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主义——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
【内容摘要】中庸是中国老子、孔子重要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由“子思“整理成书,和《论语》、《大学》、《孟子》同列为儒家四大经典。中庸的哲学思想起始于古老的黄老哲学,而中庸作为社会的政治原则源于舜的时代,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意识形态,被认为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历史上迄今从未中断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本文对中庸的起源、老子的中庸哲学和三大理想、儒家中庸及其反思、中庸和现代人类的社会责任等多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 键 词】老子 孔子 中庸主义 传统文化
一、前言
中庸,意指事物运动,不偏离中心目标,保持正常运行,维持稳定平衡、和谐状态,在中国古文化中,是道家、儒家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谓之四书,是儒学的四大经典。《中庸》是子思所著,是对孔子的学术思想的整理,是孔子继承和发展老子学说的重大证明,称为中庸之道。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庸之道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和提高,不少现代学者如国内李怡等尊之为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是人生成败的根本,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指导原则[1]。
二、中庸的起源
(一)尧舜时期的原始中庸
根据《中庸》第六章《大智篇》孔子认为中庸是人的最大智慧,最有代表意义是舜的政治,“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好察迩言,抑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认为舜能深入考察,调查研究国情民意,分析善恶,权衡利弊,以中庸为原则,作优选决策,制恶扬善,去管理社会,在《中庸》《祖述篇》,孔子进一步说明尧舜,是以中庸之道去制订文武治世方策;上律天时,发展农业;下袭水土,改造生产,生活环境,防治灾害,优化环境,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不息,大德敦化的和谐世界。所以中庸之道,是从舜开始贯串中国五千多年历史的老传统观念。这种意识形态,影响了中国从古到今的整个历史过程产。有着中国中庸特色特征,和世界的普遍历史有所不同。所以中国现代的新儒家认为,研究中国文化,首先要对历史文化传统怀有同情和敬意,中国文化不同于早已中断的古埃及、古波斯及小亚细亚文明,中国是数千年来文化历史迄今未中断的世界上极少数的国家之一[2]。
(二)具有中庸特色的中国奴隶社会
根据中国历史学家的划分,夏、商、周三代称为奴隶社会,自秦至清代为封建社会。如果夏代是奴隶社会,则禹应当说是第一个大奴隶主,但在夏禹时代见不到残虐的压迫和剥削奴隶影象,相反夏禹是一个被人民爱戴的治水救世英雄,上得舜的重视和赞扬,下得人民拥护。禹根据不同的地域征收财物。距京城较近经济富裕的,征收财物较多服役也多一点,距京城较远经济基础差的,征收少甚至可不纳财物和服役,这样可使人民收入相对平衡,接近中庸。禹在管理上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而是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地方可以自治定制,这是中国一国两制的开始。尽管中国也有奴隶社会,但古中国对奴隶的人格人权的看法也比较中庸,特别在商代,虽是奴隶社会的中盛时期,却认为奴隶和女人也是人,它不仅也可当官,尽至为相、为将,如武丁并用女人妇好为将军,为国家部队的最高统帅,统率大军去征伐。可见商代君主对人的价值认识是中正不偏,是贵贱平等,男女相同。商代虽是天主专权,但不强调肓目服从,这在当时中国已产生重民不重君的原始的民主,虽是奴隶社会,仍旧保存舜政的中庸特色。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没有屠杀商的家族和遗民,也没有让他们成为奴隶,而是就地安置,给他们生路。这种以人道主义对待俘虏的政策,一直成为中国军队的老传统。本文肯定夏、商、周是落后的奴隶社会,但也肯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色。中国中庸特色的奴隶社会,和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奴隶社会是有所区别。在周代春秋时期,爆发了春秋文化思潮,中国文化出现了一个特殊兴盛时期,诸子百家应运而生,缔造了中华传统文化。老子、庄子、孔子、墨子,就产生在这个年代之中。
三、老子的中庸哲学
(一)中庸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
