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2023年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完整)

发布时间:2023-04-29 19:24:02 |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2020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残疾人的调查报告精选(一)实践单位:聊城大学教科院2012级5班实践地点: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实践时间:2012年7月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供大家参考。

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2020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残疾人的调查报告精选(一)

  实践单位:聊城大学教科院2012级5班

  实践地点: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

  实践时间:2012年7月28号

  一、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4.6%;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4.3%;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14.6%;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19.7%;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8%;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二、调查意义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东营市关于残疾人的有关政策

  1.东营市残联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政策:

  2012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2012〕76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

  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

  据了解,2012年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中,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12.5亿元,残疾人得实惠5.6亿元,人均得实惠4650元,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残疾人满意率在98%以上。在推进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上,配备了无障碍公交车,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常出行。并购置了电视数字手语翻译机,已在东营新闻联播中试运行。对516户中心城区家庭和650名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安装了无障碍扶手、语音门铃和闪光门铃。注册成立了东营市阳光导盲犬培育中心,培育幼犬18只。2012年12月初,东营通过“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国家验收。2012年,东营开展“你行,我行———爱心不找零”活动,在东营出租车、公交车、商场等共设立爱心捐款箱1617个,募集助残资金10万余元。各级残联为考入高校的残疾学生报销80%的学费。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市聋儿语训学校实现了全免费就读。

  2.东营市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就业政策

  东营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2012年,东营将继续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新建残疾人扶贫基地10处以上,发展庭院经济50户,扶持个体从业30名,培训残疾人3000人以上。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一定数量的优秀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到市直机关党政事业单位工作。并且年内计划救助残疾人8000名以上,做好残疾人托养“阳光家园计划”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并建立完善未入学残疾儿童

  少年教育求助政策,确保不因贫、因残失学、缀学,力争将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山东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定点学校”。

  3.东营市“助残日”开展的活动

  五、具体案例

  2012年7月28号,我们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刘星昌老人的家中。带着几分胆怯与同情我们推开了刘大爷家的门,刘大爷带着几分疑惑招呼我们坐下,我们说清来历之后老人热情的招呼我们并与我们小队成员聊起来。刘星昌老人今年64岁,是利津街道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全家人住在土胚房里,仅仅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这一项医疗保障。五年前他患了严重的脑血栓致使半身瘫痪,经过疗养下肢虽有所好转但走路时仍然一瘸一拐的,如果不拄拐杖根本无法正常行走。因为经济原因刘大爷耽误治疗以致左手臂瘫痪。

  刘星昌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残疾人,但他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老人并不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垂头丧气,愁眉苦脸,也并不因身体的残缺而自卑。他坦然面对生活,从容面对命运带给他的一切。从刘大爷的身上我体会到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像刘大爷一样的平凡人,身体残缺的刘大爷在平凡的生活中乐观的生活,坚强的面对挫折。从这位老人身上我们学到的是一种人生哲学。

  六、实践报告总结

  在调查过程中,我的心灵无时不在受着震撼。虽然残疾让他们失去了自由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幸福的渴望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虽然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法规来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但我们每个人要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着诸多的困难,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偏见,全社会每个人都能伸出自己关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用我们真挚的心来抚慰残疾留给他们的伤痕,让生活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爱,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充满更多爱和关怀。

  残疾人的调查报告经典(二)

  一、调查背景

  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工作的重心所在。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身体先天或者后天受到的伤害,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这使得他们的生活面临许多的困难。与城镇相比,农村残疾人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经济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活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农村残疾人家庭因残致贫、因贫致残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成为恶性循环。残疾人的生活现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越来越多的案例告诉我们:单纯依靠社会和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残疾人自己努力去改善生活状况,就业和创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和参与社会的基础,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关键。

  12月10日——16日,县残联、喻家坳乡残联在喻家坳乡喻家坳村、南岭村和九龙峰村三个村,对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进行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向社会展示残疾人创业和就业面临的困境,展示他们的需要,最终通过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希望农村残疾人就业和创业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和政府支持,为他们的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我们的数据结果对助残社会组织和残疾人本身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他们面对就业面临的困难和努力的工作方向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调查数据

