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7篇
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7篇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篇1我的家乡非常的美,这里风景迷人,尤其是在秋天的早晨,那美丽的景色更使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你们想知道这里是哪吗?那我就告诉你们吧!我的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时,一定要写一写详细的心得体会,心得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篇1
我的家乡非常的美,这里风景迷人,尤其是在秋天的早晨,那美丽的景色更使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你们想知道这里是哪吗?那我就告诉你们吧!我的家乡、我的成长沃土,就是古城子——新疆奇台。
奇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子,俗称“金古城”,我的家乡奇台还有着“酒都”、“粮都”、“龙都”、“丽都”、“煤都”五都之称的美誉。
说起我的家乡,人们最津津乐道我的应该就是这里的水果了,新疆因为昼夜温差大,使得这里的果子糖分充足,格外的香甜。夏天的地头,人们吃上一口水桶里冰镇的西瓜,瞬间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有客人远道而来,家乡的人们便摆上最甜的哈密瓜,和客人们高兴地聊天。而这里的"秋天一到,果子的芳香扑鼻而来,醉人心脾。黄橙橙的梨子压着树枝,红红的苹果像小灯笼挂满枝头,葡萄叶下有大片玛瑙般大的葡萄,一个个晶莹透亮,好像在说:“想不想尝尝我那晶莹的果实呀?”小山枣也成熟了,快活极了,放声大叫:“在秋天,我是最红红火的!家乡果园里的果子们真快活!
我们家乡的山上就更不用说了,著名的江布拉克景区使人流连忘返,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草地就像是大自然亲手铺在地上的绿色的毯子,青松像是一排排大自然的放哨兵,身姿飒爽;山坡上是五彩斑斓,树叶被秋风一吹,就离开了枝条,就像一只花蝴蝶在人丛中飘落,只有松树,柏树,冬青还是那样绿,那一棵高大的白杨就像一把锋利的剑,直插云霄。
我的家乡,有最有特色的风景,有最香甜的水果,有最醉人的美酒,更有最朴实的人民,各族人民相亲相爱,生活在同一片沃土上,学校里各民族小朋友手拉手,享受着无尽的快乐。
我的家乡——古城子奇台,储存了我快乐的时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成长印象,给了我健康美好的环境和朴实的伙伴,教会我感恩,培养出我的善良和踏实,让我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追求自己的梦想。妈妈也经常会教导我:“你是新疆娃,你是奇台娃,这么好的地方,你要珍惜,要实在,要好好学习,要过得快乐,也要给别人带去欢乐……”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家乡,有这么好的成长沃土,难道我还能不爱她吗?
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篇2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由于我是(153)班的班主任,所以上本班的课比较轻松些,自在。(155)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些,喜欢回答问题,所以能在课堂上很好地配合老师。(154)班的同学相对于两个班来说比较安静,上课的热情比较低,这样就比较难带动起学习气氛。在这个年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几乎没有,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课下所花时间又太少。
一、本学期实施的措施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了能更好的讲好历史课,在备课前,我将这些教材的内容仔细地看一遍,去网上找一些与本课知识点比较贴近又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的组织起来,参照教学大纲及教案,尽量使历史教学即符合大纲要求又充满乐趣。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
2、认真批改作业。作业做到精简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到书店买了本同步训练试卷,并参阅教师备课教材上的课后练习。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使学生做作业的同时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正确引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3、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认真听课、评课,吸取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听课达10节以上。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4、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使学生有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22课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学期的知识内容。
6、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和成就等的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
7、每节课上新课前,利用5分钟进行复习提问,这样可以及时订正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学习大部分是凭兴趣去学,不够精细,有不少是被逼去学的。今后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科成绩更进一步的提高。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篇3
为不断深化我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升高三历史教学和备考的实效与质量,全省高三历史教研会于xx年9月4日在东湖中学闪耀开幕。 来自北京武汉宜昌的专家和老师在会上展现了具有鲜明特色、精彩纷呈的高质量报告和示范课。这次会议会期虽短,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求真务实。
