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创新研究的关键因素
摘 要:本文从现当代文学创新研究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与探讨感悟心得,将探究视点分别投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点及研究方法、如何发现问题及研究之“度”、论文概要的书写、学术研究的分歧与论证、如何增强问题意识与论证问题。在进行此研究视点梳理的过程中,可得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需精益求精,具备开辟与钻研的精神,在繁杂冗乱的研究道路中另辟蹊径,但同时也要坚守研究问题之“度”的原则。
关键词:问题意识;薄弱点;空白点;论证方法
从现当代文学创新研究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与探讨感悟心得,可以将研究视点放置于作家的研究,此节以中國现代文学中的老舍与鲁迅为切入点,分别探讨了二人在现代文学研究过程中的薄弱点,并提出针对薄弱环节研究的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年轻学者在文学研究中应具备问题意识,注意说明文本解读要与作家的原意要相结合,遵循解决问题之“度”,切勿进行天马行空、脱离文本事实的研究。在学术研究的分歧点与论争点中,如:文学史的争议性、中学及大学对文学课程教学的差异、以及探讨了文学史编排的体例问题等,阐述了如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找出研究题材的薄弱点、偏误点以及空白点。
一
在探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将探讨了老舍和鲁迅研究专题中的薄弱之处。以老舍为例,学术界多研究其作品的价值与文本中所体现“京味”等,在语言方面却少有深入探究,比如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北京话中有很多满语成分,儿化音、口语化都是老舍文本中语言鲜明的特点,故研究老舍的少数民族身份与其文学语言的关系是老舍专题研究中较为薄弱的方向。另一薄弱点是研究西方文学与民间文化对于老舍作品的影响。老舍的生平履历中有出国任教的经历,西方作家如狄更斯等人对其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老舍对于民间文化也进行过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其创作的鼓词是老舍对民间文化的吸收与创新。在鲁迅研究专题的薄弱点中,探讨了鲁迅的翻译观与文学的关系,其文本的西化是否是受到了鲁迅翻译文本的影响。以及鲁迅的“硬译与直译”观念与梁实秋的“意译”观念在现代翻译中是否依然适用。本课程特别强调了鲁迅的美术研究与创作,因鲁迅是较早为连环画辩护的学者,认为连环画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有助于民众的思想启蒙,故可以从启蒙的角度研究鲁迅为何辩护连环画。此课题还引申出鲁迅作为精英文学的启蒙者认为用文字所书写的作品,其受众并不是普遍的群众,而连环画则是一种具有大众性的启蒙读物,是对文学启蒙精英化的弥补,可以看出鲁迅的启蒙为两条路线,分别针对于精英与普通群众。
薄弱点的研究方法应从文学研究界所反映出的现象与话题入手,例如《呐喊》与《彷徨》之关联,《彷徨》推翻了《呐喊》的哪些观点,又增添了哪些理念,可以说《呐喊》是鲁迅精英式启蒙的典型性作品,而《彷徨》则更多的回归于自我的内心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近代文学之关联,以及鲁迅时期所倡导的文学大众化与当代的网络文学有何种联系都是值得研究的切入点。从网络文学发展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古代文学到近代、现当代文学、以及当下文学,是一种融合的趋势。古代文学其文体界限分明,小说与诗歌自成一派;现代文学开始融合,如诗化小说、散文诗、及戏剧小说的出现;当下的网络文学则出现更加融合的趋势,文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小说不再是纯文学,可以集文学性、历史性、与娱乐性为一体,如穿越小说等。诗歌不但可以吟诵,同样可以歌唱,如民谣等。
二
在学术研究中发现问题,如何具备问题意识并着手解决问题,本文做出四种方法的总结。第一,鲁迅的治学方法:厚积薄发。提出要重视与整理文本,在集合文本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认识;第二,胡适的治学方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论证。注重文学史料的收集与考证;第三,王国维的治学方法:二重考证。在古籍及出土文献中寻找论证资料,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第四,陈寅恪的治学方法:三重论证。出土文献、古典书籍两方面与王国维相同,极为重要的是最后一点——民间论证,这种方法比典籍更为准确,因为典籍已经过官方过滤,而民间保留了历史真实的面貌。由此可以看出想要发现学术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博闻强记,进行广泛阅读,并且要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再结合运用上述的探究方法——引经据典,方可展开学术研究。
