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4篇【优秀范文】
高中语文论文一、当前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所存问题(一)兴趣较低,阅读面也较为狭窄,同时积累量也相对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记诵状态,在知识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论文4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论文篇1
一、当前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所存问题
(一)兴趣较低,阅读面也较为狭窄,同时积累量也相对比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记诵状态,在知识迁移上容易受到约束和限制,缺乏一种宏观审读,也就更谈不上个性悟读或者审美解读,最终造成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非常茫然,一切为了考试而学习,未真正领悟到古诗词所蕴含各种艺术美,自然而然其自身文学素养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教学策略过于单一和形式化
古诗词自身具备内容含蓄、语言凝练、表达巧妙、文句变形且语义跳跃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也使得其并不像白话那样浅显易懂。对于大部分古诗词而言,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文句挖掘就可明白其内在所蕴含意义,而这无疑也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加大了难度。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旧采用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导致古诗词自身语言所具备灵活气韵得不到展现,使其审美趣味逐渐下降,最终使学生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受到影响、限制,造成其教学质量低下。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和实施
(一)基于古诗词自身文体特点所采取策略
1、在技法上进行突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语言也在发生着一定变化,若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望文生义来理解古诗词,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古诗词理解上产生误区。在古诗词中,其语言较为含蓄,通常情况下,作者不会将自己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事、景或者物,通过谐音、比喻、用典、互文、拟人或者借代等方式来表达。鉴于这种特性,笔者认为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想突破这种语言理解障碍还必须得掌握相应艺术技能,从整体出发,根据语境进行联想,对词义进行动态地介绍,将一些困难古诗词转变成为容易理解语言。比如高适《燕歌行》、《封丘作》这两篇诗歌中,有“烟尘”和“风尘”这两个词语,尽管二者只有一词之差,当时在词义上确有很大不同。在教学时,教师可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借助于工具书,使学生能够明白《燕歌行》中“烟尘”指是战争,而《封丘作》中“风尘”即可理解成为流言蜚语和地位卑微者生活,又可理解成为战乱。
2、结合古诗词自身意境,进行情境再现。在古代,诗人将客观物象来作为其创作素材,通过加工与提炼以后,将其转变成为渗透着诗人自身情感艺术形象。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明白这一特性,注重学生感官激发,进行古诗词意境再现,正确引导学生在这种意境中来解读作者所想要表达一种思想,借助于具体物象,使学生可从不同形态上来审视诗词所蕴含内涵,通过日常体验与观察来逐步增强学生对于物象感受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现实意义。同时还应将意象进行归纳和总结,辨别不同诗词作品在意象上所存在不同,正确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所呈现出意蕴进行细作与辨析,通过学生自己辨析,使其能够更好地领悟作品所反映出来意象之美,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联想,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表面语言符号进入到相应情境中去,从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二)教学方式融通与创新
1、在进行诗文阅读时,应从整体出发把握诗歌,结合诗人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以及其自身生活状况等,这样才能够在一个大语境中,从浅到深地认识和理解诗词所蕴含意义以及作者创作这篇作品宗旨。比如进行山水诗这一专题教学时,在对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所创作山水诗和中唐“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山水诗之间异同进行比较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对当时唐朝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明白盛唐与中唐之间二者在本质异同,使学生就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所创作山水诗更多是表达作者对于生活和自然喜爱;而在中唐时期,“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山水诗则更多反映出了作者低落和无奈心情,表达了作者自身清淡高远以及孤寂意趣。
2、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在进行诗词鉴赏时候,教师应该利用母语这一课程资源意识来增强古诗词和日常生活、社会以及世界之间联系,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学艺术所具备各种象征。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古诗词教学场景,从而增强学生自身感性认识。
3、加强学生实践创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深刻认识到古诗词内涵,更加客观且全面地理解作者自身情感,继而提高其对古诗词进行鉴赏能力。要注意是,在进行写作与创作过程中,这种“写”并不是指简单仿写,而是把一些简单阅读行为变为一种形式多样且灵活创造性行为,同时还可在原古诗词上进行改写。比如在进行王维《山居秋暝》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抓住文章中所呈现出意象以及诗歌自身特征,借助于创造性联想以及具体形象补充,让学生利用散文式语言来进行描述,使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王维诗歌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意象。
高中语文论文篇2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将学生的文学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语文阅读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其对学生阅读能力及文学修养的提升具有关键的作用。微课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开始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创新,其中微课就是一种。微课的突出之处,在于能为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教学手段,能够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转换为直观、形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和作者产生共鸣,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模式。除此之外,微课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一、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现状
(一)对微课的认识不足。目前来说,微课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对微课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深入,只有很小比例的教师能够将微课真正运用到语文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来。教师未能充分利用微课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创造视频的能力及相关技术运用能力的不足,例如制作的视频镜头单调、画面不稳定或模糊,从而不能将微课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二)阅读教学目标受到约束。高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阅读及探索能力。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微课的主要目的仍是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在开课过程中未能实现学生和微课的结合,这使得微课比较欠缺个性化和探索性,学生在利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及能力的改善,也使得学生主动利用微课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较弱。
(三)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有限。高中生的识别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还相对较差,在做出选择时比较容易受到外在物质的干扰。目前,微课的质量参差不齐,微课体系还不健全,微课在阅读课堂中的应用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这就使得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够体系化、全面性。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深入了解阅读的历史背景。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阅读学习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现实中很多高中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对文章内容不能快速地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对课文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微课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之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和文章内容相关的素材,包括文章的写作背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等。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可以将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写作的历史背景等制作成小视频,或者从原版《红楼梦》电视剧中截取该部分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更好地理解林黛玉的谨小慎微、贾宝玉的举止轻佻的原因。