本次活动追求方法牵引、点拨提升、和谐发展的目标;从高考试题命题思路、高考试题分析评价、高考阅卷评分和20xx年高考第一轮课堂教学复习的角度,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探讨高中新课程改革、新高考要求和发展趋势与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寻求促进高三历史教学和备考有效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天上午是由国家高考命题专家组历史试题命题专家郝瑞庭作了《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命题原则与发展趋势》。这个报告从命题的角度来探讨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改引导高考,高考推动课改”。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考查的内容上,强调是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历史教材知识;考查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点对点的直接的联系;考查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这就要求老师要用课程观去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新课程观背景下,强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成为必然,体现课改理念,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将以往考查知识为重点扭转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郝老师提醒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历史常识、史观的考查。
2、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制度及其背景、社会变迁中的历史背景。
3、用各种方法激活考生思维:包括深入法、特例法、换例法,尽量将问“是什么”变为问“为什么”
4、学科内综合试题的试题结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小切口、大跨度的布局。试题能力与目标:突出历史认知能力的考查,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辨证的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选修模块:范围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考核目标侧重于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力的考查。
第一天下午由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陶涛老师作《xx年文综历史高考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先对xx全国卷分析试题特点:1.完成传统高考的平稳收官;2.彰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3.实现重点、热点问题的科学考查4.关注中国历史,强化史学功能。最后对教学、备考提出建议与反思:
一、探索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有意义的专题。
目前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知识点的堆砌,在教材外,无节制地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史实,于是出现多种教材同时用,新老教材结合上等情形。“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探索有效的教学设计,实质是把握历史学科的功能,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掌握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设计有效的专题。另一方面,高考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即结合时下中国发展的.热点话题,运用历史知识加以阐释,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如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卷37题以“民本”与“民主”为切点,探究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希望引导大家形成认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然有自己的特色,单纯的仿效西方是行不通的。因此,理性看待时事热点,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考察当下发展问题,是备考中专题设计的重要依据。
二、贯彻新课程理念,在互动探究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常规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用结论解释结论,用概念阐释概念,以致学生知识固化,不善迁移。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概念、结论活化理解,灵活运用。
2、每堂课每个专题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思想,用思想(观念)引领课堂,激发学生思考和共鸣,最后能用这种思想(观念)解决问题。
3、题海式的训练应该被摈弃,指导学生写论文等形式可以尝试。一方面命题人一直没有放弃以小论文形式入题考查(新课标卷评价材料中西方崛起的观点);另一方面写论文的训练方式有很多优点,符合新课程理念,因为在论文写作中学生参与了整个探究的过程,找材料、论证、写成文字报告并相互协作等。
4、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已成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史观和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了解和运用。例如,一线还有不少教师在讲述中国外交史的过程中,一边用“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已经被弃置的理念讲近代史,一边又用“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体系”的理念贴标签,二者相互纠缠,让学生莫衷一是,无法形成理性的认识。简单且有效的办法是发掘高考题的引导功能,将各种类型、各种专题的高考题加以整合,就可以形成很有意思的新专题。
三、培养考试能力,在教学备考中渗透学科技能培养。
第二天上午由参与xx年高考评分阅卷的蒲丽萍老师做《由高考评分细则看应对策略》
一、
制定评分细则的基本原则
1、原则上与标准答案一致。每道题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2、整分原则:只给整数分数。
二、阅卷评分的基本要求
1、多评制 2、误差控制 3、回评制
结论:相对稳定、公正、公平原则下的高校选拔人才
学生存在问题:基础不牢,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审题不准,能力欠缺
(1)、对概括等能力要求做不到,只能照抄原文
(2)、对题意理解不到位:要求领会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结果在谈关中周边地区产生的消极不利影响
(3)、表达能力差;非术语较多。民贵君轻被表达为“民为大,君为小”,“民比君大”,“民权大于君权”。
(4)、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差,答题没有层次,有的跳跃性大,条理不清
