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松滋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15:36:02 |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松滋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松滋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高举转型发展大旗,不断深化“两个唯一”〔注1〕理念,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着力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强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省委书记李鸿忠、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等领导专程莅临松滋视察,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发展气场充分汇集,干部群众士气高昂,松滋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2013年,我们全力以赴抓转型、谋跨越、争进位,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增长31%;利用外资1967万美元,增长22.9%;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0.7473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23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0047元,增长14.5%。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等指标的增速,工业入库税金等指标的总量位居荆州各县市区第一。

工业经济加快转型。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0亿元,增长20%;入库税金8亿元,增长37.5%。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达到26家。其中,过500万元的企业12家,过千万元的企业8家。白云边荣膺“中国企业五星品牌”,公司连续四年婵联“鄂企百强”,全年实现产值53亿元,增长26.7%;入库税金6.1亿元,增长41.6%,连续六年雄踞荆州市工业企业纳税额第一。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梅林被评为“中国酒业风云榜十大年度人物”,并荣获荆州市第二届“突出贡献人才奖”。一批转型升级典型脱颖而出,白云边逆势发力跨越发展,飞利浦树起亩平税收的标杆,宜化松滋肥业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葛洲坝松滋水泥成为精细化管理的样板,丽源科技依靠创新勇立行业潮头。工业企业“改扩联”深入实施,41个重点“改扩联”项目完成投资24.16亿元。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注2〕,全市规模企业新增18家,达到126家。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成功抵御高温干旱、“6·6”、“7·6”暴雨等自然灾害侵袭,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预计总产达到36万吨,增长10%;油菜籽总产7.5万吨,增长11.4%;水果总产15.7万吨,增长3.3%;生猪出栏142万头,增长16%,万头以上规模猪场达到8家。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陈店镇新发展花卉苗木基地3500亩,红东线“花卉苗木走廊”初具雏形;八宝、沙道观等乡镇大力兴办设施农业,新发展蔬菜大棚300个;纸厂河镇绿色稻米种植和水产养殖规模各达到1万亩;老城镇菊花种植和万家乡新建猕猴桃基地各达到1000亩。全市通过“三品”认证〔注3〕农产品品牌29个。其中,无公害品牌25个,新增8个。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3家,其中省级8家;各类专合组织达到511家,新增107家;注册家庭农场161家。明鑫荞麦科技园竣工投产。襄大农牧、温氏总部主体工程基本建成。航森木业全面施工。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4万亩。

第三产业彰显活力。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6亿元,增长15.2%;限上商贸企业总数达到114家,新增36家。全年完成外贸出口12250万美元,增长240%,我市被评为全省外贸出口进位先进县市。新开工商品房面积45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实现销售32.1万平方米,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投入使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南山观景台竣工,洈水星级酒店主体工程建成。全市接待游客2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分别增长16%19.8%

——2013年,我们持之以恒抓招商、攻项目、建平台,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市新引进2000万元以上签约注册项目70个,协议投资98.7亿元,到位资金(含往年项目今年到位资金)7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8%。投资16亿元的华群新材料、5.5亿元的锦辉富钾卤水综合开发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4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瑞石化学、丽源二期、金源陶瓷、颖科电子投入试运行,弘林华镁一期、奋发印务、海兴扩建项目建成,芭蒂娜服饰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永发纸业完成场平和奠基,葛洲坝松滋水泥技改、中哈能源等项目稳步推进。松滋油田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平台建设取得突破。白云边生态科技产业园完成投资7亿元,收储土地3890亩,23万平方米厂房加快建设,500套安置房交付使用。临港工业园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新增工业用地1500亩,签约落户项目达到15个,协议投资突破80亿元;自来水厂及污水处理厂、公租房、安置小区等配套设施竣工投入使用;消防站建设正式启动。城东工业园扩容工程扎实推进,新增工业用地1000亩,扩容区水、电、路等配套工程有序实施,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签约落户项目达到60个。刘家场工业园龙海工业小区完成主干道硬化和供水、供电管网配套。