如何寻找和论证文学研究中的偏误点,首先要从文本入手,细读文本,查找代表学术界主流观点的文学史对其问题的研究与评价,并搜集学术界对其问题所提出的观点与论证方法,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其次,分析为何文学史与学术界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亦或是产生误读现象,及研究此问题的价值是什么。在解读偏误点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遵循“适度原则”,因为文本解读是要与作者的原意结合,需要研究者判断是否所有问题都存在偏误点,不可脱离文本与作家本人的创作意图进行过渡与强制阐释。文学研究要有评判标准,既不能循规蹈矩,也不可天马行空,要持有胡适的“实验精神”——大胆的假设,小心的论证。在进行偏误点的论证过程中,要记录下文献的出处与主要观点,同时也要在文本中找出典型的例子。分析到具体问题时,可以进行跨学科分析,从而使论据更加充分。我们寻找的偏误点必须是具有价值的学术问题,问题可以成立并且要自圆其说,选择的范围不易过大,以小问题为切入点,更好论证。
学者选好偏误点与论据时,要注意论文的书写格式。开篇要开门见山——有自己的观点,不可只是资料的罗列。训练自己的“述评”能力,发现学术圈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已经进行到哪一环节,避免重复劳动。在论文的中间部分尽可能寻找论据证明论点,要有逻辑性的论证,最后在结尾部分回归自己的论点。
三
在探讨学术的论争点时,本文以五四文学革命的功与过展开讨论。林语堂提出“五四模式”导致后来的“文革”,因为它将所有的旧文学都视为死文学,对传统的文学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具有偏激性。“九月派”诗人郑敏也认为五四文学革命副作用大,因为它割断了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根脉,由此可引申出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再认知的思考。
关于文学史的编写同样存在争议性,如文学史的记忆问题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及文学史的编纂对文学学科的贡献与缺陷。我们可以将几类,如:进化论的文学史观,代表人物——胡适,其认为后来的文学要优于先前的文学;永恒的文学史观,代表人物——梁实秋,主张以人性为主的文学史观;循环的文学史观,代表人物——周作人,认为在“言志”與“载道”之间来回替换;其次还有文革时期极端的文学史观,分为无产阶级文学与资产阶级文学,以及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观,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文学史观与其背后文化权利的关系。
对于学术空白点的探究,本文以冯骥才的《鲁迅的功和过》为切入点,探讨其“过”中存在“后殖民主义”倾向。指出鲁迅对于中国的国民性分析是利用西方的价值观评价国人的,其审视目光具有后殖民主义色彩。由此可以深入探讨鲁迅对于西方文化的继承与反抗,以及中国的启蒙主义是否存在偏执,它是否是西方现代性文化对中国社会冲击的具有后殖民主义色彩的产物。探讨如何在论文中论证问题时,以许子东《寻根文学中的贾平凹与阿城》一文做出了详细的解释。第一步,开门见山。提出“寻根文学”的三个不同路向,并以“文革”后重新认识和整理民族文化支柱或检讨当代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伤害这一路向进行分析。第二步,从作品入手,运用“回溯法(文学史法)”进行论证,探讨作者初期、中期、后期的作品,注意勿简单陈述作品内容,需要学会分析,比如探讨作家文本的写作手法、创作风格,结合评论界的研究观点,分析文坛中其他作家所存在的创作局限。在许子东的论文中,作家展开宏观的叙事,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认为中国当代作家在文革结束后其文学创作存在“违心现象”,创作初期作家一般以“歌颂”为主,说明了文学话语形式与生产机制相关。同时,许子东分析贾平凹的具体作品时,是结合文学史分析的,运用了“夹叙夹议”的论证方法,在叙述文本时不忘加入对文本的议论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后又运用“比较论证法”,结合文学史上其他作家遇到同一创作背景的处理方法(横向比较),使其论证展现出深度,也可使用纵向比较,结合作家自己的创作历程进行对比。许子东针对文坛评论的主流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在探讨“贾平凹的文体意义大于思想意义”时,引出阿城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并比较二人在“寻根文学”创作中的异同。最后一步,总结出贾平凹与阿城是在寻找“文化之根”,而莫言与张承志则在寻找“道德之根”。在论证结束后,再次回归主题,做到首尾呼应。再以王彬彬《关于萧红的评价问题》论文的分析中,同样是在文学史的回溯中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点明观点。正文开始运用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此文本中就分别引用了鲁迅、茅盾、胡风等文学家的评论,值得提出的是王彬彬借用鲁迅的文学评论影射自己的观点,从而填充了自己的论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需精益求精,具备开辟与钻研的精神,在繁杂冗乱的研究道路中另辟蹊径,但同时也要坚守研究问题之“度”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许子东.寻根文学中的贾平凹和阿城[J].文艺争鸣,2014(11).
[2]王彬彬.关于萧红的评价问题[J].文艺争鸣,2011(8).
作者简介:
王文林(1993-),女,山东济南人,聊城大学文学院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与文体研究。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国现当代文学创新研究的关键因素》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