(5)、思维不活,不能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政、经、思文、对外)
三、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选拔、学生
2、教学中渗透新课程要求,突出新材料、新情境(选材视野开阔,思路大而立意深远)
3、体现课改理念,基础、能力与方法并重,考查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天下午,东湖中学和宜昌中学的两位中学的老师上了2堂高三复习课,两位老师都注重研究新课标,从明确课标和考纲要求开始,在注重理解概念的同时,
分析、掌握主干知识中的可考点;结合主干知识,分析相关热点问题。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需把握以下几个结构:
1、明确课标和考纲要求;
2、把握基本历史概念;
3、明确章节知识结构和核心知识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热点历史问题;
5、解析近年经典高考、调考题目。
会议展示了我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研究和备考的成就,体现了我省高中历史教学多元发展的特色,发挥了教研的引领作用,必将促进校际交流与校本教研。比如:选修课开设(因省20xx年高考方案待定——可能是宁夏模式:在四个选修中任选一,如考生把四个选作题都答则以第一个为准,故建议在四个选修模块里选二个,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有给其高考选择答题余地,只是能力培养如有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在教学里一定要落实),方法论(历史的辩证的看问题。实践上是培养学生归纳、分析、概述、评价等能力,这也是高考命题的题眼),试题设计思路(每个主观题都有中心思想,注意立足与课标知识背景下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察新视角,注意区分有效与无效材料的区分),必修与选修教学方法与容量的把握(不过分追求具体知识的记忆,讲究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的螺旋上升、视野的全局开阔)等,我会在今后的历史课堂中不断学习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篇4
今年x月,我有幸的被推荐到xx大学参加高中历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近半个月的培训学习中,让我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的生活,这是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接受那么长时间、那么系统化的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接触到了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感觉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同时还与省内其它院校的一线教师们进行的充分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半个月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对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现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几天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
三、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四、更新与专业知识教学理念乃当务之急
更新专业知识是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社会是学习的社会,随着新教材走进学生观念中的“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的学生从影视等各种媒体中获得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实在太多,若老师死守有限且过时的知识,要想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下,面对现在的学生群体,欲自如地为人师表,实在是勉为其难的。
新教材要求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智育”的含义,它不仅是指知识,还应该包括方法,技能,能力。真正明白在电脑已可代替人脑来储存大量信息的时代,历史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决不是大量史实的记忆,历史教学不仅只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掌握认识历史知识过程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用历史意识考察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用历史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又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不能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教师是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应该认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五、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比较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而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有思维碰撞。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并富有个性发表见解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讨论政治有关话题,然后在班里交流,学生经过打分、得分、答辩、同学间互提问题再打分等环节,培养了自我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篇5
“为了一种召唤,你注定要跋涉众生,不要问能得到什么,追求本身就是神圣。”
——题记
曾几何时,历史课是个多么令人沮丧的字眼。副课的注解使它蒙上受轻蔑的面纱。可我偏偏不信邪。我的想法是:教育园地不应该一枝独秀而应是百花齐放,争齐斗艳。朝着这个理想,我们历史教研组把重心放在了课堂,立足课堂、站稳课堂、不断反思,希望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通过课堂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通过课堂反思促进教师的成长。于是,我们历史教研组扎根于课堂教学。
