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纳兰性德七绝《怀古》二十首的批判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24 16:48: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纳兰性德的七绝《怀古》二十首贯穿了自春秋战国到宋朝两千年的封建统治,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反思。以超越自身阶级性和时代性高屋建瓴的视野,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封建社会伦理、封建社会价值评判体系。这种系统地对封建社会基础和核心思想的否定与解构,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关键词: 《怀古》批判    解构    伦理    忠义

纳兰性德七绝《怀古》二十首的创作背景并不详细,约略出于《绿水亭杂识》。而《绿水亭杂识》则属于纳兰性德青年时期的诗作。这一时期是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及诗歌创作观的形成时期。对于怀古咏史诗创作,他阐述了自己的認识:“古人咏史,叙事无意,史也,非诗矣。”纳兰性德强调了他对怀古咏史诗用“意”的追求。在他的世界里,如果怀古咏史诗只是叙述史实和发出感慨,那是史,不是诗歌。用“意”是他创作怀古咏史诗的最高圭臬。“意不在题目中,亦有不在诗中者,故高远有味,虽作咏物诗,亦必意有寄托,不作死句”。由此可见,纳兰性德的“寄托”指诗歌创作的目的性和思想性。“诗乃心声,性情之事也,发乎情止乎义”,“止乎义”则是说以自身的道德、精神追求为核心指向。

这种批判思想同时是作者自身对价值的积极追求和理性探寻。《怀古》第一首“千秋名分绝君臣,司马编年继获麟。莫倚区区周鼎在,已教俱酒作家人”。将视野直接投诸封建社会的伦理焦点——以“周鼎”为代表的皇权和其治下的君臣关系。“区区”直接指明这种关系的狭隘性和局限性。《史记》代表的历史长河里记载的和其代表的那些君臣故事,只能是酒饭谈资。周鼎只能恢复其原始功能,用来招待家人。第一首诗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封建统治伦理的核心——忠君思想,表现了作者对传统封建社会礼教下君臣关系的深入思考和典型不屑与蔑视。第一首诗可以看做该组诗歌的总纲领和出发点。

一、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首先,纳兰性德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皇权。《怀古》第三首“章武谁修季汉书,建兴名号亦模糊。笑他典午标凡例,不遣青龙混赤乌”。章武是用年号代指刘备,建兴代指刘禅,典午指司马氏,青龙指曹叡,赤乌指孙权。纳兰性德任才使能,用年号连缀成诗。将三国时期纲常崩坏、政权更迭、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跃然纸上。以三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为目标,用谁修、模糊、凡例、混这样的词语否定封建王权的神圣性,表现对封建政权严肃性与权威性的解构,为下文深入批判打好基础。

《怀古》第五首“汉江高接蜀江流,霖雨漂沉版筑休。可惜不教樊口下,襄阳仍属魏荆州”。这首诗是对东汉末年到吴蜀灭亡、曹魏一统这段历史的总结。将几十年频繁战乱放置在广大的历史视角中看,指出了在军事强权的作用下,忠君思想瓦解的必然性。这里纳兰性德并没有使用各国之名,只是使用地理名词,以河、城、入海口、襄阳、荆州称呼,表现对朝代更迭的嘲讽。《怀古》第十一首“零落金莲帖地灰,练儿顾盼自雄才。三千宫女同时出,也爱潘妃国色来”。梁武帝萧衍(小字练儿)因为兄弟萧懿被杀,起兵灭齐建立梁。可是成功后,成为齐那样的统治者。表面上是讽刺梁武帝从“自雄才”到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堕落,将历史的演进简单理解为单循环。实质是借此指出封建社会政权更迭的荒谬性。

接下来批判统治集团。《怀古》第十首“宝槊金貂别有才,蹋围鸣鼓日千回。老兵不少俞灵韵,亲向营门逐马来”。这里纳兰性德向我们展示的是他眼里的政治世界。统治者在趋炎附势的俞灵韵们的簇拥环绕下“别有才”、“日千回”,骄傲跋扈的状态;而俞灵韵们虽同服异志、各怀鬼胎。以南朝梁治国为实例,将整个封建统治集团放在舞台中央进行现实主义的批判。讽刺的是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在传统伦理下的矫揉造作和貌合神离。