  此次问卷共发放180余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51份,由于残疾人普遍的教育水平比较低,问卷的有效率不是很高,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问卷的数据得出一些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状况的基本信息。

  基本情况:年龄在16-20岁的9人,占6%,21-30岁的17人,占11%,31-40岁的23人,占15%,41-60岁的102人,占68%。男性101人,占67%,女性50人,占3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00人,占67%,初高中文化程度49人,占3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人,占1%。

  收入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64人,占42%,800-1600元72人,占48%,1600-3000元12人,占8%,3000元以上3人,占2%。

  需求状况:残疾人救助需求59人,占38%,教育需求24人,占16%,就业需求30人,占20%,康复需求24人,占23%,社会关注程度需求4人,占3%。

  就业认知程度:认为残疾人非常有必要就业的87人,占57%,认为有一定必要的51人,占34%,不是很有必要的9人,占6%,完全没必要的4人,占3%。认为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个人的事情的56人,占36%,认为是家庭的事情的37人,占25%,认为是国家的事情的27人,占18%,认为是社会的事情的31人,占21%。

  就业状况:

  认为除身体条件限制外的所有正常人能做的工作的81人,占54%,认为可以发挥残疾人的个别优势,做有些难度的工作的38人,占25%,认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的32人,占21%。

  知道有关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人111人,占74%,不知道的40人,占26%。

  认为解决残疾人就业最有效方式为集中安置的有68人,占44%,分散安置的21人,占14%,个体从业和自主创业的34人,占23%,认为三者效果相仿的28人,占19%。

  认为残疾人就业的最大障碍是自身心理障碍的68人,占45%,认为是身体条件制约的35人,占23%,认为是就业创业机会缺乏的21人,占14%,认为是信息封闭,流通不畅的27人,占18%。

  认为残疾人创业遇到的困难是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深入的28人,占19%,认为资金缺乏的66人,占43%,认为知识技能缺乏的21人,占14%,认为缺少社会支持的33人,占22%,认为行业竞争激烈的3人,占2%。

  残疾人希望在发布残疾人就业信息方面给予帮助的有73人,占49%,希望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的43人,占28%,希望为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提供必要帮助的21人,占14%,希望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的14人,占9%。

  三、数据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残疾人待就业人员以“4050”人员居多,家庭状况比较贫困,大部分月收入在1600元以下;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可见农村残疾人虽然大都有工作,可以维持生计,但由于受到身体残疾的条件限制,从事的工作技术水平低,收入水平较低,残疾人中有一技之长可以自主创业

  获得高收入的比例很低。而作为中青年的残疾人农民工已成家有子女,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用于子女教育、养老及日常各项生活的开支占去了收入的大部分,农村残疾人在生活负担方面承担着和正常人一样的压力,但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收入水平较低,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残疾人所承担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健全人。

  仍有38%的残疾人认为需要救助,比例超过30%的就业需求,认为就业是个人的事情的仅占36%,反映了残疾人被动等待政府救济,而不是主动就业寻求脱贫的思想状况。

  有26%的农村残疾人尚不知道国家有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反映了对农村残疾人政策宣传工作的缺失。

  认为残疾人创业遇到的困难是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深入的28人,占19%,认为资金缺乏的66人,占43%,认为知识技能缺乏的21人,占14%,认为缺少社会支持的33人,占22%,认为行业竞争激烈的3人,占2%。由此可推出结论: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社会氛围问题是制约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最大障碍,也是我们对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工作努力的方向。

  尚有9%的残疾人需要就业工作方面的法律救助,反映了仍有部分用人单位歧视残疾人,存在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问卷中对于“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建议”,调查对象的缺失值比例较高,开放性问题中部分调查对象写出:政府方面对残疾人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希望政府多慰问救济;对于自主创业感到很迷茫,没有希望。这很清晰的反映了农村残疾人对自主创业没有意识,说明惠残政策的宣传和落实过程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应。

  四、调查结论

  农村残疾人素质不高。一是残疾人思想观念亟待改变,需要逐步摆脱依靠政府救济的思想。二是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等不能适应竞争机制下的就业需要。三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容易产生自卑、过激的情绪,不利于就业创业。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一方面,对现有的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税收优惠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我县虽然对一些自主创业的典型作了一些宣传,但对政策宣传这方

