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17:12:01 | 来源:网友投稿

提要 人才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之本。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本文从更新教育理念;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共五个方面谈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改革。

关键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

作者简介 严淑梅(1969—),女,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江西南昌 330013)

人才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之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首先在于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为振兴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了不懈的探索,但教育改革之路仍曲曲折折。我国传统教育过于看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甚至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忽略了创造性意识的培养,所以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不算太差,但在工作中明显反映出创新意识淡薄、后劲不足、不够灵活等缺陷。我们的科研水平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很低,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杨振宁教授说过:“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如卫星和火箭技术。中国最失败的地方,是没有学会怎样把科技改变成为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办法。”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教学,指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是教育理念,而教育理念又是从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反过来它又指导教育实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理念,是实行封闭的既定知识教育。学生学完既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就能毕业了。在当今社会,教育要适应新的变化,首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理念上要进行转变,正确地认识教育事业的性质,明确教育是培养开放型的富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的产业部门。把教育推向市场,让教育服务社会。在追求教育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就是要由传统教育理念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在该观念下,学校管理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服务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只有实施人本管理,才能把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共同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推向新的台阶。可见,这种转变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

二、调整培养目标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涵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

(2)学会实践(Learnmg to do),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取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mg to live together),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三、改革培养模式

(一)转变传统的“专才式”为“通才式”人才培养模式

“专才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点是:专业分工,对口培养;统一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专业化。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才”教育是指培养大学生首先给予他们必要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这些基础并非紧密结合专业而设置,主要是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素质;给予他们生产、科研需要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

从国外一些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侧重“通才”教育。而德国、俄罗斯等国偏重“专才”教育。我国目前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初期。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变化,在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要求学生具有广博丰厚的基础。“专才”难以适应环境多变的要求。“通才”教育模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主流。

(二)转变传统的重“学科专业”,轻“人文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世界科技发展史表明: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都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高度融合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是普遍存在“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倾向。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埋头于教科书,知识面狭窄,思维古板,人文素质差。形成了所谓“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有学问不见得有修养”的现象。教育既要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服务,也要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培养的人才首先是人和公民,其次才是所在领域的专家。因此我们在进行学科专业教学的同时,要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

(三)转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培养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两大方面中,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成为教育的关键因素,成为高等教育的基点。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真正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实际行动。高校教育在全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呼声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然还有不足有待改进,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自觉提高创新能力才是根本的方法。21世纪对大学生的要求将更加重视由思想品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构成的全面综合素质,将更注重学生的开拓性和创新能力。这是由于当代科学技术和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化中,中国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展,环境科学与工程的进步,核科学技术、海洋、空间和地下工程等,已使人类的工程活动空间和水平拓展到前所未有的领域、规模和高度,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和奇迹不断涌现,全球地区间政治经济的激烈竞争和广泛合作,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需要的尖锐矛盾,迫使人们努力寻求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人均资源并不富裕,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别无他途,只能走创新发展之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意味着以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将发生

根本性的变革,以往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将得到解决。最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需要。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四)转变传统的重“单干”为重“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人才培养是一种重单干式的教育,它强调个人才能的培养。团队精神是人的社会属性在当今的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中的重要体现。现在的用人单位一般都是把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作为两个最重要的评估标准,而对于后者则更加强调。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教育的内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即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改革的原则是删繁就简,吐故纳新。剔除原学科课程中无用的内容,否则,没有任何所谓“教育思想”,没有任何花招能够把学生沉重的业务负担减轻下来;更新教学内容的取向是增加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知识,增加资源和环境的必要知识,增加社会心理、人际关系、社会评价的有关知识;彻底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单一的学科课程。把活动课程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并保证适当的比例,要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去了解社会环境、资源、经济,去体察国情,增强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现代人意识。

一方面,人才培养的内容要与国际教育接轨,例如,可以采用外国著名大学的教材充实我国高校教材,尽量实现双语教学,教学内容精讲反映当代各科学领域最新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或者理论前沿等。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内容要与社会接轨,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前沿新知;减少记忆性知识的分量,增加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内容;删减一些难度过大的教学内容,以增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使教育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并服务和促进社会发展。

五、创新教学方法

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灌输式教学,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与考查,忽视学生创新能力与批判精神的培养。学生们把这种教学方式概括为:“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记笔记、考完扔笔记。”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与国际和社会接轨,教学方法也要创新。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多开展研究性教学。在研究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选题涉及方方面面,他们带着天生的好奇心参与研究,不仅利用固定的课时开展研究,更利用课余实践从事数据采集、资料文献检索、研究咨询和调查等活动。他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时间、精力投入,是参加其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更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模式下的被动学习有天壤之别。在从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更让人振奋的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表现出的巨大的创造潜能。许多学生不满足于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验证前人的发现或简单地模仿前人的研究。他们希望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他们所追求的不仅是体验学习,而且是体验创造、体验成功。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不信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受教育者,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的发挥。研究性学习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将主动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主动的探究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学校化,能更加灵活地选择培养优秀青少年学生的策略和方法,学生得以以多种可能的方式获得学习经验,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

同时,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教育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潮之一,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应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图书馆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档次和质量,创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教学环境。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六、开放教育系统

开放性和国际化是未来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就国内而言,教育同社会生活的联系,教育系统同社会大系统的融合,日益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潮流。未来教育的开放性,不仅表现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参与办学过程,还表现为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沟通。这就为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提供了可能。就国际范围而言,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大大缩小了人类的时空,各国之间教育的相互影响、交流和合作迅速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乃至成为国际范围教育资源共享的新的契机。

另外,高校招生、毕业生分配体制也要作出相应的变革。应当把办学权利交给学校,鼓励学校扩大招生,实行宽进严出的制度,淡化文凭的作用,给高考降温,为学生松绑,真正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责任编辑:李丽娜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 改革 我国 研究

本文标题: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25/27868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