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牡丹江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8-06 18:48:03 |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1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求实创新、跨越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牡丹江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牡丹江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优秀范文】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求实创新、跨越争先,在“十一五”追赶跨越的高起点上,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十二五”首战告捷。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920亿元,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7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三年“破百”目标,其中市本级完成50.3亿元,增长32.5%。投资、消费保持强劲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5.1亿元(原统计口径700亿元),增长36.5%,高于全省6.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3.1亿元,增长18.2%,增幅居全省首位;进出口总额预计实现106亿美元,增长18%,总量保持全省第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4.5亿元,增长29%,增幅居全省第二位;粮食生产克服罕见伏旱保持50亿斤,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360万亩。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4500元,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98元,实现全省“九连冠”。

--产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园区建设全面展开。光伏产业园完成“三纵三横”主干道和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总投资24.7亿元的4个项目开始入驻。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产业园区,总投资18.1亿元的基础设施开工建设。阳明工业示范基地成为黑龙江与浙江合作共建园区,东安科技产业园、宁安工业示范基地得到省级政策支持,绥芬河、东宁、海林、穆棱园区功能提升、项目入驻取得新进展。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202个,40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101.2亿元,300个市级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北方工业园天威风机8月末首台下线,全市首个百亿级大项目280万吨重油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上海爱家、广东恒大、中铁资源等一批知名企业成为助推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1.7亿元,增长45.8%。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全市金融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3.8亿元、税收1.95亿元,交通银行、省鑫正担保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兴业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入驻市融资服务中心。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5%,存贷比达到41.3%

--沿边开放先导区加速推进。境内外加工联动发展。境内重点园区新上项目140个、完成投资42.3亿元,6个境外园区新引进企业5户、完成投资3.7亿元,跨境连锁加工企业达到115户、增长10%。对俄物流体系正在形成。总投资30亿元的七大物流园区进展顺利,宁安源丰对俄国际物流园区实现口岸功能内移,哈牡绥东物流质押担保中心成为全省唯一专业融资平台。旅游开始向四季繁荣延伸。开展了首届镜泊湖秋冬旅游文化节等系列营销活动,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005万人次,总收入61.3亿元,分别增长15.7%15.6%,出入境人数达到87万人次,与俄日韩城市的人文交流进一步加深。会展业加速发展。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组织开展第五届木博会、中俄机电产品展销会等展会19个、增长72.7%,主办承办东北东部(121)区域合作圆桌会议等各类会议76个,有力拉动了产业发展,提升了牡丹江沿边开放城市的影响力。

--“三优”文明城建设向纵深发展。强化规划引领。完成了大牡丹江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用地、江南新城区、产业新城等总体功能分区规划,完善了棚户区改造、市区教育机构、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城市近期建设用地控详规划覆盖率达90%。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西十一跨江桥、东四跨江桥二期如期推进,完成了太平路、西三条路综合改造,投资4300万元硬化治理29条裸土街路。城市绿化亮化提档升级。完成25栋标志性建筑和“三桥一岛”亮化,301国道入城口绿化工程和“百园”工程全部完工,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推动城市管理提档升级。实施大城管体制改革,推行了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和绩效管理;开展了户外牌匾升级改造、拆除违法建筑等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开通城区至海南乡、五林镇、磨刀石镇公交线路,新增停车场6.7万平方米,集中开展了交通秩序治理;完成楼房平改坡61栋,住宅小区和单体楼实现了物业管理、业主自治或社区物业服务全覆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溪一河”河道治理工程完成2.95公里,治理小锅炉54.9万平方米,拆掉“小烟囱”2万多个,新增清洁燃气用户2万户,市区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市造林绿化23.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6万亩。

--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取得新进展。加速推进“五个带动”,城镇化、社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市,纳入全省百镇的8个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完成投资24.3亿元。场县合作深入推进,新增共建项目9个、总投资3.7亿元,与省森工总局签署了《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新农村建设由试点示范向整体推进转变,8个五星级村、20个四星级村通过省级验收。从基础建设和产业融合入手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牡海宁同城化的先行项目牡海城际路、西部新城和镜泊小镇加速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六县(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35.5%

