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普陀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5 13:36:03 |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普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3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普陀区积极适应上海改革开放新形势,紧抓机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陀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普陀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普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普陀区积极适应上海改革开放新形势,紧抓机遇,直面挑战,务实奋进的重要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圆满完成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主要开展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稳中求质促进经济发展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各项举措,坚持以开放释放发展空间,以改革激发潜在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着眼商贸科技区定位,着力“一河五区”建设,扎实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财政总收入228.2亿元,同比增长5.39%,其中,区级财政收入75.08亿元,同比增长10.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47亿元,同比增长5.8%。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3.5%,上升0.6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科技产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为17.54%、15.71%和19%,税收亿元楼达20幢,百幢商务楼宇每平方米税收年产出提高到1476元。主动高强度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进一步凸显。

转型发展主导“一河五区”建设全面推进。下半年以来,桃浦地区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创新土地收储机制、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土壤修复市场机制和重大项目落地机制,形成了“三个三”的工作布局[1],转型思路日益清晰,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推进力度明显加大,产业项目逐步明确,转型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以黄浦江两岸开发标准和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一流标准,完成1.0版控详规划总则调整。31家停车场基本关闭,97%低端物流企业和80%仓储企业完成调整。经过国际研讨、产业定位和项目落地“三步并一步”,首次提出打造“上海桃浦安防智慧谷[2]”,明确了以智慧安防产业为重点、智能环保节能、生命健康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定位,质尊溯源、神州通信、南方电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安防研发基地等一批国家级重点项目落户。长风生态商务区要素平台不断集聚,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3]入驻,跨国采购中心基地运营并成功举办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长风金融港募集资金140亿元。园区实现总税收24.43亿元,税收亿元楼5幢。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全面展开,完成约18万平方米土地收储,西站货场首批土地完成移交,高·尚领域等项目加快推进,真华路等3条道路改扩建工程开工。中环商贸区的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圣诺亚皇冠大酒店投入试运行,近铁城市广场北区基本建成,“金中环”功能区日益形成。全球中心城市最大体量的商业综合体月星环球港开业。长寿商业商务区功能进一步提升,宜昌路景观墙竣工,曹家渡商圈规划编制启动。整合沿线文、商、旅资源,苏州河现代商业商务旅游区开发建设加快进行,水上旅游通过市级标准化示范点验收。

商贸科技功能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依法实施严格准入,高强度调整低端和落后产能企业。大力支持功能性平台发展,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和华通铂银市场发布国内首个专项价格指数,以上海陆上货运电子交易中心为代表,形成十大平台经济园区[4],试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505.98亿元,增长15.3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6.68亿元,增长3.04%。上海张江普陀园获批设立,并承接13类20项审批权。全区科技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25亿元,区级税收13.02亿元。科技财政投入增长10.65%,筹建成立区科技投资公司。区域内科研院所、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7家企业入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国家、市、区企业技术中心14家,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32家。承接国家、市重点领域产业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186项。文化创意、专业服务、融资租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142个经济社会建设项目按计划推进,10类31项实事工程全面完成。

改革开放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优化。优化调整重点地区、街镇、旧改项目的财力保障及分配方式。基本完成228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初步形成3类、9家区管国企[5]发展新格局。国有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积极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稳步推进。华信与首农集团合资公司、华师教育云研究院等一批总部型、规模型企业落户。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实际到位外资5.26亿美元。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建立楼宇(园区)综合服务站(点),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着眼金融业与实体产业共生发展,深化与银行、金融机构等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多渠道、多层次搭建融资平台,综合施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贷款19.56亿元。积极落实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区内34%户管企业税负减轻。加强商标、知识产权、消费者维权、诚信建设等工作,大力营造更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着眼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深化与国家电网、华东师大等区域重点高校、院所和企业战略合作。着眼国际经济、文化、教育、技术等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奥地利阿姆芳市和乌根那赫市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纽约中心开展战略合作,接待法国社会党青年干部考察团、北欧青年政治家联合考察团等来访。

(二)多策并举扎实推进民生改善和保障

“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面对最迫切的旧改民生需求,统筹安排资金、房源和队伍,明确三大区管企业参与旧改机制,紧紧依靠基地群众、基层工作人员和社会力量,坚持阳光政策到底不变样,依法推进旧区改造,完成4009户、13.59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征收,洵阳新村、铁路新村、交通路237坊东西北块等新启动旧改基地的征收协议生效,东新村三期等2个结转基地收尾。李子园A项目交付使用,新开工中山北路交通路52坊保障性住房6.89万平方米。完成2599户家庭共有产权保障房选房,公共租赁房已签约入住960户。首批79套人才公寓供应。廉租房做到应保尽保、愿配尽配。完成32.9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工程。

