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3-31 16:00:06 | 来源:网友投稿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单元教学设计【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完整版】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1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小胖胖,他呀,原来很没有礼貌,在家看见奶奶,就装作没看见,看见叔叔,跟叔叔说话,说:“喂!喂!喂!”真是没礼貌,大家见了都摇头,后来呢,小胖胖变了,看见奶奶,远远地就叫:“奶奶好!”看见叔叔,赶紧跟叔叔招招手。现在人人都夸胖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们一起学这首《小胖胖》。

  二、学习歌曲。

  1、节奏游戏——模仿打拍,提示注意倾听(培养良好的音乐倾听习惯)

  2、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范唱,听听小胖胖是怎样的孩子第一段,回答问题

  2)用表情告诉老师。再听—————小胖胖经过大家的帮助后又是怎么样?欣赏第二段回答问题

  3)学习歌词—随老师一起朗读(教师有感情的朗读)

  4)表演小胖胖和叔叔———请两位学生,(进一步体会歌曲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5)随老师分句教唱第一段

  6)教唱第二段

  7)分句领唱,齐唱,(比比谁的记性好)

  8)学生演唱

  3、分小组扮演角色:奶奶、小胖胖、叔叔。

  三、拓展

  分小组创编角色,自己加动作,自己编歌词。

  听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这首歌歌词通俗易懂,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是非分辨能力,所以对于小胖胖的前后的言行能够分辨出对错。而小胖胖又是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所以唱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在学唱的环节的节奏游戏时,有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还可以,自己独立打拍的时候就有点乱了,有的手跟嘴不和谐,有的唱歌结束后还在拍着,我知道是因为*时的训练缺乏目的性,是在将来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这是一首领唱的歌曲,让同学领唱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欣赏《种玉米》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或同他人合作按音乐节奏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

  2、学生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3、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和激发对劳动的热爱,并在与他人合作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表演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教学难点:

  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庄稼吗?(小麦、水稻、玉米、红薯、高粱等等)农民伯伯要怎样做才能种出这么好的庄稼?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听听歌中在种什么庄稼?都让我做些什么劳动啊?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种玉米(除草、施肥、撒种、浇水)

  2、复听歌曲

  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四二拍);情绪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活泼的?

  3、解决难点;

  连续两个附点音符的演唱。

  4、小声跟着老师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拍手打击节奏

  (1) x x x x|x x x |x x| x —

  校园地里播种上 金 玉 米

  (2)x x x x|x x x |x x| x —

  我来锄 地 你来 割 茅 草

  (3)x x x x|x x x |x x| x —

  幼芽娇嫩需 要 勤 浇 水

  5、随琴视唱歌曲

  第一句由教师示范x、 x节奏

  第二、三句学生观察和第一句的异同处,自学

  6、教师伴奏,速度可慢一些,学生分组练习互教互学,遇到的困难说出来,教师面向全体同学指导、纠正。(如:“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让学生体会“马蹄声”)

  7、教师评价唱的好和不够好的地方,并纠正唱错的词句

  8、熟悉歌曲,随伴奏音乐将歌曲完整地演唱

  9、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有力的气势和开心的心情演唱歌曲。(要求:除了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表现劳动气氛,还要准确演唱二分音符的时值)

  10、教师对孩子的演唱予以评价

  三、表演歌曲

  1、请孩子们出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沙锤,以及发出短音的打击乐器。对孩子们的制作表示赞赏,对特别有创意和制作特别精美的乐器的孩子奖励。

  2、分组编创动作表演歌曲。

  四、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孩子们通过自制乐器,和舞蹈动作把歌曲表现的淋漓尽致。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准备:出示相关图片,播放课前音乐扬州民歌《茉莉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江苏扬州的诗句

  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曾在诗中提到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好一个xxx烟花三月下扬州xxx!

  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扬州美吗?

  二、寓教于乐

  感受歌曲

  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

  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轻松、活泼,充满活力,表达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生跟范唱音乐轻声唱歌词。

  生跟琴声填歌词唱。边唱边找什么地方感觉比较难唱

  三、创造表现

  有难唱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结合用读歌词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难点

  好的,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不要唱错哦!

  一到两遍,直至唱熟

  生再唱一遍歌词唱出活泼与诙谐的感觉来注意歌曲的强弱感觉、衬词的表达等。

  同学们唱得不错!《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关于民歌我们以前也讲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谁能够说说,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不错!民歌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正因为这样,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杨柳青》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来演唱的话一定会更加有趣的。

  原来民歌中的衬词这么有意思。接下来,我们再用扬州方言来唱一遍,不过我有个要求,变换一下方式来演唱。你们给我出出注意。

  1、领唱、齐唱;

  2、加动作演唱;

  3、加上一些打击乐器唱

  拓展延伸:

  同学们唱得真好!民歌《杨柳青》因题材的不同,有很多变体,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女声独唱和女声合唱的《杨柳叶子青》。

  生听歌曲

  四、完美结课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4

  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课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乐与相关文化

  第一课时

  《雪花飞舞》 《江雪》跟着录音学唱《江雪》 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熟读古诗

  第二课时

  唱歌《雪花》 雪花的形成

  第三课时

  唱歌《小雪橇》 用打击乐器编配伴奏

  第四课时

  跟着录音学唱《小动物告别会》 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

  第五课时

  排练、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冬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冬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3.完整地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二)具体要求

  1.学会歌曲《雪花》和《小雪橇》?了解雪花的形成。

  2.听赏《雪花飞舞》,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听赏童声齐唱《江雪》,熟读古诗,并跟着录音学唱这首歌曲(齐唱)。

  3.分角色表演《小动物告别会》,可以将这首歌表演作为新年音乐会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1.录音机、投影仪。

  2.录音带或CD《雪花飞舞》《江雪》,歌曲《雪花》《小雪橇》《小动物告别会》(以上歌曲均需范唱带及伴奏带)。

  3.雪花飞舞的录像带。

  (二)文字、图片材料

  图片:

  1.国画风格的“江雪”图。

  2.小动物头饰及场景布置。

  3.《小动物告别会》歌词。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冬天来到了!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唯一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飞扬的大雪。那晶莹、透明的雪花,能给孩子们带来多少欢乐!那银妆素裹的大地,仿佛就像童话世界一般,孩子们在雪地里尽情地玩耍: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而可爱的小动物,也早早地进入了冬眠期,相约明年再见了。

  本单元就从以上几个不同的生活侧面入手,来编排教材内容。学唱歌曲《雪花》,表达了孩子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心理;《小雪橇》表达了孩子们快乐的天性;听赏乐曲《雪花飞舞》则与《小雪橇》快乐的情绪有所不同,乐曲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歌曲《江雪》含有一种空旷的意境;表演唱《小动物告别会》则从小动物告别这样一个角度,介绍了动物冬眠的知识。通过学唱、听赏这几首歌曲、乐曲,进一步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对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进行本单元教学时,正值冬天来临。在飞扬的雪花中,同学们唱着《雪花》《小雪橇》等歌曲,自由地玩耍,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

  本单元继续使学生在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给学生以更多的空间,如在欣赏乐曲《雪花飞舞》时,可用动作、语言或舞蹈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可为歌曲《小雪橇》设计打击乐器伴奏(可设计模仿马蹄、马铃的节奏),教科书没有任何提示,教师应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

  表演唱《小动物告别会》教科书只有插图,没有歌谱及动作图示,这既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也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极大的创作空间。教师可根据设备、场地和学生的情况,与学生一起,共同精心设计好这一活动,并在教学现场进行各种即兴创造活动。场地的布置、

  小动物的头饰等,教师要提前作好准备(在配套教学光盘中,有表演示范,供教师参考)。如果编排、表演效果较好,可将这首表演唱作为学校(班级)期末晚会的节目。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

  2.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3.在音乐表演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本单元的难点:

  1.在欣赏《江雪》时,教师应讲解古诗,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所描写的意韵。

  2.在学会歌曲《小雪橇》后,教师启发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特别应注意启发学生模仿马蹄奔跑的声音。

  3. 表演唱《小动物告别会》,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大的曲目,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需要靠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完成。

  (三)音乐材料分析

  1.《雪花飞舞》

  这首乐曲是根据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所创作的钢琴组曲《儿童园地》中的第四首。《儿童园地》由6首乐曲组成:1.练习曲“博士”;2.小象催眠曲;3.洋娃娃的小夜曲;4.雪花飞舞;5.牧童;6.木偶的步态舞。本册教科书所欣赏的《雪花飞舞》是电子合成器演奏的。

