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井子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12年工作情况即将过去的一年,是宏观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甘井子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情况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宏观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直面困难不退缩、加快发展不动摇、改善民生不懈怠,较好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0亿元,增长12%;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6亿元,增长1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0亿元,增长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7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增长1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3‰。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项目责任制、绿色通道审批制和区长挂牌督办制等制度,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全年开工重点项目145个,开工率达到80%,完成投资500多亿元。出台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招商引资,新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50个,实际使用外资9亿美元,实际使用内资162.5亿元。优化土地储备交易程序,拓展融资平台建设,挂牌出让土地237万平方米,融资贷款14.7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域建设全面推进。生态科技创新城三大起步区累计开工139万平方米,新注册企业28家。核心起步区企业入驻率超过90%,总投资400亿元的联想未来城奠基启动,广告创意产业园被确定为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东北地区首个总部基地——中冶商务城一期竣工,落户企业20余家。体育新城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市体育中心场馆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东北地区最大的汽车产业物流中心——亿丰国际汽车广场一期开工建设。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米勒万家顿二期主体竣工,一重石化装备基地、国际水产品市场建设进展顺利。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知名度不断攀升,成功承接了“周边涉外渔业会议”等国内高端政务商务活动,西城国宾馆、国际会议中心、智库高地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全面启动。中华路商务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开工建设商业设施80万平方米,华润置地广场、红星国际广场、远洋五星级酒店、远洋广场、亿合商业综合体5个项目被列入辽宁省服务业“双百工程”重点项目。空港商务区的空港物流中心国内货站建成使用,西部最大的现代化超市——特易购即将建成,汽车产业带逐渐形成规模,宝马、大众等5个新建4S店投入运营。老城区开发改造迈出关键步伐,大橡塑、大连港甘井子港区成功挂牌,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钻石湾开工,远洋一期项目缔造了大连楼市销售传奇,为老城区改造树立了标杆、探索出新路。
经济发展更趋协调。工业实现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20亿元,增长10.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实现房屋销售198万平方米、销售额154.8亿元,分别增长25.8%和47%,为大连市完成房地产“双15”增长目标作出重要贡献。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增强,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个,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25项。全区申请发明专利1103件,授权142件。新创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市著名商标20件。大连华锐重工获得首届“市长质量奖”。
(二)民生事业持续进步
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4.1万个,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3.3万人,稳定就业2.1万人。区创业者公共实训(孵化)基地竣工,新增创业孵化企业65家、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30家。社会保险待遇不断提高,17.9万名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增加养老金190元,城镇居民住院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提高到70.1%。社会救助力度继续加大,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300万元。“五个一”工程全面完成,投入3000万元,整治老城区弃管楼68栋,建成平面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完成开办2个周末市场、20个早餐店等便民项目。大连北站回迁区、新机场动迁安置区建设进展顺利,金家街1号旧区改造项目主体封顶,前革、郭家沟一期、金龙寺“新居工程”主体完工,10万平方米、2600套公租房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投资3.3亿元,新建3所中小学校和区早教中心,维修改造25所旧校舍。11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投入使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比去年增加23.1%。拨付1013万元免费提供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惠及近8万名中小学生。增拨5000万元资金,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待遇。我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荣誉称号,首批通过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创建工作验收。新建文化扶助工程示范点93个,文化扶助工程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全区公共文化场所实现免费开放。甘井子体育场改造工程按期启动,前关体育休闲公园一期建成使用。为孕产妇和0-6岁儿童提供免费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通过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工作验收。全面落实人口计生健家惠民政策,为2.3万人兑现奖励扶助费,为16.5万人免费提供优生优育服务,我区荣获国家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称号。15个“幸福老年之家”建成投入使用。为33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区残疾人托养医疗服务中心奠基。双拥共建、民族、宗教、老龄、侨务、人防、物价、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的进步。
社会管理继续加强。投入400万元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法治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700余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780 件。认真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规模以上企业、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到98%和95%,劳动关系进一步和谐。“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危化生产企业全部达标。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力度加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平安稳定区”建设深入推进,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天网”监控覆盖率达到75%。投入资金600余万元,组建流动人口专管员队伍,提升了全区实有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各街道建立“大综管”服务平台,大连湾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椒金山街道社区社会管理体系成为全市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新亮点。