(二)实现读写结合。语文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大量的高质阅读能够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阅读能力的改善也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利用微课时,既可以将生活中的情境录制成视频,也可以将课文中的情境录制成视频,当学生完成阅读后可以参考自身的体会进行写作,这种做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还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资料,实现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时提升。比如《苏武传》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精神,在学习完该课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一些和该主题相关的其他寓言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其中的内涵,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够为作文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巧用微课挖掘文章主题。高中生正处于思维发育阶段,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在阅读课文时可能不能全面地掌握文章的主题,加之自身知识体系的不健全,还可能会出现主题理解错误的现象,微课的利用则可以将课文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进行深入地理解。比如在学习《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播放相关的学习视频,将赤壁的壮观景象真实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赤壁的雄伟壮观,从而增加语文阅读课堂的趣味性。在微课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方式。
(四)利用微课构建教学情境。高中语文阅读课程的开展,需要重视学生对文章感情的体会。情感有利于推动学生加强对真理的追求,从而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升,而情境的构建能够有效地刺激人心中的感情。微课在语文阅读课中的应用形式主要表现为短小的视频,这种方式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能够帮助教师构建一种和文章内容契合的情境。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并非全班学生都去过北京,因而有些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有关故都秋天景色的描写,这也就使得有些学生对文章蕴含情感的理解不到位。此时,如果教师将故都秋天相关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将学生带入到清静、悲凉情境中,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内涵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语文阅读教学中微课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教师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通过微课引入课文背景的介绍,深入挖掘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中完成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2]赵慧丽。微课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xx(9)。
高中语文论文篇3
1.互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互动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教师应做到课上为师、课后为友。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友好地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适合的语文学习方法。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让学生自我反思,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1.2重视学习资料的收集
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学习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资源共享。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更好地展开课堂教学与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让学生收集鸿门宴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和课文出现的成语,提前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并谈谈观点。教师在引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发言。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增强自信,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1.3创设互动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很重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师生、生生间都要有一定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创设不同的互动情境。例如,教学《鸿门宴》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思考,学生从生动的角色表演中,更加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对《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更深刻和具体。互动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
2.1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互动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互动性,通过互动教学的开展,可以加大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力度,尝试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流行现象等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所授的章节内容有机结合,这样既有利于重新建构语文知识,融入时代特性,进行现代化的重新解读,又能活泼课堂讲学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互动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求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问、发言,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给予分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成就感。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成为课堂的建设者,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鼓励学生自我突破,克服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能够勇敢面对和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语文中进入生活,再从生活中回到语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互动教学法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有利于高中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轻松高效地学习语文。互动教学法使高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通过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拉近师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论文篇4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难点之一。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抱着一种传递美和爱的激情走向课堂,最后却都很困扰于课堂的沉闷无生机,学生的意兴阑珊。教师于是很纳闷,为什么这么美的诗,这么神秘而吸引人的诗歌世界,学生就没有兴趣呢?当然这与诗歌本身的含蓄凝练甚至是晦涩难懂,学生学习诗歌只为了背几句名句有关,更多的却也是因为我们诗歌教学课堂的教学思路呆板,教学语言枯燥,诗歌处理肤浅等等。
我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发现了诗歌教学的一个小窍门,就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对诗歌教学课堂进行美的点化。
朱谦之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音乐文学史》里面,提到“所谓诗歌即是音乐”,这句话,概括了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事实上,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源远流长。《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不足,则歌咏之;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诗经》的合乐歌唱到《楚辞》中祭祀的男女巫师对唱到《乐府》中配乐的歌词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谱曲传唱,都表明诗歌与音乐的融合性。《诗大序》又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由此可知,不止诗歌的发展历程和音乐始终相伴,诗歌的本质与音乐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用音乐点化诗歌课堂是可行的。那么,我们如何用音乐点化诗歌课堂呢?
