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俄罗斯“新浪潮”电影的创导者

发布时间:2023-07-30 10:18:03 | 来源:网友投稿

俄罗斯电影艺术,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解冻”时期的俄罗斯电影艺术,曾是世界电影艺术中独树一帜、自成学派的卓越的电影流派,它曾以鲜明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和深受观众欢迎的观赏性,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艺术曾一度迷失方向,否认传统,但在俄罗斯电影人苦苦挣扎中逐渐找到了向前发展的方向。

作者张焰的这两篇有关俄罗斯电影的评介,通过对俄罗斯电影艺术大师丘赫莱依父子的经典作品的具体分析,向我们讲述了俄罗斯电影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典型特点。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及理念认知的差异,本文中介绍的几部电影虽然多次获得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大奖,但却没有在我国公映过。文章的作者有幸在俄罗斯历史转折时期就读于圣彼得堡电影大学摄影系,他不仅亲身聆听和感受到俄罗斯电影艺术大师的教诲,而且还亲自跟随导师们参与了影片的拍摄,因此,作者的评介会使读者较好地了解俄罗斯电影的特点。

格里高利·丘赫莱依是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电影“新浪潮”的开拓者,他突破了固有的清规戒律、因循守旧、教条主义,以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昭示了人性的真善美,为俄罗斯电影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巴维尔·丘赫莱依在苏联解体之后,于俄罗斯电影否定传统、迷信失于西方艺术影响之下,不仅勇于坚持父辈的现实主义道路,而且运用现代艺术手段,对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让观众充满对光明未来的无限遐想。

张文郁(山西大学教授 , 资深翻译家)

摘 要: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俄罗斯著名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三部电影《第四十一》《士兵之歌》和《晴朗的天空》引领了“新浪潮”电影的发展,先后在众多国际电影节上为苏联时代的电影争得了巨大的荣誉,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新浪潮”电影 《第四十一》 《士兵之歌》 《晴朗的天空》

七十年来,每逢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及众多影院都会放映一部名为《士兵之歌》的影片,俄罗斯观众都会满怀激情地去重温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回味那战争的岁月,欣赏主人公阿廖沙那真挚、善良、忠贞、赤诚以及充满青春魅力的英雄形象。俄罗斯人民实在太喜爱那个带有几分稚气的小伙子啦,他永远激励着人们去热爱生活、忠于祖国、努力工作。

这部影片当年(20世纪60年代)曾经在一百多个国家放映,而且获得戛纳等十几个国际影展的大奖。遗憾的是,影片《士兵之歌》未能在我国公映过。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说到这部电影,我们不能不提影片的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

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生于1921年,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国家电影学院。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作为大学二年级学生,他毅然决然地走上前线,先后五次受伤,但每次伤愈后又重返前线;战后,他回到电影学院导演系继续学习,先后受业于电影大师罗姆、尤特凯维奇等;毕业后,先做导演助理;1956年,他独立导演了《第四十一》,影片一上映就立即轰动了世界影坛,为苏联时期的电影首次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奖,从而开创了苏联时代“新浪潮”电影的先河。1958年,丘赫策依开始拍摄《士兵之歌》,1960年完成,并于当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荣誉奖,后又在旧金山、伦敦、德黑兰、墨西哥等地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名目繁多的奖项。1960年到1961年,丘赫莱依完成了一部震惊影坛的巨作《晴朗的天空》,该片同样获得了多项国际电影大奖。这三部影片使丘赫莱依登上了世界影坛的巅峰,被冠以各种头衔。在随后的日子里,丘赫莱依虽然也执导了二十多部电影,但都没有再超越過这三部电影的水平。不过,应该讲到的是,在1962年担任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时,他力排众议,将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的影片《八部半》评为最佳影片,在世界电影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为此被召入克里姆林宫,受到严厉批评,但他仍坚持自己的决定,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常受到莫须有的刁难,甚至被多次禁止出席国际电影节的重要会议,这对他后来拍摄电影也有极大的影响。2001年,一代电影宗师丘赫莱依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在他病逝前几个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因他对电影艺术的杰出贡献而授予他国家勋章,这也是21世纪以来获得总统亲自颁给艺术家勋章的第一人,他不愧为为俄罗斯电影艺术做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