  乐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乐曲开始,在高音区奏出一小节柔和而清淡的 ,接着第二小节开始左手在中音区进入,随即左手的同向进行变为反向进行,仿佛雪花在逐渐变大; 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密集音型在快速的流动和不断重复中游离、模进,惟妙惟肖地模仿了漫天飞雪的景象,同时,乐曲弥漫着一丝淡淡的忧郁。

  四小节经过句后,乐曲进入第二部分。连续的三连音、丰富的和声色彩、多变的节奏与音色、渐强的力度变化,仿佛漫天的大雪、刺骨的寒风,也使人隐约感到狂躁与不安。

  经过四小节逐渐减弱的连接句后,乐曲进入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渐弱的力度、逐渐上行的音区,仿佛漫天的大雪、刺骨的寒风已逐渐变为纷纷扬扬的雪花。最后,大地变得一片沉寂,人们的心情也显得无限惆怅和寂寞。

  2.《雪花》

  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词描写儿童对晶莹的雪花感到好奇,数“花瓣”的情景,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奥秘的初步探究。

  从歌词上分析,前面是描写儿童对雪花“花瓣”感到好奇;后面是对雪花的组成的探究,虽然歌词似乎没有给出答案,但从“只见一个圆圆亮亮的小水点”来看,实际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歌曲为F大调,2/4拍,是多乐句的不规整结构。第一、二乐句的节奏与第三、四乐句基本一样,“一二三四五六”虽然是念白,没有旋律,类似一个经过句,但从歌曲的整体结构来看,伴奏却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念白部分应为第五乐句;第六乐句音域从高到低,节奏也与前面产生对比,给出肯定的答案。第七、八乐句不论是节奏,还是旋律的走向来看,都与前面几个乐句有较强的对比性。的节奏,与儿童急切的问话结合紧密“雪花哪去了?雪花不见了!”最后用肯定的切分节奏、重音起句:特别在“水”上,标记了保持音记号,已经找到了答案。

  《雪花》这首歌曲虽然短小,但歌词具有儿童特点、音乐形象生动,是一首比较优秀的儿童歌曲。

  3.《江雪》

  《江雪》是根据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同名诗篇所作的歌曲。此诗为作者受贬于永州时所作。描写雪后鸟息人绝的空旷景致,而突出孤舟独钓的老翁形象。迎风斗雪,寒江独钓的渔翁,正是诗人坚贞而又孤寂无援形象的写照。此诗纯用白描,意境空旷,耐人寻味。

  歌曲为宫调式,4/4,由不对称的五个乐句组成(第四、五乐句为经过扩充的乐句)。

  歌曲第一乐句,音乐在较高的音区展开,显得空灵而静谧与诗句的意境相吻合;第二乐句在中音区进行,将诗句完整地咏唱一遍,但因乐句结束在角音上,未能产生稳定的终止感。第三乐句变化重复第二乐句,但作者似乎对孤舟独钓的老翁似有无限的赞誉,不惜再用笔墨,用衬词“啦”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慨,在较低的音区咏唱“独钓寒江雪”。综观全曲,音乐的走向是由高到低,而每一个乐句也有这样的趋势,音乐的发展暗合诗句意境,词曲结合紧密,似有惆怅之感。

  听赏这首歌曲后,可让学生小声跟着录音学唱。因歌曲音域较高,如时间允许,也可由教师教唱,定调可改为1=bE或1=D。

  4.《小雪橇》

  歌曲《小雪橇》描写儿童们在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快乐嬉戏的场景。歌曲为降B大调,2/4拍,由6个乐句组成。第五、六乐句是补充乐句,进一步渲染了歌曲欢快的情绪。歌曲节奏丰富、速度较快,欢快、活泼,充满了童趣。歌曲中有几处音程跳动较大,此外,还有两处切分音,教唱时应注意。

  5.《小动物告别会》

  歌曲为三段体。第一乐段为3/4拍,由五个乐句组成,音乐情绪较为抒情。第二个乐段为2/4拍,由七个乐句组成,音乐情绪欢快、活泼;第三乐段又回复到3/4拍,由四个乐句组成加一个尾声构成。速度放慢,好似动物伙伴们在依依惜别,相约来年再相会。

  这是一首表演唱歌曲。需要学生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表演。由于歌曲相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讲,篇幅较大,所以,建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一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可跟着录音学唱,也可跟着教师学唱)。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表演排练。

  由于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节音乐课,此后,学生们也将放假,准备过春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次告别。所以,建议将这首表演唱,放到期末晚会上表演,一定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5

  设计意图:

  “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本单元以“巧嘴巴”组合,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和体验声音创造之“巧”。听赏《我家小院嘴巴多》、《鸭子拌嘴》、《唱大戏》、《蝈蝈和蛐蛐》,增强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多种音响和好奇和兴趣,尝试模仿与表现。学唱歌曲《数鸭子》、《猜谜语》和有创意地练习“绕口令”,练练自己的“巧嘴巴”,让小朋友对拥有“巧嘴巴”充满信心,并体验到音乐更讲究声音之“巧”。

  单元目标:

  1、在听赏和演唱歌曲的活动中,感受音乐情绪,拓宽学生的动物知识面,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积极有序地参加音乐游戏和音乐表演,并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表演大胆、投入。

  3、通过练习《绕口令》和欣赏《鸭子拌嘴》,感受与了解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对表达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的作用。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真正的“巧嘴巴”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单元重点:

  1、能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今”。

  2、在演唱、听赏歌曲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单元难点:

  1、用自已创作的节奏及不同的速度念出独特的“绕口令”。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创编和表演乐曲的动作。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动:我的创造: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2、听:《我家小院嘴巴多》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我节奏念绕口令,知道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对表现情绪和气氛的作用。

  2、通过《我家小院嘴巴多》的听赏与表演,从各方面了解家畜和家禽的知识。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有节奏感地念绕口令,尽量与其他同学不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动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1、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游戏,游戏的题目是“请你跟我这样说”。

  出示:

  ①今天 天气 真正 好

  ②今天 天气 真正 好

  ③今天 天 气 真正 好

  【设计意图】:教师按不同的节奏、速度说一遍,学生跟一遍,并请学生找出不同点。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说的几句话,有什么变化?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知道,相同话可以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来表达,不同的节奏与速度可丰富表达方式,并为以下绕口令学习起到示范与铺垫作用。

  2、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①出示绕口令

  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成果,一起跟着读一读、比一比,哪一组的绕口令念得最有创意。

  ②教师总结表扬

  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创作,感受创作的乐趣,并在朗读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评价。

  三、学习“我家小院嘴巴多”

  (一)情境创设

  师:其实,老师家的小院里也有很多的巧嘴巴,你们猜是什么?

  生: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并模仿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与动作,增加对各种动物的了解与热爱,并为以下的演一演作好准备。

  (二)导入学习

  1、学生听录音范唱,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合唱吧。

  2、跟着录音唱一唱,并模仿动物的动作演一演。

  3、把歌词中的动物换成其它动物唱一唱、演一演。

  ①说出其它动物的特征,在老师的帮助下创编歌词。

  ②根据创编的歌词唱一唱、演一演。

  【设计意图】:学习书本上的歌词后,创作自己的歌词并实践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1、师:今天,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来念了绕口令,并给乐曲《我家小院嘴巴多》编了第二段歌词,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

  (出示顺口溜“巧嘴巴”,生齐读。)

  2、随音乐“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动出教室。

  上课时间:3/14 二(1)

  3/15 二(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数鸭子》

  2、听:《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数鸭子》,能用唱名跟老师模唱该歌歌谱,并背唱这首歌。

  2、通过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打击乐器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演奏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并能有所描述。

  教学重点:

  能有表情地背唱《数鸭子》。

  教学难点:

  感受节奏与速度对乐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数鸭子》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数鸭子》

  1、听录音范唱

  师:上节课,我们在小院里看到了那么多的巧嘴巴,热闹的气氛引来了一群鸭子。瞧,它们过来了。听录音范唱,熟悉旋律,整体感受歌曲。

  2、有节奏地跟教师读歌词,并用动作模仿鸭子的形象。。xkb1。com

  【设计意图】: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同时,为以下的表演唱做准备。

  3、学生随着《数鸭子》的范唱乐复学唱歌曲,并随歌曲自由律动。

  4、分组演唱两段歌词,并交换演唱内容。

  5、跟老师模唱歌谱。

  6、背唱这首歌,并请学生上台表演唱。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巩固歌曲的教学。

  三、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

  1、初听乐曲,初步整体感受乐曲形象。

  导入:这么多活泼的鸭子我们数也数不清,哎呀,现在它们又在干嘛呀?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总结:原来鸭子们在拌嘴呢,导出曲目《鸭子拌嘴》。

