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刍议达川区农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对策措施

发布时间:2023-07-30 09:06: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达川区是一个农业大区,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新阶段,农机化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手段。本文通过达川区农业和农机化应用现状、农机化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农机化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达川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农机化发展;对策措施

2013年行政区划调整,撤县设区的达川区仍是一个农业大区,幅员面积2109平方公里,辖52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013年年末统计全区总人口11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98万人;耕地面积69.2万万亩,其中田45.9万亩,地23.2万亩,粮食总产45.56万吨,粮经比63:37,农民纯收入9035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达川区常年外出农民工达到30万人以上,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村庄空心化、农户兼业化、人口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近年来,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热情不断高涨。截止2013年末,全区有大中型拖拉机10台,耕整机1276台,插秧机10台,联合收割机63台,小型脱粒机2930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综合械化率达到37%(统计数据)。农机在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稳定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达川区农机化应用现状

1.在水稻上的应用现状。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已经在麻柳、大滩、双庙等平坝乡镇起步,由示范阶段进入了推广阶段;机耕机收全面推开,机耕面积达到35万亩,机收面积达到27.75万亩,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6.7%和45%以上。

2.在玉米上的应用现状。玉米种植模式主要是带状轮作,不利于机械化操作,从种到收农机应用常没有起步,仅有部分农户采用机械脱粒。

3.在小麦上的应用。机耕面积占有一定比例,机播正处于示范阶段,机收尚未起步,机械脱粒已经普及。

4.在油菜上应用。稻田油菜机耕已经普及,八成以上实现了机耕,但旱地油菜机耕仅占三成左右;一次性机械作业完成机耕、开沟、施肥、播种、盖种2014年首次示范成功,受到农民的欢迎;机收从2011年开始示范,到目前为此仍处在示范阶段。

5.在其它作物上应用。薯类作物和蔬菜作物仅停留在小面积机耕上,机播和机收尚未起步;水果上生产上农机应用还处于空白阶段;茶叶上仅在龙会张家山茶园能实现机采机制。

二、农机化在发展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主要农作物播面。从目前主要作物播面现状看,机械化程度越高的地方,耕地利用就越好,主要农作物年际间播面比较稳定;机械化程度越低的地方,耕地撂荒呈加剧发展态势,主要农作物播面逐年减少的现象难以逆转。因此,在农村劳动力和畜力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在耕、种、收、植保、运输等生产环节用机械动力替代人力和畜力,提高农机作业水平,稳定主要农作物的播面才有光明前景。

2.催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科技的载体,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提供了物质保障,使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专业大户得到了加快发展。2010年前,达川区只有农民专业合作35家,种植大户12户,专业大户6户,到2013年年末,短短4年时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168家、家庭农场达到15家、种植大户达到200余户、专业大户达到100余户。

3.增强农业抗灾能力。2006年特大旱灾,机耕大显身手,不仅为全省农建会提供了高质量的示范现场,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抗灾自救。2013年春旱连夏旱,5月中旬的大雨才使旱情解除,机耕不仅为水稻在适期栽插赢得了时间,而且为水稻满栽满提供了保障。由此可见,农机作业的高效率在农业抗灾方面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

4.增加农民收入。据达川区农机推广站调查,2013年本地100余户机耕作业专业户户平经营收达到92万元,88户机收作业专业户户平经营收入达到5万元。与传统人畜力生产比较,种植水稻只是机耕,可节约生产成本150元;机耕+机收,可节约生产成本410元;耕耕+机栽+机收+机械防治病虫害,可节约生产成本455元。按2013年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水平37%测算,农机化为农民增收 12520万元。

三、当前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

1.农民土地分散、细碎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土地按好、中、差进行评级分配,一些本是大田大地也被隔成细田细地,各个农户得到的耕地比较插花、零星,不仅不利于农机作业,还增加了农机在田间通行的难度,甚至还因农机通行,农户之间产生矛盾和纠纷。

2.机耕道路发展严重滞后。达川区以丘陵为主要地形地貌特征,平坝较少,田地不成型、坡坎度大,机耕道路建设自然难度大,需要资金量多,发展速度与农民的期盼极不相适应,现建成的机耕路设计层次低,破损垮塌严重,也极不适应机械作业需要。

3.农机与农艺融合差距大。农户种植千差万别,品种选择不一致,生长成熟期不一致,机耕、机收难以顺着地貌方向成片推进。收割季节如果遭遇雨水过多,田湿土粘,作业机械下田困难。适应机械化栽培的品种和一些关键技术环节,还有待筛选和突破。水稻、油菜机收较人工收割抛洒损失严重,机收不被部分农民接受。

4.农机操作技术人员匮乏。由于农村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小型机械老年人搬运、搬动困难,操作技术掌握也不熟练,机械作业的效能较低、质量较差。大中型机械作业技术仅被个别专业农机手掌握,大多数乡镇还停留在农机人员示范操作层面上。

5.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全。从总体上看,达川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还处于探索建立阶段,已成立的专业服务队服务的范围小,服务的层次低,服务机制极不完善,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水稻收割主要依靠江苏、浙江等跨区作业服务队,本地机收作业服务队只能起着补充作用,机耕、机插尚没形成专业服务队。

四、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的主要对策措施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在中央政策的强力引领下,达川区必将迎来农机化大发展的春天。

1.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农机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观念,农机化发展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切实调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和开展农机作业的积极性。坚持政府的引领作用,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发挥规划设计、技术服务、资金投入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等方面的主导、指导和引导作用,根据达川区不同区域地理条件、生态特点,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分轻重缓急,抓好主要作物、主要季节、关键环节农机作业。坚持效益要最大化原则,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提高农业机械普及率、利用率、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农业机械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进一步激发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源动力。合理优化农机资源配置,培育农机作业市场,支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跨村、跨乡甚至跨区、跨省作业,提高专业服务队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收入。

2.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化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以政府扶持投入为导向,农民自主投入为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投入为支撑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机投入机制,积极支持、鼓励城市资本发展农机化事业。国家应加大对农机购置银行信贷、燃油补贴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内容应转移到以田型调整和机耕便民道建设上来,提高规划层次和建设质量。

3.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先建后规范”的原则,突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农机企业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为农机经营者和使用者提供全方位技术咨询、作业操作和安全知识培训、机械检修等方面的服务。尽快建设达川区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农机经营者和农机服务组织提供快捷、方便、及时的信息服务。积极支持和鼓励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商业主、经营能手流转,通过土地集中,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模式。

4.大力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的研发能力。农业科研院所、农机企业多深入农村基层调研,倾听农民的意见的愿望,针对当前农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新品种、新农机、新模式、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加大试验示范,推进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5.充分发挥项目带动效应。用足用活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明确补贴范围和标准,进一步激活农民的购机热情,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适当的政策性倾斜扶持。加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按照地形地貌特征,每年分区域建立5-10个综合农机作业示范区,以现场会的形式展示农机作业的成效,发挥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加大机械作业补贴,提高项目区农机化水平。

参考文献:

[1]2006-2013年《达县年鉴》;

[2]2006-2013年《达县统计年鉴》;

[3]《对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思考》,山东农机化网();

[4]《浅析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山东农机化网();

[5]2014年中央1号文件。

作者简介:朱亚军(1977.7-),女,四川达川区人,大专文化,工作单位:达州市达川区农广校,工程师。

推荐访问:达川 刍议 瓶颈 对策 措施

本文标题:刍议达川区农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对策措施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30/28023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刍议达川区农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对策措施》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