——2013年,我们坚持不懈抓投入、强基础、重生态,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城镇功能日趋完备。《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纲要》通过评审,各类专项规划不断完善,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出台《城乡个人住宅建设管理办法》,强力“拆违治非”〔注4〕,拆违1.1万平方米,控违2万平方米,有效维护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秩序。完成了飞利浦大道刷黑综合改造、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等工程;白云边大道、玉岭北路西段、乐乡大道延伸段、江南高速连接线基本建成;高成大道延伸段、排水管网改造等工程有序推进,进一步拉开了城市发展的大格局。围绕解决群众出行难、排污难、用气难等问题,完成了15条街巷道路硬化和下水道改造,新建供水管网11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3600户。大力推行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城市环卫状况不断改善。成立中心城区“双征”〔注5〕指挥部,完成8个项目征地5702亩,征收房屋374户,建成安置房754套。刘家场转型展示区建设成效明显,集镇环路形成,投资2100万元的贺炳炎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引导乡镇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洈水、沙道观、街河市、万家、斯家场、王家桥等乡镇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建设总投入达到13亿元,江南高速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荆松一级公路“双征”基本结束,路基、桥涵全线开工建设;车阳河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建成营运;完成庆卸线等省道改造3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91公里,118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基本完工;金松二级客运站启动建设。电网建设步伐加快,松南220千伏变电站正式开工,续建及新开工110千伏以下的电力项目13个,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77公里。移动、联通、电信、广电信息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积极推进环境卫生城乡同治、沟渠管护等工作,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我市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三万”活动先进单位。农村新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共有1100户农户入住新建小区。筹资4.9亿元,实施了荆南四河堤防加固、老洈河河道综合整治、排灌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以奖代补,全市连续两年扩挖堰塘2193口,疏洗沟渠1655公里。八宝、南海、涴市等乡镇创新投入机制,持续开展大沟大渠的疏洗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加强。投资1.2亿元,实施了4个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总面积达到8万亩。投资1200万元,实施了1个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稳步推进“以机代牛”〔注6〕,新建机耕道692公里,改建378公里。农机总动力59.5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新开挖和改造精养鱼池1.15万亩。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探索农村新社区集中供气试点,实施小型沼气工程40处,新建户用沼气池1800口。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年度目标圆满实现。强力开展洈水水环境综合整治,上游5家火纸厂彻底关闭,库区投肥养鱼、畜禽养殖场全部取缔,第三产业排污全面整治。完成植树造林5.57万亩,我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通过竞争性立项,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林业生态示范县市创建单位。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申报成功。沙道观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八宝镇永兴场社区、刘家场镇三堰淌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社区),王家桥镇花园桥等3个村被评为湖北省宜居村庄。

——2013年,我们千方百计抓增收、严管理、扩融资,财政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财政“蛋糕”不断做大。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5.1亿元,增长28.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亿元,增长32.9%;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0.5%。规范烟草专卖市场秩序,深入推进卷烟打假市场整顿,全年入库税金2052万元,增长19.5%。向上争资超历史。全年争取财政项目资金16.8亿元,其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1.4亿元,重大产业发展基金1.2亿元,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1.03亿元。

财政管理不断加强。强化公共财政理念,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年民生支出比重达到75%。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启动预算绩效管理,有效保证了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和财政投资评审,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成立市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土地资产管理效益大幅增加。强化政府性债务审计,财政抗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

投融资和担保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打造市级投融资平台,清理注入优质资产,成功组建金松投资有限公司。与中交三航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序幕。与湖北银行、农发行、国开行的合作进一步深入。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达到212.2亿元、63.8亿元,分别增长20.8%57.6%。全年新增贷款余额突破20亿元,存贷比首次突破30%。市金财、三农两家担保公司在保余额突破8.5亿元。市金诚小贷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3亿元,资本实力及纳税额均居荆州市同行业前列。我市被评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全国农村保险明星示范县市。

