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太极旗,向蓝水飘扬

发布时间:2023-07-26 16:24:02 | 来源:网友投稿

据韩国时报网站披露,2009年1月7日,韩国军方对外正式宣布,现代重工获得了建造韩国海军新型护卫舰(FFX型)首舰的合同,从而正式拉开了新型护卫舰建造的序幕。

建造背景

在1990年冷战结束前,韩国海军还是一支默默无闻的近岸海军,主要担负近海水域和周边岛礁的巡逻、护卫任务,如果不是新闻报道里的朝、韩海上对抗,也许谁也不会去关注这个东亚国家的海上力量建设。对于韩国海军来说,“最危险的海域”是与朝鲜一直存在争议的海上分界线附近的海域。因此,韩国海军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对朝鲜形成优势,因而其注意力并未放在大型战舰的发展上,而更多关注小型水面舰艇。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更为重要的是,周边邻国特别是中、日海军发展迅速,韩国政府尤感成为“三明治的夹心肉”,遂加紧推行“自主防卫”建军方针和“攻势防御”国防战略,韩国海军也加快了由“沿岸防御”向“远洋防御”的战略转变,其使命也从消极防御变为主动执行战略威慑、夺取制海权、保护海上通道等进攻型任务,不断增加装备建设经费,建造了一大批如KDX-1、KDX-2、KDX-3、“独岛”号等大、中型水面舰艇,还计划2010年后能获得两艘中型航空母舰,组建类似于日本海上自卫队“八八舰队”的远洋作战舰队,一举成为有影响力的东亚海上强国。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韩国经济虽然近些年发展迅速,但是要在短短的十几年甚至几年时间内完成宏伟的海军建设计划仍然力不从心,且不说航空母舰的建造耗时耗力、技术复杂,就拿KDX-3“世宗大王”级导弹驱逐舰来说,仅一套“宙斯盾”系统的引进就需耗资近2亿美元,建造1至2艘尚能承受,如果建造数量太多恐怕并非适合韩国这样的小国,精明的韩国人对此心知肚明。因此,韩国海军选择两条腿走路,除了建造数量有限的大型水面舰艇,还积极研发建造先进的小型护卫舰作为远洋舰队的补充。

此外,韩国海军目前现役的9艘1500~1600吨级的“蔚山”级导弹护卫舰舰龄已超过20年,其中首舰“蔚山”号1981年服役,到2009年舰龄已达28年,吨位小、舰龄老,难以伴随新型驱逐舰、两栖舰进行远洋活动,而且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也是力不从心。冷战结束带给韩国的不仅是开阔的国际视野、飞速发展的经济以及日益增强的国防实力,另外,海上领土争端的升级、地区性海上低强度军事行动的增加,使得仅依靠目前所有的9艘“蔚山”级、4艘“东海”级和24艘“浦项”级轻型护卫舰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针对严峻的海上安全挑战,时任总统卢武铉曾表示:

“我们必须在各个领域建立起适当的力量,进而构建一支完整战力。这样我们就将具备自我防卫能力,战无不胜。”在他的关注与提议下,2002年韩国海军在其“2010~2014年中期防务计划”中除了编列建造1艘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航母计划外,还专门列入建造FFX型护卫舰的计划。FFX型舰一方面加入以“独岛”号两栖攻击舰为核心、KDX-3等大中型水面舰艇为中坚的远洋舰队,担负外围警戒、先遣驱潜等作战任务,另一方面替换老旧的轻型护卫舰,承担近海海域的防卫、巡逻、警戒、护渔等任务。

研制过程

2005年5月31日,经过缜密的筹划,韩国国防部领导下的国防采办项目局(DAPA)正式对外宣布,韩国将投资18亿美元,研制建造代号为FFX的新型近海作战护卫舰,用于替代业已老旧和落后的9艘“蔚山”级护卫舰。