选官制度历来是维持封建统治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统治者操弄权柄,滥权专政,将制度置于股掌,视若儿戏。《怀古》第十二首明写北魏从按才授官的铨衡到按年资授官的停年格用官制度的变化,“注籍纷纷定价余,市曹行雁待铨除。后来又变停年格,请命谁收薛琡书”,直刺封建官僚制度。即便此后科举制有很大进步,作者所处年代的官僚制度更加完备,但是集权统治下的制度本质是不会变的。

《怀古》第十五首“朝政神龟已可知,羽林旁午辱张彝。洛阳大有平城使,正是倾资结客时”。用北魏的政治事件做实例,表达对政治领域争权夺利无所不用其极的卑劣行为的蔑视,和孝文帝迁都易俗,将旧有体制一并消除,之前所有你争我夺都变得毫无意义。讽刺了封建官吏追名逐利的丑恶嘴脸,同时表现了对封建政治的失望。

二、对封建伦理的批判

对封建社会统治者统治乱象的分析之后,纳兰性德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对封建社会存在的伦理基础中的核心思想——“忠义”思想进行了系统解构。

1.揭示封建忠义评价体系的荒谬。诸葛亮自古是忠君思想的代表,但是作者却自出机杼。《怀古》第四首“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势浸淫。蜀龙吴虎真无愧,谁解公休事魏心”。诸葛三兄弟分属魏、蜀、吴,都对自己所在政权表现出极度的忠诚,从一而终。《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三兄弟都是完全贯彻封建忠君思想的典范,但是历史评价的偏颇与反差却十分巨大。纳兰性德将这一典故反其意而用,褒扬了诸葛诞对曹魏政权的忠贞。这不仅仅是作者的标新立异,也进而表现了对传统礼法中的忠义评价体系的困惑。

2.揭露“忠义”思想内在的矛盾。《怀古》第六首“痛哭难为入庙身,谯周本意劝称臣。市桥旗帜咸阳战,不及成家尚有人”。这首诗使用了谯周和郕国降齐的典故。谯周反对诸葛亮北伐、劝说刘禅投降。这样的行为是完全违背封建忠义观而遭到世俗诟病的。但是他反对北伐是为了维护魏国利益;主张投降曹魏政权避免了生灵涂炭,效法郕国降齐则避免了刘禅灭族风险。用封建社会本身的实际例子消解封建战争的意义与价值,再次凸显了封建忠君思想的荒诞性。在这里,纳兰性德用明显违背封建忠义伦理的行为,和这些行为带来的积极结果,进行十分尖锐的对比,指出了封建伦理评价体系中内在的矛盾性。

3.纳兰性德运用逻辑批判否定了忠君思想的本质。《怀古》第八首“劳苦西南事可哀,也知刘禅本庸才。永安遗命分明在,谁禁先生自取来”。纳兰性德用戏谑的语言、调侃的语气讽刺了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封建忠君思想的狭隘性——愚忠。这种狭隘性就使卧龙先生辅佐下的蜀国产生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这种必然性“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愚忠。

4.“忠义”观也难逃作者的批判。《怀古》第二首“一死难酬国士知,漆身吞炭只增悲。英雄定有全身策,狙击君看博浪椎”。对战国时期那些著名的刺客行为做了重新解读,重新思考了这些刺客行为的意义与价值。豫让、荆轲刺杀未成,而身死人手。专诸、聂政刺杀虽成也殒命当场。要离刺杀成功,也受到庆忌的赦免,却跳江自杀。将豫让漆身吞炭为代表的不计代价刺杀行为称为“只增悲”,这些刺客们的刺杀行为难有成功,称为“难酬”。以大铁锥狙杀秦始皇的案例与其进行对比,指出这些刺客的刺杀行为价值是不高的,牺牲也不是必然的。作者揭露刺杀行为的本质和影响,重新探讨了刺杀行为的价值,将刺杀行为的价值放在历史事件里重新评估。