--利民实事和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全市财政直接用于民生事业投入69.6亿元,其中市本级投入31.9亿元,年初确定的29件利民实事全部完成年度任务。保障房建设快速推进,全市争取政策资金5.5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142.8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2000套廉租房、6000套公租房全部开工建设,公租房套数居全省首位;改造农村泥草房5574户。就业和社保进一步强化。全市新增就业6.6万人,市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2344个,投放小额担保贷款1.1亿元,扶持自主创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城居保”、“新农保”惠及109万城乡居民;新增补助3.5亿元,从八个方面提高五项社会保险和城乡低保标准,全市“五险”参保人数比上年增加13万人;筹资8203万元对9.5万户困难群众、17.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物价补贴和临时救助,通过“六援六送”、“双节”救助、爱心超市、帮扶中心救助困难群众16.9万人次,增加供热基础设施投入和供热企业补贴6049万元,缓解供热企业亏损,保证居民供热不涨价,群众“三供”投诉下降21.7%。以文化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承办了第21届书博会牡丹江分会场活动,中俄文化交流中心开工建设,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6所市直初中学校学区制试点平稳顺畅,完成29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31所公办幼儿园;市中医院新建工程主体封闭,市二院异地开工建设,市卫校教学综合楼投入使用;举办了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政府工作效能和执行力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三实两创”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健全了政府议事规则、经济运行分析机制和产业项目考核办法,完善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政府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进一步增强。深化公安警务、市区环卫市场化等重点领域改革,完成了第七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政府机构改革通过省级验收。大力开展“治庸治懒治散”专项行动,首批30个科室进行了“万人评百科”活动。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和“信访积案百日专项治理”,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妥善处理,安全形势持续稳定。“12345”市长热线受理电话12万件、办结率97%以上,百姓表达心声、寻求救助的渠道更加畅通。实施“春季护航”、“百日护游”、“平安雪城”专项行动和校安工程,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全省最低、破案率居全省前列。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六五”普法工作全面启动。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与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50件,政协提案287件,答复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实现100%

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接待、老龄、气象、地震、地方志、档案、人防、边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得到加强,民族宗教、人口计生、妇女儿童、红十字、残联等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2011年的跨越发展为本届政府五年任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五年,我们按照市委的战略部署,把握发展规律,顺应百姓心声,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措施,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五年来,我们全力推进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深入实施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战略,市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分别比目标值高5.618.99.34.51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打破18年徘徊不前的局面,跃升至全省第四位。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举全市之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不断拓展园区空间、强化产业支撑、推动经济转型。与2006年相比,全市9个重点园区建成面积增长4.2倍,有3个上升为国家级园区、6个上升为省级园区,累计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7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倍,六大支柱产业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65%31.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倍。过去五年,是我市项目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后劲蓄积最足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全面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抢抓国家提升沿边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不断深化适应性战略调整,强力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对俄贸易额,分别居全省和全国地市级城市首位。进口资源落地加工率、地产品出口比重,分别提升到37.5%8.5%。牡丹江机场年进出港人数突破3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实现五年翻一番。开通了陆海联运大通道,物流和会展经济迅速发展。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上升为省级战略,牡绥地区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过去五年,是我市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区域竞争力提升最快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大牡丹江新牡丹江建设。以生态宜居为方向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以“五个带动”为支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建设为载体加快牡海宁同城化,以强化中心城市拉动和“突破林口”为重点推进区域一体化。公路“三年决战”建设总里程达3485公里。五年间,市区整修街路456条,是上个五年的25倍;投入城乡建设资金510.4亿元,是上个五年的6.4倍。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7%,农村砖瓦化率、街路硬化率、饮水安全入户率等指标居全省首位。全市场(局)县共建项目84个,总投资193.7亿元。过去五年,是我市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最大限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真心实意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财政直接用于民生支出达到218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7倍。累计新增就业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6.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6年增加6465元和6512元。城镇五项社会保险扩面71%、提标142%,城乡低保标准提高75%113%。改造棚户区632万平方米、泥草房90万平方米,4.45万户城乡居民住进新房子。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速发展。过去五年,是我市改善民生力度最大、百姓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发展。行政、教育、卫生、文化体制和财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实施“两集中、三到位、三减少、两提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年医改阶段目标基本完成,整顿规范了出租汽车市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省级验收。完成水泥、炼油等12户骨干企业重组改制和改造嫁接,4户企业实现产能倍增。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3%,居全省前列。过去五年,是我市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发展活力不断迸发的五年。