  面重视力度不够,除在农村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时涉及以外,甚少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教育残疾人在依法维护自身的劳动权利上力度不够,残疾人在就业创业中遇到侵权现象,一般选择沉默应对。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作为一个有7.8万残疾人的人口大县,尚没有出台符合我县实际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办法。许多农村残疾人想改变现状,每年到县残联来咨询就业创业的人数不少,没有相关奖励扶持政策,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就业市场建设滞后,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接受残疾人,不愿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和福利服务;社会对残疾人的支持很少,政策支持不到位,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二是公益性岗位开发较少。根据人社局统计,在全县近3000个公益性岗位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足3%。三是高端就业机会少。残疾人受到身体状况、信息渠道、传统观念的限制,在选择职业上,选择渠道比较单一,选择面比较狭窄,即使自主创业也只能从事简单、收入低的工作,而且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资金、技术等的困难;在IT、电子商务、营销管理等高端就业上还是空白。

  五、建议与对策

  加强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对于改善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县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幸福新宁乡也有至关重要作用。残疾人就业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支持。因此,要形成政府主导、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全社会参与支持扶助的格局,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残疾人自己潜力的发挥和能力的挖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的实现,使残疾人就业真正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重视教育。残疾人的文化程度决定了就业的方向。一是加强学校教育。增加对残疾人教育投资,加大对残疾人的教育扶持力度,使残疾人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全日制教育;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同时通过教育,改变残疾人的就业观念,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二是加强心理教育。在各村(社区)卫生室要普遍建立残疾人心理咨询室,提高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心理素质,着力转变“等靠望”的心理。

  加强服务。一是职业培训。制定残疾人就业培训整体规划,建立和完善残疾人

  就业培训体系,形成残疾人培训的专业队伍,创新培训方法,采取残联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依托各乡镇的实际,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对残疾人进行定向职业培训;对有创业意向的残疾人举办创业培训班;对创业之初的残疾人进行“个性化”创业指导培训等等。二是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援助等服务,建立农村残疾人就业信息平台,不定期发布残疾人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了解残疾人就业诉求。三是资金扶持。对残疾人就业,特别是残疾人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可以通过税收减免和用活小额贷款,争取康复扶贫贷款,积极扶持残疾人从事养殖业、手工业和其他形式的就业。

  部门联动。一是开展执法检查。县民政、人社、国税、地税、残联等单位联合定期对安排残疾人的用人单位进行执法检查,要求企业要与残疾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办理五险一金。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建议县人民政府公益性岗位划拨不低于15%的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开发适宜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如保洁员、保绿员、报刊亭和公厕管理员等,并纳入县邮政、城管、规划等单位的管理考核内容。三是优化创业环境。县工商、国土、国地税等单位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方便,简化程序。依托县人社就业资源,完善就业登记、信息服务和培训等服务,将残疾人就业市场纳入社会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当中,建立起统一、高效、有序的就业服务体系。

  政策扶持。根据我县实际,争取出台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创业就业奖励扶持办法,健全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在普惠的基础上提高特惠力度,激发残疾人就业创业热情。

  拓宽渠道。一是采取招商引资形式,引进一批资本、技术雄厚的福利企业和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二是主攻盲、聋哑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重点突破精神、智障残疾人庇护工厂、农疗等就业模式。三是转移农村残疾人劳动力,积极鼓励和扶持残疾人外出务工。四是采取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减轻残疾人就业创业资金压力,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发展立体种养,如猪粪饲鱼、鸡粪养菇、烟粮轮种等。五是规划残疾人就业创业园,用园区管理方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六是推动残疾人高端就业。鼓励残疾人走信息化道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走网络经营,既可以避免残疾人行动不便带来的困难,又可以足不出户帮家

  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还可以让残疾人在网络贸易的运作中体会尊重和成就。

  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倡导文明的残疾人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观念,使社会充分认识到实现残疾人就业不仅是残疾人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社会应该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残疾人的调查报告推荐(三)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今年5月10日至31日在全市由各县(市)、区残联组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11.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4.01%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西丰县2002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2004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无能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比例也较大;

