星效益成为了行业的主导,明星名导们在影片制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但具有绝对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而且在明星名导中形成一种既得利益阶层和群体以及潜规则。既得利益者为维护其利益,互相影响、互相攀比、互相维护、互相制约,美日其名“行规”。在此环境下,某某明星的出场费是多少都有名码标价,造成非此报酬不去、不演等等,至使明星、名导的片酬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规则当中的制片企业苦不堪言,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在高风险影视行业中如同雪上加霜。目前,这种潜规则已经严重影向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3.政府、行业协会方面
政府、行业协会对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缺少指导性意见和硬性规则。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但没有涉及影视成本费用的归集、计算方法和分配等内容,对发行、放映企业的成本核算也未做出明确规定。这对于电影行业,在成本核算以及管理方面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这对于“天价”片酬的概念、范围以及界定,均缺乏法律依据。
4.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方面
在“一切向钱看”价值观的影响下,用钱衡量影视行业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观点,对行业影响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也是影响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而也间接的影响到影视制片成本结构和投资比例。
二、影视行业成本管理方法的探讨
1.行业规范影视成本分类 细化影视成本规则
影视成本的分类有多种,科学合理的分类,是成本核算和成本合理配置的前提,是影视成本管理和遏制“天价”片酬和成本合理配制的关键。企业对针对影视成本的特点,按以下成本分类较为可行。
(1)按经济用途分类
①直接材料:耗用的物力成本,如:道具费、服务装、化妆费等。
②直接人工:耗用的人力成本,如:职工薪酬、劳务费等。
③制造费用:耗用的其他成本,如:场租费、折旧费等。
(2)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类
①直接成本:剧本费、表演费、导演费、摄影费、音乐费、美术费、音乐费等。表演费又可分为主要演员、次要演员、动作演员、特约演员、群众演员等发生的明细费用。
②间接成本:折旧费、场租费等。
(3)按照好莱坞电影常规方法分类
一部影片的成本分为线上成本与线下成本,也可称为艺术成本与技术成本。线上成本是指把钱用在艺术上的(作家、演员、导演等),线下成本是把钱用在技术上的(摄影、技术劳务等)。因每部影片成本动因都是由艺术动因和技术动因组成的,也可以理解为按照艺术与技术动因进行分类。
(4)按照费用发生的阶段分类
按照费用发生的阶段分为开发成本、制作成本、发行成本。
行业明确相关细则,尤其是对成本的范围、分类、内容、归集、分配、核算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细则,对影片的构成比例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这是企业做到有法可依的关键所在。行业导向对优化影视制作成本结构和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
2.企业健全影视成本管理体系 量化影视成本管理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法规,从企业层面的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方面建立健全影视成本管理职能。从业务层面控制上建立一整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规范各部门的职业行为、工作流程、业绩评价,从而达到建立完善的影视成本管理体系,量化影视成本管理的目的。
三、影视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法应用举例
将每一部影视片看作一个项目(以下简称影视项目),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规范影视成本管理的时间、空间和范围,以管理项目的方法对影视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实施、控制、核算、评价和调整。项目组即剧组、项目开始、剧组成立、项目结束、剧组解散。
1.影视项目分析
首先,企業根据影视行业外部环境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经营环境情况,确定自己所要拍摄影片的方向或类型;其次,根据内部环境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企业的投资规模和选择的影视题材与类型。
2.影视项目制定
企业应根据企业战略特点、战略要素,结合目标群体喜好、故事情节喜好、影片结局喜好等等,对投资规模、题材与类型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在尽职调查的基础上,对影视项目分别进行适宜性、可行性、可接受性分析,进而筛选出拍摄的影视题材和类型,最终确定影视项目的运作界线和投资总成本,并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投资回报进行评估,明确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行动计划。
3.影视项目实施
影视项目实施方法与影视题材、剧组人员组成、剧组人员素质等密切相关。企业在综合考虑组织支持系统、资源支持系统、管理支持系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影视项目实施模式。根据影视行业拍摄的特点、性质和规律,一般的影视企业在影视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合作型模式和指挥型模式为主,其他模式为辅。
4.影视项目控制
(1)影视项目管理控制程序
①影视项目目标分解。影视项目目标分解易采取“上下结合、分级分解、逐级汇总的“混合式”进行分解,最后形成满足控制需要的各种预算表。
第一步,根据总成本确定艺术成本与技术成本的相对比例。
第二步,按照项目进度确定成本投量比例,包括筹划筹备期(开发成本)、拍摄期(制作成本)、后期制作期(后期制作成本)、宣传发行期(发行成本),确定每一期的成本比例。
第三步,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确定筹备、表演、导演、摄制、音乐、美术、后勤、后期制作等各剧组每期的成本,如:剧本费、表演费、导演费等。
第四步,各剧组按各组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分担的成本继续细化分摊。