20世纪俄罗斯(苏联时期)电影曾有过几次辉煌的阶段。二战时期,俄罗斯电影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电影事业虽有恢复,但又遭到“无冲突论”“粉饰现实”等错误倾向的干扰,故事片生产逐年下降。其时在文艺界各个领域中大肆泛滥诸如公式化、概念化、回避矛盾、粉饰现实等错误倾向。这一时期制作的影片如《金星英雄》《幸福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典型。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会议批判了“个人迷信”,在文艺界也批判了美学上的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清规戒律和庸俗社会学以及故步自封等现象,电影艺术从而得到了空前发展,开始了“解冻”阶段。而丘赫莱依执导的第一部影片《第四十一》就是“解冻”时期的“报春鸟”。

影片《第四十一》是根据老一辈作家拉甫列涅夫1924年创作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故事发生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在一支红军小分队里有一名叫玛特留卡的女神枪手,她百发百中,已打死四十个敌人了,在瞄准第四十一个敌兵时,目标突然消失了。一次战斗中,俘虏了一名白军军官,因他身上有重要情报,政委命令她和两个战士从海上将俘虏送往司令部,但在海上遇到了风暴,两位战士牺牲了,她和白军军官漂流到一个孤岛上,俘虏奄奄一息。玛特留卡为完成任务,对俘虏多加照应。在特定的条件下,二人相互支撑着,有照应,有矛盾,而且二人相爱了,他们各自又盼望着救援的船只。多日后,终于在海上出现了一艘大船,当俘虏看到是自己人,急忙奔向大海时,玛特留卡举起了枪,她爱着的人成为她枪下的第四十一个。

当时很多人都很担心如何处理这样的情节,红军女战士竟会爱上一个白军军官,而且还是那样的英俊;而当她枪杀白军军官后,又痛苦地拥抱他。在“教条主义”沦滥时期怎么表现呢?当时还是导演助理的丘赫莱依在导师罗姆和尤特凯维奇的鼎力支持下,电影厂接纳了他的计划。当时丘赫莱依就讲道:“我恰恰要拍一部影片来表明,阶级斗争不是一个数字现象,不是按照算术公式来进行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复杂得多的现象。因为我认为我们的许多影片把阶级斗争描写成了某种简单的东西,敌人总是被描写得怪模怪样,而朋友则显得既高尚又善良。这种影片不会使年轻人受到教育,反而只会使他们误入歧途!”①但是当时,当个人迷信的后果在苏联国内还有很大影响,当人们还不敢越过雷池一步时,丘赫莱依能够着力于对人性的宣扬,是难能可贵的,这在影片《第四十一》中的许多情节中有很好的体现。譬如,红军战士在分享最后的水的场景中,玛特留卡在喝了一小口后,将水壶递给了白军俘虏;红军战士们看到之后,无人提出异议。导演用这一细节表明了在艰苦环境中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并非红军只会有憎恨的一面。再例如,红军女战士和白军军官在海上遇险后,漂流到一个孤岛上,这是影片中的主要环节,两个阶级对立的人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相互依存。而出生于贵族家庭的白军军官经不住风浪的暴虐而几天昏迷不醒时,女战士基于人性的本能和完成任务(将携有重要情报的白军军官押送司令部)的意念,对俘虏悉心照料,也从而加深了感情,同时也改变了白军军官对红军战士的偏见。孤男寡女在特定环境下由互助而相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种恋情是悲剧性的。导演通过很多细节来铺设悬念,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情感和心态;当然在表现两人感情发展时,导演也并非平铺直叙,有理想的冲突,有矛盾的爆发,特别是女红军战士听到俘虏对布尔什维克辱骂时,她扬起手来狠狠给了他一个耳光。这一记耳光,表现了两个人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也给女战士最终击毙第四十一个敌人埋下了伏笔。