五年间,我市先后荣获中国十佳最具开发潜力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等称号,城市凝聚力、吸引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跨越争先是符合牡丹江现阶段发展特征的必然要求,必须毫不动摇、落实落靠;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是牡丹江跨越发展的科学之策,必须紧抓不放、创新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之本、动力之源,必须真抓实干、用心办好;“三实两创”是加强政府建设的工作要领,必须严格要求、身体力行。

五年的历史巨变令人瞩目、来之不易,五年的发展经验弥足珍贵、启迪未来。这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励精图治、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全市人民,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牡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各中省直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牡丹江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立市项目不多,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市本级财力比较弱;城市建设欠账较多,对“五城”建设的承载能力不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就业、住房、教育、“三供”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干部的能力素质、责任意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要不回避、不退缩、不懈怠,以求实、务实、落实的态度去对待,倍加珍惜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乘势而上,奋力而为。我们相信,有市委的正确领导,牡丹江人民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牡丹江跨越争先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二、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求实创新、跨越争先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化工业立市、金融强市和贸旅牵动战略,全面加快“五城”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14年,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6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

未来五年,我们要围绕“五城”建设的战略目标,实施五项战略措施,为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更加注重产业基础和转型驱动。以工业立市为引领,突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裂变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境外农业,着力打造现代工业体系、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力争培育650亿级立市企业,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1-210亿级财税大户。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与经济融合,注重发展低碳、环保、节能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到2016年,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翻两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翻一番,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实施市级财源转型升级规划,巩固县域经济全省领先的发展势头。实施全民创业小老板工程、小微企业成长工程,推动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群化转变,2016年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5%以上。

--更加注重金融支撑和投资拉动。深化金融强市战略,完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壮大金融产业,激活民间资本,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持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2016年信贷规模达到650亿元,金融产业税收达到3.5亿元,打造黑龙江省东南部金融中心。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围绕园区、产业项目、保障房、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科学谋划项目,加速项目建设。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全面推进十大产业项目建设,特别是要加大油页岩、地热等矿产资源勘探力度,以资源勘探新成果培育发展一批新产业,2016年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5%以上。

--更加注重开放升级和贸旅牵动。持续推进牡绥地区一体化发展,开辟丹东、罗津出海通道,做大做强绥芬河口岸、东宁口岸和牡丹江航空港,推动口岸功能向内陆延伸,2016年牡绥地区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加速构建结构优良的对俄经贸合作体系,扩大跨境连锁加工规模,提升境内外园区关联度,发挥中心城市的资源、人才和信息优势,进一步提升对俄进出口加工能力和水平,五年内进口资源落地加工率、地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到50%12%。大力推进市区面向东北亚的外向型商贸功能区建设,加速构建中心城市与镜泊湖、雪乡、口岸“一城三区”旅游格局,五年内旅游业总收入占GDP比重提升到9%。加强与哈大齐、长吉图、东北东部城市群的区域协作,全面开发俄日韩市场,积极拓展欧美、东盟、中东和非洲市场,实现全方位、多元化、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更加注重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带动。按照消费中心、旅游中心、生态宜居的定位,继续完善交通路网建设,推进城市南延西拓、产业东移北进,向西建设牡海城际路,推进牡海一体发展,打造“西部宜居新城”;向东整体规划铁岭镇,打造“东部物流新城”;向北推进开发区扩区,打造“北部产业新城”;向南加速建设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启动海浪、新立组团建设和机场搬迁,打造“南部科技新城”,拉开牡海宁城市圈框架。按照“一核三线”的发展布局,加速形成以牡海宁城市圈、绥东穆城市群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为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强化中心城市、城关镇、农垦森工、产业镇、中心村“五个带动”,加速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4%以上,充分释放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积极作用。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群众发动。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实施创业增收工程,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五年翻一番,实现百姓生活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济救助体系,全市五项社会保险标准提高100%,基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加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平安牡丹江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加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更多的切身感受;实施文化引领工程,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创新创业、开拓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凝聚民心、激发民智,依靠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成就跨越发展的宏图伟业。

