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亿融资,东软进军大健康
中国市场数字健康领域的第一大单笔融资纪录被东软刷新。
2014年12月12日,东软集团对外宣布,为旗下的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熙康)共引入约38亿元投资。此举表明,东软将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商业模式的转型,与投资者共同为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业务搭建更加开放、创新的平台,加速医疗健康板块业务发展。
据东软方面称,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本轮融资将分别刷新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和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的纪录,而东软熙康本轮融资也是全球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之一。
第五次转型
作为一家老牌软件企业,东软给至今已走过20多年,同一时代的很多软件企业都已经消失。“非常庆幸我们还在与大家见面,因为我们还活着。”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坦言,软件企业活过20多年并不容易,因为“怕死”,东软在这20年间不断变革与转型,“我们活到今天一共有五条命。”
软件外包、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从以人力规模为基础的增长转向知识资本驱动增长……随着市场的变化,东软一直在变革自己,不断地转换定位、升级业务和商业模式。
资料显示,东软的第一条命是成立之初做软件业务,但当时中国市场对软件的价值并不认同,软件很快就被拷贝,根本没办法销售。于是,东软变身系统集成商,拥有了第二条命。当时市场硬件的利润空间比较大,东软靠卖硬件的利润来养活软件业务。
几年后,中国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东软再次变身,成为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社保、电力、通讯等各个领域“数字圈地”。
国际化则是东软的第四条命。在数字圈地之后,东软意识到中国企业必须要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才有可能做得长远。通过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从外包做起开始国际化的业务,到现在为止东软已经有超过30%的营业收入来自中国市场以外。
在这一系列的变革过程中,东软集团在信息化和医疗设备领域具备了强劲实力:一是在中国社保信息化占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医院的信息化软件是行业领导者,二是医疗设备是中国本土第一品牌,目前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0家医疗机构用户在使用东软的医疗设备。
也正因为这两方面的能力,使得东软集团有机会去孵化“第五条命”——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结合,这一领域也被认为将成为互联网领域的新风口。
东软集团公告显示,与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等投资者签订协议,对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进行投资,两项投资合计金额接近38亿元人民币(以公告当日汇率折算),并分别成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和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也是全球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
这也意味着,东软集团开始创业来的最大一次转型——从软件公司向互联网企业进化。
“为啥要转型?转型就是为了创造企业持续的生命力。生命力持续,才能使企业活得比原来更好。而且,一定不要等到生命快要衰竭时,企业还在那里挺着。企业的生命既有它相应的长度,还应该有质量。在一个大机会面前,我们要敢于放弃原来的经验、主意和原则,能够做出新的定位和调整,这是企业生命延续的基础。”
大健康突破口
刘积仁表示,本次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融资计划,是东软在医疗设备、健康管理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能量的一次释放,也是东软再造新生命的重大举措。“我们用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激励机制来驱动不同业务的价值最大化,并紧紧抓住互联网、大医疗、大数据、云计算带给我们的机遇,使东软基业长青。此次重组表明东软致力于做互联时代的创新者,通过IT技术与医疗健康管理的需求结合,做严肃互联网应用的推动者、云医疗服务的领军者。”
作为东软集团起家的IT和外包业务之外的业务类型,东软医疗主营包括CT、核磁等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1998年成立的东软医疗,使得中国成功跻身世界第四大CT整机生产国和出口国。此次融资16亿元,将主要用于加大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研发和市场推广投入,以及积极开展境内外并购。
东软熙康则定位于云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东软熙康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纯互联网模式的企业,为云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提供基于O2O模式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平台。目前,东软熙康在中国30多个城市推进“健康城市”、“健康社区”的布局,构建了覆盖5000多个城乡社区、2000多万人口的健康医疗服务网络。增资1.7亿美元主要用于熙康平台在全球的扩展,产品与服务的研发及市场拓展,持续构建和完善健康管理服务网络,提升东软熙康在健康管理服务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上述两家公司所属的大健康产业正是东软集团从IT产业转型的“落点”所在。
事实上,近年来,在不同场合中,刘积仁和他的高管团队都在不遗余力地分享其大健康业务的想象空间——在此前的“2014东软解决方案论坛”上,刘积仁解释东软集团未来整体战略目标时就公开表示,东软集团将全面在大健康、车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以新的商业模式和融合创新推动变革。”
基于IT技术的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富豪的游戏,包括微软、IBM、用友、方正等国际和本土IT公司纷纷加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但不同于微软、IBM等软件公司目前在这一领域中与医院合作的信息化模式,刘积仁坦言,东软集团有更大的野心——“我们希望是把整个城市纳入到这个系统里,而不只是医院。”
数据显示,目前,东软集团正在海南、唐山、郑州、沈阳等地推进数字化健康城市建设进程,大概有600家较偏僻的县级医院,连接了诸如广州、上海、北京的三甲医院。“东软熙康目前仍然处在投入期,尚未实现盈利。能够获得众多投资机构的认可,也说明东软熙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刘积仁说。
未来分拆上市
伴随着38亿投资的公开,东软集团分拆上市的计划也正式浮出水面。
刘积仁表示,东软集团支持这两家子公司发展的资金不是问题,而迫切引入投资的原因在于引入更多的资源。之所以决定融资,是希望能够支持东软构造新的生态系统和创新制度。
“东软把这一次看作生命的再造,我们还想活得更长,尽管我们在这个行业里已经是骨灰级了。”刘积仁很清楚东软这一次的转型与以前都不同,因为是要投身到移动互联网当中,互联网的玩法并不是他们所熟悉的,所以引入财务投资是为了公司转型匹配更多的资源。
这一次对东软的巨额投资中,弘毅投资作为领投。在投资意向开始时,刘积仁拜托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一件事,“尽最大的可能,为企业今后发展的需要,去寻求各种各样金钱以外的资源。”
所以才会有了今天的投资组合。
公告显示,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CPPIB)、通和资本等投资机构将斥资16亿元对东软医疗进行增资,并出资11.33亿元购买东软集团所持东软医疗一定比例的股权,同时也为东软医疗管理团队及骨干员工设置了股权激励。同时,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及协同创新等机构还将对东软熙康增资1.7亿美元(约合10.52亿元人民币),同样也为东软熙康管理团队及员工设置了股权激励。
在融资之后,东软集团仍然是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第一大股东,分别持有两个公司33.35%和32.81%的股权,为东软集团贯彻转型战略甚至东软的又一次重生提供了保障。
“除了获得资金以外,东软将充分借助弘毅、高盛等战略合作伙伴在已投资领域的优势资源和经验,为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刘积仁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弘毅等机构的投资协议中,已明确未来东软医疗及东软熙康的分拆上市计划。
公告称,交易完成后,各方应尽必要的努力,实现并完成东软医疗及东软熙康的境外上市。各方一致同意并承诺,将搭建其各自的境内外架构,以满足目标公司境外上市的要求。
按照协议,本次投资资金交割完成后,各方将开始启动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上市进程,完成上市的期限为6年。目前,各方首选港股市场为东软医疗的上市地、美国为东软熙康的上市地。分析认为,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实现分拆上市后,可以借助资本平台,加大境内外并购力度,实现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产品线的持续拓宽。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38亿融资,东软进军大健康》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