  【设计意图】:学生在描绘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师在学生的发言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出欣赏的题目。

  2、复听乐曲用动作模仿鸭子拌嘴,体验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对乐曲的重要性。

  学生分成几组,边听音乐,边想象自己就是那群鸭子中的一只,随着音乐的进行用动作来模仿鸭子拌嘴的情景,并对有创意的动作小组予以激励表扬。

  上课时间:3/17 二(1)

  3/18 二(2)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猜谜谣》

  2、听 《蝈蝈和蛐蛐》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并拓宽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通过听赏和表演《蝈蝈和蛐蛐》,了解这两种昆虫。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

  歌曲《猜谜谣》中衬词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猜谜谣》

  (一)导入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游戏,熟悉歌曲内容,并且不公布谜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三)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这本来就是一首儿歌,颇具幽默性,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既熟悉了歌词内容,又熟悉了歌词节奏,诱发了学习兴趣。

  (四)学唱歌曲

  1、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3、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听一听,演一演《蝈蝈和蛐蛐》(男声独唱)

  1、导入:在夏天的夜晚,当人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田野却热闹了起来,同学们说说看都有些什么?(生回答,师出示一蝈蝈和蛐蛐的图片)

  师:这两只昆虫长得多像呀,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出不同点后,教师可再介绍一下这两种昆虫。

  【设计意图】: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增长学生的知识面。

  2、欣赏

  ①初听乐曲,熟悉乐曲。

  师:听,现在蝈蝈和蛐蛐它们唱起了歌,听听看,它们唱得到底是什么?

  ②复听乐曲,巩固拓展。

  学生根据乐曲描绘的音乐形象来表演和想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唱大戏》

  2、拓展 综合表演本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大戏》和念念白,了解戏曲的打击伴奏乐器,初步了解戏曲锣鼓经。

  2、综合拓展本单元的内容,说出在生活中的其它“巧嘴巴”,在老师的帮助下,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教学重点:

  跟着《唱大戏》的音乐准确地念念白。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本单元中的“巧嘴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跟很多的动物巧嘴巴做了好朋友。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听听它的嘴巴巧不巧。

  教师拿出一件戏曲打击乐器,如锣、钗等,敲出丰富的节奏,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这件乐器在什么情况下用得比较多?

  生回答戏曲。

  欣赏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引出歌曲题目《唱大戏》

  【设计意图】:在导入的同时,初步了解戏曲中的打击乐器。

  二、学习《唱大戏》

  师:你们有没有看过唱大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唱大戏吧!

  1、听听《唱大戏》,感受乐曲中蕴含的戏曲元素。

  2、跟着《唱大戏》的音乐念一念歌曲中的念白。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并初步接触戏曲锣鼓经。单并不要求掌握。

  三、综合拓展

  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巧嘴巴,同时你们的嘴巴也越来越巧了,那你们还记得这些巧嘴巴都唱了些什么呢?(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巧嘴巴,这要靠同学们不断地去寻找、去发现。

  【设计意图】:所学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知道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并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音乐。

  师:呀,所有的巧嘴巴都到这儿来了,我们一起来开个联欢会吧。现在请同学们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内容,可以自己一个人独自表演,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准备一下,要拿出最好的水*来哦!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小小的奖励呢!

  生:自由组合排练,并踊跃上台表演。

  老师根据表演的情况,评出各奖项,如:大大方方奖、最佳台风奖、最佳效果奖、最佳节目奖等等。

  《数鸭子》教学反思

  《数鸭子》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歌,很多小朋友张嘴就能够唱出来。但是殊不知,越是熟悉的歌曲,学生的优越感就越强烈,就会毫不吝啬的大声唱出来,这样就少了聆听的步骤,容易出错。

  三班教学这一课时,初听《 数鸭子》这首歌时,有些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而且我发现那些学生的口型跟歌词都合得上。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把原本要聆听两遍的,改成一遍。接着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然后就跟着伴奏慢慢地加歌词。一遍结束之后,学生已经基本会唱了,接下来的两遍随录音范唱,学生都唱得很好,没多少时间,学生已经很快掌握了这首歌曲,比我预设的快得多。但是在教学后期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演唱歌曲后,用动作来表现的时候,就不能两者兼顾了,记得动作就不会唱,能唱就不能演,并且学生在节奏上还掌握得不是很好。而且就连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也忽视了。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在一班上这一课时,我吸取在三班的教训。由于很多小朋友在学前班都已欣赏或演唱过,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把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改放在了“o”四分休止符的感受和运用上。首先创设情境,感受表现休止符。通过设计音乐游戏“木头人”表现休止符。学生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可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可同学间相互配合,音乐停止时,学生马上摆出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可爱造型。再让学生哼唱这一旋律,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在“0”处,鼓励学生用各种动作表示,用点头、拍肩、打响舌等。“木头人”游戏是一个学生比较熟悉,又简单易学的游戏,在课堂运用中,给其配上简单的旋律,能让学生把音乐和游戏结合起来,进一步用肢体语言表现休止符。其次在情境中演唱休止符。学生模仿鸭子的可爱样子学一学,进一步在情境中表现四分休止符。再进行歌曲教学,初听歌曲《数鸭子》,生随琴演唱,休止符“o”用鸭子叫声“ga”来表示,边演唱边进行即兴表演。随后进行歌曲创编。在整堂课的设计中,着眼于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运用四分休止符,动中感受、体验,玩中表现,唱中运用。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爱动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善于模仿,喜好游戏,他们的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往往与活跃的肢体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对于相对枯燥、单调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游戏贯彻于四分休止符的教学,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游戏中,在玩乐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学会这一基本乐理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教师也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课堂还很活跃。

  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刻地体会到了: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了解歌曲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2、行为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哼唱、表演等音乐时间活动,纲手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3、情感目标: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热爱来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感知劳动的光荣,懂得劳动使生活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次活动主题-爱劳动,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结合模仿满足低年级儿童的好动性,使学生从小建立起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谁知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热爱劳动

  2、做事情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3、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

  二、欣赏歌曲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猫钓鱼》的主题歌的名字就叫《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获得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这个美术片的片段,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吧

  (多媒体播放录像)

  2、师:等课后老师会把完整的美术片放给大家看的,通过简短的影片我们又对歌曲加深了印象,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问题是:歌曲中都出现了那些小动物,他们都在做什么?(播放音频)

  3、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

  小鸟————梳妆 公鸡————唱歌 小喜鹊—————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糖 小蝴蝶——贪玩耍

  4、按节奏读歌词

  5、随音乐哼唱歌曲

  6、教师提问:大公鸡、小鸟,小蜜蜂、小喜鹊他们的表现与小蝴蝶有什么不同啊?(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学习不劳动,其他的小动物都很勤劳,爱劳动)

  7、同学们回答 的太棒了,作为奖励,老师再给你们放一段精美的小舞蹈,看看视频里小朋友是这样用舞蹈来表现歌曲的(播放多媒体视频)

  8、这些小朋友跳的好不好啊?那你们能自己为歌曲来创编一个小表演吗?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比他们跳得还要好!前后座的同学可以互相的商量一下,看看怎样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9、学生随音乐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价

  三、活动延伸

  1、师:在学习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勤劳的小动物,他们都是怎样劳动的?

  2、师:在学校和家里你都参加过哪些劳动?感受是怎样的?

  3、游戏:下课了,同学们都走了,可是教室里还有一些没有打扫好的地方,你能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没有打扫好。

  四、小结:同学们太棒了,你们不仅表演得好,而且做得也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人人都会成为劳动的小能手,用你们亲来的双手把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丽,因为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让我们大声的说“劳动最光荣,”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共同演唱一遍这首歌曲,让我们到歌声中再一次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孩子们对这首歌曲很熟悉,大部分孩子都会唱歌曲,编创活动很积极,课堂效果很好。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指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感受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通过对乐曲的多次感知和欣赏,在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随音乐表演《劳动最光荣》

  师:劳动是很光荣的,劳动的形式也很多,打铁就是其中的一种。古时候,人们使用的兵器、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等铁器都是由铁匠用手工敲打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

  谁能说说管弦乐器包括哪几种?大屏幕展出

  1、初听

  (1)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大家边听边想,在你听音乐的同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a、学生欣赏

  b、欣赏后学生自由发言

  (2)师:对,这首乐曲描写了美丽大森林的景色和铁匠们愉快打铁的场面。你能模仿打铁的动作吗?

