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从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的区别谈高校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25 17:48: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本文从中学生与大学生从角色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及学习目的的转变入手,以全新的角度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客观分析说明了高校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客观介绍了现代化信息时代,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从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新视角、新方法。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ole, study method, and learning aim of students from middle school to college, expounded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eaching, and objectively presente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ary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for freshmen. At the same time, it introduced the new method of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for freshmen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to modern model, and passive service to active service.

关键词:大学生;图书馆;重要性;必要性;建议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library;importance;necessary;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54-02

1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区别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从学习生活环境、学习方法和要求到学习内容都与中学有了很大变化。对许多大学新生来说,高中时期来自学校、老师、家长、高考的“高压”已经不存在了,在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里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与模式反而无所适从。现代高校强调学生的“三自”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其与中学学习相比有着明显的分别:

1.1 从学习性质的角度看,中学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学习各科的基础知识;大学则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大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实际上是一种高层次的专业化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助学大为扩展。大学中的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还强调对知识的探索性和研究性,大学里不采用题海战术也不必死记硬背,而提倡生动活泼的学习,提倡勤于思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1.2 从学习目的的角度看,大学的学习及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大学生除了扎扎实实掌握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表达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中除了必修课,还有很多辅修课供学生选择,大学生可以在辅修课的课堂上学到更多更有用的东西。

1.3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看,中学时期,只要跟着老师走,一切听从老师指挥,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而大学则是“老师在前,学生在后”的指导学习关系,学习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在学习时间上,中学里老师占用自习课、拖堂的情况在大学里几乎不存在,大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像中学生那样单一、机械地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大学生还要从图书馆、资料室、报告厅以及社会实践中获得大量信息,吸取文明成果,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1.4 从学习绩效的角度看,大学里成绩的判定方式更为灵活,比如可以通过考试、考查、答辩等多种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方式相对中学来说比较灵活。而且,除了学习成绩,着素质测评也是评定大学生在校表现得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在校学生不仅要搞好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把发展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1.5 从授课特点的角度看,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指导方法也与中学教师不同。中学主要是老师讲授,每节课老师安排的非常具体,所讲内容主要源于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在课堂上,老师精讲细讲唯恐学生不懂。但是在大学里,老师讲授的内容并非都来自教材,而且课堂节奏快,信息量大,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鼓励学生提问或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自学。

2 图书馆在高校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科学和教育机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歌德说:图书馆就像是大宗的资金,默默流出无以数计的利息。任何大学院校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资源都是:教师、图书馆与科研设备。任何高校成长的内在逻辑都是图书馆做其强大的精神支柱。正如郭沫若所说:办好图书馆就等于办好了大学的一半!

2.1 大学图书馆在大学的核心地位: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1]与师资、实验设备是学校建设的三大支柱,它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2]在国外,大学图书馆是学习中心,是大学的心脏。在国内,图书馆既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大学图书馆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徐志摩在他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到:“康桥的生活,可以说完全不曾尝着,我知道的只是一个图书馆,几个课室和三两个吃便饭的茶食铺子。”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之一。也许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图书馆,但有一点是相同并确定的: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业成功的重要基地与良师益友。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是人类智慧与知识的结晶,大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漫步书海,纳人类知识之百川,造就了高认知人格。图书馆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运用图书馆特有的教育性与渗透性,把人类最精华的思想、最崇高的品格植入师生的灵魂。

2.3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的学术贯通平台:大学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博览群书,亲近经典,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在信息时代,网络知识信息的出现,为师生的学习研究平台提供了无限可能。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学辅助平台、网上虚拟参考服务等现代化的信息服务让师生的教学模式趋于多样化,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最新最全面的信息保障,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吸收面更宽广。同时,随时更新、扩充的资源库使教师教研工作的及时便捷互动交流成为可能;使学生能够随时接触接受最新的知识教育,并全面了解社会人才需求,适时提升自己全面素养。

3 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从图书馆在大学校园的重要地位中我们不难看出,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他们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获取动态信息的重要场所。因此,图书馆对新生的入馆教育是新生尽快适应、驾驭大学学习生活的第一需求,亦是图书馆教育职能发挥的重要方面。图书馆对新生的入馆教育是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在大学新生入学伊始,及时向学生普及图书馆的相关知识,使其正确认识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是激发新生入馆学习兴趣的关键的一课。

