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犊牛新蛔虫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发布时间:2022-04-12 10:15:13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犊牛新蛔虫病是由于感染牛新蛔虫而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主要是2-7月龄的犊牛容易感染,尤其是杂交水犊牛更容易出现发病。虫体在小肠内寄生,导致食欲减退,以及肠炎、下痢和死亡。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犊牛;新蛔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定期驱虫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10-0073-01

1 流行病学

病原体致病性。牛新蛔虫呈黄白色,表皮半透明,体表光滑,如同蚯蚓状,雌虫长度为220~300mm,雄虫长度为150~250mm,直径均为5mm。牛新蛔虫产出的虫卵在阳光直射以及由于直射而导致的温度升高都可被杀死,但其具有较强的抵抗药物的能力,如在2%福尔马林中依旧能够正常发育,在2%来苏尔溶液中能够生存20h左右。当幼虫在血液中移动时,会导致犊牛肝脏、肺部发生病变,主要是引起肝细胞变性和肺水肿;在幼虫再次侵入到小肠并继续发育为成虫时,会导致小肠出现卡他性炎症,机体发生下痢。有时肠道内会寄生大量虫体,导致肠道持续机械性阻塞,并伴有腹痛。尤其是虫体产生的毒素被肠黏膜吸收后,会导致慢性中毒,此时病犊开始表现出神经症状,机体快速消瘦,最终由于极度衰竭而死。

感染途径。犊牛可通过两种途径感染该病,一种是通过环境感染,另一种是通过胎盘感染。犊牛小肠内的雌虫成虫在该处产卵,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在母牛食入这种感染性虫卵后,幼虫会在小肠内孵出,之后穿过肠黏膜侵入母牛体内,在某些组织内潜伏,在其妊娠后幼虫即可经由胎盘侵入到胎儿体内,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肺脏、气管等器官,最终侵入胎儿消化道。另外,母牛体内的幼虫也可移动到乳腺,并通过母乳被后代犊牛食入而发生感染。自然感染是指犊牛出生后,经由吮食母乳,食入饮水、草料,舔食泥土、墙壁以及地上污物时,会同时食入感染性虫卵。

2 临床症状

病牛症状较轻时,被毛粗乱,精神不振,采食减少,经常卧地,不断回头顾腹,有时发出呻吟,排出膏泥样的灰自色粪便。病牛症状严重时,精神沉郁,停止采食,鼻镜干燥,发生下痢,排出混杂血液的灰自色粪便,散发腐臭气味,并伴有腹痛,在地上仰卧。危症病牛发生严重带血腹泻,精神极度萎靡,眼球凹陷,腹痛不安,呼吸粗喘,肌肉痉挛,后肢无力,只能够卧地不起。当蛔虫移行至胆道内,病牛下颌出现水肿,角膜发生黄染,往往张口吐舌,喜将下颌浸于水中。

3 实验室检查

对驱虫前和驱虫1周后犊牛采集2~5g直肠内的粪便进行实验室检查。在2g粪便中添加14mL水,使用200目铜筛进行过滤,滤液放入2个离心管(15mL)中,以1000r/min的速度进行5min離心,上清液弃去后再加入比重为1.2g/cm3的蔗糖液5~6mL,充分震荡均匀,在加入蔗糖液至14mL,以2500r/min的速度进行10min离心,继续加入蔗糖液至管口,然后放上盖玻片,经过10min静止取下放于载玻片上,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虫卵计数。要求每个样品进行3片盖玻片检查,累计3片的虫卵数,计算2管的平均值就是粪便虫卵数量。

4 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治疗原则为驱除虫体、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润肠通便以及强心补液。驱虫药要求低毒、高效、广谱、使用方便,临床上常用的有阿苯达唑、左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药物,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公牛可按体重配合使用0.2mg/kg阿维菌素、0.2mg/kg阿苯达哇,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即可。驱虫后可内服30g人工盐,用于润肠通便,有利于虫体排出。抗菌消炎,可按体重注射0.2mL/kg大黄藤素注射液或者0.2mL/kg氧氟沙星注射液。同时,每次配合内服10片香连化滞片(主要成分为白芍、黄芩、滑石、木香、陈皮等中药,每片0.6g),连续使用2天,能够清解热毒,调理胃肠。强心补液,可静脉注射由250~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10mL安钠咖注射液、20mL维生素C注射液造成的混合药液。如果病牛症状严重,可静脉注射250mL0.9%氯化钠、30~50mL碳酸氢钠注射液用于中和自体酸中毒。此外,还要静脉注射250mL格林氏液,用于调节电解质平衡。

定期驱虫。根据当地牛群实际感染情况确定具体的驱虫时间和次数,一般犊牛可分别在1月龄和5月龄都进行1次驱虫。另外,成年母牛每年要进行2次驱虫,即春秋季节各进行1次。对于该病的常发地区,母牛在妊娠大约8个月时,可按体重在肩前皮下注射0.2mg/kg 1%多拉菌素注射液,1个月之后再注射1次,已将体内移行的幼虫杀灭,预防胎牛感染。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牛场和牛舍保持干净卫生,经常更换垫草,及时清除粪尿,且粪便要采取堆沤发酵处理,已将虫卵完全杀死。为确保环境符合卫生要求,牛场内最好将净道和脏道分开使用,同时病死牛尸体、流产胎儿、胎衣以及其他污染物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收集的各种废弃物要与粪便一起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

推荐访问:蛔虫病 犊牛 流行病学 症状 防治

本文标题:犊牛新蛔虫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gongwenfanwen/2022/0412/12260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犊牛新蛔虫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