(三)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全社会投入资金20亿元, 完成绿化项目180个,栽植树木958万株,造林绿化面积2万亩。建成亿华生态园、华兴园、樱花园、七秀园和风华路、中华路带状公园等一批精品绿化工程,完成七河园、兴强园、海燕公园等“一街一景”项目10个,西山湖公园荣获中国绿化基金会“精品项目奖”。完成棋盘河一期、双台沟一期、金龙寺河三期等5项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改建柳树、由家防火通道。榆山废弃矿山和大巴山滑坡治理及绿化工程进展顺利。建成生态科技创新城市民广场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在全市考核中名列第一。继续推进社会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占道经营2.6万处、广告牌匾近万个,拆除违章建筑39.4万平方米。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按期完成。实施南关岭中心大街升级改造工程,对122栋楼体立面进行了粉刷、贴砖,对400块沿街门头牌匾进行了统一更换,建成面积20万平方米的南关岭公园,使区域面貌明显改观。为了确保哈大高铁如期通车,我们及时完成了大连北站南北广场、站北1号路的动迁任务和环境整治,共动迁居民住户1305户、非住户136户。面对超常的工作任务,涉及的企业和居民顾全大局,有关街道和政府部门群策群力、勇于担当,精心组织、忘我工作,生动地阐释了甘井子精神,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四)区域功能逐步完善
城市规划继续加强。高标准完成前关旧区改造等50余个重点建设项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规划工作,生态科技创新城区域发展规划通过省沿海办评审。完成了土地整治规划和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年实施重点道路建设项目15项,“三纵三横”路网建设提速,旅顺中路二次摊铺工程完成,大连湾疏港高速公路、振连路、光明路建成通车,广大市民关注的城市北部区域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完成生态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和金龙寺起步区二期供排水工程、大连湾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建设,升级改造旅顺中路供排水管线,开工建设机场20万吨自来水泵站。完成郭家沟220千伏变电所送出工程。生态科技创新城实施了一系列智慧城市试验工程,成为大连城市智慧化战略的示范和样板。
(五)软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建立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规范程序,健全各项配套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推行说理式执法文书,探索提醒、劝告等柔性执法方式,增强行政执法的社会效果。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依法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13件。
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年”活动,落实群众反映问题268件,服务型政府建设见到成效。在全市率先建成电子政务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办事效率明显提升。150个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全区各街道、各社区(村)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代办员473名,行政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查找行政权力风险点798 个,制定防范措施837 项。完成预算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各类审计事项98项,“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增强。完成全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开展科级干部公推遴选,20名事业单位人员充实到机关科级岗位。
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建议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五年极不寻常。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其影响至今尚未消除。大连市实施全域城市化,为我区提供了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这五年,我们在区委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理清发展思路,坚定发展信心,奋力攻坚克难。依靠全区上下的努力开拓,我区成为大连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功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产业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域城市化打开新局面,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在发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变革。历经五年奋斗,我区已经摆脱郊区发展模式,正沿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的道路阔步向前。
五年来,我们推进产业升级,显著提高了经济质量。占地5平方公里的大钢、大化整体迁出,朱棋路仓储区正在加紧搬迁,五年累计搬迁、关停企业800多家,腾出土地25平方公里,转移、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空前。装备制造业接连攻克40万吨船用曲轴、第三代核电站核岛全套设备、世界最大深水钻井船等世界级课题。规划建设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抢占东北科技创新制高点。在全市率先建成总部经济园区,中华路商务区、空港商务区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朝气蓬勃。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总部经济、高科技产业呈现集群态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增加到29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增加到3个,驰名商标拥有量全市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预计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将增长到五年前的2.8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到五年前的3.3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五年前的2.7倍。五年前,全区财政收入过亿元的街道只有3个,今年将有9个街道财政收入超亿元,其中2个街道突破7亿元。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的台阶。
五年来,我们改善民生质量,显著增进了社会和谐。每年将60%以上的公共财政支出用于发展民生事业,有力保障了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累计投入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10.5亿元。实现实名制就业19.4万人。5.7万农转城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24.8万人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2万人享受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五次提高低保标准,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2.7亿元。建设“新居工程”10个、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回迁农转城人员3.7万人。完成了100万平方米的矿北棚户区、头道沟棚户区改造。实施弃管居民楼改造工程,累计改造弃管楼89栋、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新建中小学校13所、改扩建7所,建成实验小学、育文中学等一流学校,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5亿元,是历史上教育投入最多的五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24个、服务站达到55个,覆盖全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区图书档案馆、“幸福老年之家”等一批惠民工程。