  2、复听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更仔细地听一遍这首乐曲,想一想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

  a、学生欣赏

  b、欣赏后学生自由发言

  师:全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音乐比较抒情优美,第二部分的音乐比较欢快热烈。

  二、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1、初听

  (1)师:现在我们就先来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请大家听一听这部分音乐的旋律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出示板书]等方面是怎样的?描绘了森林早晨怎样的景色?

  a、学生欣赏

  b、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出示:速度 较慢 ; 旋律 *稳 ;节奏舒展 ;力度 较弱 ;情绪 优美抒情 ]

  (2)师:这部分音乐以较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较弱的力度,*稳且优美抒情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早晨宁静祥和的景象。

  2、再听

  师: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时的美丽,并且边欣赏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放音乐]

  3、小结:

  刚才,我们仔细欣赏了第一部分乐曲,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美丽的晨景。

  〈第二部分〉

  1、初听:

  (1)师: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请小朋友听听这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力度以及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第二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音乐有什么不同?这一部分的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a、学生欣赏

  b、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速度 较快 ;力度 较强 ;节奏 明快 旋律 跳跃 ;情绪欢快热烈 ]

  (2)小结:

  师:第二部分的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欢快具有波尔卡午曲的风格,表现了森林中的铁匠愉快而辛勤劳动的场面。[出示图片]

  (3)复听:下面就请大家随着音乐的节拍用打击乐器来敲一敲,学做小铁匠。另外,再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的结尾在情绪上起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a、学生边欣赏边表演

  b、欣赏后自由发言

  (4)小结:结尾部分节奏更紧密,速度更欢快,情绪也更热烈,表现出铁匠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喜悦的心情。

  问:打铁是一种很辛苦的工作,为什么铁匠们却那么高兴,干得那么欢呢?

  学生回答

  师:说得对,因为劳动是很光荣的,劳动能创造财富,劳动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所以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接下来,就让我们完整地再次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并且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

  三、欣赏全曲

  1、欣赏全曲

  2、师:谁来说说今天我们欣赏了什么乐曲?欣赏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通过欣赏使我们懂得了劳动是很光荣的,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

  教学反思:学生们能随音乐热情的演奏乐器,节奏把握的比较准确。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珍重友情的精神

  2、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做准备。

  教学重点:

  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难点:

  表演唱《小动物告别会》,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大的曲目,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需要靠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完成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小动物告别会》、小动物头饰及场景布置 、 《小动物告别会》歌词。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小动物告别会》:

  1. 教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

  2. 听录音范唱。

  3. 教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 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美。

  5. 教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第二段与第一乐段在节拍、情绪、速度等几方面的区别。

  6. 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小动物们在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会。

  7.学会歌曲后,第一、三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可按歌词内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较长、歌词较多,要求学生背唱有一定难度。学生能跟着录音比较完整地延长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有机会进一步熟悉这首歌曲。

  (二)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1. 播放《小动物告别会》的伴奏带,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并组织大家简单讨论。

  2. 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另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如“× × ×”、“× ×× ×”等)。

  3.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们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与,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

  4. 如场地条件稍差,无法让全班学生同时表演,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猴子蒸糕》的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风趣、活泼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故事创编和表演。

  2、通过多媒体课件对音乐的播放,让学生在看中学,通过可爱的卡通形象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思。

  3、通过欣赏壮族民歌《猴子蒸糕》,在了解壮族音乐曲调的同时,总结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真理,加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教学重点:

  欣赏《猴子蒸糕》,感受歌曲的风趣、活泼特点。

  教学难点:

  能主动参与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什么样的小动物?(出示小狗、小猴头饰)

  师:今天我们要来听一个《猴子蒸糕》的故事。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播放动画歌曲)

  师: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什么事呢?请同学们仔细听(听歌曲录音)。

  2、回答问题:好,大家都听明白了吗?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啊?哪位同学来叙述一下?(找学生来叙述故事情节)

  3、阐述道理:不劳动者不得食,不劳动就不能得到吃的。

  三、学唱歌曲

  1、根据歌曲内容,为五副图片排顺序(出示图片课件)

  ①一边听歌曲,一边为图片排顺序

  ②有表情地模仿小猴和小狗的语气和动作。

  2、(出示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把歌词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语气)

  总结:要用心去体会歌词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不劳动就得不到吃的,劳动最光荣。

  3、随歌曲旋律哼唱。

  4、加入表情和动作去演唱。

  四、歌表演

  1、分组进行讨论,应该怎样演。(提示:道具有粉糕、蒸锅、头饰)

  2、一组表演,另外一组给予评价

  五、小结

  同学们演得真不错,老师想问问你们,通过这节课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最光荣!

  教学反思:学生们能够随音乐自由地进行表演。学习中充满了乐趣、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10

  单元概述:

  本单元编选了演唱《小孩不小歌》、《我当老师》、《买菜》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欣赏《变妈妈》、《老师的通知书》、《钉扣子》等歌曲,音乐游戏“买菜”、“根据声音编故事”,以及“采集与分享”劳动歌曲等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将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表现不同风格、不同情绪的歌曲,并享受音乐创造的成功与快乐。

  单元主题目标:

  1、增强独立自主意识和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关注生活中的声音,知道音乐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

  2、音乐欣赏活动中能理解歌曲的内容和基本情绪,能随音乐做出自然的表情与体态反应,能随乐律动。

  3、用自然、较有力的声音唱出歌曲《小孩不小歌》的自豪感;用活泼、轻巧的声音唱出《我当老师》的幽默天真。体验数板在歌曲中的运用。能用唱名模唱该歌曲的歌谱。

  4、能认识简单的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谱,知道反复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小孩不小歌》

  2、听《变妈妈》

  二、教材分析:

  1、《小孩不小歌》是一首通俗、简练的儿童歌曲,表现出顽皮与略带挑战意味的自豪感。《变妈妈》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儿童歌曲,曲调、歌词充满了少年儿童的天真烂漫,用“调换角色”的想象表达了对妈妈的情感和怎样当好“妈妈”的判断。

  三、学情分析:在聆听获得较深印象后,通过感受终止感和节奏、旋律线的变化,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孩不小歌》,努力表现出年纪小志气高的精神风貌。

  2、指导学生用心听赏歌曲《变妈妈》,通过欣赏歌曲,增进学生对妈妈的感情,理解妈妈的辛劳。

  五、教学重点:正确地学习演唱歌曲《小孩不小歌》,并把握好歌曲的情绪。

  六、教学难点:欣赏《变妈妈》时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妈妈的辛苦,让学生学会体谅妈妈。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分享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都还是小孩子,但小孩子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今天,妈妈不在家,想象一下我们一个人在家能干些什么事呢?

  生答:(自由回答: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自己做饭……)

  (2)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老师要是生了这么乖巧的孩子一定会很开心的!为了你们这么乖孩子,现在我要奖励大家听首歌!(放歌曲《竹马》的vcd碟片)。

  生:听赏。

  (3)师:这首歌曲神气吧?(生答)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来学一首神气、有精神的新歌,歌名就叫《小孩不小歌》(板书,揭题)

  三、学习新歌《小孩不小歌》

  (1)多媒体课件播放劳动画面,配以《小孩不小歌》的录音;

  (2)学习朗读歌词(按节奏朗读):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嗨!你若小看小孩小,就比小孩子还要小。

  a、老师有表情地范读歌词;

  b、学生模仿朗读。

  (3)教师跟伴奏音乐范唱歌曲,边唱边做表演;

  (4)运用听唱法教学生演唱歌词;

  (5)请学生跟范唱cd完整演唱两遍歌曲,边演唱可以加上动作表演。

  (6)小小演唱擂台赛

  (a)师:同学们用很短的时间学会了这首歌曲,不过老师想听听个别小朋友的演唱,是不是每个人都唱得很好了?!现在进入“小小演唱擂台赛”时间,请各小组推选1~2名小朋友上前来表演唱卡拉ok,请音乐组长为他们分别打分,老师作参谋。

  (b)学生按要求竞争上前表演。

  (c)师生配合公布擂台赛的结果(以激励为主)。

  (d)教师点评,纠正演唱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或少到位的乐句。

  (7)、师生一同背唱歌曲《小孩不小歌》,可配以动作表演。

  四、谈话导入欣赏童声独唱《变妈妈》。

  (1)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不知小朋友知道不知道每年的三月八号是什么节日?(生:妇女节)

  (2)师:为了我们的成长,妈妈在日夜不停地忙碌着、操劳着!(放动画片《拇指姑娘》片段给学生欣赏。)

  (3)师:妈妈在不停地做家务,脸上的皱纹也增加了不少。我们都是爱妈妈的孩子,那怎样让我们的妈妈不要日渐变老呢?现在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说说解决这件事情的方法看!(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回答)

