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抗战时期桂林油画艺术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31 15:00:11 | 来源:网友投稿

计划, 回到了养育自己的家乡桂林。阳太阳饱含抗战激情,在桂林创作了许多油画作品。如1939 年创作了油画《骑者与马》《持枪的人》(图1), 1941 年创作了油画《打刀的人》。《打刀的人》以厚重的色调衬托出打刀的人沉重的心情,背景是遭受过灾难的庐舍,简明地反映了打刀人报仇雪恨的心理,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阳太阳的这些作品是直接为抗战救亡服务的,主题鲜明,手法写实,一改早年现代派的画风。1942 年阳太阳贴近自然,创作了许多风景油画如《阳朔风景》《漓江暮色》《残月》《白鹭》《晓》《雨之街》等。作品《阳朔风景》表现手法非常独特,对南国石山的特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残月》《白鹭》《晓》注意对画面氛围的表现,给人一种幽深飘然之感。他的作品笔触生动,独具清新秀逸之气。

阳太阳在抗战时期创作了大量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绘画作品,这与他早年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是分不开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战争磨练了艺术家,他的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转变。

图1    《持枪的人》 阳太阳

图2    《靖西老妇》 冯法祀

冯法祀1940年在柳州参加抗敌演剧四队,活跃在广西靖西县、全州县等地区,绘制了几十幅壁画宣传抗日。他的作品《镇南关上杀敌口号“来一个,杀一个”》,表现了作者要把敌人一网打尽的决心和坚持抗战必胜的信念,鼓舞了人民坚持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勇气。他在靖西创作了油画《靖西老妇》(图2),这是一幅用写实手法创作的全身油画像,画的是一个典型的靖西老妇形象,老妇的头上缠裹着布,画面氛围单纯朴质,人物刻画不拘泥细节,整个人物动态刻画到位、色彩单纯质朴,有着较强的立体感,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切感受。《靖西小镇》(图3),该作品造型概括有力,色彩明朗单纯、对比强烈,笔法豪放,不拘小节,突出了夕阳西下时南方小镇强烈的光感,体现了作者纯熟的绘画功底,是幅很优秀的油画风景艺术作品。

图3    《靖西小镇》 冯法祀

图4     《木瓜树》 冯法祀

在1941年桂林期间,冯法祀画了油画《木瓜树》(图4),画面表现的是遭轰炸后的桂林城,在残垣瓦砾中,仅存的木瓜树却高高地挺立着,且愈发葱郁。画中风景虽平常,却能使观者感触到作者的主观情绪。田汉还特为《木瓜树》题诗:“瓦砾堆中生气在,千轰百炸又如何,龙州城里木瓜树,今年巨干一丈多。”這劫后余灰中高高挺拔崛起的木瓜树正象征着在灾难中永不屈服的中国人民。

图5    《革命遗址—百色镇》 王德威

王德威1940年11月到1941年,在桂林从事新安旅行团的宣传演出和抗日宣传画活动,足迹遍布桂林四乡、湘桂沿线、广西南北,在抗日宣传活动中,基层的锻炼为日后进行美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品《革命遗址—百色镇》(图5)、《柳江》是他的代表作。这两幅作品是当时难得的优秀的水彩风景作品之一,作者具有娴熟的水彩技巧,对色彩的运用和水的把握上都有着高超掌控能力,色调明快、清新,色彩丰富而单纯、明丽响亮又不失沉稳丰厚,用笔果断老辣,干湿画法交错运用有致,表现了一个阳光灿烂又宁静祥和的西南小城和柳江致景。

余本是著名油画家,早年出国谋生,并先后在加拿大温尼伯美术学校、加拿大安大略省立美术学院深造,1936年回国。后来应徐悲鸿邀请到桂林写生,创作了油画《纤夫》(图6)等作品。他的《纤夫》以沉稳的笔调和朴素的色彩强调固有色:在造型上,西方传统严谨写实的技巧与中国画的勾线法相结合,简约而有力、大气而沉浑;在光线的处理上,有着伦勃朗式的点光源,光线的集中使得画面更有凝聚力;朴实的画风和真挚的情感打动观众,让观众看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油画的魅力。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雄壮的气势,这样的特点更能鼓舞斗志、团结力量,激发起人们的抗战激情。