——2013年,我们矢志不渝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力维护民生民利。全年新增就业9047人,实现再就业37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下。全市社保参保人数达到31.2万人次,征缴社会保险费4.7亿元。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全市已有3006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范围。低保、五保集中供养及分散供养人员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增低保对象2760人,发放低保金2340万元。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发放资金1585万元,受惠群众3020人。实施大病及精神病患者救助工程,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01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7392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成,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19人。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增加医保门诊慢性病种类,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新建廉租房204套、公租房540套,改造农村危房916户、城市棚户区300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82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我市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大力推进“四个全覆盖”〔注7〕,加大“阳光诚信计生”和“幸福计生”建设力度,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始终保持在正常值内。严格保护耕地“红线”,完成了土地利用总规修编。组织申报建设用地5274亩,保障了重点工业、重大基础设施和主要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我市被评为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加强了刘家场、卸甲坪2个乡镇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我市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第一批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保护区。黄杰小学及其附属幼儿园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加大教育投入,高中教育的保障水平有新提高。发放补贴资金180万元,促进了校车安全规范运行。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注8〕,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心幼儿园12个。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荆州率先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桂花树遗址升级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农村智能广播网建设有序推进,市级播控平台与荆州市联网,8个乡镇级平台建成运行。“最美松滋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成功举办。投资近7000万元的市群艺馆、剧院全面建成。贺炳炎纪念馆建成开放。隆重举行了纪念贺炳炎上将诞辰100周年活动。扎实开展“创卫”〔注9〕工作,我市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加强血防综合治理,国家血防达标考核验收顺利通过。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市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88%。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我市被评为全省药品安全示范县市。卸甲坪乡“脱贫致富特色发展三年规划”圆满实现预期目标,曲尺河片区扶贫综合开发顺利完成。老区建设成效明显,我市被评为全国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先进单位。涉企收费管理、民生价费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了6家蔬菜基地和4家平价超市建设。全面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全市村级体育设施建设覆盖率达到90%。市侨联荣获“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称号。统计、粮食、质量技术监督、供销、青年、妇女儿童、气象、住房公积金管理、公共资产交易监督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盐务管理、河道管理、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国防动员、工会、老龄、残联、文联、工商联、档案、保密、邮政、行政学校、对台事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先后开展“三打两创一树”〔注10〕专项整治活动、“利剑”行动、“缉毒破案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和百日禁赌“亮剑”行动,有力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信访维稳基层基础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信访秩序逐步好转。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平安法治建设试点县市。统筹推进城乡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监管中心全面建成,我市“一感两度两率”〔注11〕测评连续三年位居荆州第一。“服务群众结亲友、共建和谐新家园”活动扎实开展。新江口镇被评为全省和谐示范乡镇,林园社区再次被评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长安社区被评为全省五星级示范社区,白云社区被评为全省四星级社区。杨林市镇实施“三并五联”〔注12〕、打造平安边界的工作经验得到省级认可。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注13〕活动,我市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夯实安全基础,突出重点领域和源头管理,强化日常综合监管,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2013年,我们坚定不移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依法行政,政府工作的执行力、公信力进一步增强。建立政务帮办服务制度,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推进文化与广电、卫生与计生“大部门”整合,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坚决整治“四风”〔注14〕,大力压减“三公”经费〔注15〕,全市行政机关接待费用下降17%,车辆运行费用下降10%。扎实开展政风、行风评议考核工作,行业风气明显好转。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10件实事有效办理。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决议,主动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代表和委员提出的116件建议、115件提案得到较好办理,办复率100%。年初,市政府承诺办理的10件实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均已实现年度办理目标。