  4、企业转型下岗失业、及取缔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营运,车主未有合适就业机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标准偏低等。

  三、已采取措施和办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镇几次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提高10%标准享受,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里职工实行医疗保险,农村一些地区开展了初级养老保险;铁岭县、昌图县农村试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受益较大。

  3、全市实施了5年的残疾人"十项爱心工程",以及开展的"光明行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人建房",在省里争取了百万元的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市里在棚户区改造,取暖费补贴都对残疾人给予了关怀和照顾。

  4、开展了按比例残疾人就业;

  5、省市县各级政府拨专款为特困残疾人口建房;

  6、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一帮一"活动。

  7、采取了定期救助和临时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趋于完善。

  8、市里今年4月份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对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救助操作性强。

  四、下一步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想法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真正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扶贫救助在农村是核心,要加大资金力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2、省、市将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保障标准提高一定比例。市财政每年划出一定资金为残疾人建房。

  3、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关于残疾人的救助措施,尽快出台铁岭《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于1月24日转发省财政厅等13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意见》对残疾人在扶贫、就业再就业、税费减免、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住房采暖、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法律维权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4、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

  5、扩大就业,增加残疾人收入,落实好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法规,每年从残保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定期培训残疾人就业,以重新安置为主。

  6、动员社会力量,每年在全市开展资金和实物救助(经常性)。

  7、落实好省政府残疾人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文件;市县财政按人口比例筹集残疾人专项经费,开展如"光明行动"和给肢体残疾人购代步车和无彩电家庭购彩电,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要求。

  残疾人的调查报告热门(四)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展开及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使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有新的突破,寻找与发现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近期我县组织人员进行了残疾人生活就业情况调查摸底,以新形势下xx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梳理出了“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并根据“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及残疾人事业主体活动的逻辑总结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为今后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一)xx县残疾人基本情况。我县各类持证残疾人1794人,平均每5户中就有一个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其中视力残疾321人,占我县残疾人总数18%;听力残疾160人,占9%;言语残疾71人,占4%;智力残疾102人,占6%;肢体残疾1076人,占60%;精神残疾55人,占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能力,属一级重度残疾人占全部残疾人的20%;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很差,属二级残疾的占26%;有一定劳动能力,可以就业的,属三、四级或聋哑残疾的占54%。

  (二)xx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目前,全县残联拥有13名专职工作人员,分管康复科、教就科及办公室事务,各尽其职。对我县残疾人职业专业化、康复培训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县残联下分设14个乡镇残联,全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及办公设施,配有专职理事长、干事,176个行政村(社区)全部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共同协调工作。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今年来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县加大了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开展了“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残疾人救助工程,“白内障复明”工程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我县完成手术

  余例,手术脱盲率100%,脱残率98%,基本实现无障碍县的目标要求;实施“助听工程”免费为

  名聋儿进行听力检测、耳膜制作、配发数字式助听器;实施“助行工程”,2008年助残日期间,县残联组织将100多辆轮椅、手摇三轮车直接送到贫困残疾人手中;实施“安居工程”,县残联本着“穷中选穷”的原则,确定对14乡镇的3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实施“医保工程”,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残疾人就医难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通过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各单位分散按比例安置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创业以及残疾人劳务输出等就业渠道,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按照市残联的工作安排,开展了残疾人就业生活状况和0—6岁各类残疾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县残疾人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情况,扎扎实实的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经过3个月认真细致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各项数据汇总、分类、存档、分析,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人民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由于残疾人自身的原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于劣势,残疾人与正常人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残疾人在康复、就医、生活等方面需要救助人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与扶残助残的形式单一、救助资金不足之间形成很大矛盾,造成残疾人奔康步伐较慢。2008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中央开展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强调人权、人民的利益,残联的工作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同时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残联工作应该注重实践调研,了解基层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情况,分析残疾人需求,发现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寻找新环境、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十七大精神,努力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十七大的三民政策应辐射到农村的残疾人群体,并且这个群体应该得到特殊照顾和重视。可以说,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工作任重道远。经过调研分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可以概括为“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

  (一)残疾人工作人员扶助意识、理论水平仍然薄弱,需要加强思想学习。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人道主义理论、以人为本、增能理论、正常化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我们应该注重学习与积累,以新形势下xx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发展理论抽象思维能力。