《怀古》第七首“卷甲空回丁奉军,陵江官号已更新。若将唇齿论吴蜀,可有宫门拜表人”。嘲讽东吴没有长远眼光、假意救蜀,坐看蜀国灭亡,然后失去辐辏,落得灭国的典故。指出了东吴灭亡的内部原因。并不是东吴不存在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或有远见的大臣,而是经历了三国之变,使封建忠义伦理土崩瓦解。无“拜表人”就是忠义观瓦解的实际表现。

纳兰性德从朴素的辩证历史观出发,使用或嘲讽或戏谑的语言,对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典故进行重点梳理和重新解读。从正面、反面、事实、理论等多方面对传统封建礼教中的忠义观进行了梳理、批判、反思、嘲讽,从而指出了封建忠义观的荒谬性、矛盾性、狭隘性和灭亡的必然性。

三、对封建社会施政的批判

纳兰性德对封建社会施政的批判无非就是将对封建制度与忠义体系的批判进行推演,连续举出更多的实例进行证明。从第十六首到第二十首,都是对前面观点的补充说明,更加入木三分。

《怀古》第十六首“中允功名洗马才,旧僚陪送有谁哀。临湖殿里弯弓客,却向宜秋洒涕回”。将唐朝玄武门病变三子夺嫡的典故拿来调侃。以王珪为代表的大臣们卷入夺嫡之争,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李世民杀死兄弟却洒下鳄鱼眼泪欺骗世人。这里作者继续解构着忠君思想,并且将封建社会所谓明主圣君的卑鄙行为暴露出来,表现了对封建皇权与忠君思想的嘲讽。《怀古》第十七首“雨衣木鹤想前身,不到升仙到奉宸。自是平章曾入奏,在廷何限赋诗人”。武则天统治时期,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受到宠幸,参与朝政。这样的做法是对天下读书人最大的侮辱与嘲讽。《怀古》第十八首“军职新加吕用之,神仙楼殿极参差。那知论谪浑无赖,曾傍江阳后土祠”。吕用之是唐末出名的弄臣,得益于军阀高骈的宠幸平步青云,广陵之乱被杀于扬州。《怀古》第十九首“博学今无沈晦伦,宣和名论一时新。众中大有摇头客,莫便轻欺下坐人”。这里的典故凸显了封建政权内在的矛盾性。《怀古》第二十首“都监声名敌指挥,隔河降表最先驰。赤岗事与滹沱异,勿问中朝没字碑”。批判了整个宋朝对外妥协投降的对外政策。《怀古》第十三首“上使空持白虎幡,谁叫博议采袁翻。高车劲敌婆罗在,特与凉州作外藩”。北魏与柔然的战争持续多年,到灵太后时期,采用袁翻建議,对柔然一味妥协退让,竟然让凉州成了外国的土地。联系清朝历史,不难想到这里表面是讽刺北魏政府的无能,实质上指向的是封建统治者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对外国强权势力谄媚投降、卑躬屈膝的外交政策。

七绝《怀古》二十首是纳兰性德怀古咏史诗的典型,更是体现其理性态度、批判思想的代表作。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大贵族出身的纳兰性德,超越了自身阶级、种族的局限性,以前所未有的敏锐洞察力和卓尔不群的辨别力,回顾中国封建社会的悠久历史,对封建社会各典型时期的典型现象进行反思。对封建政权与皇权、封建伦理基础和核心、封建统治提出深刻见解与主张,从而将自己的理解变为分析、将认识发展到理性批判,系统地对整个封建制度、封建伦理和价值评判体系进行了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批评、剖析和解构,体现出了作者超越时代性和阶级性的思想深度和求真理念。

参考文献:

[1]纳兰性德全集[M].新世界出版社,2014.

推荐访问:怀古 二十 批判 思想 纳兰性德

本文标题:纳兰性德七绝《怀古》二十首的批判思想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fanwendaquan/sixianghuibao/2023/0524/25667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纳兰性德七绝《怀古》二十首的批判思想》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5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