各位代表,上述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松滋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有效监督和积极参与,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进取精神,坚韧不拔、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昂扬锐气,同心同德、团结拼搏、大局为重的可贵品质,已经成为松滋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驻松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政府工作和松滋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集群发展不够,产业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变;用地不够集约,个别招商引资项目质效不高;融资等要素瓶颈和结构性用工矛盾有待破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地方财力的增长跟不上国家惠民政策配套和松滋大建设、大发展的需求,“吃饭型”财政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少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作风不扎实,等等。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应对,并坚持不懈地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一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继续高举转型发展大旗,继续坚持“工业兴市”战略,继续坚持“两个唯一”,扎实开展“重大项目见效年”活动,效速兼取,好中求快,奋力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为“加快建设节点,力争走在前列”而努力奋斗。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力争达到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力争达到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力争达到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力争达到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力争达到18%;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0%,力争达到3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力争达到30%;城镇化率达到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5%;万元GDP能耗下降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实现全年目标,具体要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汇聚发展活力。

在政府机构和体制改革上有新突破。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稳步推进大部制、大科室制改革,完成卫生与计生、文化与广电等部门的整合。调整工商、质监、卫生监督等部门职能,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实施城管体制改革。按照“两个严防、两个不得突破、四个不准”〔注16〕的要求,平稳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控管单位聘用人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公立医院第二批改革试点。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认真落实好上级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改革任务。

在要素保障上有新突破。全面开展低效闲置土地清查工作,扎实推进增减挂钩和耕地释放项目建设,确保土地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用地准入门槛,严格项目准入制度,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投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建立人力资源和企业用工数据库。加大对企业用工的对口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千方百计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建立企业与镇村招聘服务挂钩机制,实现“村门口”服务、“家门口”就业。加强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工作,确保生产生活需求。

在环境优化上有新突破。按照审批最少、服务最优、收费最低的要求,全面清理审批事项,深入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注17〕,实行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缩短审批时限,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继续实行缴费明白卡、行政处罚预警和“绿色通道”制度,对年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实行“直通车”服务。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全程包办服务和重点企业、纳税大户的联系服务机制,推动经济发展环境监督的规范化、常态化。

(二)以“两个唯一”为主线,保持投资强劲增长。

主攻项目见效。扎实开展“重大项目见效年”活动,争取全年开工建设(含续建)重大项目50个以上,力争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确保江南高速建成通车、荆松一级公路全线完成路基工程;启动车阳河综合码头二期建设;积极做好沿江铁路争取工作;加快推进武汉至瑞丽国道松滋段改造和“洈水旅游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确保黄杰小学及其附属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引洈济城、殡仪馆迁建、卫生综合体、中医院住院大楼、车管所驾考中心、两所监管中心〔注18〕建设,启动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支持建筑产业发展。以江南高速连接线两侧等区域为重点,规划、动工、建设一批大型商业和物流项目。同时,抢抓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两圈一带”〔注19〕战略和荆州“壮腰工程”〔注20〕的政策叠加机遇,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力争全年向上争资20亿元以上。继续保护好核电场址。

提高招商质量。调整优化招商政策,科学制定公平对等、进退有序的招商管理办法。严格实行规划交地、成本核算、安全环保准入,对圈地型、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坚决拒之门外。整合招商资源,围绕重点区域和主导优势产业,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深入开展专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全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继续严格执行“销号管理”制度,加大责任单位招商成效核查、结账,努力扩大招商成果。力争新签约项目6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

提升载体功能。加快推进临港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消防站、李桥水厂二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启动污水处理厂运营;配套完善丰岭及李桥安置小区;适时启动园区天然气管道及供热中心建设。加强长江岸线资源管理,科学有序推进港口综合开发。以荆松一级公路建设为契机,快速建设七横路、八横路、永兴大道再延伸工程,进一步拉开城东工业园发展框架;加快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系统解决园区防洪排渍问题。完善刘家场工业园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