2006年末,韩国海军正式选择现代重工集团作为FFX型护卫舰的首席设计建造单位,根据计划,2007年初韩国海军向现代重工集团提出设计需求建议,2008年签订建造合同。第一阶段建造6艘,设计工作于同年7月开始,首舰预计2011年底前服役,全部6艘舰将于2015年前建造完毕;2015年至2023年为第二阶段,建造9艘:2021年至2028年为第三阶段,再建造9艘,完成总计24艘同型舰的建造。

为了提高三大船舶建造企业的整体军舰研发水平,尽快实现本国军舰自主研制、建造,项目伊始,韩国国防部就明确规定斗山、现代、韩进三大造船集团在“一个标准、一个流程”的合作框架下承担分配的任务。这样一来,不仅确保了项目研发的进程与质量,还促进了国内军工企业之间的协作与竞争良性循环。

经过3年半的精心设计与准备,2009年1月7日,韩国国防部表示,现代重工获得了新型护卫舰首舰的建造合同,合同的总价为1400亿韩元(约1.08亿美元)。除了首批建造的6艘舰之外,韩国海军还计划在2020年再建造18至21艘同型护卫舰,替换“东海”级和“浦项”级轻型护卫舰,以形成较为完备的近海作战能力体系,配合“远洋海军”宏伟蓝图的顺利实现。

主要战技术性能

FFX型护卫舰作为韩国海军继KDX-3“世宗大王”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和“独岛”号两栖攻击舰之后的最新拳头产品,虽然在吨位上无法与后两者相媲美,但仍然汲取和继承了韩国近年来舰船建造的众多优长,特别集中体现在舰艇隐身、系统模块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新进步。舰艇设计的中心环节以及第一艘舰艇的建造广泛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流体力学及强度计算、三维立体结构设计、管线及电路整体布置、计算机控制切割作业等新技术。

FFX型护卫舰的具体战术-技术指标如下:标准排水量2300吨,满载排水量3200吨,艇长105米,艇宽12米,吃水3.8米,最大航速32节,编制舰员170人。

虽然目前世界各主要海军大国在新建护卫舰上均采取了较多的隐身技术,个别战舰甚至将隐身技术运用到了极致,如瑞典、“维斯比”级轻型护卫舰,但是笔者绌见,在很大程度上,FFX更像是缩小版、隐身化的KDX-2型导弹驱逐舰,隐身技术上未见有太大进步和突破,相对还是较为保守和传统。该型舰的上层建筑呈倒V字形,置于舰体中部,与舰体连为一体,侧壁倾斜,各面转角处也采用圆弧过渡,避免舰体表面形成垂直面,从而具有良好雷达隐身特征,同时把大多数舰载武器隐藏在舰体内,并采用了一个封闭的多面几何形塔式主桅杆、较小雷达发射界面舰型,看上去简洁流畅,让人耳目一新。

为了有效降低雷达信号、红外信号以及声信号,韩国设计人员采取了多种方法。首先在舰体及上层建筑结构外表面,大量使用了雷达吸波材料。其次在局部采用了非燃玻璃钢材料,这种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重量轻、结构牢、强度高、抗震性和隔热性好,对舰艇内部各种机械设备产生的红外辐射有较好的屏蔽作用,能避免被光学红外探测系统轻易发现;并且具有对雷达和磁场的低可

探测性,可有效降低被对方雷达及磁性水雷武器发现的几率。为降低声纳场,主发动机安装在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减震隔音双缓冲弹性支架上,主机舱采取隔音防振舱壁,采用5叶大侧斜可调螺距螺旋桨以降低螺旋桨转速,并在螺旋桨上采用了气幕降噪技术。