三、2012年总体把握和工作安排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的发力之年,总体看,既面临困难和挑战,也充满机遇和希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省内各地市竞相发展,自身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我市加快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省进入经济发展的加速期,宏观环境对我市加快发展总体有利。一是俄罗斯入世和举办APEC会议、中朝经济合作区启动、中日韩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黑龙江、内蒙古两省区推动绥满沿边开放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沿边开放大有作为。二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强对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继续扶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为我市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三是我省按照稳中求进、在快进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对“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和“十大产业”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更为有力的举措。这些思路措施,对我市跨越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四是经过近几年的追赶跨越,我市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更为坚实,软硬环境不断优化,全市人民跨越争先的激情和士气更加高涨。只要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抓住快进的着力点,在克服困难中增强信心,在应对挑战中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够取得跨越发展的新突破。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10%20.2%11.9%;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其中产业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7%

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产业项目攻坚,保持投资对跨越发展的强劲拉动

产业项目是加快发展的根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载体。我们要深入开展“准备之冬”、“动工之春”、“机遇之夏”活动,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硬任务抓实抓好。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紧扣全省十大产业,通过联合会办、集中开工、拉练检查和跟踪督办,全力提速产业项目建设,全市开复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0个以上、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力争抽水蓄能电站、石油装备产业集群、20万吨润滑油等17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以产业项目为牵动,加速推进200个以上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坚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目标。

增强园区载体功能。坚持土地征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加快重点园区建设,年内光伏产业园达到项目落地条件,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实现“七通一平”,两个园区力争入驻项目30个,总投资60亿元以上。落实飞地项目利益分享机制,优化园区结构布局,推进大庆路园区向石化专业园区发展,加快阳明工业示范基地和城区中小企业工业园建设,支持东宁、海林、穆棱、宁安开发区扩区提档和林口开发区异地新建,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建设提供配套服务,构建产业集聚、错位发展的园区体系。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强化产业招商,进一步完善“谋划、招商、建设”三段式流程化项目推进机制,面向产业转移地区,面向产业骨干企业,面向对俄贸易大户,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行业领军企业,5个专业招商部门每个部门引进2个以上亿元产业项目或4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3个产业招商部门每个部门引进1个以上亿元产业项目或2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创新招商方法,落实“四个一”招商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行业协会、商会和牡丹江同乡会的互动交流,发挥驻外办事机构招商作用,提升域内展会的招商功能。加强招商推介,组织好城市基础建设项目推介会、韩日和台湾产业招商活动周等系列招商活动,全市引进域外资金600亿元,增长32%以上,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70个。

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整合政府融资平台,发行二期企业债,争取成为国家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城市,加强银政企合作,通过引进域外资金、用好域内资金和积极向上争取,力争政府性融资达到100亿元,银行存贷比达到47%,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收益率。加强国有土地房屋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管理,实施政府主导净地工作,确保园区和项目建设用地。

