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旱地玉米立体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旱地玉米立体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施足底肥、栽培模式、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为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旱地玉米;立体栽培;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云南南涧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088-02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应根据南涧县实际,充分利用好土地、空间及光热资源,因地制宜地在单位面积上寻求发展生产潜力,走旱地作物高效经济之路。玉米立体栽培技术的运用,在保证玉米产量不减的前提下能够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达到学科技、用科技增效之目的,实现粮食增产、经济增收。
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当地种植、丰产性、抗性较好的玉米优良品种。如长城799、北玉2号、海禾1号、海禾2号等高产杂交玉米良种。间种作物宜选用矮秆、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品种,如大豆8157、大豆1005、日本三号;白菜山东四号;辣椒8819线椒;小白芸豆宜选用中早熟、中矮杆等品种。
2 施足底肥
根据玉米的生理特性,應遵循“施足底肥,轻施提苗肥,重施拔节孕穗肥,巧施粒肥”的原则[1-2]。在施农家肥15.0~22.5 t/hm2的基础上(种肥),玉米施尿素150 kg/hm2、普钙525 kg/hm2、钾肥75 kg/hm2充分混合拌匀后作种肥或25%以上的复合肥600 kg/hm2;间种豆类作物施复合肥150 kg/hm2。注意用肥不能直接与种子或根系接触[3-4]。
3 栽培模式
3.1 “2∶2”间作模式
即2行玉米间种2行矮杆经济作物,玉米大行1.5 m,小行50 cm,株距17~18 cm,玉米种植密度5.25万~6.00万株/hm2。再在大行内间种2行经济作物(如大豆),穴距30~33 cm,间种密度3.0万~4.5万穴/hm2,每穴2~5株,密度6万~15万株/hm2。玉米与间种作物行距及每行到玉米的距离均为50 cm。此模式适宜与多数玉米品种间作。
3.2 “2∶1”间作模式
即2行玉米间1行豆类作物,玉米大行90~100 cm,小行50 cm,株距18~21 cm,玉米种植密度5.7万~6.0万株/hm2。在大行内间种1行豆类作物,穴距21~30 cm,间种1.8万~2.7万穴/hm2,每穴3~4株,密度7.5万~10.5万株/hm2 [5-6]。适用于矮杆中早熟玉米品种间间作。
3.3 “1∶1”间作模式
即1行玉米间1行矮杆经济作物,适应于叶片松散型的玉米品种间间作,比如豆类。玉米行距1 m,株距17~18 cm,玉米种植密度5.25万~6.00万株/hm2,玉米行间间种1行中矮杆豆类作物,穴距21~30 cm,间种3.0万~4.5万穴/hm2,每穴3~4株,密度9.0~13.5万株/hm2。
4 旱地玉米育苗定向规格化移栽
玉米容器育苗定向移栽,是利用营养袋、营养钵、塑盘或直接利用苗床培育壮苗,然后在大田按规格拉线开墒定向移植栽培。
4.1 营养土配制
将60%细厩肥、30%细土、5%尿素和5%普通过磷酸钙充分混匀,拌成营养土,加适量水,堆区发酵10~15 d,即可装袋制作营养钵。
4.2 育苗及苗期管理
选择光亮、饱满的玉米种子在阳光下晒种1~2 d,用温水浸种24 h后进行催芽,催芽至露白为宜。把催芽的种子播入事先制作好的营养钵内,播完后覆盖2~3 cm的营养土,再盖1层细厩肥和1层秸秆,达到保水保温的作用。然后用喷壶浇透水。玉米出苗后,要适时揭去覆盖物,防止形成高脚苗。当天气干旱不能及时移栽时,要采取控水抑制其生长。
4.3 移栽
当玉米苗长至2~3叶时,抓住节令,按设计好的规格适时移栽,保证有5.25万~6.00万株/hm2的有效株数。移栽时进行深沟浅盖,并使行向与光向垂直,叶向与光向平行,栽后浇透定根水,若后期遇干旱应多次浇水保苗[7]。
4.4 间种
玉米移栽结束后,即可在玉米行间按规格尺寸间作其他矮杆经济作物,如大豆8157、大豆1005、日本三号。形成2种不同作物的立体栽培形式,从而进行科学管理。
5 田间管理
5.1 追肥
要重施拔节穗肥,巧施粒肥。玉米移栽成活后35 d左右(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50~525 kg/hm2深施于2株玉米之间,施后培土,同时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穗大粒多。追施粒肥,于玉米抽雄吐丝期进行,追施尿素75~150 kg/hm2、钾肥75~105 kg/hm2深施于2株玉米之间,施后盖土,以防玉米早衰,提高产量。间种的豆类作物应增施磷钾肥为主,少量使用氮肥,一般施磷肥150~225 kg/hm2、钾肥45~75 kg/hm2、尿素30~45 kg/hm2,并在现蕾前施用,有条件的地块还可喷施1~2次硼、锌等微肥。
5.2 化控
对于高秆玉米在抽雄期前,用健壮素450 mL/hm2对水225~300 kg,喷洒叶片进行化控,可降低株高30~50 cm,喷后5 h遇雨要重喷,但药量要减半。防止玉米密度过大,发生倒伏。
6 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整个生长期,病害主要有锈病、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蟋蟀、黄蚂蚁、玉米螟、粘虫、蚜虫。病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及时用药进行喷雾防治,可选用25%丙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霉斑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锌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75%三环唑(或硫磺唑或稻瘟净)+农用链霉素+7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各7.5袋/hm2混合进行喷施。隔5~7 d防治1次,连续3次,施药时要喷匀、喷透,确保防治效果。害虫在移栽当天就要进行防治,可选用百树得、扫地虎、毒死蜱、吡虫灵等药剂进行防治。大豆鼓荚期用25%敌杀死对水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
7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可以保证玉米有足够的灌浆时间,提高玉米籽粒重,是促进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在玉米雌穗苞叶干枯时收获为宜。与苞叶刚发白时收获相比,收获时间每推迟1 d,千粒重平均提高2~3 g,籽粒产量平均增加75~90 kg/hm2 [8]。因此,在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情况下应尽量晚收。玉米收获的具体标准是:果穗苞叶变白、玉米黑胚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间种作物根据情况适时采收,并及时上市出售以最大地实现其价值,达到增产增效的间种目的。
8 参考文献
[1] 徐国举,张守林,于永婷,等.玉米新品种浚单28及其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10(8):49-50.
[2] 苏艳红,黄国勤,刘秀英,等.旱地玉米抗旱措施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5(1):56-61.
[3] 宋保谦,张学斌.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单13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9(12):46-47.
[4] 潘彬荣,岳高红,许立奎,等.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甜玉米金玉甜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0(8):9-11.
[5] 苏国修,牛欢,陈喜才,等.平玉8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种业导刊,2011(7):18-19.
[6] 黄璐,刘京宝,赵霞.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玉米郑单13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0(1):40-41.
[7] 赵岩涛.玉米新品种洛单668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6):17-18.
[8] 刘京宝,房志勇,赵霞,等.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6):46-48,55.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南涧县旱地玉米立体栽培技术》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