  (二)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程度仍然不高,需要发展职业化道路。近些年来,民政部、计生委、共青团等部门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力量,残疾人专职委员不论是工作层面和范畴,还是服务和属性,都属于社会工作者范畴,我县应该积极自省自身工作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专业的指导,专业的科学方法有利于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我们的工作人员很明显知识水平不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三)残疾人工作人员反思能力仍然很弱,需要提高救助工程中建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近些年,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救助工程,只有认真反思工程项目的程序、环节、理念支持等才能锻炼出建立工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而我们的工作人员恰恰缺乏这种思考,工作盲目,思维系统混乱不能很好的为残疾人群体服务。

  (四)残疾人服务文体宣传工作仍然不到位,需要加大力度开拓多元化宣传手段。我县开展了很多残疾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较高的知

  晓率,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解,项目开始工程及结束阶段宣传不到位,不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宣传职责不明确,在宣传工作上往往忽视其重要性,且宣传工作比较琐碎,需要耐心与细心。因此责任明确非常重要。

  (五)残疾人事业资金仍然不足,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尽管残联征收社会保障金,残联的工作项目多,服务范围广,办公设施及康复设施都需要很多资金,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开拓多重资金渠道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资金充足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指标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

  (六)农村残疾人生活仍然困难,需要提高基层工作水平。从上述调查表格中,我们发现农村残疾人工作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农村残疾人户数、人数占很大的比例,农村纳入低保的范围明显处于劣势。辖区内残疾人总人数共计1790人,纳入低保残疾人总人数只有900人,还有相当大比例的残疾人没有得到保障。农村与城市享受低保的金额也有很大差距。城市每人每月可得到276元的救助,而农村每人一月只有166元的救助。农村未就业的绝对人数也很大。这些充分表明,当前农村残疾人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需要迫切提高农村残疾人生活质量。

  三、打动我县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考

  残疾人事业发展包涵三大相互联系的主体:残疾人工作人员、残疾人服务活动及残疾人群体。上面总结的“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也是围绕这三大主体展开的调查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残疾人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意识、专业化程度及反思能力;残疾人文体宣传服务、资金投入服务;以及各类残疾人群体生活就业状况都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下面继续围绕这三大主体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有所帮助。六项建议可以根据三大主体分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

  (一)抓好残疾人工作人员思想理论水平学习工作,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以人道主义、正常化及增能等理论为基础才能做好工作,残疾人弱势群体不仅需要正常化的生存环境、生活及工作能力上的增强以及人道主义关怀,残联工作更应该保障他们缺失的权利,残疾人工作者应该有这个觉悟与意识帮助残疾人补偿他们应有的权利,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是社会对残疾人

  缺陷负有的责任,应该具有使残疾人群体恢复的功能,使其融入与适应社会生活。经常性开展理论思想学习培训班,提高工作者的思想觉悟与理论思维能力。

  (二)抓好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培养大批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决策。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08年6月全国第一次组织了社会工作师专业考试,对于残疾人事业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和科学方法。基层残疾人队伍特别是残疾人专职委员应该作为社会工作者走上职业化道路。目前,王思斌教授把中国社会工作分为三类,即中国社会中所说的普通社会工作,由政府部门承担、服务于困难人群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和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士进行的社会工作。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属于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而当前这种社会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残障康复”服务机构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属于《规定》适用范围。很多地方残联已经开展了有益的探索,xx市残联建立了称之为“量体裁衣”的完整工作机制,培养一批专业化服务队伍。xx市出台了《xx市社区残疾人工作管理办法》,明确社区残疾人工作社会化。通过公开考试,175名残疾人成为xx市第一批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走上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职业化岗位。根据社会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县的残联工作应该考虑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学习成功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发展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思考。

  (三)抓好残疾人工作人员的反思能力训练,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工程的长效机制工作。残疾人工程的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系统思考,全面部署,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反思能力,做好项目开展的各项工作,同时注意环节的连接与程序的连续性,做好档案管理,积极开展工程讨论与思考活动,不断锻炼他们的反思、思考能力。