(二)突出结构优化和集群发展,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

坚持扩张存量和引进增量并重、提升传统产业和壮大新兴产业并重、打造龙头企业和培育产业集群并重、优化调控服务和加强创新驱动并重,持续推进工业提速扩张、提质增效。

加速工业裂变扩张。重点支持恒丰、北方、龙睿、友搏等10户骨干企业扩能改造,推进宝来280万吨重油加工、富通240万台压缩机、金刚钻3000吨碳化硼微粉等10个产能翻番项目加速建设。年内,金缘钩缓铁路配件扩能等7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整机化、系列化、品牌化为方向,重点启动6大基地建设:拓展延伸风电装备、汽车空调及配件、铁路货车及配件、石油装备四条产业链,打造装备制造基地;推进恒丰、大宇提档升级,加快圣象、大亚向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打造中国北方纸业之都、高端机制纸和木材加工基地;推进首控、页岩油、龙睿、顺达等化工企业相互配套协作,打造全省煤化工示范基地和新兴石油化工基地;以旭阳、金日、圣戈班等光伏和新材料企业为骨干,打造国家级特种材料生产基地;以佰佳信、友搏、黑宝、恒远、基纳瑞克斯为主体,打造全省生物化工和生物医药制造基地;做强皓月、永和、正大、北味等龙头企业,打造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基地。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管理。完善工业经济“大运行”协调机制,最大限度保障电力、运力、人力、资金需求。依托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专业园区,建立信息、技术、物流平台,强化市场经营指导,用好扶持政策资金,引导支持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强产销对接、加快技术改造、加速规模扩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5%以上,利税增长20%以上。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创建全国创业城市为载体,出台全民创业扶持政策,启动实施厂办大集体改革,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支持民间资本发展实体经济,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全面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壮大中小企业,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

增强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完善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重点推进石油钻采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油页岩开发技术联盟、物联网研究院、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科技服务和支撑能力。汇集生产力促进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力量,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催生一批高科技产业项目,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级创新型企业6户。落实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充分发挥驻牡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作用,通过加强引人育人、实施技术入股、鼓励兼职兼薪等措施,营造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和环境。

(三)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加速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

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强化龙头、市场、品牌、科技“四个带动”,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向精品农业、品牌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抓住政策机遇大兴农田水利工程,重点抓好灌区新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旱田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亿元,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新增高效经济作物、棚室蔬菜面积1.5万亩和0.5万亩。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争取建设15个投资500万元的农机合作社,农业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提高到87%。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市场信息、农资监控、农技推广和产品营销服务。加强农业生态体系建设,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完成造林绿化15万亩,力争我市纳入国家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规划范围。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红星、响水等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引进南京雨润等战略投资者,谋划建设日本食品工业园,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60户,农产品本地转化率达到65%,引导农业生产由田间地头向市场端头拓展,由产供销向销供产转变。实施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双带动”战略,鼓励龙头企业配建基地,壮大优质米、果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总结推广东宁黑木耳“地产+集散”、宁安果菜“基地+物流”、阳明菜篮子工程“科技+绿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380万亩,成为全省东南部蔬菜集散中心和对俄果菜出口基地。

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从技术、市场、品牌入手,提升高品质绿色有机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快建设全国农标质检中心和省有机食品质检中心,加强农产品技术保障和质量监管,进一步提高绿特产品的信誉度。支持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完善源丰、雨润等域内市场功能,新建10个域外绿色有机食品专卖店或专柜,建设消费者信任的绿特产品市场营销渠道。整合优质米、食用菌等重点品牌,提升响水米、黑木耳等品牌价值,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产品、著名品牌分别达到165个和42个。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全面落实惠农政策,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扩大境外农业规模,增加经营性收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探索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增加财产性收入和保障性收入;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农超对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非农产业,带动农民转移增收;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2600元。

(四)着力解决贸旅结构性矛盾,加快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

适应省管县体制改革,以更加创新务实的开放意识、开放胸怀、开放举措,做好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贸易抓转型、合作抓延伸“四篇文章”,全面加快“五个中心”建设。

做大做强跨境连锁加工。推进境内园区提档升级,力争对俄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绥穆新城晋升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提升境外园区规模和产业层次,强化与境内园区的关联度,力争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成为APEC会议中俄合作成果展示区、俄罗斯联邦政府经济特区,争取在俄远东地区设立中俄联合高新区。发展机电、服装鞋帽、家具建材等出口产品加工,扩大重油、木材、纸浆等进口资源加工,拓展对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全市进口资源落地加工率、地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到43%10%