  (4)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给妈妈分担一些,还要少淘气一点,让妈妈少操一些心……听听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放歌曲《变妈妈》的录音,课件出示歌词)

  (5)请学生齐读歌词,理解歌词意思。

  (6)复听《变妈妈》全曲,请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律动表演(老师可以适当启发)。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上得很开心,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生):《小孩不小歌》;还听了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叫——(生):《变妈妈》。通过学习我们收获了愉快,还懂得了许多道理。课堂小结

  课时安排:4/13二(3)

  4/15二(4)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我当老师》

  2、欣赏《老师的通知书》

  二、教材分析:

  1、《我当老师》是一首天真活泼、极富儿童情趣的歌曲。节奏活泼明快,旋律幽默诙谐,歌词具有很浓的童话色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2、《老师的通知书》是一首进行曲风格歌词采用假设的形式,表现了同学们内心深处对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的渴望。

  三、学情分析:演唱歌曲时应做到吐字轻巧,声音有弹性,唱出俏皮、幽默、快乐的情绪。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当老师》,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2、通过欣赏童声独唱《老师的通知书》,让学生感受、了解日本歌曲特有的韵味。

  五、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唱、欣赏歌(乐)曲中感受、体验、表现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六、教学难点:正确演唱后四分休止和后八分休止。

  七、教学准备:录音机;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着歌曲《小孩不小歌》的音乐学做*神气地大踏步地进教室,并唱一唱《小孩不小歌》。

  二、欣赏童声独唱《老师的通知书》

  (1)多媒体课件——日本小女孩。

  师:看,来了一个日本小姑娘,她说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日本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啊?

  (欣赏《老师的通知书》)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韵味、情绪,听后请学生说说歌曲中唱了什么,再由老师告诉学生歌曲的名称,然后再次欣赏歌曲,提醒学生注意感受日本歌曲特有的韵味。

  三、导入新歌,学唱歌曲《我当老师》

  (1)导入与欣赏

  师:日本小姑娘走了,也带走了日本歌曲《老师的通知书》,不过没关系,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我们*的歌曲,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歌曲和日本歌曲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课件引入新授歌曲《我当老师》)

  (2)歌曲学唱

  ①欣赏歌《我当老师》

  师:这首歌与《老师的通知书》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歌曲与日本歌曲的不同之处)

  师:这首歌在唱什么呢?能用歌曲中的话来告诉我吗?

  (学生回忆歌词,回答问题)

  师:你能边说边用动作来表现吗?

  (学生回答并表演)

  老师总结并示范(边朗读歌词边表演)

  ②再次欣赏《我当老师》,师生共同表演。

  师:我们跟着音乐边说边做,好吗?(用动作帮助学生记歌词)

  ③教师弹琴,学生轻轻地哼唱歌词

  (反复进行数遍,对较难唱的地方重点指导)

  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我当老师》

  师:老师觉得大家都成了一个个小老师,那我们就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吧!

  (边唱边表演《我当老师》)

  四、我的创造(用你在家听到的声音编个故事)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

  师:今天,我们歌曲中的小老师还请我们小朋友到他家去做客呢!瞧!他的家到了。(展示画面)

  师:这个家好漂亮哦!里面都有什么呀?

  (学生观察后回答)

  (2)节奏练习

  师:请大家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五、小结

  师:小朋友,你们编的小故事真好听,但还有很多小朋友编的故事我们来不及听了,那请你们下次再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在歌曲《我当老师》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课时安排:4/18二(3)

  4/19二(4)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买菜》

  二、教材分析:《买菜》是一首湖北民歌。独特的旋律手法,中间的数板,以及紧跟其后的重复开头句的结尾,都赋予歌曲以浓郁的民族风格。歌曲旋律生动活泼,歌词非常通俗而生活化,表达了愉快的劳动情趣。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并喜欢《买菜》这首歌。

  2、认识蔬菜的品种,了解买菜的经过。

  四、教学重点:

  1、准确、清晰地唱好并记住歌词。

  2、说唱结合部分自然协调。

  五、教学难点:说唱部分的节奏训练,要求与之结合自然协调

  六、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

  二、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某某想为大家来表演一个节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一个学生表演“卖菜”,其余学生欣赏)

  师:谁来说说,他在干什么呀?(学生回答)

  (老师由学生的回答引入“买菜”这一概念,并提出要求,由“独角戏”转入“对戏”。)

  师:那你们愿意和自己的好朋友来表演吗?(组织学生,分配好蔬菜进行即兴表演)

  同时播放歌曲《买菜》

  三、趣味学歌

  (歌曲导入)

  师:表演的真不错!可以看出来不管是“买菜”的还是“卖菜”的,大家的买卖都做的很开心,连老师都被你们调动起来了!所以啊,老师想,你们是不是愿意把你们的蔬菜卖给老师呢?

  (学生回答,老师开始表演,边演边范唱,学生配合表演。)

  (老师的范唱要求准确到位,情绪自然流露。)

  师:你们想不想学这首歌呀?

  (学生回答)

  师:就请你们跟着老师来做一做,唱一唱吧!

  (在游戏中学唱歌曲,采用整体听唱法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式学唱,说唱部分采用奥耳夫的“声势”教学法,学生感受着用自己身体发出的响声与老师一起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中强调

  ××××|××|

  和

  ××××|×××|

  的节奏,意在突破节奏难点,为自然协调的唱好说唱部分作铺垫。中间可以加入“报菜名”的游戏,使节奏与菜名连接协调。演唱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感觉困难的乐句,由会唱的同学帮助解决,如无法解决再由老师帮助,直至学会。歌曲教学中还要注意反复记号和休止符的意义。)

  四、快乐演唱

  (老师在学生熟练歌曲的基础上再要求完整演唱。)

  播放多媒体课件,师生边欣赏,边跟着课件里的音乐演唱

  (要求再一次感受买菜时的快乐心情)

  五、品位生活

  设置情境,角色扮演(师为学生布置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

  歌表演《买菜》

  过程要求:

  1、“我”和奶奶出场,对话若干;

  2、“我”和奶奶来到菜市场,开始买菜;

  3、即兴创作;

  4、满载而归。

  六、小结

  播放课件,学生边唱歌曲《买菜》边整队出教室。

  教学反思:这节音乐课,主要通过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学习歌曲,参与音乐游戏,采集与分享这些环节而构成,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将所有的环节都紧紧新课程理念而进行,紧扣住音乐审美这个核心开展!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各方面的能力还需很好的进行培养,在课的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表演唱《劳动最光荣》过渡到自己动手模仿表演家务活;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吃的菜,在黑板上贴一贴,唱一唱;在音乐游戏这一环节,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买卖菜,最后在采集与分享活动中,让他们模仿各种劳动者表演,学生在一次次的亲身参与和实践中,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而也感受了音乐给自己带来的美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整个奖赏过程也都围绕这课的主题“菜”进行,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很浓厚。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教师的教变为他们主动的学,让他们参与想象,尽情参与到音乐中来。看着孩子们课后那喜悦表情,我甭提有多开心了!我不是在上音乐课,而是在和学生在分享音乐课,以后我还要把更加好的、更加精致的音乐课奉献给我最爱的孩子们!

  课时安排:4/20二(3)

  4/22二(4)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钉扣子》

  二、教材分析:《钉扣子》表现小朋友学着自己钉纽扣时认真的态度和喜悦的"心情。音乐旋律流畅,有较强的律动感,歌词*实,充满稚气,较易上口。

  三、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的情绪,要求用动作来表示。

  2、能与同学共同分享收获的快乐。

  3、学会用不一样的蔬菜名创编歌词。

  四、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作品欢快地情绪。

  五、教学难点:学会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内容。

  六、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vcd动画片、劳动歌曲vcd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买菜,那今天我们又要做什么了呢?

  (播放《钉扣子》,初听,要求静静聆听。)

  师:哪位小朋友来回答老师刚刚的问题?

  (学生回答)

  师:你能说出你听这首的心情吗?

  (学生各抒己见)

  师:谁来为这首歌起个名字呢?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有目的地进行选择。)

  师:小朋友们一定见过自己的家人为你们钉扣子吧,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学学呢?

  (再次播放《钉扣子》,复听,要求用动作表现心情)

  老师边做示范动作边轻轻哼唱,学生模仿老师来做。

  师:小朋友,告诉老师你们开心吗?

  (学生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比赛——看看谁扣扣子扣得最快!

  (老师组织,可以集体比,也可以分组比或个人之间比,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织游戏,游戏结束进行评比。)

  最后,一起随音乐边轻轻唱边做钉扣子的动作。

  三、分享

  师:你还会唱哪些劳动歌曲呢?