  (四)加大宣传文体工作力度,扩大残联工作透明度。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广泛宣传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和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楷模,感召全县人民奋发图强、创业致富、奉献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荐本地区、本单位有关残疾人及残疾人事业的优秀新闻作品参加评选。继续积极开办残疾人专题栏目,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结合残疾人重大节日,进行多角度、大规模宣传。进一步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体育人才的培养,适应新的残疾人体育运动竞赛规则,不断提高竞技水平,为我县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加强对残疾人特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组织选拔优秀节目和作品参加省、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利用网站倾听残疾人心声,及时了解残疾人困苦,回答残疾人提出的疑问,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搞好宣传措施,1、及时宣传与实施项目紧密结合。把握好残疾人实施项目的进程,制作具体规划,做好宣传文体工作。2、发展多样化宣传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宣传残疾人服务项目,发挥宣传画、宣传单、知识手册、宣传栏、广播、电视与报纸等宣传手段的作用,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3、设立专人宣传服务,明确责任。实行宣传问责制,设立专人负责,同时做好协调工作。

  (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扩大残疾人福利服务覆盖面。残联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县残疾人工作众多项目与工程的实施都需要资金流通运转,物质投入是必要的,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是我县残联的重要工作,残疾人工作者应该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想法设法达成残疾人群体的愿望,真诚为他们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老龄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支持残疾人工作,维护残疾职工、残疾青年、残疾妇女、残疾儿童和残疾老人的合法权益。红十字会、慈善协会慈善团体要积极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企事业单位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

  量。按照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宗旨,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力度。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适当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重点做好残疾老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服务。做好社会捐赠,支持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六)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搞好农村残疾人服务。中央、省市已经相继制定了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们残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把农村残疾人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做好农村调查工作,认真汇总信息,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寻找与科学发展观不符合、不适应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与体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把残疾人群体看做特殊群体,充分尊重他们的生活、教育、就业权利,发挥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作用,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

  总之,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及时的调研与分析是必要的,全面贯彻十七大以来中央关于重视民生工程的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查与分析,及时总结梳理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不断反思,构建符合十七大精神、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机制。为以后的残疾人工作指明方向,残疾人事业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全面落实“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速度,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残疾人的调查报告最新(五)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残疾人奔小康的步伐,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构建民心心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为进一步全面掌握我镇残疾人的收入状况,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扶贫议订帮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新埭镇的概况

  新埭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零距离接壤,处于杭嘉湖平原、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是平湖市的“北大门”。20xx年,实现生产总值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规模企业产值3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4%;财政税收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72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69元,比上年增长13.1%。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城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嘉兴市级文明镇”、“嘉兴市平安镇”等荣誉称号。

  二、残疾人收入基本情况

  全镇现有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全镇区域面积77.3平方公里,有254个村民小组、14292户、51818人,其中持证残疾人总数1247人,肢残664从、智残183人、视力残130人、言语残160人、精神残108人。1、从残疾人家庭收入来看,全镇收入低于4000元有407户,1038人口,其中残疾人278人、涉及269个家庭。其中2500元以下的有216户、残疾人223人,2501—4000元的53户、残疾人55人。4000元以上的967户、残疾人969人。2、从残疾人年龄就业来看,全镇1247人,60岁以上为417人,18岁以下的为80人,18—59岁的830人,其中在企业就业的为273人,年均收入9500元,最高的18000元,最低的不到5000元,从事农业的为273人,这些人大部份收入低,年均收入2500元,最高的14000元,最低的不到1000元,而且是占人数比例的50%。有226人丧失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有58个残疾人自主创业。3、从家庭成员的结构看,劳动力较少。从家庭人口数量看,全镇农村总人口47265人,共12926户,户均3.66人;而此次调查的残疾人户均为2843人÷1236户=2.3人,两者相比较,相差1.4人,2.3人中还包括残疾人。说明劳动力相当缺乏。4、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残疾人中有57%的是文盲及半文盲,小学占32%,初高中的占11%。