第五步,上下结合形成影视项目的各种预算表。
例如:表演组应分摊的指标数应包括:表演费用占总成本指标、分期指标,每期的艺术成本、技术成本、片酬、工资、服装费、差旅费、化妆费、食宿费等与表演动因相关的成本指标。而服装费指标则包括:表演费、化妆费、导演费等与服装动因相关的成本指标。凡是费用共管的指标由共管方共同控制。如表演费中的服装费由表演组与服装组共同控制。
②影视项目管理控制标准制定。制定管理控制标准是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步骤,首先,明确影响影视项目因素或目标驱动因素,找出影响影视项目目标执行的重要变量;其次,确定关键变量作为控制重点,制定可行的、先进的控制标准。控制标准可以参考影视同行业的一般标准、本企业的历史水平标准、企业的战略计划标准等等。预算控制指标采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相结合。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财务预算、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等。非财务指标包括人员、设备数量等。例如:表演费的人员工资指标是表演组的财务指标,演员人数与服装数量是表演组非财务指标。
③影视项目管理内部控制报告。企业根据影视项目管理控制标准及要求,按控制标准、实际业绩、差异计量、差异程度、差异分析编制影视项目管理内部控制报告。在管理控制中,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与业务核算要与控制标准对应,核算符合控制要求,核算及时准确,及时根据核算纠正偏差。分清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从而明确影视项目控制重点。
④影视项目管理者报酬。管理者报酬既是管理控制的终点,也是管理控制的起点,管理者的控制动因必须与其自身利益相关。激励则是管理者贡献价值的体现,管理控制水平和效果与管理者激励相结合。对管理者可以实行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作方式,精神激励包括晋升、在职消费、授予荣誉称号等。物质激励包括奖金、年薪、收入分成、利润分成、股票期权、虚拟股票、业绩股份等多种形式。
(2)影视项目管理控制模式
以预算控制模式、制度控制模式为主,评价控制模式、激励控制模式为辅。
预算控制是手段,对影片成本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做到项目组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覆盖、管理流程全跟踪。针对影片性质,对预算编制各种方法加以灵活应用,做好各项业务预算、专项预算和财务预算,从而达到影视成本构成比例预算合理的目的。
预算控制采取总额控制和单项控制、绝对控制与相对控制、刚性控制与柔性控制等合适的预算控制方法投放资金,保质保量的控制好项目进度。
5.影视项目成本核算
企业在制片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影视项目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成本管理和实际情况,将目标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等成本管理工具加以适用性的运用,以便更好的实现成本管理目标。下面以作业成本法应用举例。
(1)将资源分配给作业
企业根据影视项目的特点,按照资源动因一般只会发生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制造费用三种费用。拍摄一部影片根据资源动因只需要3个作业中心:人工费用中心、材料费用中心、制造费用中心。企业按照资源动因将某部影片发生的各种费用分别归集到以上3个作业中心并形成本库。
(2)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企业根据影视行业的特点,分别按照各剧组类型作为成本对象。如:剧本组、表演组、导演组、摄影组、音乐组、美术组、后勤组等。运用恰当的作业成本动因,把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形成相应的服务成本。
6.影视项目调整
分析影视项目执行情况,充分收集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等信息,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差异分析、因素分析、对标分析、结构分析等分析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充分反应影视项目执行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潜力。根据分析结果,确时需要调整的,按照影视项目管理控制调整审批程序办理项目调整。
7.影视项目经营业绩评价
坚持影视项目评价与各剧组的评价相结合,各剧组的评价与驱动因素指标评价相结合,影视项目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财务指标评价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确定影视项目考核与评价指标,通过项目考核与评价,体现企业发展战略导向和管理意图,通过量化的关键指标,结合一些定性指标,肯定影视项目组成员工作业绩,强化激励机制,改善业绩水平,提升管理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总之,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影视成本管理法治化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影视行业成本管理规范,企业采用科学的影视成本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影视成本管理体系。从而使企业在影视成本管理方面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立体式管理,抓住优化企业影视制作成本结构的核心,从而达到企业抑制“天价”片酬和推动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司静.影视业在成本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月刊, 2014.10总第135期.
[2]闫喜英.浅谈成本核算在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科学经济市场, 2015第 5期.
[3]古建辉.亟需完善电影行业成本核算制度[J]. 中国电影市场, 2016年第8期.
[4]石秀杰.浅析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及防范措施[J].经管空间, 2011(08).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关于影视行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探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