促进就业工作扎实开展。本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19960人之内。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结对帮扶97名就业困难应届大学生上岗。创建创业型城区,创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帮助547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3499人。顺利完成万人就业项目协管员队伍整合转制。三方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覆盖率达80.6%。完成国家级医保服务机构标准化试点建设。劳动监察和仲裁工作进一步加强。

社会救助和服务不断强化。为40.38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金1.92亿元,为802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居家养护服务,为8507名残疾人实施辅助器具康复服务,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新建一批老年日间服务中心、社区老人助餐服务点、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开通久龄家园[6]关爱服务热线,为2.05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适老型社区改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红十字救灾、救护、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

(三)统筹协调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课程教学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不断深入,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评中居于全市前列。完成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试运行,开发完成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运行平台。新优质学校建设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办学品质得到提升。街镇老年学校办学能力进一步增强。5名校(院)长被评为市特级校长,3名教师被评为全市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成立区教育督导委员会。体教、医教、科教、文教结合进一步加强。华师大四附中完工,曹杨二中园区等项目开工建设。

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政府补偿机制初步建立,西部医联体有效运转,东部医联体正式成立。卫生信息化二期工程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逐步扩大。国家级、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60%。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区利群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中心、区妇婴保健院项目完工。区中心医院外科医技综合楼投入使用。本区首家中外合资医院德济医院开业。婚检、孕检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累计为1803对适龄人群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手机电影节暨动漫影展、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创意大赛、2013苏州河文化艺术节、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暨十届巡礼、普陀女足体教结合“一条龙”二十周年巡展等活动。组织千余场市民文化活动和体育大联赛,参加人数达百万人次。2个作品及“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在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评选中获奖。完成1万余平方米区属文化场馆退租还文。率先实施体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完成9所学校夜间开放试点工作。区少体校、区游泳学校被评为新一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国防动员、兵役、双拥、对台、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合作交流、民防、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四)标本兼治提升城区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

城区管理攻坚克难。国家卫生区创建在知难而进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完成市容绿化与环境保护、居住区环境卫生等创卫10大任务、13个重点项目。居民群众对城区卫生环境治理的参与度与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整合并建立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加大“大联动、大联勤”依法整治力度,拆除违法建筑42万平方米。基本完成沪嘉高速沿线、南大地区15公顷环境综合整治。金光村民营小区、常德路、中远两湾城“群租房”、轨交3、4号线桥荫桥洞、金汤路和枣阳路等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推进“三个一批[7]”,调整关闭曹安、三官堂等9家初级市场。全面实施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各类绿地23.7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4.74%,新创3条市林荫大道,新建2220平方米景观围墙。扬尘污染控制、节能减排、截污纳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桃浦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大渡河路、云岭西路、枫桥路等道路的景观建设、拓宽和积水点改造,开工建设金沙江路真北路人行天桥、武威东路等11项工程。完成50个消防栓、22.4公里无障碍扶手建设。启动实施区域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和全区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光纤进小区、进楼宇实现全覆盖,智慧社区、智慧商圈试点扎实推进。

城区安全保障有力。落实最严的隐患排查整治责任追究和最严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机制,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地下空间、建筑施工、玻璃幕墙等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无证餐饮整治,实施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标准化菜市场基本实现食品追溯系统全覆盖。深入开展平安市场创建。有效应对和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双台风、强暴雨、高潮位三碰头恶劣天气带来的突发情况。

社会管理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创新。完善居民区物业公司、业委会、居委会“三位一体”管理体制。对25个居委会办公用房进行达标改造。建成本区社区生活服务平台。开展“一条街、一栋楼”管理试点和项目化运作。完成平安建设实事项目。建立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普陀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建设研究基地。深入开展各类治安管理专项行动,报警类“110”同比下降6.5%。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1.03万件,调解成功率98.51%,医患纠纷调解成功率94%。信访形势总体平稳,终结化解率达67.2%。

