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趣教趣学微观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2-04-07 11:23:36 | 来源:网友投稿

[提要]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其基础性和抽象性,也成为学生最难学、教师最难教的课程之一。要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趣学趣教微观经济学。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3日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社会经济主体的决策与选择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微观经济学作为专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学科,已成为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经济学特有的分析问题的思维和扎实的财经知识基础、顺利开展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已被诸多高校经济学教师所关注。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特点很鲜明的课程。

首先,它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基础性。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提供了平台。比如,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专业课,是对微观经济学中市场供求理论的深化和延伸;生产管理是对生产理论的深化。二是学生的基础性。微观经济学一般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缺乏对经济活动的了解,学习该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背景基本是空白状态。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学生初次接触到专业课程,总会出现畏难情绪。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让学生有全新的思维方式理解经济现象,解释经济问题,做出合理决策。三是教师的基础性。微观经济学是一种“舶来品”,起源于对西方市场经济的研究,故这门课程的原版教材或后翻译过来的教材教师初次接触时也感觉存在困难,并且大多数教师缺乏所教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所教授的内容只能停留在表面。

其次,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围绕价格波动形成了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这些理论中结论的成立都包含有相应的假设条件,但往往这些假设又与现实不符,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与此同时,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出现诸多图表、模型也让数学基础欠佳的同学觉得非常抽象。

经济学是一门拥有强大的分析工具的学科,其分析方法和逻辑被其他社会科学,如法律、政治和社会学等广泛借用,甚至在工科类专业其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中也会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由于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如何学好、教好微观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微观经济学教与学的困境

微观经济学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普遍能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认识,对经济理论的理解、经济现象的分析只能局限于自身有限的经历,其抽象性和复杂性使得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他们看来,该课程中所涉及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就像一堆支离破碎的理论块无序地堆积在一起,同时课程学习中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阔,如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生越发觉得混乱和茫然。另外,数学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微观经济学中很注重高等数学的运用,这对低年级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又平添了难度。同时,现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表现欠佳,很少有人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仅仅满足于教师课堂所布置的习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微观经济学的学习除了教材以外,还应该广泛阅读许多参考教材,并能适时地浏览精品课程网站,所有这些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

就教师而言,由于微观经济学较为抽象,尤其在大学授课过程中,缺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和选择,还是采取以“讲解为主、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其讲授也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只能孤立、零碎地知道微观经济学的各个理论。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些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初始教学没有勾勒出微观经济学整体框架结构,导致学生未能形成对该门课整体内容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这样就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另外,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教师应理论联系实践,多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阅历所限,所使用的案例还是沿袭前人使用的,没有创新也没有联系学生实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多方位设计,趣教微观经济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心。微观经济学的教育也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自我更新自我学习能力,从而使其具有持续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微观经济学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经济学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萧伯纳曾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而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就需要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

第一,学习时间的设计。一般而言,学生仅满足于课堂教学时间,有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大打折扣的。在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微观经济学通常安排是1周4课时,而对于学生来说,仅4课时要掌握并运用经济学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将学习时间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带着任务去查阅资料、关注经济形势和经济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教学环节的设计。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如市场营销、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等都有联系,从而在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前后衔接、互相联系。如,讲授“需求”概念时可用向回族人推销猪肉案例,该案例可以将微观经济学和市场营销的概念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理解需求的两个核心要素、回族人是否能够具有这两个要素。又如,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线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巩固旧知掌握新知。

第三,教学内容的设计。微观经济学图表繁杂、假设众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上,可重点突出案例的使用,贴近学生实际,易理解,可接受。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可以选择一例到底,也可以坚持案例来源的多样化、案例的新颖性和专业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第四,考评体系的设计。应试教育带来的结果是学生比较关注书面考试的成绩,而以提高素质、培养能力为目的的高等教育,仅仅通过课程考试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为了提高授课效率,一个科学的考评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课后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撰写专题论文,依据论文评定平时成绩。学期末的考试主要用于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外,还应要求学生阅读一些诸如《生活中的经济学》、《经济学家茶座》等开阔视野。在课程教学中,还可能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增强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应用,使课程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

四、互动沟通,趣学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作为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毋庸讳言。但微观经济学起源于对西方市场经济研究,原版教材的思路都是国外的,即使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其内容也都是西方的,其中的一些假设、案例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会让学生感觉比较生疏,造成理解的困难。该课程中的很多概念、理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接受起来也有难度。此外,这门课的内容逻辑性强,前后单元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前期内容学习的状况严重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要学好微观经济学,并能从学习中寻找到快乐,还要注意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

第一,探究学习,参与互动。要提高学习效果,就必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对教师布置的题目,学生应该主动地搜集资料、形成观点、交流互动。如学习生产和市场理论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电价调整等现象讨论垄断的利弊、寡头之间的依存性等现实问题,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质疑。这种参与式的学习,变配角为主角,不仅可以解惑,加深理解和巩固已学知识,还能为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兼有调节学习节奏、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第二,勤做练习,巩固知识。练习题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培养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习题练习过程中还可以使生疏的概念、原理变得熟悉,同时可以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在每个学习单元结束后,都可以进行一次习题练习课,习题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学生分组完成并汇报答案,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问、讨论解答,在和谐、团结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第三,课外阅读,拓宽视野。微观经济学起源于对西方市场经济的研究,与我国国情有许多相悖之处。初学者要真正理解经济理论,还需要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期刊书籍类可以包括经济思想史,一些经典著作,反映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如《经济学家》等,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成果的书籍,还有经济理论应用方面的书籍如梁小民的《寓言中的经济学》等。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寓学于乐。

第四,社会调查,实践运用。经济学是解释经济现象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用学习的经济理论来解释,如调查企业如何为产品定价。通过调查,学生可以体验生产理论的应用;通过实践,学生还可以体会劳动与闲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为何劳动的供给曲线会出现向后弯曲的现象。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正是科学的发展路径。死记硬背只能培养经济学的书呆子,能理解、会运用经济理论才是真正的经济学人才。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严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由于它的基础性,对于经济学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经管类专业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它对于这些专业学生今后科研素质的培养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另外,它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从事社会经济事务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具体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厘清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

[2]刘施扬.《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2.

[3]李杰,何玲.微观经济学快乐教学法探析[J].管理观察,2009.5.

推荐访问:微观经济学 趣教趣学

本文标题:趣教趣学微观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gongwenfanwen/2022/0407/119608.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趣教趣学微观经济学》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