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大学信息化

发布时间:2023-07-25 17:24:01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大学教育形成巨大冲击,高等教育的教学走向、教师角色、学习方式、运行体制和办学模式等都面临着转型和变革。大学信息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时代的多媒体网络教育是社会化的教育,是个别化的教育,是创新性的教育,是对话式的教育,是“以学为主”的教育,是创建学习化社会,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利器。

关键词:大学信息化;网络教育;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最初由日本学者在《论信息化》一文中提出,将之定义为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集合。而大学信息化(IT-base Education)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产生,其根本特征是开放性、非线性和交互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随之而来的是极具冲击力的网络和信息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将是革命性的,它意味着传统教育的终结,预示着具有现代教学特征,研究性学习探索,交互型指导、合作性作业,教师为学习督促者,个性化考察,基于基效评估不以应试成绩论英雄为典型特征的现代教育的开始。这不单纯是物质手段的革命,更重要的是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使《学会生存》报告中提到的现代教育两大理论——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即将成为现实。

大学信息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网络信息技术愈来愈成为变革传统大学教育的主导力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提出了庞大宏伟的高等教育信息化蓝图。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所说:“以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为借鉴,跳过某些传统工业的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以遗传工程、激光、微型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时代”。我国政府于1994年启动的中国科研计算机网络示范工程也成果丰硕,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加入了中国教育科研网。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正是大势所趋。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大学教育产生的变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拟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大学教育形成的冲击

1.网络信息技术变革高等教育的教学走向。信息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倍增的社会,知识在虚拟网络上具有了非线性、多结局且迅速更新的特点。这一特点必然导致知识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使其仅仅成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描述,一种解释或一种假设。知识不再具有绝对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垄断性,人们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学校学到终生受用的知识。因此,在多媒体网络技术视野下,教学必须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以记忆知识量为评价标准的旧功利主义观念,把教学焦点由“教”转向“学”。由“结果”转向“过程”,由“知识”转向“能力”,以学生获取信息、创造知识为衡量尺度,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所能包容的信息量和可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教材或教师甚至于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在信息时代,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和理解信息能力以及运用信息创造新思想和新知识的能力为重点。师生愈来愈多地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进行交流和对话,在“教师——媒体(计算机)——学生”的组织方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从单纯传授为主转变为设计教学为主,从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从单纯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由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地通过“协作对话学习,这种学习则当然是合作性学习或称之为协作性学习!”

2.网络信息技术变革大学教师角色。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闻道在先,先知先觉”客观上形成了“教师中心”局面。多媒体和网络用于学校教育。网络这种四通八达的信息港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立体途径,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不再是先知先觉及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和传输者,这样“教师”的传导必然大为减少,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势必大为加强,这样教师的角色就从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向学生学习者、促进者转变,教师职能从“教”进而变为“导”;同时,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和使用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及开发者。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使教育重心由“教”转向“学”,由“学会”转为“会学”,由教师转向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的降低。相反,网络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但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注重研究学生的主要规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设计课程,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网络信息技术变革大学师生交往方式。网络时代,教学手段的网络化不仅是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是交往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1)从主题看:网络教育实现交往主体的个体化,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划一性,走向个别化教学,网络教育时代教学不再是教师面向学生群体进行,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个别化交流。(2)从交往关系看:传统交往形式中,个人的身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网络交往的环境中,职称、社会地位及职位等因素影响较小,参与者之间交往更加平等,传统交往中的内外、亲疏、权威及尊卑趋于模糊,志趣相近者更易交往,从而传统的师道尊严有所削弱。(3)从交往的空间看,现代网络技术使得跨地域的同步交换信息成为可能,现代网络技术提供可以实现两两交流,又可以进行多主体的大众交流,师生交往不再受地域限制,在远程教学系统中,可以进行远距离的直接沟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知识共享。(4)从交往手段来看,网络教育不再以语言作为交往的唯一媒体,而是利用多种形式包括符号、图像、声频等,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交往媒体的丰富使学生对学习为任务的交往更加感兴趣,图文声像调动人的多种感官,有利于开发智力。