  (生:《劳动最光荣》

  生:《洗手绢》

  生:《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劳动歌曲的碟片,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分享呀?

  (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课前提出的要求进行此环节的教学,让同学之间建立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友谊,可以请个别同学边演边唱,也可以组合表演)

  最后,大家一起唱着劳动歌曲,开始实地练习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歌词创编《买菜》

  (这一环节老师可以先举例创编,要求学生改编歌曲中的若干蔬菜名进行创编,可小组进行,老师做好课后的分配工作。)

  五、课堂小结

  课时安排:4/25二(3)

  4/26二(4)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11

  课题

  第五单元

  教学内容

  《雨打芭蕉》赏析

  教学领域

  欣赏

  执教教师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国乐飘香中的《雨打芭蕉》。

  1、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以*民族乐器为主,与之前所学的*民歌《草原牧歌》、《劳动的歌》、《小调集萃》等单元形成呼应。

  2、本节课贯穿了民族器乐艺术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了解丝竹乐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3、广东音乐《雨打芭蕉》属于*民族器乐中的“丝竹乐”,具有小型乐队演奏、音乐情趣轻松活泼、演奏风格精致细腻、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主奏乐器音色突出,易于欣赏、易于学习,实为学习了解*名族器乐的佳作。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 能够体会音乐要素变化对音乐风格所起的作用,在观察力和注意力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上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感受和体验*民族乐器丰富的意蕴美,能对广东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知识目标

  了解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认识“换头合尾”、“合头换尾”“加花”等音乐创作手法。

  能力目标

  通过聆听《雨打芭蕉》,初步感受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了解高胡的外观和音色特点。运用听赏法去整体把握全曲旋律,再运用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广东音乐——《雨打芭蕉》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换头合尾、合头换尾、加花”等民族音乐创作手法。

  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法、引导探索法、思维导图法、小组讨论法、对比欣赏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像资料、思维导图教具、二胡和高胡

  教学过程

  一、乐器导入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民族乐器吗?

  学生回答教师所提问题

  2、二胡、高胡实物介绍,请民乐社团学生演奏二胡和高胡,重点介绍高胡,聊聊广东人的语言特点与高胡的音色有相通之处。

  学生对比乐器的外观,聆听二胡和高胡的音色。

  3、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介绍广东音乐的特点,教师出示课题: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设计意图】

  让民乐社团学生分别演奏二胡和高胡,不仅能让其他学生了解高胡音色,也能激发学习广东音乐的兴趣。

  二、整体把握

  师:播放《雨打芭蕉》,并提问:演奏的乐器有哪些?乐曲在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在你脑海中浮现什么样的场景?

  生:边欣赏视频《雨打芭蕉》边思考老师所提问题

  【设计意图】

  整体把握《雨打芭蕉》的旋律特点,感受乐曲情绪,了解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高胡。

  三、分段赏析

  1.听赏第一部分

  师:播放第一部分旋律,出示简谱。请学生找找相同的旋律,引出换头合尾和合头换尾。

  生:找出相同的旋律,认识换头合尾和合头换尾。

  师(出示第一部分乐谱)提问:请同学们找一找最密集的节奏在哪里?

  生:找出节奏最密集的旋律,跟琴哼唱第一部分旋律。

  师:介绍“加花”的民间创作手法。

  小游戏:跟着老师练习声势节奏,进一步强化“加花” 的创作手法。

  声势节奏谱例:

  师:弹唱第一部分旋律,带领学生熟悉主旋律。

  【设计意图】

  通过几个环节设计,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几个创作手法,密集的节奏象征着雨越下越大,让学生明白艺术源自于生活,让学生体验艺术的同时,懂得如何欣赏艺术。

  听赏第二部分

  师:播放第二部分旋律,出示简谱。并提问:你能听到哪些乐器?他们在描绘什么呢?

  可以提示学生从节奏、力度、演奏法记号等方面去分析出此段旋律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

  生:聆听之后分小组讨论所提问题。

  中心发言人解答,其他小组质疑、追问、补充。

  师:请大家画旋律线,通过顿音记号模仿雨打芭蕉的动作。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找出其他几件民族乐器,通过音乐中的节奏、力度、演奏技巧等去分析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小组合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画旋律线模仿雨打在芭蕉上的动态特征,将枯燥的乐理知识糅合进艺术表现中,让学生参与表演,提高学习兴趣。

  3.听赏第三部分

  师:播放第三部分旋律,出示简谱,并提问:此段的速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主要围绕哪个音在旋转?

  生:回答老师的问题,速度变化意味着雨和芭蕉的动作也发生着变化。

  师:介绍此乐句围绕着商音在旋转,简易介绍五声调式。

  【设计意图】

  速度变化也是欣赏音乐需要感受的一部分,商音的简介让学生了解*的五声调式。

  四、完整聆听

  师:播放完整乐曲,带领学生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生:边听边模仿所听到的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设计意图】

  带着所学的知识再去聆听,可以更清晰明了地了解《雨打芭蕉》,加深对广东音乐的认识。

  五、知识梳理

  根据思维导图回顾所学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

  思维导图的梳理,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自己总结。

  六、作品背景介绍

  教师请一位同学通过自己在课前查阅的资料,为大家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教师进一步补充。

  【设计意图】

  一首作品的景点呈现也离不开它的灵魂——创作背景,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广东音乐。

  七、拓展欣赏、知识检验

  师:播放《欢乐歌》和《喜洋洋》,并提问:哪一首是广东音乐?

  生:听辨哪首是广东音乐。

  【设计意图】

  知识检验,巧妙加入《欢乐歌》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八、教师小结

  广东音乐只是我国浩瀚的民间音乐的一种,更多的民间音乐需要我们去了解学习,更需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与发扬

  板书设计

  卡片式思维导图展示、旋律线。

  教学反思

  因自身不会演奏高胡,所以想到了可以利用学生资源,由学生去演奏二胡和高胡,既完成了这个教学环节,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思维导图展示整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听辨环节中将下次课程内容的江南丝竹乐与本节课广东音乐进行音乐风格方面聆听对比,既考察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能为下次课进行铺垫,从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从整体来讲,整个课堂环节是流畅的,通过短短的一节课学生基本能掌握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12

  学情分析:

  1、学生能够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

  2、能够多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加齐唱、合唱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游击队歌》

  2、学唱歌曲《致音乐》

  3、学唱歌曲《游击队歌》

  4、欣赏乐曲《牧童短笛》

  教材分析:

  在本单元艺术家的故事里,分别介绍中外美术家和音乐家东山魁夷、舒伯特、张大千、贺绿汀,他们的艺术道路和人生追求为人们展示了创新,执着的精神,是我们艺术学习的光辉榜样。

  教学目标: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介绍了四位著名艺术家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在欣赏、感受、歌唱、绘画表演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精髓感悟艺术家的精神。

  2、从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体会其作品的魅力。

  3、欣赏音乐家贺绿汀的其他音乐作品和他的故事。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生*与创作,感受音乐家的品格和用艺术报效祖国的经历。

  教学重点:

  1、从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体会其作品的魅力,学习歌曲《致音乐》,基本能感受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感受贺绿汀的音乐作品,能够哼唱出把部分《牧童短笛》。

  教学难点:

  1、《致音乐》的节奏比较复杂,附点节奏比较多,音高和音准要注意

  2、《游击队歌》中的节奏比较复杂,十六分音符多,是歌曲的节奏很密。

  教时安排:

  五课时

  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 5/9~5/11

  教学准备:

  1、有关贺绿汀音乐作品的录音带

  2、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生活、创作活动的图片

  教学内容:

  1、介绍贺绿汀

  2、欣赏《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欣赏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及他的故事。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生活与创作,感受音乐家的品格和用艺术报效祖国的经历。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调整好情绪准备上课

  用歌声进行和老师问好

  用准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

  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

  随时引导学生要注意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

  二、介绍贺绿汀了解贺绿汀的生*:

  贺绿汀湖南人,早年参与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后任武昌起义,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1931年,贺绿汀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三、欣赏《游击队歌》

  1、欣赏歌曲《游击队歌》,体会歌曲情绪。

  2、介绍《游击队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了创作背景后对歌曲进一步欣赏

  对战斗充满信心

  1937年底,“八、一三”事变爆发:作者为鼓舞士气创作了这首献给全体将士的歌,从洪洞县高庄召开了八路军总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会上首演,从此传唱开来。

  四、小结

  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

  教学准备:

  《游击队歌》的欣赏资料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并能够运用卡农形式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用老师所给出的旋律分别进行断音和连音的练习

  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注意自己的发声位置

  同时要注意每个学生的演唱姿势是否准确

  二、学唱歌曲

  1、复习歌曲创作背景

  2、听赏歌曲

  请大家听一听每个乐句是怎么分的?