首先,从视觉冲击入手的高校图书馆入学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大学校园后人们开始有一种共识:校园内最吸引人的建筑不再是中学的教学楼而是图书馆。图书馆建筑已经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是一所高校的形象工程,是高校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程度最直观的象征。新生入学伊始,及时的入馆教育会让他们明白,这座建筑不仅是大学生涯里每天必见的景观,更会与他们日后的生活学习休戚相关。

图书馆在满足新生好奇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入馆教育往往事半功倍,能快速有效地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探寻、运用图书馆的欲望。

4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的建议

图书馆对新生的入馆教育是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开展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这项工作应从新生入学时就着手抓起,努力创新教育方式,为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合格人才作出高校图书馆的应有贡献。

4.1 以电化教学来激发新生兴趣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既对新生产生了极大的魅力,又使他们望而生畏。当新生不知如何跨进这座深邃莫测的知识宝库时,迫切需要对图书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因此,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新生入馆前的培训。将图书馆的概况、各项职能、开放时间、资源分布、部门设置、借阅与管理制度、公共检索方法及电子资源平台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向新生播放,以形象、生动、直观的画面使新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接受了图书馆这一带有目的性的教育,加深了对图书馆的了解。

4.2 编印指南以配合教学指导 经过电化教学的新生虽然对图书馆的整体状况有了了解,但对于在利用图书馆资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仍然不知如何处理,为了增强学生对图书馆的深刻认识,高校图书馆可以编印读者指南,人手一册。指南以图书馆的性质和作用、藏书特点、服务项目、信息检索方法、规章制度等作为主要内容,已图文并茂的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内容,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自学教材。另外,设立咨询台及时解答新生提出的问题,向新生宣传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宣传名人与图书馆,引导新生有效地阅读图书,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热爱图书、保护图书的良好品德。

4.3 以分系讲解方式使学生学以致用 新生入馆教育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应用课程,分系授课可以根据不同新生的知识结构、可接受性等因素因人施教,优化教学效果。例如:根据不同系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进行一些涉及教学实习、论文写作或科学研究课题的文献检索利用教学;利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对新生进行上机操作教育。为很好地配合高校“宽基础,厚知识,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改革,要教授新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电脑检索所需的文献资源,培养新生自觉的信息情报意识和对知识的选择,使他们学会“学习”;培养新生信息情报检索和利用的技能,掌握分析、鉴别和有效利用信息情报的方法,促进新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虽然分系授课必须视不同系科的教学对象、专业特点,分别举例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它能让学生将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图书馆利用方法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入馆教育是一次与他们关系十分密切的专业课,而不是另外加给他们的一门可有可无的公共课。

4.4 从实际出发来充实提高 新生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相对较集中的问题。例如:第一,为自己方便利用,超取、多占阅览文献,造成严重的书刊乱架现象。第二,私自带课本或物品入进,置工作人员的禁止于不顾。第三,阅读文献时随手在书上做题、乱画,特别是在英语习题集和计算机类图书上,尽管工作人员加强了管理,但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第四,有些学生对那些实用性强又有保存价值的文献珍页,偷偷撕下来归己所有,造成毁书等。对于这些问题,要善于发现,并总结规律,在入馆教育过程中,对照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有关条文一一做重点讲解,重点强调。同时不断地充实入馆教育的内容,突出重点,规范读者行为,形成文明借阅之风,减缓因新生对图书馆陌生而给各部门带来的工作压力。

4.5 对学生的教育要长抓不懈 入馆教育不仅限于新生,还应该把它当作一项任务针对每一位在校生。图书馆是一个窗口,只要善于观察,加强沟通,每位读者的心态都可以了解。一年级的新同学对什么都是新鲜的、陌生的,需要馆员的主动帮助。随着到馆时间渐长,他们熟悉了大学生活,有的成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有的却变的玩世不恭。所以从新生入学一直到毕业,图书馆都有责任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特别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让每位同学都能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走向社会。所以,对入学新生的教育应该是连贯的、长期不懈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4.6 搞好馆员自身形象的塑造 在教育和服务过程中,馆员应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和自我修养的提高。首先,新生入馆教育的授课教师应该由在图书馆学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老师担任,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其次,授课教师应具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并乐于承担新生入馆教育的工作,同时也要不定期地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更新,以适应教学方法变化的实际需要。对于其他直接面对学生服务的工作人员,更要注意服务态度和讲话方式。比如:对学生的咨询要做到百问不厌,服务热情,这也是图书馆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2002年2月21日教高(2002)3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

[2]陈淼,叶升阳.如何使用大学图书馆[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

推荐访问:学习 入学 新生 区别 图书馆

本文标题:从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的区别谈高校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25/27870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从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的区别谈高校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