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徽县中低产田的类型分布及改良途径

发布时间:2023-07-28 11:48: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分析了徽县中低产田的类型、分布及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改良中低产田、提高粮油产量与效益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徽县;中低产田;类型分布;改良途径

徽县属旱作雨养农业县,耕地2.67万hm2,历年粮油作物播种面积4万hm2以上。据调查,2009年全县中低产田1.84万hm2, 约占粮油作物播种面积的的 46 %,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分布广泛。徽县一直把合理利用和改造中低产田,作为促进粮油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措施,长期坚持“以增加有机投入为主,配套综合增产措施”的原则,狠抓中低产田改造的工程措施和农艺技术措施落实,积极创建高标准农田,不断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粮油增产、农民增收。

1徽县中低产田的类型与分布

按照《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 310-1996)的划分标准,结合徽县耕地土壤基本现状和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及改良主攻方向,将徽县中低产田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

1.1瘠薄培肥型这是徽县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和南北阴湿区的山腰地和部分施肥不合理的平地及川道河谷区山坡地。瘠薄培肥型耕地面积约0.98万hm2,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53.20%。其中:坡度在15o以上耕地0.37万hm2,施肥不足或不合理的平地 0.61万hm2。该类型土壤以褐色土类黄鸡粪土、白善土、红砂土、河淀砂砾土等为主,土壤耕层薄,质地差,障碍层中有料僵石或砾石。土壤结构不良,养分含量低,质地黏重、僵化,产量低于当地高产农田。

1.2坡地梯改型在全县均有分布,面积约0.46万hm2,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25%。这类土壤因受土壤侵蚀及与其相关的地形、地面坡度、土体厚度、土体构型与物质组成、耕作熟化层厚度等影响,产量低而不稳。

1.3干旱灌溉型中部川道河谷区的银杏、伏镇、泥阳等乡镇具备水资源灌溉条件的水稻地和旱地属该类型,面积约0.38万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20.70%。这类土壤因受干旱缺水及与水资源开发潜力、开发工程量及现有田间工程配套情况等因素影响,产量较低。

1.4渍涝排水型部分堤坝水渠外侧、一些地势较低的阴山地等,雨后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造成常年或季节性渍涝的沟坝耕地,面积0.02万hm2,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1.10%。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渍涝,与其相关的地形条件、地面积水、地下水深度、土体构型、质地、排水系统的渲泄能力等。

2中低产田形成的主要原因

2.1耕层土壤质地黏重,僵化(黏化)现象严重耕种土壤80%以上为褐色土,耕作层至心土层比较黏化紧实,耕作不良,“湿了扯泥条,干了耕不了”,雨后易板结,造成出苗缓慢且不整齐,这是形成中低产田的基本障碍因素。

2.2施肥不合理2006-2008年对4 002个土样化验发现,徽县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60g/kg、碱解氮55mg/kg、有效磷12mg/kg、速效钾151mg/kg。按照全国土壤养分含量6级标准衡量评价为:有机质较缺,碱解氮缺,有效磷较丰,速效钾丰。多年试验示范表明,小麦高产田推荐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比例为1:0.52:0.20,产量在250kg以下的中低产田土壤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1:0.56:0.16,农民施肥普遍存在磷肥施用量偏多、钾肥用量偏少的趋向。玉米高产田推荐氮磷钾最佳施用比例大致为1:0.32:0.14,中低产田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1:0.63:0.11,农民施肥存在磷肥施用量过大,氮肥追肥与底肥分配不合理,钾肥施用量偏低的现象。大豆高产田推荐氮磷钾最佳施用比例为1:0.61:0.30,低产田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1:0.97:0.33,农民施肥存在氮肥施用量偏大,磷肥、微量元素施用量不足现象。由此可见,中低产田耕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氮、磷、钾养分比例失调。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重施化肥,轻施农肥,有机与无机养分比例失调的现象更加突出,对土地重用轻养,致使地力衰退,这也是造成农作物低产的关键因素。

2.3气候因素的影响南北二山除土壤结构、理化性状及养分状况外,热量不足,日照少,阴湿多雨,土性凉等原因是作物成熟晚,籽粒秕瘦,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较低的重要制约因素。