(五)高效廉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依法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卫生与人口计生机构改革、食品安全机构职能调整实现有序衔接。第六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8项,调整42项。开展503项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编制。积极推进市级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试点。以桃浦地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智慧安防基地开工建设为标志的重大产业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初步形成,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负债处于可控状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政府常务会议邀请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全程列席。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34件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所反映的问题已经解决,3件正在解决,107件政协提案所反映的意见被采纳或部分采纳。对536件社会舆情进行督办。“12345”市民服务热线普陀专线、区长信箱共受理市民来信来电9365件,办结率超过98%。政府预决算、部门预算、专项资金预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面公开,试点公开机关本部门决算。

政府运行更加规范廉洁。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实际支出同比下降28.59%,公务接待费实际支出同比下降69.74%。调减1507万元“三公”经费预算投入民生工作。坚持规范与效率并重,率先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行政流程,一线解决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区重点工作督查系统“三个平台”有效运行,事中事后监督不断强化。纠风在线网上受理群众诉求办结率达100%。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全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区人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给予本区工作大力支持的市级机关各部门、驻区部队、国内外驻区机构和区内各企业、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普陀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普陀转型发展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制约转型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一河五区”高效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重点产业集聚优势和引领效应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旧改等重点民生改善任务仍然繁重艰巨,全区集中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地区还有35万平方米,旧改可持续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日益明显。公共服务等群众关切的问题依然突出,及时回应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能力尚需提升。三是城区综合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一流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市容环境、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四是政府职能转变尚不能适应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四风”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主要任务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攻坚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年,是普陀区加快转型发展、推进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的关键年。当前,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且预期不确定,我国处于改革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我们必须准确研判形势,自觉地把新兴商贸科技区的建设放在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中加以谋划和推进。要牢牢抓住深化改革和上海自贸区建设释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普陀城市发展承载空间的比较优势,把改革和创新作为普陀转型发展的持续动力,以开放拓展转型发展的空间,以改革之疼痛激发出普陀转型发展的巨大潜能,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知难奋进不懈怠,着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在转型中加快打造区域经济社会升级版,努力开拓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更加广阔的前景。

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届市委五次全会和九届区委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以改革统领全局,把握上海自贸区机遇,加快商贸科技区建设,着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升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4%,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5.1%,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

着重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聚焦新兴商贸科技区功能实现,在改革中加快“一河五区”转型发展

要坚持市场化导向,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和要素活力,不断创新“一河五区”投融资机制并提升财政改革绩效,在行政审批改革和服务创新上先行先试,充分释放转型发展空间资源,以改革形成的新机制,促进“一河五区”新发展。

桃浦地区是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示范区,是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极其重要的承载地。坚持高标准规划要求,加快深化桃浦1.0版控详规划,凸显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和低碳、生态科技智慧城特色,加快交通路网和环保等专业规划落地,加大市区联手力度,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攻坚克难加快土地收储,创新科研设计用地[8]机制,加快建设上海桃浦安防智慧谷、智能环保节能园和生命健康产业园,加大重大功能性项目、产业总部型项目引进、落地和开工力度。加快国家质量追溯与防伪数据应用中心、中国射频识别协会、全国视频解析联盟等一批功能性平台建设。继续高强度调整低端物流、仓储业,推进南大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沪嘉高速沿线绿化林带建设。积极探索桃浦中央公园、土壤环境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融资机制,加快桃浦中央公园建设,推进4公顷一期绿化基础施工。加强桃浦地区教育、文化、体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组建并运转与临港集团合资的开发主体。借力上海自贸区倒逼机制,率先加强行政审批改革和服务创新,在桃浦地区设立“一口式”项目审批窗口,承接张江高新区行政审批权下放工作,着力形成投资、商务便利化的良好发展环境。

长风生态商务区要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先发效应,切实当好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的“领头羊”。以建立开放服务型、总部集聚型、人文生态型商务区为目标,大力促进要素市场和功能集聚,改革完善跨采中心运行机制,精心组织2014年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运营并拓展上海联交所平台,激活长风私募股权投资[9]板块潜能,探索创设并购金融集聚区,启动国浩地块金融休闲街项目,改革完善金融人才和项目落地政策,打造长风金融港升级版。加快市化工研究院板块功能转型。推进华大科技园、苏宁环球总部招商运营。启动煤气包搬迁“退二进三”项目,长风8号西地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开工,提升商务区配套功能,营造宜企宜人的发展环境。全年完成总税收26.4亿元,亿元楼达6幢。