老子哲学的核心所在是对立和统一的辩证法,中庸就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辩证法的哲学,是以老子的三大哲学观为为基础,一是“发展观”,是指道无永恒,万物流变,即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二是“辩证观”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一分为二,产生对立的矛盾,老子第二章认为,有美必有丑,有善必有恶。这种对立,是既对立又依存,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前后相随。祸福的对立,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观点,即中国传统的太极阴阳学说,即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阴阳和合。这种正反合的太极模式,本质上就是现代哲学家所称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法;其三是中庸和谐。老子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囊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认为世界只能只能简单地机械式开与合,如果不加控制,虚则小无穷,动可大无限,走向二极分化。故提出了守中为最佳优选的中庸主张。认为天地是不懂得仁义,万物像刍狗一样,在自然界中,随机生灭,而圣人也没有真正的仁义,对百姓是任凭自然的生灭规律而顺天应运而已。事物是可以转化,柔弱可以胜刚强,但要有内因的依据和外因的条件;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天下最弱的是水,它可以产生洪水的巨大力量,是因为水有一不变的无以易的意向。而人类同样有一种永远的不变的意向,就是要求平等,要求和平。人民的意向是可顺不可逆的,如果统治者,违背人民意志,对人民过度压迫和剥夺,使行暴政或发动战争。使人民无法正常生活,民意聚变,也会暴发革命洪流。于是民不畏威而大威至。所以人民的意向,是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这就是真理。所以治国必须以民为本,得人民者得天下,失人民失天下。
(二)老子的三大中庸理想
老子哲学虽然无为虚空,仍留下不虚空的三大理想,既是中庸治理的中轴,也是人类的奋斗目标。
1、天道中庸无害。即建立自然和人类活动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和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万物运行中庸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天无灾,人不战,人们再也不必因天灾人祸而担忧。老子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和饵,过客止道之出……”是指用道来治人事天,防治自然灾害,防治传染病,进行环境保护,使天道平衡无害,万物运行协调中和,人民快乐和美食,天人和谐,使人类安平太乐。继往开来,都止道之出,无不出于道的规律,就是这种理想。
2、人道中庸而人类大同。是对老子三绝主义的最正确最科学的解释,是人类最早的社会主义的构思。其包括三方面内容:(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达到最高圣治境界,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原则即是“绝圣”,废弃统治者以智巧对人类的统治,和澈底消除人对人的剥夺和压迫,是谓“弃智”。因此利济天下百姓。使人民福利百倍;(2)“绝仁弃义,民覆孝慈”。达到上德上仁境界,社会已无暴力邪恶,因此也就没有反暴抗邪的义举仁为,是恶除仁自绝,暴灭义自弃。孝慈普及覆盖全民,孝者,老有所供,老有所敬,老有所乐。慈者幼有所养,所育。孤,寡,残,疾,皆有所保,壮有所用,男有职业。女有美好家庭;(3)“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达最高绝巧境界,社会富足,货恶其弃于地而不必藏于己,力出于身不必为己。人民自然不背叛社会,盗贼自然没有。孔子对老子三绝的正确解读称为大同视为最大的道。其本质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始构思。
3、世道中庸而地球和平。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篇》“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侵犯。虽有兵革而无所陈,虽有什百之器而无所用。人类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这是人类和平共处和谐共荣的愿景。
这三大理想,是超越时空的理想。古代的人类的科学水平和生产力低的可怜,是根本无法实现。在现代科学高度发达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生存依然受到严重威胁,人类依然不能预知可能将至的毁灭,人类依然需要中庸和和谐,需要“存民”政治。所以老子的三大理想,依然是今天人类奋斗的目标。反思老子的哲学,仍有重大意义。
四、儒家的中庸之道和现代反思
《中庸》是子思(前483年—前402年)所作,它全面发挥了孔子的中庸之道,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辩证哲学,是儒教思想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本人就儒家之中庸提出以下几点认识,来探讨儒家特色。更重要是正确认识中庸,纠正各种错误的解读和错误的应用,并阐明其现代意义。