为了确保该型舰在排水量较小的情况下能保持良好的中近海适航性能,韩国工业部门对战舰结构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和试验,先后确立了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最后决定采用平甲板方艉舰型,艏部尖瘦,流线型舰体,稳定性和耐波性较好,可以大幅降低航行时的阻力。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资料看,该型舰的动力系统采用了柴燃联合动力装置(CODOG)。与当前正在服役和建造的众多轻型护卫舰所采取的全柴联合动力装置(CODAD),乃至更先进的全电动力装置相比,差距甚远。笔者认为濒海作战舰艇不需要过多强调高航速,轻型护卫舰拥有25节以上的航速就已经完全够用,而且全柴动力在耗油量和经济性方面优点较为明显,适宜于经济实力中等、燃油生产和储备能力不太强的濒海国家,但FFX型舰载动力系统的选择上似乎背离当前的发展潮流。笔者认为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与韩国海军对于确定FFX型舰地位和作用时的矛盾心理有关。一方面,FFX型舰主要用以替换老旧的“蔚山”级护卫舰,执行近海防卫作战、巡逻、护航等多样化任务;另一方面,作为最新拳头产品,韩国海军希望该型舰能加入其庞大的“远洋舰队”行列中,担负护航KDX-3“世宗大王”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KDX-2“文开土大王”级导弹驱逐舰、“独岛”级两栖攻击舰这样高档货的重要任务,毕竟后三者的造价远非FFX型舰所能比。FFX型舰块头虽小,却要承担韩国海军如此重要而艰巨的多样化军事任务,确实难度不小。近海巡逻航速不要太高但须持久,舰队护航必须要能赶上大型驱逐舰和两栖舰的步伐,两下折衷后,韩国工业部门在仅有的技术条件下只能选择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柴燃联合动力系统。

主动力系统由两台LM2500燃气轮机(42.81兆瓦)和两台MTUl6V538TB82柴油机(4.369兆瓦)组成,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4500海里/18节。

FFX型舰虽然吨位小,但是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型舰可根据客户需要安装国产或国外生产的不同武器系统,战斗力不亚于任何一艘中型战舰,这也体现了韩国设计人员东西兼学、吸收并举的优秀品质。从目前韩方披露的资料看来,其标准武器及电子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对海武器方面舰艏原先计划安装1门76毫米奥托单管速射炮,后改为127毫米的Mk45 Mod4型舰炮,后者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口径舰炮系统,是联合防务系统公司应美国海军的要求于1996年2月开始研制的,1999年4月进入小批量生产,2000年底第一门改进型火炮装备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目前韩国海军的KDX-2和KDX-3级驱逐舰均有装备。与基本型相比进行了如下改进:提高炮口动能所必须的结构改进,发射常规弹药时,炮口动能为9.6兆焦,发射增程制导弹药时,炮口动能从现有的10兆焦增加到18兆焦:提高发射药质量和能量,采用EX-167高能硝胺发射药:用62倍口径身管代替54倍口径身管;提高制动负载量和后坐行程:采用改进型控制系统,并提供与MK160火控计算机系统的数字式接口。该型舰炮全重25吨,发射普通炮弹时最大射程23公里,射高15公里,最大射速20发/分,初速800米/秒,每座炮备弹75发。除常规炮弹外,还可使用EX-171型火箭推进增程制导炮弹(ERGM),射程达117公里,命中精度可达10米,具有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韩国海军是世界上除美国海军后第2个装备Mk-45Mod4舰炮的海军,其使用的MK-45Mod4都是从美国引进了核心技术后在韩国制造的。

此外,FFX护卫舰的后甲板上还安装了2座4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备有8枚韩国国产SSM-700K“海星”舰舰导弹,也可以发射美制“鱼叉”舰舰导弹。“海星”是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新型远程反舰巡航导弹,导弹采用了标准化模块设计,有舰射型、空射型、潜射型和陆基发射型四种型号,其中舰射型已经批量生产并率先安装在刚服役不久的“世宗大王”号“宙斯盾”驱逐舰上。该型导弹的外形与美国“捕鲸叉”导弹极为相似,弹长约5.7米,弹径0.54米,全重约660公斤,使用1台韩国三星航宇公司研制的SS-760K型涡喷发动机作为主动力装置,同时还安装有1台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导弹最大飞行高度10700米,巡航高度30米,最大速度0.9马赫,最大射程150公里,较“捕鲸叉”导弹的l 30公里稍远。采用了带延时触发和近炸引信的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重量约为227公斤。导弹的制导系统较先进,中端采用了GPS辅助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末端采用了发射后不管的主动雷达寻的。“海星”反舰导弹末端可选择多种攻击方式,如超低空掠海飞行攻击目标,或采用迂回路线绕过目标然后从另一侧向目标发起进攻,同时弹体运用了雷达隐身设计,很难被敌方探测和实施拦截。由于FFX型舰上没有超视距对海搜索雷达,因此“海星”导弹将主要通过数据链接收舰载直升机、预警机、反潜巡逻机或其他舰艇传输的超视距目标指示信息,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打击。

