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要点
摘要:本文就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preventative points for plant diseases.
关键词: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
Key words: plant; plant disease; preventative points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288-01
0 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植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一些新发生的病虫害也不断加重。由于某些病虫害对长期单一使用的一些杀虫杀菌剂产生了很强的抗性,导致病虫害一旦发生,就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病虫害的防治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改变作物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等。本文就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1 我国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农药基本认识 许多农民不了解农药的性质,当植物发生病虫害时,不分是杀虫剂还是杀菌剂,也不管是病害还是虫害,见药就用,导致病虫害的防治大大降低。
1.2 对病虫害缺乏了解 目前,植物病虫害种类较多,尤其是保护地植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给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都有明显的增加,而很多农户不分病害和虫害或者病害、虫害之间不分是何种病或何种虫,见有病虫害就打药,不能做到对症下药,误用农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
1.3 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 有的农户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即使发现该药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换用其它农药产品,而是采取加大药量的方法,结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病虫害的抗性也不断增强。
1.4 盲目使用高毒农药 由于农户缺乏农药使用知识,错误地认为毒性越高,对防治病虫害效果就越好,在使用农药时不按农药安全标准,结果把高毒、高残留农药用在植物上,导致植物死亡。
1.5 混配农药 一些农户随意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在一起喷施,即使购买的是复配制剂,使用是还要自行混配,有些农户甚至将同一种有效成份的复配制剂或不同商品名称的同种药剂混用。例如:常用的乐果、敌杀死等等弱酸性或中性农药与碱性农药石硫合剂混用,结果分解失效,影响药效。
1.6 对生物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生物防治可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不污染环境,是降低农药残留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在防治病虫害中,农户往往都是用化学防治,而且用药不合理,造成农药残留,污染环境。
2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要点
2.1 逐步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监测点 病虫害预测预报,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建立病虫害测报点,加强病虫害系统调查,准确发布病虫害发生防治情报,及时指导广大农户防治病虫害。同时,加强病虫害测报及防治技术研究,掌握各种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制定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
2.2 开展技术培训 农民对农药基本知识和病虫害缺乏了解最基本的原因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用药意识和防治病虫害意识淡薄。为此,作为植保、农技部门,应当主动积极地进行基地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测报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指导病虫害防治,做到对症下药,适期用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成本。一方面要做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自身业务素质,适应结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对生产者的培训。
2.3 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采用抗病虫品种,通过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农业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从根本上控制病虫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应尽量利用灯光诱杀、色彩诱杀、性诱剂诱杀、机械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二是生物防治。尽可能选用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用抗生素)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且对于天敌安全,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目前应重点推广“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虫”、“以抗生素治虫”等生物防治技术。三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在其他措施无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时候,就要考虑使用有效的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使用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合理用药,对症下药。根据病虫发生种类,选择对口农药,合理用药、对症下药,防止因误诊而错用农药,既贻误防治适期,又造成农药残留量增加。②掌握防治时期,适时用药。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结合植保部门提供的病虫发生情报及时进行防治,不可盲目用药。③科学用药。正确掌握农药剂量,严格按照产品推荐的使用剂量;提倡交替轮换或复配用药,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四是预防为主。病害的防治首先通过栽培措施促壮植物,在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的基础上进行喷药防护,预防病菌的侵入。对已经发生危害的植物病虫,则根据发生的范围、程度和受害的器官、部位,分别采取人工摘、刮、挖、剪、诱捕和浇灌、喷施生物、化学药剂等手段进行控制和消灭。如人工摘除病、烂、虫果;刮除枝干上的病烂皮、瘤、潜藏的虫体、蛹、卵;挖出地下的病原体和害虫,剪除白粉病、黑星病、腐烂病、干腐病,梨小、桃小、梨茎蜂、蚱蝉等危害的病虫枝梢;利用性诱剂、糖醋液、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树干绑草等方法诱杀潜叶蛾、卷叶蛾、桃小、梨小、桃蛀螟等食心虫和一些毛虫类;用不同的杀菌、杀虫剂浇灌根茎或树盘防治各类烂根病、根棉蚜和桃小食心虫以及其他地下的病虫害。五是性信息干扰剂。性信息干扰剂取代性诱剂已被广泛应用。性信息干扰剂是通过对鳞翅目害虫性信息素的分析和提取,人工合成了它们的性信息干扰素,按一定密度施放于植物中,扰乱鳞翅目害虫的交配,使其不能生育,达到代替农药的防治效果。现在开发出的产品有针对植物的卷叶虫和果实食心虫的单一型性信息干扰剂及复合型性信息干扰剂,使用性信息干扰剂后大幅度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80%以上)。而且针对近年来对许多植物危害严重的甲虫类,合成了复合型性信息干扰素,使用方法在进一步研究。性信息干扰素只对特定害虫种类起作用,不影响天敌,是良好的害虫防治材料。
参考文献:
[1]王玲.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1.
[2]张慧丹.室内植物常见病虫害的防治[J].中国科技财富,2008,10.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要点》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