(一)孔子继承老子思想发展中庸学说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老子说:常有欲,观之以徼,常无欲,观之以妙。以欲观世论道,是老子的思想精髓,是道学之开端。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欲论仁,子思继承了老子,孔子的衣钵,以欲论儒,创中庸之论,这是儒家是继承老子哲学的一个重大证明。故本文认为,中庸和大学一样,本质是道的范畴,是儒对道的继承。
中庸是孔子对老子第五章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和第十六章“至虚极,守静笃”的继承和发展和修正。面对社会混乱无序,二极分化;老子反对极端,主张平衡守中,来维持秩序。孔子认定道的思想的价值是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第二十七章》,结合古代舜治国的抑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经验,发展成中庸思想.。对老子十六章的解读,孔子回避激进言辞,不强调至虚,不强调沏底革命,仅取其守静、守中的保守主义,诚以待之。修正为平衡、中和的调控节制。
(二)中庸是一种先进哲学的应用
中庸是一种先进哲学的应用,不同立场的人都可以应用它。孔子认为,道也要辩证对待“道”,道对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意义和价值。这是孔子对老子之道的重要说明和发展。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说明君子是站在人民立场,学习中庸之道是为人民服务。小人也会学道,但目的不同,是为了更好役使人民,小人也很聪明,以智慧借助道的外衣去迷惑人和欺骗人和应用道术管理去驱使人民为他们的私人利益服务。故本文认为讲中庸必须有正确的立场和目标。在儒家《大学》一书中,孔子明确地提出了人类正确的奋斗目标是泓扬道德,亲民不断改革,直至到达最完善的目标。是最大的道和最大的学问[3]。所以学习《中庸》必须同时学习《大学》。人有立场,以民为本,是最大的道,人无立场,离开人民,道亦无道。这是孔子对老子道论的重大发展。
(三)中庸是超越时代的政治理想
在《中庸可均章》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并在《鲜能章》、《不行章》中反复强调其难行和不行性,老子当然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老子》七十章中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披褐怀玉。意思是说:道的话很简单,是容易知也容易做到的事。可是天下莫能,(还没有实行的可能条件),因此知莫能行,现在知道它,还是无法实行。虽然知莫能行。宗者始也,尽管困难重重,凡事总有一个开始,君者,中心目的也,奋斗总要有最终中心目的,凡事有宗,总要有人先开始先说先做,来作为开创圣业之宗。物以希为贵,现在对道无知者多,则道更显可贵。孔子遵守老子的教导,为了泓扬道德,推行道的政治主张,虽然不受当时的重视和采纳,仍坚定地为之奋斗,不愧为老子的好学生。这种思想,不但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没人能够超越。
(四)中庸是最高的最渊博的政治学问
《中庸问政》孔子说:“博学之;审问之;明辩之;笃行之。”是教人正确学习,正确研究问题,谨慎思考问题,明确辩别是非,指导正确行动的学问,老子在五十四章,要求推行道要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子孙祭祀不辍。孔子则说,“择善而固执为之谓之诚”,继承老子对远大理想,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子子孙孙,代代继承,对具体的事,不做则已,做必善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诚实做事,不贪捷,不偎难。诚,是中庸的根本精神;无诚则不成,是中庸的一个重要原则。
(五)中庸是实施人道的存人政治
中庸的立场就是老子的无为。什么叫无为?《老子第二章》说,圣人行无为之事,和不言之教,是指:“万物作焉而不离道;生而不私有,为而不自持,功成不自居。”做到四不,其中心思想是个公字,是依道无私。无为是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孔子继承老子思想并提出了无为之治的政治理念。《中庸·问政》篇,首先申明政治的立场是人民,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提出政治首先以中庸之道作为决定文武方策的依据和纲要,说明中庸的立场是存人不是亡人。是以人为本,人者仁也,是推行人道,实施仁政,则民意凝聚,四方归附,因此而人存政举。如实施酷政,人民无法正常生活,失去道德而互相残杀,则民意离散,人民流失而人亡政灭。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民主思想,认为只有人存在,才有政治,人是政治的资本和人本身就是社会的财富是社会的力量。老子第三十六章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意思是讲,军队建设,一是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给养,像鱼离不开水;二是要发展秘密武器。这就是老子的建军之道,要做到人和物的结合,精神和物质的统一。治国必问政,孔子简单地说,政有三要,即足兵,足食,民信。《中庸大哉篇》云: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从这个比例反映出国家对军事的投入是文化的投入的十倍,才能达成中庸的要求。古称阴阳为二仪,故认为治国以文武为二仪,好像太极中的阴阳二仪,对立而又统一和谐。