(三)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强力推进白云边“2211”工程〔注21〕。认真落实《白云边酒业跨越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完善奖扶政策,坚定不移地支持白云边做大做强。加快白云边生态科技产业园建设,完成2万吨基酒扩能改造一期主体工程,确保1栋制曲车间、5栋酿造车间、2栋陶坛酒库以及污水处理站建成投入使用,完成3个安置小区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力争年内新增原酒产能7000吨,实现产值60亿元、上缴税金7亿元。加强酒类流通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酒类市场。

强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确保芭蒂娜服饰、中哈能源、弘林华镁、襄大农牧、航森木业、瑞奇化工、谷润医药、滋光实业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美特斯邦威、亿泰鞋业、锦辉一期、亚翔光电、宏聚电子等项目建设步伐;促进永发纸业、诚丰科技、天工物等项目早日投产效益。加强与华群新材料等项目投资方的沟通联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促项目开工建设。力争鑫鼎新能源、嘉辉实业、中海油仓储、李家湖中小企业创业园等一批项目尽快签约建设。

强力推进企业“改扩联”。按照“动工一批、投产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投资30亿元,完成28个重点“改扩联”项目建设。加大葛洲坝松滋水泥异地技改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力争主装置动工建设。服务好飞利浦公司H1H4头大灯生产线引进,开展与飞利浦高层洽谈,签订第三轮战略合作协议,努力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汽车照明生产基地。力争丽源科技三期、金犀牛三期、晶诚达三期、大地环保扩建、龙海化工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先行重工多功能汽车等项目动工建设。实施“小进规”〔注22〕成长工程,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5家以上。

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深入研究城市转型发展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强刘家场转型展示区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的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全年力争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以上,认定省级科技成果6项以上。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食品加工业销售冲刺200亿元目标,力争化工产业销售达到100亿元,纺织服装、建材机械产业销售分别达到50亿元。支持爱车屋公司等有条件的企业在“新三板”〔注23〕上市。鼓励市内外企业以兼并、重组等形式,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

强力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积极培养本土企业家。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更新观念、提升素质、提高境界,以税收论英雄,以贡献评地位,以实力排座次。更加尊重、关爱企业家,对贡献大的企业家,给奖励、给荣誉、给地位。支持企业引进和培养经营管理人才、高科技人才,稳定现有中级工、高级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推广老城碑亭、八宝龟咀土地流转经验,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培植一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抓好市、乡(镇)、村三级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引导和规范合作社发展,力争新增合作社50家以上。重点扶持12家专业合作社,建设5万亩绿色品牌稻米基地。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注24〕,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实施国家“粮安工程”〔注25〕和湖北“放心粮油工程”〔注26〕,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农产品安全。深入开展畜牧强市创建活动,促进畜牧业稳健发展。依托温氏养殖,新发展代养户500户。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加强渔业板块基地建设。新发展红肉蜜柚基地3000亩、大棚蔬菜1000亩,开发油茶、花卉苗木基地各5000亩。

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动物防检体系建设,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抓好“三电合一”〔注27〕农业信息平台建设,搞好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工作。加强农村气象信息服务。

强化农业基础建设。积极向上争资,加强荆南四河堤防加固、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不断提高防洪抗旱能力。继续执行沟渠管护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加强新型农机推广,不断提高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严格农民负担监管,切实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五)以提档升级为重点,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金融帮办”服务体系,启动“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直通车”。推动优质企业走向多层次资本市场,努力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推进市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全面合作。申报筹建我市第三家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各类金融单位在松滋开办分支机构。研究制定鼓励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依托港口、火车站、城市新区,推进港口综合型、货运枢纽型、市场配套型物流园建设。着力发展政策性“三农”保险和其它保险业务。加快发展中介服务、策划设计、会展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物业、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