真如城市副中心要加快基础性、功能性项目建设,推动地铁“上盖经济[10]”和商、旅、文、宗教特色融合发展。编制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加强与市属国企合作开发。基本建成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220千伏大渡河变电站等项目建设。长江实业高·尚领域一期商业投入运营,地标性建筑作为区重大建设项目抓紧建设并明确节点。星光耀广场二期全面开工。

中环商贸区要创新商贸模式,做大做强“金中环”品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在线电商和在场实体商贸融合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商贸功能。抓紧优化商圈道路交通、信息网络,亮化和绿化环境,近铁城市广场招商运营。中环生活广场开工建设。加快麦德龙、百安居地块改造。推进农工商118广场、天地科技谷、上海国际中小企业总部社区调整转型。

长寿商业商务区要充分发挥区位特点,全面提升商务区形象与功能。坚持整治、改造、新建并举,推进大自鸣钟广场、凯悦酒店等项目建设。促进“街与河”的融合,推动长寿滨河文商旅复合带规划研究。依法整治曹家渡花鸟市场,协调推进“三区[11]联动”,提升曹家渡商圈能级。

苏州河现代商业商务旅游区要强化河、岸互动,苏州河与沿河三大重点区域联动,文、商、旅融合,精心编制旅游开发规划,完善沿线综合配套设施,全力打造滨河产业经济带和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启动苏州河岸文化项目,推进天安阳光半岛等项目建设。

(二)聚焦区域经济升级版,在开放中优化经济结构和质量

普陀区作为上海西部的开放门户,必须坚持在开放中集聚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源和要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消除制约区域开放的有形和无形障碍,积极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结构和功能平台,提高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实现混合经济等多种模式发展,加大总部经济集聚和重大项目落地力度,在稳增长中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加快向海纳百川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转变。

加快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和科技产业发展。三大产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分别上升1个百分点。优化商业、商务地产项目开发比例,为实现开放型新兴商贸科技功能提供载体。拓展平台渠道,大力引进新兴、高端产业和服务业总部,支持互联网金融、并购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文化创意、旅游服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月星环球港、红星美凯龙、近铁、百联等项目为载体,鼓励电商与传统商业的融合创新和商旅文一体发展。优化月星环球港周边道路布局和业态调整。着手推进铜川等一批初级市场的搬迁工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运用张江普陀园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动创新型科技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市、区企业技术中心11家,培育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

积极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结构。推动利用外资向提升质量、优化结构、拓展功能转变,提高普陀经济的外向度,实际到位外资同比增长8%以上。大力推进传统商贸业调整转型,积极构筑开放型功能平台。加强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12]与功能性平台对接,推动十大平台经济园区发展。对接上海自贸区加快西北保税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跨采中心平台功能,加快陆上货运交易平台功能集聚,发展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进口贸易和新型贸易,努力提升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易规模和水平,提高专业贸易平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开放集聚智慧安防、智能环保、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打造并购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总部和功能平台。拓展跨境招商渠道,着力引进以结算、营销、研发中心为重点的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等规模企业地区和国内总部,以及重要功能型渠道平台落户普陀。发布新华上海贵金属交易中心专项价格指数。完善提升社区便民商业,培育开放式金融休闲街和商业特色街区,推进体验式商业综合体建设。在开放中着力提升楼宇经济能级,税收亿元楼达22幢,百幢商务楼宇实现税收60亿元,增长13%。深化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东师大、上海电科所、长江投资、东方国际等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区内97家驻沪办的经济合作功能,服务并扩大对内开放和合作交流。

营造开放有序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接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深化外资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探索综合审批和监管模式,全面提升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功能型、总部型、税收型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力度,抓开工、促竣工。坚持固存量求增量,不断提升招商综合效益,力求项目的“税、资、技、智”有机结合。主动开放招商引资,开门服务企业,坚持“重大扶小”,加快推进“坐地招商”、“政策招商”向“主动招商”、“环境服务招商”转变。提高楼宇(园区)综合服务站(点)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软环境,充分尊重市场主体作用,支持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推动普陀转型发展,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普陀建设的开放环境,形成区域全方位的开放和竞争合作新格局。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创新融资模式,整合各类融资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开放有序的投资环境。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区属企业清理整合工作。加强分类监管和功能平台公司建设,进一步明确9家区管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国资系统网点业态结构。引导和鼓励区管国有企业融入区域战略发展,承担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公共服务任务。探索国有资本通过混合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国资国企贡献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国资监管,积极推进国资证券化和资本运作,支持区管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快村级集体经济改革重组和转型升级。

