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以资源库建设,推动陶瓷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8-01 14:30:08 |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香۲۲i駍5iuw48iiip駍ߏ駏饨ky总结2018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负责人的任务、建设计划、成果验收标准、成果提交时间、经费使用等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按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相关技术规范汇编》标准要求,由课程负责人负责监督颗粒化素材制作的质量,使用课程负责人账号上传完成的素材,由项目执行负责人审核素材质量,审核通过后,上传到资源库素材库备用。2018年,审核并上传颗粒化素材资源1900条,资源原创率达到97.7%,颗粒化程度逐步提高。

(三)深挖功能,整体开发

1.研讨学习,深度开发,构建特色资源库

项目组深入使用学习平台,完成了3次网站改版,设计了学生、教师、社会、企业四类用户入口。结合职教云课堂,按要求升级到最新版本,使资源库满足目前所有形式的信息化教学需求。持续优化资源存储、资源检索、资源评价、资源管理、讨论互动、跟踪评价等功能。项目组持续开发多终端的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讨论答疑等线上服务。资源库能够支持个人自学、学历教育,实现职业培训和针对陶瓷装饰美工的认证培训等功能。

团队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系教师专业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发,搭建了界面友好型、交互性强的平台框架;按照弘扬陶瓷文化的设计要求,组织纹饰造型和色彩归纳,进行了3次网站设计改版。完成的网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特征,为学习者提供赏心悦目的学习体验(见图2)。

2.以建促用,多措并举,打造实用资源库

项目组教师率先使用资源库,并面向全院8个系开设网络课程,多门课程在线开放3期以上,使用效果良好。2018年,学院以及江西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陶瓷设计专业学生对资源库的使用率达到100%;开通4门在线开放课程,打造线上线下充分兼容的实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国五大名窑数字博物馆,直观展现中国传统陶瓷文化。

6名参与资源库建设的教师取得《陶瓷装饰工》《陶瓷原料工》国家级考评员资格。项目组还利用资源库中的培训课程,对湖南长沙铜官窑陶瓷协会开展培训,在线测试4320题次,在线学习时长合计51840分钟。

资源库网站使用科大讯飞、阿里云平台,能够满足5000名在线用户执行查看视频类课程资源的所有需求,平均响应时间为6秒以内,事务成功率100%,满足600名用户并发执行提交作业的平均响应时间为3秒内,事务成功率100%,运行环境总体良好。

3.国际交流,校企融合,建设多元资源库

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项目由国际陶艺协会主席杰克·考夫曼先生担任陶瓷资源库首席指导专家,协同18所院校、16家企业,实现了开放性建设。

亚洲时代陶瓷公司、唐山陶瓷集团美术瓷厂一线设计师、技术能手12人担任资源库网络课程兼职教师,为资源库建设提供真实案例,共同建设了《中国陶瓷文化与欣赏》《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装饰系列微课》《陶瓷工艺》《模具设计与制作》《陶瓷3D打印》《设计构成》《中国陶瓷产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等课程。

资源库平台增加了欧洲、非洲等地区国家陶瓷素材资源类型,创建国际交流课程。2018年,将陶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翻译成英文,并输送到印度阿拉嘎帕大学,支持该校陶艺专业建设。孟加拉达卡大学艺术学院系主任来交流时,就陶瓷资源库建设达成合作意向,提供当地红陶制作技艺,丰富了陶瓷资源库资源种类。

在河北省陶瓷玻璃协会、唐山市陶瓷协会的支持下,宣传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与中国陶瓷官网互联互通,实现了信息共享。丰富了企业信息、行业动态、大师风采、培训中心等栏目,用户可通过主流搜索引擎查找库内相关资源,方便了企业和社会用户的使用。依托河北省陶瓷技能学术委员会,与唐山亚洲时代陶瓷公司等企业合作,进行陶瓷行业从业者网络课程学习活动。

(四)持续建设,推广共享

2018年,省级财政继续投入100万元,用于持续建设和完善,保证了项目的有效推进。学院继续完善资源库建设方面的绩效考评制度,激励教师不断进取。

项目组重视陶瓷文化传承类课程的建设,重点面向社会学习者建设4门个性化课程,31门微课,并全面开放。学院委派专人负责资源库推广实用工作,与全国14所院校达成共建共享协议,并签署了《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资源库建设承诺书》,共同制定《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建设联盟院校定期沟通协调制度》,保证资源库的推广与使用。

三、成果成效

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本年度投入使用以来,在2018年建设与使用期间,双向推动师生建设与应用,进一步打开了局面。

(一)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水平

项目组依托资源库平台实施教学,进一步掌握了资源库平台及慕课(MOOC)联盟的线上、线下教学功能,强化了泛在化学习理念,整体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水平。正态分布的数据充分反映出项目组教师依托资源库平台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吸引了更多社会学习者

项目组积极探索与联建院校间利用资源库课程建立学分互认机制,争取更多的职业院校学生加入平台学习;利用第21届中国唐山国际陶瓷博览会的契机,在博览会期间进行专场宣传;到合作企业和全国其他陶瓷产区推广应用;利用微信推广平台扩大社会用户,提高社会点击率。

2018年3月至今,资源库访问日志1837763次,用户28034人,活跃用户达到99.7%。用户每天在线学习时间达到1.3小时。

(三)推动了本专业国际化

外聘专家里昂先生结合中国美术学院陶艺制作、色釉装饰等进行专业讲座并与项目组教师座谈。2018年9月,来自孟加拉国、尼泊尔、印度、蒙古等6个国家的22名艺术家来到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和艺术创作活动。在学术交流会上,来自尼泊尔、留尼旺群岛和孟加拉国的3位艺术家根据各自国家的艺术文化传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研究成果。团队在中国陶瓷博览会期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陶瓷资源库应用。在宣传专业的同时,推动了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促进了行业交流及学习

项目组与江西、湖南、江苏、福建等陶瓷产区的职业院校沟通交流,2018年与湖南长沙、山东淄博等窑口的同行交流,两次赴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交流学习,比较区域间陶瓷工艺与制作的差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陶瓷资源库建设的水平。

(五)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团队注重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国工匠、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向拓展课程资源,增加了中国陶瓷产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等拓展资源1400条,继续建设陶瓷文化方向的微课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大国工匠精神。

四、问题探索

经过一年的努力,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在素材建设和推广使用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推广与使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建设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

项目组需要继续加强资源库的线上与线下应用研究,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拓宽与合作企业的合作渠道,加大在全国各大陶瓷产区推广与应用的工作力度,提高陶瓷资源库知名度。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化联建单位间的沟通机制,落实、落细具体任务,进一步推动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建设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郑蕾,刘静.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邯郸职业技術学院学报,2017,30(3):81-84.

[2]蒋梦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基于高职学生的需求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3]杨超.构建景德镇数字陶瓷博物馆的研究实践[J]. 中国陶瓷, 2015(11):56-61.

[4]王华杰, 杨勃, 王斌贝. 能力本位,校企联动,混合教学,多方共享——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J].设计,2019,32(1):91-93.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

推荐访问:资源库 文化传播 陶瓷 推动 实践

本文标题:以资源库建设,推动陶瓷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801/28110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以资源库建设,推动陶瓷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践》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