影片最后的场面是全剧的高潮,也是对主题的揭示。女战士和白军军官都期盼早日离开这荒凉无助的孤岛,天天都在盼望获救。一天海上出现船帆,两人狂喜之后奔向大海。当俘虏发现船上是自己人时,逃生的欲望使他忘记身边的恋人,竟不顾玛特留卡的呼唤,狂奔而去,这时玛特留卡想起了政委的临别嘱咐:“遇到白匪时,不能留下活口。”她本能地扣动了扳机,军官倒在血泊之中。玛特留卡这时又意识到自己打死的正是心爱的人,便飞奔过去,扶起军官的头狂叫:“我这是干了什么!”这悲痛的呼喊给观众带来了沉痛的思考。

丘赫莱依的处女作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一番争论,而且在苏联电影史上冲破了多年来所固守的清规戒律,它不仅获得国内观众的赞美,同时也震动了世界影坛。

影片《第四十一》完成后不久,丘赫莱依就投入了新片的拍摄。影片《士兵之歌》的故事并不复杂,它讲述了一个叫阿廖沙的十九岁士兵,因在战场上击毁两辆敌人的坦克而扭转战机受到嘉奖时,他提出只要让他请假两天回家看望老母并为其修缮屋顶就行,因为他入伍时离家匆忙未能给母亲修缮,何况就离战线不远。将军最终同意,给了六天假期,往返路程四天,在家两天。整个影片就是描述这个十九岁士兵在路途上的历程。通过这一段经历,导演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在苏维埃制度下培养出来的英雄人物助人为乐、不畏艰险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让观众体验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不幸与灾难。影片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几段经历,但是作为俄罗斯电影“新浪潮”的典范,确有许多创新和独特之处。

影片突破了叙事电影的框框和固有的戏剧结构,似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一部散文结构的电影,而且其中有些情节甚至和主人公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和影响,但是通过主人公的一双眼睛,把他在战争时期看到的真实情景给观众展现了出来。影片通过战争时期的前方与后方的横断面,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同时也展示了在战争面前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部影片打破了以往战争片的固定模式,特别是苏联时期的战争片,必有高大的英雄形象和激烈的战争场面。而《士兵之歌》打破了公式化的戒律,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的一段經历,主人公的真实形象不仅使观众看到了他的善良和真诚,同时也看到了他有时还有些羞涩,甚至还有点胆怯。通过了主人公的经历,观众不仅看到了前后方人民的忠诚与勇敢,同时也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甚至还有良心的背叛。这样的描写在过去的战争片中是绝不允许的。当年我国就曾把这部战争片中的这些描写当作“修正主义”的典型来批判,这都是很可笑的。

影片《士兵之歌》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导演镜头语言的运用是极其丰富的,也具有独创性,镜头紧紧抓住了人物的眼睛来展现故事的情节。在序幕中,导演突出了母亲的眼睛,她凝视远方,期待儿子归来;眼睛的特写镜头充满银幕,从眼睛里浮现出那遥远的战争年代的场面;接着又是一双惊恐的眼睛凝视着敌人的坦克隆隆滚动,导演突然用倒拍的手法以天旋地转的方式,好似坦克爬在天空,追逐着狂奔的一个小小的身影,让观众感到无比震撼,似乎天要塌下来。这种构思确是一种创新,让观众刻骨铭心。影片就从这里开始了,从一个十九岁的士兵的眼睛所看到的情景开始了,开始了他一段短短的经历,战争中的经历,经历是真挚的、动人的、惊心动魄的。

丘赫莱依的第三部影片《晴朗的天空》仍然是讲述战争的影片。但是,它不仅仅是像《第四十一》和《士兵之歌》一样,是讲述战斗英雄艰难遭遇的故事,它也和前两部影片一样表现爱情——伟大的、纯洁的、忠诚的爱情,而《晴朗的天空》所表述的爱情是经历了种种沉重考验而又战胜了一切障碍,终于踏上幸福之路的伟大爱情。