对空武器方面FFX型舰在舰桥前平台和直升机库上方的平台分别布置有1座MK31 Blockl“拉姆”近程舰空导弹系统和1座SGE-30“守门员”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可对从舰艏、舰艉及舰体两侧来袭空中目标实施全方位拦截,并可以将“拉姆”与“守门员”的优缺点互补,达到最佳的拦截效能。“拉姆”Blockl由21联装的MK-49倾斜式发射装置、RIM-116B导弹、控制/伺服部件和操纵台组成,系统反应时间约为10秒,前后2枚导弹的发射间隔最短达3秒。RIM-116B导弹采用滚转弹体设计,长2.79米,弹径0.127米,翼展0.434米,重73.6公斤,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有效射程400米~9.6公里,有效射高5公里。导弹采用9.09公斤重的连续杆破片战斗部和激光近炸引信,可对目标产生毁灭性杀伤效果。由于采用了被动雷达/红外成像导引头构成的复合制导系统,“拉姆”具备发射后自行截获/获取目标和发射后不管能力,可从多个方向拦截采用多种饱和攻击模式的来袭反舰导弹,包括做蛇行规避机动的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在各种干扰下仍能准确锁定目标并予以摧毁。“守门员”是荷兰信号公司开发的水面舰艇近程反导系统,系统全重6.8吨,采用三位一体设计,由GAU-8/A“复仇者”7管30毫米转膛和“飞捕手”火控系统组成。系统具

有独立的搜索通道,可以独立于舰艇的总体探测和火控系统完成作战任务,反应时间只有4秒。火炮采用外部电机驱动的7根30毫米转膛炮,最大射程3000米,对反舰导弹的有效杀伤远界2000米,弹丸初速1021米/秒~1400米/秒,射速4200发/分。弹舱容量1190发(可再装填),所配用的弹药包括脱壳穿甲弹、高爆燃烧弹、穿甲燃烧弹和教练弹,拦截反舰导弹时主要使用脱壳穿甲弹,能够有效地摧毁来袭反舰导弹的弹体和有厚重装甲保护的战斗部,并防止其残片对舰艇造成严重伤害。在绝大多数美国盟友选择“密集阵”近防炮系统的时候,韩国海军并未尽随其后,而是坚持在KDX-1、KDX-2、KDX-3等新建主力战舰上选择荷兰人的装备,似乎对其偏爱有加。

反潜武器方面作为未来近海防御的主力战舰,反潜自然是FFX型舰当仁不让的重任。由于朝鲜半岛近海一直以来都是韩、朝两国水下暗战的重点区域,朝鲜海军的小型潜艇更是频繁活动,直接威胁韩国领海的安全与稳定,因此,韩国海军建造FFX型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应对朝鲜的潜艇威胁。该型舰舰桥后部两侧矩形盖板遮住的区域内埋设有2座韩国按专利生产的KMK-32Mod3型旋转式3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通过舰内遥控操作来发射韩国自制K-745“蓝鲨”轻型反潜鱼雷。该鱼雷是韩国国防开发局于1995年投入4300万美元开始研制的,2004年9月试验定型,2006年服役,每枚造价约86万美元。雷体长2.7米,弹径319毫米,全重280公斤,使用铝氧化银电池为动力,主/被动声自导,最大航速超过45节,最大射程11公里以上,装有可以破坏双壳潜艇艇身的定向爆破弹药,总体性能达到或超过了MK46 Mod5的水准。此外,FFX型舰还搭载了1架“山猫”直升机,主要用于海上监控、反潜与布雷等任务,根据韩国2008~2009年度采购方案,很可能未来将换装更先进的NH90直升机。