“驾驭”一词来自人类乘骑的心得。蒙古马威猛镇定是战争之良马,骆驼耐饥耐渴适于沙漠旅行,而骡子耐力强脾气温所以用来拉货。人们这样归类驱使是因为熟悉它们各自的特性。教材中每一单元每一课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与骡子、马一样可以有更合适的用途。删、减、加、添、切地重组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研读课标、熟练驾驭教材成为我们每次集体备课的必修。
行春风,洒秋雨:四天的全县历史集中培训,我们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课题材料的厚实与精彩、对历史教学的感悟。一例例、一幕幕,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一次次涌向心头。
历史课堂,承载着我们的辛劳,也承载这我们的梦想。我们精心打造课堂、精心打造我们的教育人生。
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篇6
在暑假期间农垦总局组织我们历史教师在农垦教育学院进行了集中培训,我有幸参加,感觉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拓展了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的业务素质。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因为每一天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篇7
一、我是一名专职历史教师,教了十年的历史。虽然这门课如今还被人称为“副课”,但是比较课改前后,它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当历史教师的那几年,是我教学工作中最难过的几年。那时,历史不是中考科目,在政史地组中,初三历史教师是处境最难的,而我恰恰就在教初三。中考的指挥棒,让学生和家长都明白,花时间学历史是完全多余的,所以,虽然我精心备课,努力讲好每一堂历史课,可学生根本就不学,就连提问都不屑于回答,统一答案都是:“我不会。”但是初三的第一学期末,历史要参加考试,考试成绩还要被公布在电视上。那年月,我们全校教师的教学成绩,收视率极高,成为了全团父老乡亲关注的焦点。
而我们初三历史教师,更成为了大家耻笑的对象。面对教学成绩几个“率”后面的“0”,有“好心人”在为我担忧:“这姚雪琴在学校可咋混下去呀!”听到这样的话,我感到莫大的委屈:谁能知道我为了讲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花的功夫?谁又能知道我花了几个晚上辛苦刻出来的油印资料,发到学生手上后,就成了飘散一地的废纸……回想起只做了几分钟的历史卷子,就带着满脸喜气走出考场的学生,这让我想到了“文革”时期交白卷的张铁生。难道我们的基础教育真得就不需要学历史了?历史课真得就已经沦落为一门多余的课程了?
我无力改变现状,我只能为我是一名历史教师感到悲哀,更为我见到的一些现象感到担忧:我在讲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时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中国人,我们的学生竟发出了冷漠的笑声;明星面对电视镜头,和主持人提问时,她竟不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怎么回事。我不敢想象,如果我们的教育朝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再过若干年,还有多少人会知道毛泽东为何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二、20xx年,我们团场进入课改的第一年,我作为第一轮进入新课改教学的教师,参加了农二师教委组织的新课改培训。在和各团场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才知道作为历史教师,大家的处境都差不多,都为历史教育的发展感到无奈,感到茫然。我们的培训教师,来自农八师教委的历史教研员王亚光老师重新点燃了我们的信心。他告诉我们:“现在中央都在大力提倡领导干部学习历史,你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历史教育会有受到重视的一天,教育部门不会让历史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缺失的。”就在那年年底,历史被确定为20xx年中考的科目,学生对历史这门课也开始重视起来,因为有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充满了活力。
课改后的历史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所以,在新课程改革后,我不纯粹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我们说的”授之以渔“。每节课最多讲授不超过25分钟,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组织文字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识图能力、理解能力、辩论能力、历史情景剧表演能力,等等。这样的教学形式受到学生极大的欢迎,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历史考试成绩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新课改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更为我们历史教师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虽然很多人还没有完全认识历史课的教育功能,对它仍然轻视,但我认为,重视历史教学应该从我们历史教师自身做起,如果我们都不重视,那就不会有人重视这门课。我首先从作业抓起,严把作业关,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哪怕一个错别字,我都不会放过。凡是错误之处必须订正,决不放松。久而久之,学生知道历史教师是认真的教学,他们自然也就会认真地来学习这门课。
此外,我重新审视课改前我上的历史课,虽然认真备课,但一堂课还是完全被课文内容框住,只注重讲授知识,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果让学生感到学历史只是了解一些过去的人和事,他们对这门课肯定不会感兴趣,因为这些,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而如今,我们要通过历史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更要让他们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身上得到一定的启发和经验,明白一定的道理,要让历史成为学生今天行为的指导,让历史在现实中得到升华,这才是真正的收获。
如今,看着我的学生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能出漂亮的历史手抄报,能用老子的“对立双方能互相转化”的观点来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感到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快乐。
推荐访问: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 历史 明到清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3年从明到清历史心得体会7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