(三)聚焦旧区改造和社会保障,在发展中推进民生保障与改善

要更加关注民生,科学统筹发展与民生的财政预算安排,将保障与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创新务实、多策并举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绝不搞“锦上添花”,用有限的财力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普陀,同时确保民生公共财力预算水平保持在全市前列,让改革发展成果同步惠及于民。

推进旧区改造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旧区改造不仅是转型发展和城区建设的重点,也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坚持依法、阳光征收动迁,要坚持人民群众居住环境持续改善、城市面貌持续改变,不失时机全力推进二级旧里以下地区和“城中村”改造。发挥改革后三大区管企业平台作用与市场力量,加强政策、队伍、资金、房源保障,形成强有力的旧改推进机制。着眼更高的二次征询通过率,启动金沙新村、曹家村、东新村四期等地块房屋征收,确保完成12.2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征收,完成3个地块收尾。进一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做好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供应,扩大廉租住房政策受益面,健全形成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供应长效机制。推广真光四村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经验,完成2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工程。

加强就业促进工作。深化创业型城区创建,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拓展创业平台功能,推进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发展就业援助基地,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创建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做好万人就业项目协管员转制后续配套工作。推进劳动仲裁标准化和调解组织站(点)建设,促进劳动监察“网络化”、“网格化”联动。

完善社会救助和服务。强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优化慈善救助项目,以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为重点,切实做好生活救助和帮困送温暖工作。整合资源,优化养老设施布局,加强“一网、九圈、百站[13]”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久龄家园”实体服务站建设。开工建设桃浦九村养老院,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家,社区助餐点2家,为2.1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残疾人提供相关应急救助。开展“博爱家园”创建试点,进一步深化红十字“三救、三献”工作。推进一门式“三一两全[14]”标准化建设,拓展社区生活服务平台的服务项目。进一步减轻居委会工作负担,加强居委干部培训。完成10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的达标改造,着眼和谐社区建设,深化并依托人民内部矛盾调节机制,推进社区共治机制创新实践。提升社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做好蔬菜肉类市场供应和信息追溯系统应用。

(四)聚焦机制完善,在转型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改革发展

要坚持在转型中深化改革,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和财政资源,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资源配置均衡和机制完善,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公共服务。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建立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完善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推进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制定并实施新三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区”建设。完成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项目,加快试点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业联盟三个中心建设。建立区市民教育培训实践基地,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曹杨二中园区等重点项目和公建配套项目建设,华师大四附中交付使用。优化华师大周边地区教育资源布局,落实桃浦等地区的教育资源配套,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继续深入开展体教、医教、文教、科教结合工作。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改革和群众满意度导向,优化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药品供应链管理平台。强化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鼓励和引导民营等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优化医联体运行模式。加强卫生信息化二期工程、卫生人才和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公共卫生项目。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中心和区妇婴保健院正式运营,桃浦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业,推进精卫中心和药剂学校转型,启动万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和新建等项目。深化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免费孕前检查、优生优育工作,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做好第四轮健康城区建设评估的迎检工作。

全面促进文化体育发展。着眼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重点优化桃浦等地区文体设施规划布局。积极推动重大文体活动和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开展。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创建。加强文化资源整合,继续推进退租还文和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加强苏州河历史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举办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手机电影节暨交互动漫影展、2014苏州河文化艺术节等。完成我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阶段任务。加大文体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区美术馆三期、区文化馆一期等改建,推进普陀体育馆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形成普陀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加大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以市级标志性场馆为龙头、以区级市民健身中心为主体、以社区级全民健身设施为基础、以居民身边的健身场所为补充的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探索开展健身服务进楼宇活动,加强阳光体育和体教结合“一条龙”建设,举办第十一届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及2014年中国龙舟公开赛上海普陀站比赛,全力备战和参加市十五届运动会。

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兵役工作,积极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扎实推进援藏、援黔等合作交流工作,进一步做好对台、侨务、民族、宗教、科普、妇女儿童、外事、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

(五)聚焦中心城区一流标准,在法治中提升城区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

瞄准一流城市建设水平,加快轨道交通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形象和市容景观规划管理,优化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依法提高社会综合管理能力与水平。