预计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是五年前的2倍多,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过百亿元,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改善。我区2009年、2011年连续两届居辽宁省区(市)县生活质量排行榜首位,先后荣获国家安全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等10项国家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建设,显著提升了生态品质。先后关闭非煤矿山31个,治理废弃矿坑5个、地质灾害1处,7条河流改造为生态景观河。持续开展社会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建筑1.3万处、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大力实施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成西山湖公园、夏家河海滨公园、前关湿地公园、钻石湾海滨公园、南关岭公园等大型公园,西郊森林公园成为国家4A级景区,区级以上公园总面积比五年前增加一倍。累计实施“一街一景”项目26个。明珠路、金柳路等主干路建成景观路,生态科技创新城起步区等社区建成花园小区。五年累计植树2377万株,新增绿化面积8.7万亩,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13.1平方米,全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我们完善基础设施,显著增强了城市功能。大连北站建成使用,哈大高铁正式通车,市体育中心、卫生中心即将竣工,新机场、地铁正在加紧建设,“三纵三横”路网建设快速推进。承接如此密集的重大城市功能,前所未有;承担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前所未有。我们从容应对发展建设中的困难、前进道路上的挑战,全力推进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艰巨任务。五年累计实施67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05亿元。累计新建、改扩建道路14条,建成快速路4条,按标准对公路配备路灯等市政设施。新建热电厂1座,新增220千伏变电所3座、66千伏变电所7座,新建、扩建净水厂2座、污水处理厂2座,显著提高了水、电、气等配套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对生态科技创新城、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等新建区域,高标准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成功举办“东北亚和平与发展论坛”等国际会议,城市功能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年来,我们深化改革创新,显著激发了体制活力。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大连市全域城市化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功能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生态化、体制现代化和公共服务均衡化战略,加快“两城四区”建设,推进老城区改造,奠定了全域城市化的崭新发展格局。
大力实施综合配套改革,一次次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建立“三规”融合、财力事权匹配、多元化投融资和土地良性增值机制,推进功能区管理体制创新,设立一个正局级、两个副局级功能区管委会,改革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推进环卫市场化,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历史性步伐。
本届政府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探索管理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切实践行执政为民理念,软环境建设取得实效。圆满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撤销、合并机构6个。在25个政府部门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行政许可项目107项,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提高了审批效率。全面建成行政权力运行、行政绩效管理、电子监察等“五大系统”,扎实开展“软环境建设年”活动,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应急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重大事项,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按时办复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330件。
各位代表,这五年,是开拓创新的五年,是民生改善的五年,是快速发展的五年。对此,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五年来的生动实践,印证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五年来的工作业绩,饱含着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无私帮助;五年来的辉煌成就,凝聚着全区人民的聪明才智、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本届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甘井子区建设与发展的驻区单位、部队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本届政府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距离;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与现代化国际化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主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和加快发展予以解决。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连市加快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时期。我区正处于加快向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迈进的战略机遇期,建设的高潮已经掀起,转型的潜力正在释放。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难以预料,社会转型引发的新问题、新矛盾会继续出现,但我们坚信,只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就能够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今后五年,我区总体发展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坚持区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施全域综合开发、集约开发,在加速产业升级、提高民生质量、增加生态产品、提升城市功能、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率先转型发展,实现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建设新跨越。
今后五年,我区的重点任务是:
(一)加快推进全域开发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城融合发展,谋求更大跨越。在大连城市重心北移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重要牵动作用,推进“两城四区”跨入深度开发阶段,全面焕发老城区活力,构建更具活力的区域发展格局。高标准建设生态科技创新城、体育新城、新机场商务区等重点区域,以梭鱼湾、石灰石矿、五二三厂和大连湾棉花岛等片区为重点,加快钻石湾开发建设,使之成为引领大连全域城市化进程的新坐标。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和高科技产业,五年内形成四个千亿以上规模的产业集群。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五年内,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一倍以上,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分别提高到60%,进一步巩固综合经济实力在东北同类地区的领先地位。
(二)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均衡化、优质化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制定富民政策措施,居民收入五年内要增长一倍以上。建立公共财政对民生支出的增长机制,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完成弃管居民楼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和“新居工程”建设。实行更惠民的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继续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参保率,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实现更加充分的社会保障。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切实提升人口质量。加大薄弱区域公共服务投资力度,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同时,加快向优质化迈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倍珍惜我区宝贵的生态资源,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全面建设美丽甘井子,使优质生态成为我区的核心竞争力。坚决淘汰污染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五年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健全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城市管理维护全域覆盖。强化矿山治理力度,完成主要河流生态治理。持续实施社会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大力实施青山生态系统工程,提高森林公园生态质量,主干路、主要河道建成生态绿廊,五年内新增公园面积超过300公顷。2017年绿化覆盖率提高到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15平方米,我区真正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四)加快推进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提供有力支撑。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按照现代化国际化标准,提高规划建设水平。高度重视重大市政设施的辐射功能,推动在建重大市政工程加快建设,继续争取更多城市功能聚集我区。加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建设力度,建成“半小时交通圈”。加强电力、供水、污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可建设区域实现“九通一平”。按照以人为本、智能运行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科技创新城要按照国际标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率先实现区域功能智慧化。
(五)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率先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树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忧患意识,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创新政府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探索融资新渠道、新方式,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完善投资准入、产业激励、节能减排等产业政策,建立产业升级长效机制。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 管理制度,基本完成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村转居”改革,逐步化解、消除由此引发的深层次矛盾。继续深化功能区管理体制创新,理顺功能区与街道的职能分工,加大对功能区的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三、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人民群众将对新一届政府寄予新的期待,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2‰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项目带动作用。对重点项目建设要坚持抓早、抓快、抓好,畅通审批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土地供应,加强融资统筹协调,保持投资快速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计划安排重点项目230个,总投资3600亿元,列实施计划项目180个,力争开工率达到80%。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严把产业准入门槛,积极引进投资强度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全年实际使用外资、实际使用内资分别增长10%和15%以上。
加快全域开发建设。生态科技创新城要按照高端科技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方向,加快建设联想未来城、北方生态慧谷、牧城驿中央文化区,推进聚龙金融、紫光华宇、易世达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项目以及大黑石生态旅游文化公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体育新城要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加快中华城、亿丰国际汽车广场、环嘉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等商务设施和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要继续放大产业聚集效应,建成一重石化装备、米勒万家顿二期等项目,同时加快推进汽车文化产业园、国际水产品市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丰富区域业态。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要突出国际会议、休闲体育和现代商务功能,大力推进西城国宾馆、国际会议中心、文化产业组团、高端商业组团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中华路商务区要以建设大连市商务中心区和东北地区高端商业中心为目标,推动红星国际广场、亿合商业综合体、远洋广场、华远新都汇广场等商业设施尽早竣工,进一步提升商业氛围。空港商务区要围绕区域行政中心和商务中心的定位,建成空港物流中心、绿城购物广场,推进总部经济基地建设。老城区要积极推进以改善居住品质和转换产业结构为核心的全面改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金三角市场综合体建设,努力塑造钻石湾等城市休闲旅游、现代商业的新亮点。
加大服务企业力度。高度重视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建立政府部门快速协调机制,形成重大问题定期会商和领导定点联系企业制度。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建中小企业创新园、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引导企业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个、高新技术企业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0家。力争新创国家驰名商标、省市著名商标12件。
(二)着力改善群众生活质量