(六)因人而异的中庸哲学
中庸哲学,坚持一分为二的哲学原则。《中庸时中篇》认为中庸有君子之中庸和小人之中庸的分别,这是孔子对老子之道的又一发展。君子中庸,是时时刻刻以“道,德”为中心,按道的规矩办事,不能惮无顾忌放荡妄为去破坏人类大众利益,因此限制了个人的私欲自由,不合小人之口味,所以小人反对君子中庸。这是中国人传统的以人道公德为原则,是构建中庸世界的灵魂;另一方面小人也有小人之中庸,是以“利,欲”为中心,在社会上,强调人生就是对权、利的自由竞争拼搏,皇帝人人可以争夺,富贵人人可争取,在乎你是否敢于竞争拼搏,只要成功成为一个有钱有权的人,你就在生活中获得自由世界的逍遥。反对道德束缚,强调自由放纵。这是小人主宰个人命运的原则,是小人的行为中心,是小人世界的灵魂,从个人奋斗的角度来说有一定号召力,在人类中确有强力诱惑能力。对发挥个人积极性和个人创业的来说,有一定意义。公和私,这是人类社会中始终存在的一对无法避免的俱有阴阳对立特性的矛盾。中庸之道就是掌握阴阳对立和统一的规律,控制其消长和转化,达成和谐和统一。
(七)中庸强调统一,反对分裂,提倡一个中心,反对多中心
《老子》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中庸自用篇》主张“非天主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强调三重统一,车同规;书同文,行同伦。即国土和交通统一,文化和文字统一,道德和行为规范统一。不轻易改变基础制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也不敢作礼乐。即使改朝换代,也不改变传统精神。
(八)中庸不是反对平等,反对自由
《老子》27章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其意思是说,人民由怨恨发展到厌生不怕死,可怕的暴动将会发生。所以只有不要限制人民的自由生活(无狭其所居),阻碍它们生产发展的积极性和追求安居乐业的要求,(无厌其所生),使人民乐生不厌,不能对人民发展生产和经济开发的积极性过度限制。《老子》五十七章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只有使人民有生活和生产的自由,自然不会发生暴力反抗。只有这样,才能获取人民的支特。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但不主观偏见,重视民意。爱惜自己,但不自高自大,重视人民大众,提倡平等不自贵。是只有人民的自由,牺牲了自己的自由。
中庸第一章尊为天命,天性。孔子认为这是天的意志,是中庸的核心意识。率性之谓道,泓扬这种道德,是符合天性的天命,这就是正道,一切行为以道为中,为常。是天下之大本,如果发生变化,只能在一定的离差范围,以适应事物之间的协调,叫做中和,做到中和也就达道了。和悦和谐,就发生和合的力量,统一和和谐,万物也就兴旺了。
(九)中庸是民主的重要组成部份
笔者认为认为民主由三种成分组成:一是民主的实质,即民主的本体,即承认人民是世界的主人,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人民的意向为最高意志。这是最重要的核心原则,失去本体,则民主失去价值,也是中庸之道的根本原则;二是民主制度和形式,是指领导阶层和领袖的产生和确认的制度,这是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意识的核心,认为国家的领袖必须由人民选举产生。中国古代所歌颂的是尧舜时期的让位制。上一代的统治者,让位给予有德有能,有代表人民利益的下一代去接班;三是民主作风。反对独裁,反对主观,强调客观,强调尊重群众意见尊重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中国人从来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非一人一国的天下。人民是天下的人类,非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国家主义的人群。所以民主是世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民意是人类的民意,不是属限于地方,民族之狭隘利益之民意。所以民主有真伪之别,为人类为人民利益为目的民主是真民主,为私人利益为目的,借助民主手段夺取统治权利的是伪民主。所以中国人认为民主的价值和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是等价的,讲民主不为人民和人类服务,是毫无意义的无价值的伪民主。
(十)中庸始终贯穿辩证哲学
中庸认为人性的自然发展是不能确定的,有好坏二种倾向。由于私欲发作,故人具有原罪性,虽然人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但都在酒、色、财、气、名、利、爱、恨等各种情欲的诱惑下,陷入陷井或牢笼而不能自拔。故中庸预知章说:人皆曰预知,驱而纳绪罟,获,陷井之中,而莫之知避也。意思说,人都有自知的聪明,虽然预知任性于原罪放纵,会被赶入罗网,牢笼,陷井。却不能自拔,老子是不确定的辩证哲学,道教太上感应篇说,祸福和善恶无门,是人所自召,是本无善恶,由人自己后天选择。故老子强调修身上善自正,孔子在中庸中提出慎独,认为要不断自我调控,强调诚以择正。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凡大公无私,制恶扬善,和解纠纷,容纳不同,平等众生,为天下人谋福者为君子,君子无为,和同天下。是天道之所归,人道之所终,所以中庸即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十一)人类社会存在的两种意识形态