着力提升商贸流通业。大力引进知名企业和精品名牌,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立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市场营销体系,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努力扩大消费。恢复建设基层供销网点,积极构建农村流通新体系。培育外贸出口主体,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发展旅游业。科学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争取鄂旅投加大投资,力争洈水星级酒店建成投入营运,启动实施风情小镇、游客接待中心、白云古渡、太阳岛等项目,支持洈水创建旅游名镇和4A景区。全面启动卸甲坪温泉旅游开发。策划包装、营销推介全市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积极开拓旅游市场。

(六)以城乡一体为方向,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进白云新城和锦绣东城建设。组建成立、做大做强金松投融资集团公司,深入研究国家政策,与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充分合作,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修订编制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4.64平方公里白云新城控制性详规以及道路、排水等专项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完成白云新城首期1.88平方公里范围内“双征”工作,启动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锦绣东城项目融资工作,适时启动迎宾大道改造和4条次干道建设,改善城区“东大门”形象。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老城区重点实施好高成大道东段、排水管网改造、北污南治(城市排污)、环卫基础设施、居民供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建设。新城区加快白云边大道、玉岭北路西段、乐乡大道园区段、言程公园续建等项目建设步伐。推进同心桥南湖风景小区、水稻原种场飞凤山庄、太平桥安置小区、玉岭城市花园等一批安置小区建设。完善城区公交线路,更新城市公交车辆,推进城市公交向城郊和乡村延伸。加大治超治限力度,提高安全畅通水平。加强环卫作业质量精细化管理,强化城区渣土治理,不断改善城市环卫状况。加强城市户外广告管理,严格广告审批程序。继续强力开展“拆违治非”,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推进美丽松滋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以洈河流域为重点,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大小南海的保护和治理力度。建立落后产能退出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等量替换机制,实施工程减排计划,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划定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设立畜禽禁养区和限制开发区。努力改善空气质量,着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逐步实施城区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工程,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治理及绿色标志发放工作。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深入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等生态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巩固完善城乡保洁长效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规划先行、政策扶持”的原则,鼓励农民集中居住、进城居住。支持陈店镇建设荆州市“四化同步”〔注28〕试点镇。严格乡村规划管理,引导支持新江口镇西流、刘家场镇三堰淌、洈水镇一里铺、沙道观镇车路口、陈店镇全心、八宝镇东岳、斯家场镇文家河、街河市镇苦竹寺、纸厂河镇裴家河、杨林市镇石子滩、老城镇天星市、王家桥镇枫香新居、卸甲坪乡曲尺河等村居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创建一批示范小区。继续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启动实施矿山复绿工程。科学编制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加强国家级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遗址保护。推进洈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积极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市,大力实施“绿满松滋”行动,推进交通要道景观林带建设。

(七)以开源节流为抓手,稳固公共财政支撑。

重点抓财源培植。运用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有市场、有效益和信誉好的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稳定财税增收基础。积极向上争取财政借款、贷款贴息、财政奖补等政策,扶持企业发展。

强力抓征管入库。开展税源调查,准确掌握税源实底。按照“抓大控中协小”的思路,抓好9小税种和地方主体税种征收,强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土地“四税”〔注29〕征管。加大综合治税力度,采取“先税后证”、“先税后登”、“以药控税”等措施,堵塞税收流失漏洞。加强乡镇房地产税收征管,确保税收足额入库。按照城市规划,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适当提高税额标准。