  3、学习歌谱

  a、找一找歌曲中有没有相同旋律的乐句

  b、用慢速、分乐句唱一唱

  c、用中速唱一唱

  4、学习歌词

  a、用慢速填上歌词

  b、用稍快的速度唱一唱

  1937年底,“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作者为鼓舞士气创作了这首歌献给全体将士……

  按照歌曲中的标点符号分

  找出相同乐句

  注意十六分音符和变化音的音准

  注意音符唱清楚

  注意乐句中的变化音

  注意吐字要清晰

  三、用正确的情绪唱一唱

  四、小结

  反思:

  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旋律轻快、简单,学生一下子就乐于接受,学生对那个年代的战争不够了解,通过对歌曲的历史背景、作者的介绍,让他们了解更多,也更能体会歌词表达的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从而可以从歌曲演唱中表达出来。

  第七单元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 5/16~5/18

  教学准备:

  《牧童短笛》音响资料

  教学内容:

  1、复习《游击队歌》

  2、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欣赏、感受贺绿汀的音乐作品,能够哼唱出部分《牧童短笛》的旋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调整好情绪准备上课

  用歌声进行和老师问好

  用准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

  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

  随时引导学生要注意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

  二、复习歌曲《游击队歌》

  1、复习歌谱

  2、复习歌词

  a、用慢速唱一唱

  b、唱出游击队员的机智

  c用多种演唱形式巩固

  第三乐句的后十六分音符:

  5 5 1 1 2 3 4 5 6 56 5 3 2 4 3

  旋律中的变化音要唱准:

  2 2 2 3 #4 5

  吐字清晰地进行演唱

  三、欣赏《牧童短笛》

  1、介绍《牧童短笛》

  2、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的情绪

  3、轻轻地哼唱乐曲的主旋律

  20世纪30年代,在*,作为舶来品的钢琴音乐,几乎无人问津,然后,有一首成熟的并以鲜明的个性和民族特色登上国际艺术乐坛的*钢琴曲就是贺绿汀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

  乐曲中情绪舒缓到活泼再到舒缓变化。

  a+b+a

  四、小结

  第七单元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 5/19~5/20

  教学准备:

  1、舒伯特艺术创作和生*小故事

  2、《魔王》的cd资料

  教学内容:

  1、了解舒伯特的生*

  2、欣赏《魔王》、《摇篮曲》

  教学目标:

  1、从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体会其作品的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用老师所给出的旋律分别进行断音和连音的练习

  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注意自己的发声位置

  随时引导学生要注意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

  二、介绍舒伯特的生*

  了解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维也纳。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

  仅18xx年一年,舒伯特写了144首歌曲期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

  三、介绍《魔王》

  1、介绍《魔王》的

  《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这首歌曲创作于18xx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

  一个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惊呼……

  四、介绍《摇篮曲》

  a、从它写出那时起,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国的母亲们和歌唱家传唱着。

  b、欣赏《摇篮曲》

  轻声哼唱

  五、小结

  第七单元 第五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 5/23~5/25

  教学准备:

  《致音乐》的音响资料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致音乐》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致音乐》,基本能感受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5 5 5 5 5 4 3 2 1-

  mi mi mi mi mi yi yi yi yo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用老师所给出的旋律分别进行断音和连音的练习

  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注意自己的发声位置

  随时引导学生要注意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

  二、学习歌曲《致音乐》

  1、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2、歌曲中的休止符较多,边听边感受

  3、听歌曲旋律,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要听清楚

  4、唱一唱歌谱:

  a用慢速唱一唱

  b、用中速唱一唱

  5、填上歌词:

  a、用慢速唱一唱

  b、中速唱一唱

  抒情、优美地

  数好休止符的时值

  注意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先去掉装饰音唱一唱,数好休止符的节奏

  注意音高及音准

  注意连音线的歌词:

  使我的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带进美好的世界中

  三、用适合的情绪唱一唱用适合的情绪唱一唱

  四、小结

  教学反思:

  舒伯特的作品可能学生在*时课外听到过但不熟悉,进过介绍他的生*以及其他作品,使学生对他了解更多、更深。艺术歌曲经过了时间的推敲成为经典,但并不是经典都可以被学生马上接受,关键在于老师的正确引导,要帮助学生在反复的演唱中体会到艺术歌曲的魅力。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13

  学情分析: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做简单描述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楚词》(选段)

  2.了解“曾侯乙编钟”、“金编钟”的故事

  教材分析:

  青铜器在我国的艺术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青铜器种类繁多,有饮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杂器等。本单元旨在以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等几个方面联系青铜器的文化与历史,让学生通过故事和传说有兴趣地探究传统文化,在绘画、表演、音乐、诗歌等活动中感受我国悠久的文化和青铜器艺术。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故事和传说有兴趣地探究传统文化,能对青铜器器形和纹样进行观察、分析、了解、描绘,根据青铜器图案、形态进行模仿与创作表演,喜欢欣赏古代乐器和音乐,能在表演、音乐、诗歌等活动中,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和青铜器艺术。

  教学重点:

  1.了解编钟以及古代青铜器乐器的发展情况,了解我国古代乐器和音乐的相关知识。

  2.感受和探究青铜器纹样上所表现的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主题及故事。

  教学难点:

  听赏编钟音乐作品片段,感受其音乐特有的声音效果,了解我国古代音乐知识,感受悠久的文化艺术魅力。

  教时安排:三课时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六(1)(2)(3)(4)

  教学准备:

  1.有关“曾侯乙编钟”的音响资料

  教学内容:

  通过老师介绍和视频资料了解曾侯乙编钟的故事

  教学目标:

  了解编钟的故事,感受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调整情绪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上课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二、介绍青铜器(边看课件边介绍)

  1.青铜器的类别

  2.青铜器的用途

  a农具与工具b兵器c饪食器d酒器e水器f乐器

  a兵器b礼器

  在等级社会中,一部分青铜器被用于贵族间各种礼仪活动

  三、介绍编钟

  1.通过课本图片了解*古代乐器—编钟,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将收集到的《国宝档案——曾侯乙编钟》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

  1.对编钟这个*古代青铜器乐器有初步了解

  3.通过视频资料了解曾侯乙编钟的故事

  a曾侯乙编钟的挖掘、历史

  b编钟的构造、发声

  c编钟的复制、保护

  视频时间较长,

  分上、中、下三部分,根据课上时间灵活安排。

  四、小结

  带领学生回顾这一课时所了解到的曾侯乙编钟的内容

  第三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六(1)(2)(3)(4) 3/24~3/25

  教学准备:

  有关“曾侯乙编钟”、“金编钟”的音响资料

  教学内容:

  通过老师介绍和视频资料了解曾侯乙编钟、金编钟的故事

  教学目标:

  了解编钟的故事,感受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调整情绪

  用歌声和老师进行问候

  二、曾侯乙编钟的故事

  老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曾侯乙编钟的历史和它的挖掘工作。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往下看。

  回忆上集的内容

  和老师一起观看中集、下集

  了解曾侯乙编钟的构造、发声

  以及编钟的复制、保护

  节选 15分钟左右

  三、金编钟的故事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套金编钟,它是乾隆80大寿时送的大礼,关于这套编钟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通过短片了解一下。

  了解“金编钟”的故事

  15分钟左右

  四、小结

  编钟知识小竞赛

  用竞赛的形式检验一下自己对编钟的了解。

  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六(1)(2)(3)(4) 3/28~3/30

  教学准备:

  1.编钟的音响资料

  2.铜鼓舞的图片及音响资料

  教学内容:

  1.听赏乐曲《楚辞》片段

  2.了解铜鼓舞

  教学目标:

  1.听赏编钟音乐作品片段,感受其音乐特有的声音效果,了解我国古代音乐知识,感受悠久的文化艺术魅力。

  2.认识铜鼓舞,并简单了解它的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和老师用歌声进行问候

  二.欣赏乐曲《楚辞》

  1.学生视唱歌谱

  2.对较难的小节进行重点练习

  有相似的乐句,找一找,再对比唱唱

  3.听听编钟与众不同的音色

  4.编钟的演奏特色

  5.再欣赏,跟唱旋律

  慢速视唱歌谱一遍

  难点小节大家一起练习解决

  全曲有八行,每两行的节奏、音都比较相似

  欣赏编钟的音色

  它属于变音打击乐器,发音类似钟声,清脆悦耳,延音持久具有东方色彩

  跟唱旋律(唱歌谱)