人类社会存在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两种意识形态,这是孔子对老子哲学的新发展。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见《论语·子路》),对这个问题,有二种解读,中国旧儒家解释是“同而不和”是指小人同流合污,而实质上是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不和;“和而不同”是君子服从和而不争的大局,不同流合污。但本文观点却不同,认为同而不和非小人。从现代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同一个地球上人和人、国和国之间的矛盾相争;和而不同,亦非君子,可以理解为不同国家,不同人之间的和平共处,或只能说是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类意识的不同表现。
对于两种意识形态来说,中庸不是折中主义,承认对立的存在,要求平衡统一,产生中庸和谐;中庸也不是平均主义,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穿一样色采的衣服,吃一样味道的食物,做一样的工作。而是各呈所能,互助互补,相济相生,宽恕兼容。各取所需的和谐世界。只有实施中庸,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达成和谐,才是世界的终结。
(十二)中庸是一个统治社会的政治管理学
中庸是一个统治社会的政治管理学,对象是人,是对人的管理。《中庸·问政》: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候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候则天下畏之。因此形成比较稳定的封建秩序。九经以修身自我完善为首,以子庶民为重点,因为国以民为本,得人民者得天下,失人民则失天下。民存政举,民亡则政灭。故为重。九经认为必须处理好这九种人际关系,构建群体的力量,同心协力发展社会。汉代董仲舒向汉武帝力举儒家,独尊儒学,废拙百家,儒家的理论就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但其理论被篡改盗用,忠道变为忠君,以等级之礼,代替平等之道,中庸成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缓和阶级矛盾的工具,其正面的作用是延迟了封建社会的寿命,其负面作用是阻碍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几百年。
(十三)提倡中庸不是复古倒退
本文认为,中庸是古代人的一种无法完全实践的远大理想,现代人去实现它是一种最大的创新,是历史的最大发展。
中庸本身就是反对复古,《中庸·自用》章,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于今之世返古之道,如此者灾及自身也”,在《大学》一书中,孔子号召人类,弘扬道德,不断亲民革新,止于至善的大同世界。是强调革新,反对复古。提倡大同不能说是复古,从古以来从未有过真正的大同和中庸。现代人去实现未曾实现的人类响往已久的美好理想,是革新的行为。中庸的奋斗目标是实现老子的三大中庸理想。对于今天人类来说,实施起来依然十分困难,未来也依旧是人类的一个争取完成的奋斗目标。因此,人类需要中庸。本文认为以中庸的原则处理现代社会发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优化社会管理体制和自然环境,创建和平和谐的社会,这就是中庸主义。
五、当代地球责任和中庸主义
科学和生产力发展反造成自然环境污染和恶化,以及人类道德的堕落,不利人类的生存和安定和谐。当今世界很多事实证明世界是按照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智慧出有大伪”的预言来运行。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老子和孔子的中庸哲学,考虑当代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当今世界,虽是科学发达,财富日增,但社会道德日趋恶化,由于目前强调自由竞争,唯强为优,唯利是图,唯欲是乐,国和国,人和人,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强弱悬殊,造成社会矛盾,构成战争和暴力根源。在新的历史阶段中,人类主要矛盾,是绝灭人类和反绝灭的矛盾。是人类社会道德崩溃和构建中庸和谐的矛盾,历史给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共同神圣使命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消除祸害,解脱奴役,保卫人类,保卫地球。构建万国兼容的中庸和谐。这就是人类的地球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怡,张晨.感悟中庸智慧[M].北京,中国华侨出板社,2007,p1.
[2]徐复观,牟宗三,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J].民主评论,1958(1).
[3]夏常啼.读儒家《大学》,二论孔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新学术论坛,2010(1),p88.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庸主义——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