精细抓节支管理。严格部门预算编制,探索实施公务卡结算,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力争“三公”经费再下降10%以上。停止公务车辆购置审批。科学调度财政资金,努力保障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建设。按照“整合存量、统筹增量”的要求,抓好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积极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八)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调动各方力量,以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建立完善市、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实行“四馆一站”〔注30〕免费开放。加强文化指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文艺精品生产和推广,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挖掘、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积极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大力推进农村智能广播网建设。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家庭、服务就业创业”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政策,促进群众充分就业。按照上级政策,调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全面启动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巩固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示范市创建成果,着力打造“阳光低保”。深入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打造卸甲坪脱贫致富特色发展“升级版”,巩固“三年规划”成果。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积极争创全省学前教育示范市,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高中教育投入,着力提升办学水平。抓好人口计生工作,适时放开“单独”〔注31〕生育二孩。深入推进“两非”〔注32〕整治,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强化计生利益导向和惠民便民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机耕道建设,加快庙河、木天河流域血防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巩固血防达标成果。积极向上争资,加大农村福利院危房改造力度。依法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认真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省级“双拥〔注33〕模范城”创建工作。支持斯家场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适时提高村(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引导企业注册商标和争创“名标”〔注34〕。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参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工作。认真做好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积极承办省运会排球赛。继续做好审计、质量技术监督、住房公积金管理、烟草专卖市场管理、盐务管理、河道管理、物价、邮政、新闻宣传、能源、老区建设、机关事务管理、行政学校、科协、文联、侨联、工商联、档案、保密、史志、民族宗教、对台事务、防震减灾等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狠抓社会治理创新。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要求,以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平安松滋建设。加强城乡网格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全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稳步提升“一感两度两率”。强化三级联动信访维稳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信访工作制度,认真学用“枫桥经验”〔注35〕,确保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狠抓重点区域安全隐患整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认真办理政府实事。围绕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政府决定今年办理10件实事。

1.全年新增就业7000人,完成扶持创业600人,带动就业2400人,引导500名专业技术工人回乡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2.筹资1.1亿元,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打造30个重点城乡绿化景点,扶持50个绿色示范村创建达标,实现“森林覆盖率增长0.3%、森林蓄积量增长5%、林地绿化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

3.筹资7800万元,实施省道改建和大修30公里,新建通村公路60公里。

4.筹资1.2亿元,新建公租房800套,改造城市棚户区300户、工矿棚户区482户、农村危房1000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200户。

5.筹资230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筹资2700万元,实施洈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堤防加固46公里。

6.筹资1575万元,为参合农民购买大病商业保险;在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试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筹资300万元,建设80个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活动中心。

7.筹资1300万元,新建、改造公办幼儿园13所;筹资3000万元,实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和偏远农村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工程,新增有线数字电视、广电宽带用户1万户。

8.筹资600万元,在中心城区新建、改造一批垃圾中转站和压缩站,新增一批环卫设施,建成4座无害化公厕,对中心大市场等重点区域脏、乱、差实行综合整治。

9.筹资2.6亿元,实施松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和改造台区225个,不断提高供电保障能力。

10.筹资1.62亿元,实施7个乡镇9.7万亩高产农田项目,新增耕地1000亩;筹资1700万元,实施10个乡镇4500亩土地“占一补一”项目。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和服务型政府

政府肩负着发展的使命,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我们将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快职能转变,不断增强政府的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公务员队伍,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增强政府学习力。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抢抓我市被确定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试点县市的机遇,引导全体公务员学习、运用法律知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为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奠定坚实基础。加强调查研究,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工作能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使发展目标、工作思路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增强政府创新力。在加快发展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谋求创新。坚持把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着力破除保守观念、自满观念和消极观念,切实强化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忧患意识和攻坚意识,用创新的思维破解难题,用创新的制度激发活力,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发展。积极鼓励基层创新实践,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增强政府执行力。大力倡导真抓实干的作风,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把抓落实作为推动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进一步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协调、决策执行、政务督查和首问责任制,打造责任链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坚持精文减会、少说多干、埋头苦干,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用在推动工作落实上。

增强政府公信力。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开展“四风”整治活动,教育广大公务员筑牢思想防线,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纪红线。全面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湖北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办法》,转变政府机关作风,带动全市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土地出让、公共资产交易、政府采购等行为,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梦想在召唤,改革在启航。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共同谱写松滋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

推荐访问:松滋市 政府工作报告 松滋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标题:松滋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807/28325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松滋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