切实抓好民生工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新开发就业岗位4万个,实现实名制就业2.8万人,稳定就业1.9万人。推出10项创业扶持政策,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创业就业,扶持创业带头人400名,创业就业6000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做好第十四次低保提标工作,认真落实新的社会救助政策。维修改造弃管楼30栋、破损街巷路48条,对松江路和南关岭区域的路街进行集中整治。大力推进“暖房子工程”和供热拆炉并网工作。建成5个标准化农贸市场和一定规模的连锁超市、15个社区菜店(便利店)、20个便民早餐店。完成大连北站回迁楼和郭家沟二期、棋盘二期、鞍子山一期、前关三期“新居工程”主体建设,开工建设双台沟二期、中革“新居工程”,加快新机场回迁安置区建设,推进金家街1号、东海棚户区和金家街公园周边旧区改造,完成500套公租房建设任务。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巩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成果,继续提高全区基础教育水平。整合素质教育基地,建成大东沟明珠学校、周水子小学、前革魅力小学等5所学校。回收4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实施高中寒窗基金、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等资金补助项目。积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改造升级区文化馆、甘井子体育场,实施173个社区(村)健身路径配套工程。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全区55个社区“幸福老年之家”向普惠型方向发展,为600户贫困老年家庭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2万名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按照国家3A级标准,改善婚姻登记场所条件,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服务。启动由区医院、卫生应急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的甘井子区医疗卫生健康中心建设。开展“生育关怀系列行动”,为900户困难家庭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35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加快建设区残疾人托养康复服务中心。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共建、民族、宗教、老龄、侨务、人防、物价、妇女儿童等工作。
(三)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整治区域环境。全力以赴实施迎十二运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按照“全面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美化、绿化、净化、亮化赛场周边及相关区域,加强城市卫生保洁和市容秩序管理,改造临街老旧建筑,抓好拆违、治乱、疏堵、增绿等各环节工作。大连北站南北广场、南关岭区域主要街道纳入市政管理,体育中心等重点区域实施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塑造大连门户新形象,向八方宾朋展现我区文明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带动全区城市管理整体水平实现新提升。加大城市拓展区环境改造力度,重点改变南关岭、大连湾、辛寨子等街道中心区域的小城镇形象,推动重点区域管理更细、秩序更优、环境更靓。
深入实施生态工程。完成全社会绿化投资20亿元,完成重点绿化项目44个,栽植树木780万株,造林绿化2.8万亩。重点实施体育中心周边、路网两侧绿化工程,对椒北路、促进路、东纬路等6条主干路和明珠路景观带进行绿化升级,积极推进牧城驿湖、金龙寺、前关体育休闲二期、中革仙山、棠梨湖等公园建设,新建兴康园、周北、金兴等6座社区游园和广场,新建七星小区、泉水河两岸花园等9个“一街一景”项目,建设溪之谷、鞍子山登山路径,打造大巴山精品生态休闲区。实施马栏河上游、郭家沟、双台沟二期、棋盘二期生态河改造。建设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消防特勤站,提高森林火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在生态科技创新城实施区域、家庭能源智能管理等试点项目,加快先进的生态、节能、环保技术在全区推广应用。
(四)着力增强区域城市功能
高水平完善区域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和控制作用,深化生态科技创新城、体育新城、中华路商务区规划,高起点编制全域城市化各类专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加强未利用地开发、存量建设用地挖潜,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保障重点发展地区、产业园区以及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用地。
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实施重点道路建设项目20项,确保机场快速路一期、甘南路一期、岚岭路、岭西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渤海大道、滨海公路、锦双线三期,改扩建羊革线等道路,维修华东路、姚砬线、前黄线等9条公路,启动河周路、西城快速路建设。完善生态科技创新城、大连北站、体育新城等区域客运线路配置。完成机场新区自来水泵站、大连湾污水处理厂以及于家、前盐、大东沟66千伏变电站建设,推进马栏河上游、前牧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生态科技创新城、体育新城、中华路商务区等区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五)着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依法做好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打造10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精品社区,整合全区社区信息网络资源,提高便民服务功能。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继续推进“六五”普法和法治区创建工作,加强人民调解,筑牢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不断完善劳动关系网络化和网格化管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打造平安稳定城区。加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投资2000万元提高海上执法设备保障水平,加强海域监管能力。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基层监管网络,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效能。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改革,抓好“天地网”建设,全面提高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能力,确保全区稳定平安。
(六)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更加严格地规范行政行为,依法履行各项行政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强化机关质量标准管理,提高行政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
更加主动地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虚心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更加积极地推进职能转变,增强危机意识,崇尚担当精神,运用法治思维,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水平,提升软环境质量。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将是我们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五年,也是锐意进取、加速发展的五年,更是率先转型、蓄势跨越的五年。崇高的使命激励着我们,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们,人民的期望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区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建设新跨越,共同创造甘井子区灿烂辉煌的明天!
推荐访问:子区 政府工作报告 甘井子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甘井子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