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享受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观念,我们在为它鼓与呼,欣与喜的同时,也看到了她与现实教育体制的诸多不调和之处,从而产生了种种困惑。有人说:中国的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史上一次辛亥革命!李敖先生在大陆演讲时也说:中国的教育总体而言是失败的教育。
种种议论虽说有些偏激但也有它针砭时弊的合理之处,实在令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揪心。当然,教育体制在短期内要有根本性的变革是不太可能的。但中国的教育非改革不可却是全社会的共识。加拿大著名教育家富兰说:“每个人都是改革的动力!”我们把它借用过来:每个人都是教育改革的动力!古人说: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对于我们每个教师而言更是不容忽视的改革力量,当仁不让地要冲锋在前,做一名课改的推动者,促进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面临新课改,我们的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困惑。
我们先来看一个充满禅味的故事: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中,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溢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象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大家看了这个故事,从中会得到一些什么启示?
面对新课改,我们就应该把那些陈规陋习“空掉”,才能更好地接纳新课程的理念。
所以,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就象这个充满禅味的故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寻,去摸索,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学习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学生的好学,乐学的问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好学,乐学就涉及到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肩负的责任。由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提出“快乐”的口号,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抱着“享受”的态度看待语文教学,这样才有可能把语文课上得情趣盎然,学生对语文才会“好学”,“乐学”。
语文老师就要善于发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用聪明和智慧,用你的如花之舌,引领你的学生们走进美的殿堂。那么我们该怎样享受语文教学呢。
(一)享受语文教学的童真,真诚地赞赏每一个孩子
1、真诚地面对孩子的童真
儿童就如山间一泓清澈的泉水,没有成年人的圆滑和世故,他们不会矫揉造作,不会弄虚作假,孩子们童言无忌,非常率真,我们要保护、珍惜这份童真,学会去享受这份童真。
2、教师要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
老师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才能蹲下身子来看待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理解孩子,师生之间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这样,课堂氛围自然地变得和谐,充满童趣,孩子就会感到学习的乐趣。
而现实却非常遗憾,很多老师那颗宝贵的童心正随着时光的流逝也渐渐消失,我们和孩子的心灵之间已经树起了一面无形的墙。老师的童心逝去了,和孩子们有隔膜了,那就谈不上很好的沟通,谈不上尊重和理解,谈不上平等和谐。课题必然会变的专制和压抑,又如何去实现新课程的理念呢?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平等对话,要求老师转变角色,视学生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说:“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那么要形成这种和谐共振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熟悉儿童,理解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真心地赞赏他们。
3、学会赞美
过去,我们大多数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通常是权威性的,高高在上的,责骂、呵斥、不屑一顾的现象比比皆是。新课改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平等对话,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特的感悟,要多赞扬和赏识学生,于是乎,有些老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分青红皂白,不论是非善恶,一律赞赏,我们听到的是充斥于课堂的一片“棒,棒,棒,你真棒!”的拍手声,老师表扬学生常常用“你真聪明!”,“你真能干!”等这些不关痛痒,不着边际的千篇一律的廉价的表扬语。所以老师们还应该多学习如何赞赏学生。
4、处理好奖惩之间的关系
要多赞赏学生,是不是就不需要批评和惩罚了呢?著名教育专家玛利琳.古特曼说:“那些小时候过多地受到师长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可能会遭到更多的失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认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可见过多的赞扬也有着负面的效应,而适当的批评和惩戒是很有必要的。批评的作用和价值有:能够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培养其对自身行为的责任意识,也就是说通过惩戒让学生知道要對自己的行为负责。还有,通过惩戒让其避免再犯类似错误,可以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所以老师不必害怕批评学生,而是要讲究批评的技巧,只要是立足于对学生的“爱”和“真”,出自于内心的责任感的批评,一定会被学生欣然接受的。
(二)享受语文教学的细节,关注每一个孩子
孟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荀子说:“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
这是古人对我们的告诫: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同样的,细节对我们的教学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们应该关注细节,善于从细节入手去组织教学,调整教学。细节常常因为它细小而不被我们留意,其实它是一种可供我们利用的很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多动脑筋,善加应用。可以说“没有细节,便没有风格”。
关注细节就是要对学生对一份人文关怀,就是对“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视了许多宝贵的细节,从而丢掉了这些可贵的教学资源。
当然,并非任何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关键在于如何鉴别它的价值。对此,有人说:如果你拾起来的是珍珠,钻石,那串起来的就是璀璨的项链,拾起来的是稻草,那结成的只能是草绳。
(三)享受语文教学的智慧,轻松化解课堂突发事件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课堂教学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
传统教学重视教师依靠本身的素质和瞬时智慧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流程,强调顺着教案走。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好比战场,充满了更多变数,那么对老师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的现场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足够的教学智慧才能应对。
我们的学生是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少年儿童。当师生出现交流和沟通障碍甚至矛盾时,学生可能爱耍小聪明,顶牛,甚至制造恶作剧,使老师处于窘境,骑虎难下。这时候,课堂中常常会有令人尴尬的突发事件出现。高明的老师会处变不惊,随机应变,使一堂“事故课”获得“故事课”的意外效果,可使“调皮鬼”的“恶作剧”得到出神入化的处理。
(四)享受语文教学的化妆,营造本真的语文课堂
有些课文,教师采用如课本剧表演等情境式教学法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待这类“化妆”,特别是公开课的“化妆”。
上课不也应该如此么?三流课是表相的化妆,二流課是精神的化妆,一流课是生命的化妆!
上公开课、竞赛课肯定需要认真对待,这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害关系。但我们无论怎么化妆,总要让教学达到实效,语文姓“语”,虽然它和其他科目有很大的关联,但它不姓音、体、美,不姓数,不是自然、社会,思品,不能为了“作秀”,搞那些“花拳绣腿”,把语文的本色丢掉了。
(五)享受个性化的语文教学,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人们说:个性和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作为教师有责任把这张通行证送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在语文课堂中要做到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语文教师要秉持一种欣赏和悦纳学生独特感受的良好心态,善于谛听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而不能动辄呵斥,打击。但要注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同时不能丢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新课程改革,享受语文教学》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