  、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并且存在较大的偏向性。从低于2500元216户来看,家庭收入来源主要务工,占低收入总户数的12.31%。主要是我镇抓了按比例就业工作,全镇压有392名残疾人得到了安置,占残疾人劳动年龄段的47.7%.6、家庭自身基础情况较差。残疾人年人均低于4000元的家庭财产少,木结构住房占65%,并且家庭财产中各类电器的拥有率也不是最高,且只拥有一些普遍的产品。7、子女上学特别是高校费用难于解决。收入低于2500元,20岁及以下的人口数为148人,由于学费导致家庭贫困的为9户,以每户3人计算,人口数为27,比例为18.24%。2501-4000元,有16户,占低收入总户数的10.7383%。

  三、残疾人的创收愿望

  着重对于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残疾人家庭作重点分析,对于已进入镇敬老院的34名残疾人不作分析,高于4000元的也不作分析。1、对家庭发展要求:收入在2500元上下的户对有明显区别。收入低于2500元,主要表现在等、靠,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2501-4000元,虽有自我发展的意识,但缺乏发展的自由方向。2、对就业要求,收入低于2500元,主要劳动力就业率低,原因是孤残,2501-4000元,主要劳动力就业率相对比较高,导致家庭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家庭人员不合理。3、对政府扶持要求强力。发展方向不同。低于2500元,自我发展意识差,等子女长大,靠政府救济,2501-4000元,有自我发展的意识,表现在:新埭低收入农户从事二三产业意愿表来料加工比例外出务工比例农家乐比例1812.08%10570.47%1711.41%新埭低收入农户农村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参加情况表参加养老保险户数比例参加医疗保险户主比例26户17.45%144户96.64%4、收入来源。收入低于2500元的有216户,主要来源是低保金,2501-4000元,收入来源自己劳动。

  四、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几点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对残疾人群体扶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全面小康的要求,对汲取财富能力差的弱势群体要给予扶持,构建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机制。扶持的内容包括几层含义:一是让他们有获取收入的平等起点与平等机会;二是使他们有维护生活和尊严的基本生活条件;三是帮助他们提高汲取财富的能力;四是要建立起扶持弱势群体的社会机制。特别是加大法规宣传,营造全社会助残的良好氛围。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残疾人保障法规,特别是按比例就业,解决残疾人生活门题。以新埭镇为例,全镇规上企业86家,职工人数28300人,按1.5%就业,则需要安置257人,规下15200人,则需要安置257人,228人,全镇可安排585人,可基本安排全镇劳动年龄的残疾人,推荐一些残疾人到企业务工,真正解决残疾人的生活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2、鼓励自主创业。残疾人创业在新埭镇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同心服装有限公司的李佰生、大齐塘的陈勤华、张其汉开办柜具厂、三六的种粮大户舒静华、鱼折塘经商的戚三玲,成为残疾创业的典型,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新埭农业产业优势,利用葡萄、芦笋等基地,开展与残疾人结对扶持。3、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因特殊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基本无劳动力的低收入户就应将他们纳入低保户,保证他们基本生活的需要。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的推广力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4、转变惰性思想,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解决生产资金,落实帮扶措施。主动参与进行农业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加宽就业渠道。对缺乏和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上无依无靠的残疾人可采取救济补助的“输血”型帮扶办法,将之纳入农村最低保障体系,确保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对于有劳力的残疾人,在发展生产自救上进行帮扶,增强其“造血”功能,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要做到城市、农村统筹兼顾,特别是残疾人要优先照顾,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培育发展农民中介组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产品,积极引导各类农村能人、龙头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技术服务部门以及供销和粮食等流通组织牵头,从而保证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提高其收入水平。5、开展助学。搞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时有效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认真解决好残疾人的资金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村低保对象的救助优惠政策,切实解决残疾人“治病难”、“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今年内开展的“爱心平湖

  慈善助学”活动,资助了全镇17户残疾人子女上高校,同时结合市双百工程,与32名残疾人子女结对助学,受到广大残疾人及子女欢迎,树立党和政府的新形象。6、开展送温暖活动。对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每年节前开展走访活动,一方面政府关怀弱势群体,调整这些人群的心态,体现党和政府温暖,维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鼓励低收入户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推荐访问:残疾人生活权益保障调研 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残疾人 调查报告 参考

本文标题:2023年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完整)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fanwendaquan/diaochabaogao/2023/0429/24773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3年关于残疾人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完整)》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