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疆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0808【完整版】
学习新疆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7月12日至15日, 来到新疆乌鲁木齐、石河子、吐鲁番等地进行考察调研,参观了新疆大学、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天山区固原巷社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新疆加强人才培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情况。 在考察期间发表了重要讲话精神,既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的讲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鼓舞人心且意义重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石。纵览中华民族的历史,千百年来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合则俱荣,分则俱损”。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什么时候团结一致,什么时候就众志成城、兴旺发达;什么时候不团结,什么时候就一盘散沙、任人欺凌。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召唤。各民族是相互相依、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需要56个民族齐心协力。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民族团结工作要始终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切实肩负起加强民族团结的重大责任。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在党的团结带领下,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国家民主富强,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幸福安康。
民族团结是我国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全稳定的根本前提。近现代以来,在共同抵御列强侵辱、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历史进程中,56个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结成一道新的长城,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顽强而勃发的生命状态,迸发出势不可挡、坚不可摧的华夏磅礴力量,赶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各民族都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大厦的重要基础,每一个民族在国家建构的历史和现实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扮演了新中国国家建构的主人翁角色,每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各民族在倾注全部力量支撑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时,也享受着国家政治大厦所给予的安全保障与庇护,以及所赐予幸福生活环境的平等地位,所以,民族团结是国家安全与统一的必要前提,只有各民族都具有了为国家安全与统一大业的奉献意识,国家的所有宏伟事业才得以顺利实施和实现。当前,中华民族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昂首前行,必须坚持团结一致,汇聚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力量!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荐访问: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学习新疆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0808【完整版】》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