3中低产田改良的途径与措施

针对造成中低产田的主要障碍因素,徽县以改良培肥土壤为出发点,以协调土壤水、肥、气、热4大因素,消除主要障碍因素为主攻方向,始终坚持“增加有机投入,配套综合增产措施”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各项培肥改土的生物工程和农业技术措施,促进土壤结构改良,提高地力水平,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效。

3.1增加土壤有机质投入,培肥地力一是增施农肥。增加农肥积造数量,加强高温堆肥、大坑沤肥为主的肥源建设,广辟肥源,扩大农肥面积。一般每667m2施农家肥3 000kg以上,新修梯田每667m2施农家肥5 000kg以上。二是推广应用秸秆还田、高茬收割技术。秸秆还田方式主要有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和落叶杂草还田、麦衣麦草盖田、玉米整杆盖田、半耕整杆半覆盖、全耕整杆全覆盖等。采用玉米根茬还田时为了不影响后茬作物播种,可挖出打碎,埋入土中,小麦高茬收割时留15~30cm根茬直接还田。三是推广普及绿肥压青技术。扩大草木樨、柽麻、绿豆等绿肥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有机投入,不断提高地力水平。四是示范推广生态有机复合肥和生物菌肥。

3.2因地制宜,治“僵”改土针对中低产田土壤质地黏重,土壤僵化的实际,大力推广普及科学耕翻土壤和精耕细作技术,合理利用耕地,保持水土。一是实行轮作倒茬,推广科学耕地。狠抓伏耕暴晒,熟化土壤。小麦收后提倡夏休闲进行深耕晒垡,熟化土壤,改善理化性状。伏耕或秋耕力求耕深、耕细、耕的及时,有条件的地块,做到机耕套种,以加深土壤耕层,平整土地,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减少水、肥、土流失,增强土壤保水能力,有效地防止病、虫、杂草滋生蔓延。二是保持水土,兴修水平梯田。对容易水土流失的山坡地,坚持整修梯田,培修地埂,达到保水固土,保护熟化层,改造黄僵土的黏重现象,促进土壤肥力提高的目的。对于低产土壤如黄鸡粪土、白善土、红土、紫砂土、红砂土、河淀砂砾土、水稻土的烂泥田、响砂田等,因土壤耕层薄,质地差,障碍层次中有料僵石或砾石,耕作困难,产量低,从三方面着手进行改良:一是深翻,清除砾石和料僵石,加深耕层;二是砂石和石砖土中掺垫黏性强的黄僵土,以黏治砂,水稻烂泥田铺砂,以砂治烂;三是对浅的河淀黄砂土、河淀砂砾土、河淀潮砂土及水稻土的响砂田进行容土加垫或引洪漫淤,加厚土层,改良质地。

3.3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施用化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土壤肥力状况,正确选择氮、磷、钾、微肥品种,合理搭配肥料用量;根据不同作物选用优质专用配方肥料,做到分区域因地种植,因作物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收。冬小麦播种时每667m2施46%尿素15~30kg,12%过磷酸钙40~60kg,50%硫酸钾2~5kg;抽穗至灌浆期每667m2喷施50%高钾营养素磷酸二氢钾50~100g。春玉米播种前每667m2施农家肥3 000kg以上;播种时每667m2施46%尿素10~15kg,12%过磷酸钙40~55kg,50%硫酸钾3~6kg,结合整地一次性深施;在大喇叭口期每667m2追施46%尿素20~30 kg。夏大豆播种前每667m2施农家肥2 000kg以上;播种时每667m2施46%尿素8~20kg,12%过磷酸钙25~40kg,50%硫酸钾2~5kg,结合整地一次性深施;初花或鼓粒期每667m2用钼酸铵10~30g,磷酸二氢钾100~300g,对水30~50kg喷雾。

3.4实施地膜覆盖工程,提高地温,增加产量在南北山区阴湿林半区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地温,加快有机质分解,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减少水分蒸发,蓄水保墒,防止病虫杂草传播,解决光热资源不足、土性凉、养分分解慢的问题。

推荐访问:中低产田 徽县 改良 分布 途径

本文标题:徽县中低产田的类型分布及改良途径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28/27959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徽县中低产田的类型分布及改良途径》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