深化国家卫生区和市文明城区创建。今年是我区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公示和命名之年。要深入发动广大居民群众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创卫,巩固和扩大创卫阶段成果。继续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加强创卫工作督查和社会监督,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着力加强中小道路、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老旧居住区、农贸市场、“五小”行业[15]的常态管理,提高创卫工作水平,为我区创建市文明城区夯实基础。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有效管控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管养分离”,以市场化提高基础设施养护水平。继续积极配合推进轨道交通14号线、15号线、真光路桥等市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武威东路等项目建设。加强老旧小区积水点、下水管道、消防设施、老公房扶手和无障碍设施等改造,有效应对恶劣天气。优化桃浦地区公交配置和路网,推进桃浦河等水系防汛、环境改造、水质优化等工程。继续推动智慧城区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优化城区管理、改进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应用。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新建绿地30万平方米,调整改造公共绿地12万平方米。结合产业转型及卫生区、文明城区建设,依法运用市场机制,重点治理桃浦地区土壤和环境。推进老旧建筑形态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开展“一条街”生态景观工程行动计划,实施“一河五区”景观亮化工程,依法整治违法搭建,加强户外广告、建筑外立面和街区环境综合管理。从严依法强化污染减排、扬尘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等工作。全面完成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

切实保障城区运行安全与生产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两个最严”工作机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事故隐患大整治行动,设立城市设施紧急维护专项资金,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及老旧小区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严格在建工程安全质量监管。推进地下空间信息化、网格化、属地化管理。进一步杜绝消防安全隐患。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形成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监管格局。进一步健全城市社区综合减灾防灾体系。做好防暑降温、防台防汛和防灾工作。

依法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常态化推进联动联勤工作,发挥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功能,组建区综合整治队伍,继续加强街镇社会管理突出问题综合治理。继续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成服务社会组织的枢纽型、综合性平台,推进社会组织园区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地团结群众、服务群众。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有效实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加强各街镇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建设,扎实推进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和协调化解。积极构建现代化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安防、技防设施建设,在居民小区出入口、街面道(路)口增设监控探头。对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加强人口调控管理服务。科学制定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等发展调控目标,并强化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在转型发展中严控人口规模,落实“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要求。推进区域产业、人口和城市结构调整,完善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等管理服务体系。

(六)聚焦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在规范中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强化改革创新、为民服务、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健全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

强化改革创新能力建设,让区域转型发展充满活力。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规范与效率并重为原则,着力提升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的能力,着力提升促进要素集聚和招商项目落地的能力,不断激发和释放区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活力。借鉴上海自贸区行政监管模式,按照“两高、两少、两尊重[16]”要求,落实张江普陀园新机制,推进桃浦等“一河五区”行政审批改革先行先试,探索形成规范、高效的行政服务环境。坚持首问责任制,强化行政服务末端管理,杜绝“公章旅行”。打破部门壁垒,优化审批流程,以“小政府”服务“大社会”。深化重点地区、街镇、旧改项目的财力保障及分配方式。继续发挥区重点工作督查系统作用,强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强效能监察、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

强化为民服务能力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事业靠人,人靠精神,精神靠理想信念。要秉承“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紧紧依靠人民,把市民群众的事当做亲人的事,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一线工作法,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认真办。要善于在矛盾环境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一方和谐稳定。要坚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以更注重潜绩为导向,树立和践行“功成不必在我”的正确政绩观。重大项目和实事工程是检验为民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要着力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真正做到察实情、谋实招、重实干、求实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和整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高度重视舆情民意,加强政府网站、政务微博、“12345”市民服务热线普陀专线等渠道建设,切实提升群众满意率。

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依法行政、依法作为,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执法程序,明确执法边界,解决“执法难”、“怕执法”的问题。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深入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国内公务接待的管理规定。严格财政预决算管理,从严控制并切实压减“三公”经费。坚持风险可控、不盲目举债的原则,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健全公务卡强制结算制度,深化绩效评价,推动财政资金公开和规范化管理。做好同步监察、同步审计。加强预算执行、经济责任、政府投资跟踪和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重视司法、舆论、公众监督。以廉洁、规范、高效为目标推进新一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让政府工作更具公信力。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惟有改革才能继续前行,惟有开放才能海纳百川,惟有创新才能保持不竭动力,惟有实干才能成就商贸科技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知难奋进,努力为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而奋斗!

推荐访问:普陀区 政府工作报告 普陀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标题:普陀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805/28249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普陀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