在影片中没有任何战斗的场景,可是影片却描写了战争,而且比那些数十部只让你听见迫击炮和机关枪的噼啪声的影片所表现出来的要深刻得多,就以影片中的一个小小场面为例,女主角萨莎接到父亲的电报,得知他乘坐的开赴前线的火车在某时通过家乡车站时,希望最后再见一面,但她来到车站时,这里已有众多妇女聚集,希望和亲人见面,然而那辆载着她们父兄或丈夫的火车却没有停,而是以高速从人群旁风驰电掣般疾驰而过,拥在敞开车门旁的难以辨清的一个个士兵的脸极速闪现而过,妇女们喊叫着、哭泣着向火车奔去,虽然车厢只在银幕上一闪而过,但这一场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极速而过的列车就成为战争本身的象征,这战争残酷地将亲人分离,将他们带往前线去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

影片《晴朗的天空》由两部分组成,故事是这样 的:战争初期,在一个被疏散、面临严冬的城市里,飞行员阿历克赛和一个独居的姑娘萨莎相恋,几天后,飞行员归队,萨莎在工厂里为支援前线日夜工作,不久,传闻飞行员阿历克赛在空战中牺牲,这时萨莎为飞行员生下一个儿子。影片第二部分,也是这部影片的主要部分,表现的是1945年至1958年这段时间,战争胜利后,亲人们纷纷归来,萨莎儿时的朋友愿承担她孩子父亲的责任,但萨莎拒绝了。她相信阿历克赛不会死去,果然飞行员出人意料地回来了。原来他在空中作战时受伤被俘,被德军关在集中营,不久前才逃出来,但是,在“个人迷信”政治统治的年代,在苏联,人们把战俘视为变节分子,认为他们是懦夫、背叛祖国,他们无法再享有“苏联英雄”的称号,也无法领回自己的党证,甚至失去了工作。萨莎不得不自己挣钱养家,虽然飞行员一次次申诉,但仍不能挽回一切。萨莎坚信自己的丈夫,以真诚的爱来坚定丈夫的信念。影片以较多的细节来描写萨莎的这种伟大的爱,是非常感人的。

当时评论界认为,作为艺术作品来说,丘赫莱依的《第四十一》更较为完美,但是,在丘赫莱依的影片中,却没有一部比《晴朗的天空》更为充满激情和真诚的感情,因为导演是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融进了影片之中了,他曾经说过:我是在战争初期跟妻子相识的,但当时无法结婚,我正在养病,因为我曾经作为伞兵在芬兰受了伤,此后我一直在空军中服役,又受了五次伤,最后一次还十分严重。他将他本人和妻子的初次相遇放在了影片的第一部分,这就是导演一开始拍摄的主题,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主题不断变化,对“个人迷信”的批评明朗化了。当影片完成时,曾有一部分人批评了影视的内容,批评了导演偷换主题,攻击是十分激烈的,但是,当批评者发现影片正是六个月后的苏共22大的决议的先声时,他们骤然哑口无言了,所以丘赫莱依的这部影片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可想而知了。

丘赫莱依的三部影片有着同样的主题:战争,但他后来曾经说过:“我并没有整天想着战争,但是,我憎恨战争,它夺去了我的青春,夺去了我最爱的许多人,我想不出任何比战争更坏的东西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随时提醒那些记忆力不佳的人,也要让没有经历战争的年青一代去了解这一点……”

导演的这一席话,难道对几十年后的今天不是也很有意义吗?

{1} 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编:《苏联电影文集第二辑(丘赫莱依言论集)》,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64年版,第36页。

作 者:张焰,硕士,山西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推荐访问:俄罗斯 新浪潮 电影 创导者

本文标题:俄罗斯“新浪潮”电影的创导者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30/28026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俄罗斯“新浪潮”电影的创导者》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