  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节选一些乐句唱

  三.欣赏铜鼓舞

  1.欣赏表现舞蹈主题的青铜器作品

  2.了解《奏舞》

  3.先今的腰鼓舞、长鼓舞、太*鼓舞和莲湘舞等都由《奏舞》演变而来

  a周代青铜壶

  b战国青铜圆壶

  是一种与祭祀礼仪有关的舞蹈,它原来用于祭祀,后来也用于群众性的自娱和表演

  四.欣赏壮族等少数民族铜鼓的表演欣赏少数民族的铜鼓舞表演

  五、小结

  鼓励有兴趣地学生可以再自己收集一些资料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14

  第二单元 学曲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

  (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那就是《四世同堂》。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

  【课后反思】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15

  单元分析:

  本单元通过学唱《快乐阳光》、《飞吧,飞吧》、《翅膀》;聆听西班牙歌曲《鸽子》、罗马尼亚器乐曲《云雀》、法国器乐曲《天鹅》、秘鲁的《飞驰的雄鹰》;朗诵小诗《画太阳》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异国音乐的不同风格,初步了解音乐与诗歌、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放飞歌声的同时放飞自己的理想,从而达到激发想象力、增强音乐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在聆听声乐作品《鸽子》时,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特定情感;在聆听器乐作品《云雀》、《天鹅》、《飞驰的雄鹰》时,能感受到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风格差异有粗浅的认识。

  2.能用较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多声部合唱歌曲;能熟练地演唱《快乐阳光》。

  3.理解拍号的含义,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本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飞吧飞吧》

  教学时间:

  4月20日~4月22日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鸽子》、《快乐阳光》

  2、学唱歌曲《飞吧飞吧》

  教材分析:

  1、《鸽子》是一首优秀的男声独唱歌曲。诞生于十九世纪,由西班牙民间作曲家依拉蒂尔作曲,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歌曲的旋律悠扬婉转,其节奏及三连音的运用颇具特色,伴奏声部的探戈节奏型渲染出浓郁的西班牙音乐风格。

  2、《快乐阳光》是一首欢快活泼,充满活力的童声合唱歌曲,大调式,两段体。词曲结合紧密,散发着时代气息,表现了当代儿童如同鲜花一样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幸福的生活。

  3、《飞吧、飞吧》是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歌词借用小鸟的口吻,勉励学生在少年时代要养成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勤奋劳动的好习惯。歌曲音乐语言简练,结构规整,配以逐步加入的三部合唱,简单的和声浓郁丰满,增强了音乐的立体感、形象性和趣味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目的:

  1、《飞吧,飞吧》通过学生自己的配乐朗诵导入到歌曲,感受歌曲柔和、深远的意境;最后进行三声部的合唱,边练习边引导学生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2、在聆听声乐作品《鸽子》、《快乐阳光》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特定情感;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有粗浅的认识。

  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柔和、深远的意境。

  2、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

  教学难点:

  三声部合唱练习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开始上课。

  2、进行连音和断音的发声练习。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二、欣赏“鸽子”“快乐阳光”

  1.请同学们欣赏两首歌曲。说说他们的演唱形式。

  2.播放歌曲《快乐阳光》、《鸽子》

  听赏两首歌曲,听辨他们的演唱形式

  男女声重唱

  童声齐唱

  三、教授新课:

  1、师导入:在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经写了这样有名的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知道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

  师:在外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德*曲《飞吧,飞吧》,它借用了小鸟的口来向大家讲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2、师播放录音歌曲。分析:

  这首乐曲很简单,只有几句,但却有三个声部。我们可以很快的将歌谱和歌词学会,再进行合唱。

  3、教师弹奏旋律。

  4、学习歌词:

  1)学生集体朗读歌词。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

  3)播放歌曲伴奏。

  说说诗句的意思

  和大家一起学习歌曲《飞吧飞吧》

  听赏老师播放的歌曲录音

  感受三声部的和声

  在演唱声音要统一,时边唱边听,注意各声部的音准以及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

  学习歌词

  集体朗读

  播放歌曲录音

  播放歌曲伴奏,跟唱

  五、课堂小结:

  1、小结:同学们,从这首歌曲的学习当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同,都要在小时候就养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习惯,长大了才不会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流下后悔的泪水。

  2、课后作业:学习了这首歌曲,你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打算?

  在学习了歌曲后为今后的学习做做打算

  第二、三课时《翅膀》

  教学时间:

  5月25日~5月29日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翅膀》

  教材分析:

  《翅膀》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采用比喻的手法,多侧面的反映出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为齐唱或领唱,第二乐段为合唱,具有副歌的性质。曲调欢快活泼,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欢快的歌声,抒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及有远大的理想。

  2、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因色统一。

  3、初步感受三、八拍节奏、音乐。

  教学重点:

  《翅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尝试合唱之前可运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三度和四度的音程训练。

  教学难点:

  教学中既要追求声音的和谐、统一,又不可为达到此目的而进行过于枯燥、苛刻的训练。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2345—54321—

  miyamiyo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口腔中的软腭抬起,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注意韵母的口型。

  二、体验三、八拍节奏

  1、复习三、四拍,认识三、八拍;

  2、听音乐,用不同的拍击形式体验三、八拍歌曲;

  3、创编三、八节奏及乐句。

  和老师一起复习拍号

  体验三八拍的律动

  三、合唱练习。

  1、利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两声部的和声音程练唱。

  2、练习合唱发声练习曲。要求一气呵成,韵母发音位置统一。

  3、视唱二声部旋律

  做一做柯伊达手势

  和同学一起进行二声部音程练习

  四、新歌教学《翅膀》。

  1、激趣导入,播放课件:

  学生听赏歌曲《翅膀》。老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想?

  小结;刻画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上,愉快歌唱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及远大的理想。

  2、聆听范唱,划分乐段。

  3、朗读歌词。

  4、跟琴唱词。

  5、找出曲谱中的节奏较难的乐句,跟师唱一唱。

  6、跟琴唱一唱高声部歌谱。

  7、小组练唱,并随即指导,主要是唱准确。

  8、巩固演唱歌曲

  9、再引导学生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谱

  10、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学生听赏歌曲《翅膀》

  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再次聆听范唱,分一分乐段

  朗读歌词

  和老师一起解决较难的乐句

  跟琴唱谱

  小组比一比谁唱得更准

  再唱唱低声部的歌谱

  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五、歌曲艺术处理。

  1、讨论、实践后总结:

  这是一首带副歌的分节歌,高潮在副歌部分。我们在演唱时可以怎样处理呢?

  2、各组按新的要求练唱全曲。

  3、各组展示演唱。

  4、评议。

  合唱部分可用“mf”合唱部分用“mp”,总的是以轻柔、优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各组练习

  小组展示、活动评价

  六、小结

  每个人都有很好的理想,让我们把握现在美好的时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后记:

  这首合唱歌曲的教学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完成分声部的歌谱和歌词的演唱。音乐是由心的表达,结合这首歌曲的情绪,我从和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入手,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畅谈、交流,师生间的情感也拉进了。歌曲学唱部分,我主要从引导学生感知乐曲的三拍子律动开始,因为这首歌曲的节奏很活泼轻快,我希望学生能从听觉、律动、感知等方面体会。在歌曲学唱环节,我主要用了听音模唱的教学方法,学生前面的聆听已经对这首《翅膀》有了整体的感觉,因此学唱部分继续调动学生的听力,从整体感受换到乐句的一句句仔细听辨,由这节的学习情况中发现,学生在前面四个乐句的演唱中最容易忽视的是最后一个五拍的音总是不唱足时值。所以在教唱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节拍的准确和气息的支撑。在副歌部分,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己视唱歌谱的教学方法,因为这首歌曲的合唱部分歌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里面绝大部分小节比较简单,只有个别小节需要老师指导,这里我也是采用了让学们多聆听、多模唱,还有由会唱的同学进行示范唱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多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歌谱演唱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演唱歌曲,所以在学唱歌谱中我主要经常强调学生要轻声唱谱,多听琴声。由于时间关系,在这节课中我对歌谱演唱的练习还不是很多,在后面的课中我还会引导学生多练。在歌曲处理方面,我认为这节课也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副歌部分“啦啦啦”的这些乐句应该有连贯和跳跃两种不同的声音表达,这样歌曲的情绪就更加活泼轻快了。总的说来,这节教研课中我对歌曲的技能训练比较偏重,对情感的渗入不够,在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有很多修改的地方。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单元 音乐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1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1分钟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音乐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困惑

本文标题:音乐单元教学设计【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331/237098.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音乐单元教学设计【完整版】》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