FFX型舰的作战指挥系统、雷达系统以及电子战设备依然处于严格保密状态,笔者只能通过支离破碎的相关信息对其进行大概推测。2007年韩国媒体披露,舰上装备了1座泰利斯公司SMART-S-MK2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和萨伯技术公司CEROS-200火控雷达,前者主要用于远程探测警戒,采用单面长方形旋转天线。以F(S)频(波长7.5~10厘米)操作,探测距离可达400公里,能同时自动追踪60公里内100个水面目标,或者是400公里内的1000个空中目标,该型雷达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和探测能力,即便在高强度的电子干扰环境下仍能有效搜索空中低雷达反射截面的目标,因此被韩国海军选定为KDX-3型驱逐舰“宙斯盾”系统的得力助手。虽然FFX型舰在以KDX-3型“宙斯盾”驱逐舰为中坚的远洋舰队内并不需要承担过于繁重的对空警戒搜索任务,充其量负责瞽戒圈的补盲搜索,韩国海军也没有为该型舰配备过多的雷达系统,但选定如此先进的雷达作为FFX护卫舰的标准装备,可见性能之优良。此外,还装备了1部三星-泰利斯公司生产的主动舰壳声呐和拖曳式主动阵列声呐,用于近海反潜作战所需。该型舰的电子战设备包括1套SLQ-200(V)5K电子战系统和SLQ-26lK水声对抗系统,其中前者能够探测和分析来袭的反舰导弹导引头的制导雷达频率,并据此自动进行电子干扰,性能与美制SLQ-32C系统相差无几。由于空间较大,舰上还装有2座法制“达盖”干扰弹发射装置,与电子战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主被动电子干扰及对抗系统。

据称,FFX的作战指挥系统选用英国BAE公司提供的KDComl作战管理系统,将为航空飞行、海上作战及两栖作战提供完整的C4I服务,并对舰艇的防空作战系统实施全面监控。为了增强近岸水域作战条件下的光学探测能力,还装备TEOOS多传感器综合系统,包括有两台白天使用的电视照相机、一台第3代焦平面阵列热成像照相机、一台护眼型激光测距仪以及一台微光电视照相机,可实现全天候搜索观察。

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新世纪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及国际形势的发展,韩国制定了新的国防发展战略,将“建立小而强的信息化、科学化、技术集约型21世纪国防力量军队”。韩国海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建设“大洋海军”的战略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建设一支能在中、远海遂行海上作战任务、具备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能有效捍卫国家海上安全和利益的远洋海军,特别强调它将是一支均衡发展的地区海军力量。

在大力加强以KDX-3“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为核心的远洋舰队建设的同时,韩国海军依然没有忽视对轻型护卫舰这一类战舰的发展。他们认为轻型护卫舰具备较高的速度、优越的航海性能、威力强大的武器装备、良好的防护能力及较强的经济适用性等优点,既能配合大型战舰投入远洋作战,又能与PKM-X型高速攻击艇构成严密的近海防御体系,因而按照规划,韩国将在2020年前建造24~27艘的FFX型护卫舰,一旦完成部署,韩国的近海防御体系和远洋作战体系将更加完善,能胜任近海、近岸防御任务,有效遏制朝鲜海军的渗透行动,并形成威慑日本海军、保卫独岛主权的近海作战力量。同时远洋舰队的作战能力将更加完备,更能有效维护其海外利益。

(编辑 海音)

推荐访问:飘扬 太极旗

本文标题:太极旗,向蓝水飘扬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26/279018.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太极旗,向蓝水飘扬》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