提升商贸中心功能。改造提升朝鲜族民俗风情街,加快建设俄罗斯风情步行商业街,发展面向俄日韩消费群体的国际商城,选择重点商店、酒店实施对俄日韩经贸旅游服务试点,提升中心城市商贸业国际化水平。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加快建设农超对接市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建材、家居、家电等专业市场,提升人流、物流的集散功能。建立对俄经贸合作信息平台和信用评价体系,增加资源性商品进口,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争创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大力发展四季旅游。出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意见,启动智慧旅游城市创建,做实“延时、延线、增值、增量、创优”五篇文章,加快旅游业由两季兴旺向四季繁荣转变。积极推进恒大集团镜泊湖世纪旅游城项目,加快镜泊小镇、莲花新镇等旅游名镇建设,启动镜泊湖景区综合改造,推进江心岛开发,提升景区景点接待功能。办好中俄旅游年活动和秋冬旅游文化节,加快牡丹峰等城郊旅游示范带和3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开展景区景点、出租汽车等窗口服务标准化试点,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做火秋冬游、延伸跨境游、做大城郊游。开展城市营销年活动,加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在国家主流媒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增长18%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突破70亿元。

发展壮大物流、会展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哈牡高铁、牡绥铁路、东宁界河桥、绥芬河口岸扩能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牡达农副产品国际物流园、华晟国运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提升哈牡绥东物流质押监管中心功能。出台牡丹江市会展业中长期发展意见,办好黑木耳节、中俄机电产品展销会、国际钻采装备展览会,推进会展中心专业化、市场化,塑造开放城市品牌形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广告策划等生产服务业,进一步繁荣医疗保健、餐饮娱乐等消费服务业。

(五)加快城乡建设步伐,进一步拉开大牡丹江新牡丹江框架

适应城市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需求,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和价值,加速打造生态宜居之城、一体化发展之城。

着眼大发展做好大规划。按照滨水、园林、现代、简约的定位,完善大牡丹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抓好功能布局、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特色等专项规划;以加快项目建设为重点,抓好重点街区和棚改项目规划包装,重点街路美化亮化设计;出台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意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统筹和调控作用。

加快改造江北老城、建设江南新区。在基础建设方面,加速推进东四跨江桥二期、青梅大桥建设和北太平路贯通工程,完成西十一跨江桥、西十一条路贯通工程和市区至三道关、牡丹峰公路建设,启动地明街、新华路等8条重点街路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天然气入市工程,新增燃气用户2万户。在绿化亮化净化方面,启动建设10大公园广场,抓好重点街路绿化,市区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推进重点街路亮化升级,实现市中心区背街巷道路灯全覆盖;推进水系和大气污染治理,并网改造小锅炉20万平方米,完成主城区“三溪一河”治理工程。在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方面,落实城市规划建设“12条新规”和“双增双减”原则,开展城市建设质量年活动,抓紧恒大城市综合体、奥林匹克体育公园、江南CBD中央商务区、沿江景观带、中俄文化交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精品工程、精致工程。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三优”文明城建设步伐,实施大城管联动机制,推进公安城管联勤执法,加快环卫、园林绿化市场化改革,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网格化。系统解决“三供两治”问题,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投资1.72亿元改造升级城乡电网,消除市区市政道路垃圾散放点,按布局要求实现垃圾容器全覆盖。开展环境卫生、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牌匾广告、乱贴乱画五个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积极开展争当“文明市民”活动,增强社会的公德、公信意识,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进程。按照“五个带动”要求,抓好宁安市“公园经济”、爱民区“三道关小镇”、阳明区“阳明新城”和东安区“全域城市化”建设,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力争在土地流转、户籍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争取城郊乡镇享受县级体制政策。拓展场(局)县合作领域,每个县(市)建设一个与森工农垦合作园区。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实施强镇扩权改革,完成500个中心村布局规划,启动20个高标准精品示范村建设,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0处、解决1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