一、让音乐帮我们铺一条进入美的诗意的课堂的路
现在的诗歌课堂,教师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尽快把学生带入一种诗的境界,或者是希望一开始就给学生传达一种美感,就会精心地设计课堂的导入部分。华丽的辞藻,比喻拟人对偶等等修辞,排比句式,富有情感的语言,有时候教师都觉得自己不像自己了。即使是教师费尽心思采用这样的方式,有些学生却觉得太煽情,有些学生觉得教师是刻意在拉着学生进入一种状态,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去感受,不是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主动去寻找那个诗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利用音乐作为新课导入,可使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很快进入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例如,在教授韦庄的《菩萨蛮》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江南美》,在悦耳的歌声中学生仿佛走进了江南如画般的美景中,也走进了文本之中,很容易感知出诗歌中的江南之美。在讲授苏轼先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为学生播放了杨洪基先生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并且刻意选择了《水浒传》片头的那个版本,让学生听着杨老先生浑厚辽阔的嗓音,看着那滔滔江水自天而来的壮阔之景,再看着屏幕上不断闪过的那些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似乎都能听见他们爽朗的笑声,感受到他们的热血在胸腔激荡的回声,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息。还未正式讲解课文,学生已然进入到一个广阔的历史天地,已然感受到一份豪情和悲壮。然后再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就比较容易了。
二、让音乐帮我们打造一个体会情感、释放情感的课堂世界
因诗歌体裁本身具有含蓄、凝练、婉曲的特点,这就给学生的鉴赏带来难度。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把文言翻译成白话或把韵文变为散文,根本无法实现激感心灵、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反之,教师如能创设出和诗歌有关的音乐情境,就可以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对诗歌意境进行还原和补充想象。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至今印象深刻。我们一位张老师在为杜甫的《兵车行》备课,她最初的教学思路是想为学生找一个配乐朗诵,让学生在行家的范读中,在音乐的带领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在网上找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听,反复地听,两个版本所选取的配乐不同,一个更低沉一些,一个以伤感见长,如何取舍?张老师后来干脆也不选了,把两个版本都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自己听这两个版本,自己决定哪个更好一些,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学生不但得到了一定的启示,更重要的是音乐给学生展示出来的那个不同的世界,让学生从中更好地理解了诗歌的感情,理解了杜甫笔下的那个大唐世界,更理解了杜甫心中那个博大的天下苍生的世界。后来,再安排学生自己按照选取出来的配乐诵读,效果简直让我们惊叹不已。
在诗歌教学中,往往非常强调诵读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诗歌教学要求达到的一个基本课堂目标。于是教学步骤通常是先诵读,然后了解诗歌大意,再诵读,再鉴赏艺术技巧,再诵读,最后再背诵。并且尽可能地让学生读,让男生读女生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自己读,放声去读和自己低声地去体会着读等等。你会发现,诵读在诗歌教学环节中安排得比较多,但这样的诵读,可能背诵效果明显,但情感的体会和释放就不是那么好了。
在这种时刻,如果能配上和诗歌内容或情绪一致的音乐,学生就会随音乐读出诗歌的喜怒哀乐。如,我们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就为学生配了《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先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不出声地读诗歌,看看如何把诗和音乐结合起来,然后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释放在音乐声中。《春江花月夜》的琵琶曲很长,教师也可以从中截取两三个片段,让学生听,看看哪个最适合诗歌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事实上已经把诗歌的情感和音乐结合起来了,然后再让学生配着自己所选择的音乐去读,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个优美的意境通过自己的演绎再现出来,你会发现学生会给教师很大的惊喜。再如,教授岳飞的《满江红》时,诵读过程中,可以为他们播放琵琶曲《临安遗恨》。学生就随着乐曲节奏读出了岳飞的爱与恨。读到情动之时,很多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起拳头。这样,整个诵读环节自然流畅,效果很好。
三、让音乐带着我们继续流连在诗歌的殿堂
音乐不仅可陶冶情操,还可以调节大脑思维与疲劳。在诗歌课堂教学的尾声,让学生听听音乐或动口唱一唱,能愉悦学生心情,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诗词,有时候甚至比给他们留十分钟让
他们集中背诵的效果都要好。如,讲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下课前,我播放了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虞美人》,让学生跟唱,学生兴致很高,下课铃声响起时仍意犹未尽,这样也优化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再如,学习李商隐的《无题》时,可以给学生听《别亦难》;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时,可以听听《月满西楼》;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听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事实上学生上课可能已经很疲惫了,这样的一个音乐结尾,不仅可以让学生不反感,也能起到绕梁三日的效果,可能课已经结束很久了,但那个音乐会带着我们的学生依然流连在诗歌的殿堂。
当然,用音乐来点化诗歌教学课堂也有很多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注意选择和诗歌有关的乐曲,要有针对性,不能随便拿一首去应付。另外,还要注意,音乐只是诗歌课堂教学的“调味品”,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要注意使用音乐的时机和时长,不能喧宾夺主地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在课堂教学中,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不能都用音乐来充满,那样课堂上都是欣赏音乐了,我们诗歌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肯定不会突出,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诗歌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所以我们应改变观念,用音乐激活诗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爱上诗歌。
推荐访问:高中 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题目大全最新 高中语文论文范文 高中语文论文一等奖 高中语文论文题目 高中语文论文范文参考 高中语文论文选题 高中语文论文素材 高中语文论文格式 高中语文论文题目大全 高中语文论文发表最具权威刊物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高中语文论文4篇【优秀范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