4.网络信息技术变革大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崇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是信息时代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信息时代的知识智慧和创造的要求。善于利用网络,搜索和运用信息及创新是21世纪学生的中心任务,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的使用有助于设计个性化的学习道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自主性和空间。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个别化。使其在学习中有充分的自由,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自主择校,自主选择课程,自主掌握教学深度和进度,自主评价,这就促使学生变“由别人教育”为“自我教育”,这将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选择信息。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学习的场所不再限于课堂,学习的时间不再限于课时,学生学习完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地获取信息,这种学习当然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最终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其实,创造并不神秘,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

之人”。

5.网络信息技术变革高等教育运行体制与办学模式。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定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它主要是指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与高等学校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和关系,在传统办学模式中,国家或各级政府既是投资者,又是办学者和管理者。目前,随着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虚拟大学等的纷纷设立,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大学已成为新世纪的一大亮点,网络大学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一方面使现有的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它能以少于传统高等教育的花费,为更多的人提供有效的教育,从而为缓解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二、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大学教育的特点

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如此之大,它们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必然是革命性的。那么,信息时代的多媒体网络教育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1.社会化终身教育。在信息社会中,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传统的教育把人的一生分成两部分,前一段用于接受教育以获得参加劳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后一段用于工作,靠的是前一段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使《学会生存》报告中提到的现代教育两大理论一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可望成为现实。

2.个别化教育。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得个别化教学和学习成为可能,从终身教育角度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设计教学目标,自主地选择课程及学校,同时根据自己的工作及学习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老师,学习方法及学习深度及学习地点等。

3.创新性教育。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不是信息拥有量。而是获取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传统的社会是一个知识认同及占有的社会。它以占有知识多少为目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挂在嘴边的“知识就是力量”,而信息社会是一个知识及技术创新的社会,它包括学习者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将信息转化为自主地、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4.对话式教育。网络信息时代教育基于多媒体计算机联网,不但师生之间可以交流,而且学生之间实现了交互协作,师生之间的交流有两种,一种是远距离交流,师生之间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图文、声像的交流,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时空限制,而且这种交流更趋于平等和开放,另一种是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实现智能的转变,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学生交流,打破传统沟通的地域限制,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5.“以自主学习”为典型特征的教育。网络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将真正成为教学的中心,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获取知识的可能性,所以“教师讲学生听”作为基本方法必然被学生主动的“交互”式等多种信息方法所取代,教学表现为在组织形式上的个别化教学,在学习方式上的小组的交互合作及学生个体的自主参与,学生在教学中是真正的主体,他们利用网络可以自主择校,自主选择课程,自主掌握时间及教学进度,这将促使学生成为其自身学习进步的创造者。

6.学习机会均等的教育。“教育平等”问题是教育民主化一个核心问题它包括两个层面:教育权利平等及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平等的关键和实质,在当今表现为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机会均等包括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1)起点平等,即入学机会均等;(2)过程平等,即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均等;(3)结果平等,即在起点和过程相等的基础上,从而导致学业成功的机会更加均等,教育的网络化能使人人共享资源,利用Internet以及各种局域网进行教学活动,把最优秀教育资源建设在网上,这样,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享受到由优秀教师所授的最好的课程,这种建立在网络化基础上的现代远距离教学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使老、少、边地区的学生都可上到最优秀教师的讲课,进行各种虚拟现实实验获得逼真的效果,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使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成为可能,教育将成为随时随地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的事情,从而大大增加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并大大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

总之,以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融为一体的信息技术,在大众传媒中一经亮相就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使“地球村”上的人们联系越来越密切,“天涯若比邻”所描绘的美好前景遂成为现实,整个世界也越来越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所拥有的特点必将有利于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学会共处,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信息时代的网络教育必将是创建学习化社会,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利器。

推荐访问:信息化 大学

本文标题:大学信息化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25/27869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大学信息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