(六)加速推进文化改革与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以文化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落实文化引领、文化惠民、文化支撑原则,加快建设牡丹江书画院、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文化站、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全部免费开放,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通过验收;启动红罗女文化创意产业园,抓好横店华厦国际影城项目建设,扩张新闻传媒动漫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和横道影视基地,加速发展文化创意、出版发行、数字传输等文化产业,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谋划创办东北亚国际文化产业论坛、中俄特色艺术展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巩固全民健身成果,市区新增全民健身路径和农民健身工程50处。通过加快文体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编制教育机构整体规划,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新建和改造10所公办幼儿园,支持民办幼儿园“达标升级”,通过民办公办并举,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强素质教育,巩固完善市区“学区制”改革试点,异地新建实验中学和特教学校。发挥市一中列为全国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试点的示范效应,力争1所高中进入省级试点,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职业高中。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重组,支持在牡高校加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加快校安工程建设,完成市直6所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加强校车和学生餐饮安全监管,让孩子们平平安安上学,安全放心用餐。

提高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继续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统筹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加快市中医院、市二院、市一院等五个重点项目和医疗救援中心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机制。深化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继续压缩一般财政支出,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创造条件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难题。今年,重点围绕解决就业难、看病难、就学难、住房难、出行难和加强社会保障、改善人居环境等七个方面,办好33件利民实事。

努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实现新增就业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投放小额担保贷款1.5亿元,扶持自主创业6000人。推进重点群体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新增公益性岗位2000个,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万人,建设标准化福利工厂扩大残疾人就业安置。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保覆盖面,全年五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5万人以上,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升社保待遇标准,新增投入1亿元,实施“四提高、两扩大、一降一消”医保惠民行动计划;新增投入2.8亿元,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市区失业金、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标准10%以上。更多关注弱势群体,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0%。推行以居家养老为重点的养老产业体系,40%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对城乡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养老补助费历史陈欠问题,五年内必须还清。从今年起,当年费用全部兑现,不允许出现新的拖欠。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筹资2300万元资助1.85万名家庭困难学生,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辍学。

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水平。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优化城市布局功能有机结合,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全市完成棚改面积92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主城区棚户区改造,建设公租房2000套、廉租房200套,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500万元,努力让更多群众住得好、住得暖。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落实保障房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和挂牌公示制。出台公租房、廉租房管理办法,逐步形成公平分配、规范管理、进退有序的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城乡社区为重点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新建27个城市达标社区和16个农村达标社区,启动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改革。建设联合信访接待中心,实施源头治理、化解积案、责任追究和依法治访,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组织“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抓好保供稳价工作,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快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立城市应急管理联动体系。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开展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经常性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制假贩假行为,让百姓吃得放心。推进“春季护航”、“百日护游”、“平安雪城”专项行动常态化,建立全时空、全天候、全覆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各级政府必须加速职能转变,全面提升抓经济、惠民生、促发展的理念和本领。

深入开展“三实两创”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建设善于学习、敢于攻坚、坚决落实的干部队伍;完善重大事项协调、调度机制,优化政府工作业务流程,提高政府工作的规范性、时效性;健全绩、效、廉、评考核体系,推进“治庸治懒治散”,全面开展“万人评百科”活动,做到运行规范、监督有力,努力建设政令畅通的效能政府。

按照市委“落实执行年”的要求,深化“两集中、三到位、三减少、两提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行网上审批,扩大“一条龙”服务范围,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提高对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的服务水平;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办好“12345”市长热线和“12349”便民服务热线,充分发挥行风热线、民心网、落实网作用,及时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建设便民利企的服务政府。

强化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做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改革试点,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努力建设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倡导廉洁自律,厉行简朴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决堵塞各种漏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强化舆论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及时发现违纪违法行为,依法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塑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以廉政建设的新举措,保障发展、取信于民,努力建设勤政为民的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团结奋斗、跨越争先的成果,我们为之喜悦,为之自豪;未来五年,充满挑战、目标宏伟的蓝图,激发斗志,催人奋进。让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敢于担当的勇气、甘于奉献的情怀、排除万难的决心,奋力开创牡丹江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新局面!

推荐访问:牡丹江市 五年 政府工作报告 牡丹江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

本文标题:牡丹江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优秀范文】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806/28300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牡丹江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优秀范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