图6    《纤夫》 余本

徐悲鸿一向倡扬写实主义绘画,坚持素描第一,主张美术必须求真求实,坚决反对徒求形式、不看现实、空谈神韵的做法和想法。他的写实主义主张同抗战中写实主义美术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徐悲鸿希望用艺术作品表达他对社会的良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借助画面表达自身的感受。1938年夏天,徐悲鸿在桂林为孙多慈画了一幅全身油画像《孙多慈像》(图7)。孙多慈于1930年入中大艺术系做徐悲鸿的旁听生,因聪颖才高,深得徐悲鸿的嘉许,1931年以绘画百分成绩考入中大艺术系,正式成为徐悲鸿的门人,她的油画深得徐悲鸿的精华,善于用小笔触铺摆塑造,形体结实厚重,尤其注重素描效果。1938年徐悲鸿将孙多慈全家由安庆迁至桂林,在广西全省中学艺术教师暑期讲习班担任教学辅导工作。

张安治是徐悲鸿的得意门生,他的作品,无论用笔用色都有徐悲鸿的特色。抗战时期,张安治在桂林创作了许多油画作品,如1937年创作的《桂林郊外》《漓江秋》等。《漓江秋》色彩斑斓、清新明快,有着法国印象派画家的丰富多彩。在老师的指导下,张安治运用小笔触刻画,色彩微妙丰富,空间强烈,虚实得当,充满着空气感,在色彩的运用上达到了国内较高的水准,是张不错的“印象派”风景画。1939年他继续创作了水彩画《全州鸟瞰》。该画构图新颖,画面辽阔、空灵,一道江弯曲穿城而过,群山环绕,祖国山河之俊秀尽收眼底。色彩丰富而概括,笔法洗练单纯,尽显水彩画的灵秀之美。

杨秋人(1907—1983)又名杨工白,广西桂林人,擅长油画。1928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0年转学上海艺术专科学校,1931年毕业于上海艺术专科学校研究科,师从陈抱一学习油画。1929年在上海参加“决澜社”及美展。1939年“八·一三”沪战爆发后南返广西,从事抗日救亡文化活动。20世纪40年代,曾先后任桂林美术专科学校、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艺术专科学校教授,逐渐形成了造型夸张、色彩沉着,单纯而有力的个人风格,杨秋人虽然没有留学海外,却是现代中国画坛较早接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探索者之一,绘画语言中可以看到毕加索、藉里柯等的色彩。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作品多表现南国的风景,试图将传统山水的况味化入西方的造型手段,风格清新自然,意韵悠远。

李毅士于1942年病逝于桂林,身后所存油画寥寥无几,印刷品也不多见。他在英国接受过严格的古典绘画的训练,奠定了崇尚写实主义的根基。抗战时期除了以上介绍的画家之外,还有好多油画家也曾来桂,如王济远、黄超、梁鼎铭、梁中铭、许幸之、郁风、李铁夫、黎冰鸿、黄显之、王少陵……他们为广西油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未来的油画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发展依据。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这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既是服务抗日救国、宣扬革命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普及大众文化,进行民众美育启蒙的重要手段。

回顾既往,特别缅怀那些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日子,我们久久沉思,深刻认识到,艺术是摆脱不掉时代背景的,同时代背景离得太远,艺术的内容就不免空疏,内容空疏的艺术作品,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油画与抗战现实结合,走向民众,面向更广阔的生活,使油画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养料。为抗战而艺术,是油画家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确立的信念,但他们没有因战争而放弃对油画精髓的深刻理解与领悟。他们是新写实油画的建构者,为油画艺术的开拓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阳太阳书画全集[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3.

[2] 杨益群.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上)[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3] 杨益群.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下)[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4] 张安治画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

[5] 徐悲鸿彩墨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6] 徐悲鸿画集1[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7] 徐悲鸿画集2[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8] 刘新.中国油画百年图史1840—1949[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6.

推荐访问:抗战时期 探析 油画 艺术 发展

本文标题:抗战时期桂林油画艺术发展探析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31/28076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抗战时期桂林油画艺术发展探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