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山谷体及相关问题
文徵明(1470-1559)明成化六年生,嘉庆三十八年卒,享年90岁。原名壁,字徵明,后字改徵仲,号停云,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文徵明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在小楷与行书,他的行书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常见的取法羲之《圣教》、康里巎巎、东坡、米海岳等,这类多为小行书用笔追求流畅俊秀,代表作为《滕王阁序》和《子西集帖》《赤壁赋》等。明王世贞曾评这一类的小行书:“书法圆熟,翩翩入晋人。”;一类是多被世人忽略的仿黄庭坚山谷体的大行书。而且后人对此评价不一,多有贬义,如清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云:“徵仲晚年学山谷,便一步不敢移动,正苦被吴兴笼罩耳。”黄惇先生也在《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对文征明此举不看好,他评价道:“(文征明)欲脱去赵氏的笼罩却又回到沈周老路,所以尽管其行书在继承方面远过同时代人及超过前期甚多,但却因此种选择而未能再有所发展。”笔者认为对于文征明这样一位诗书画文面面俱到的大师而言,他的眼光是独到的,他的选择自然有他的深意。本文主要对他山谷体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文徵明62岁时在《黄山谷伏波神祠诗卷》上的题跋:“右黄文节公书《刘宾客伏波神祠》,雄伟绝伦,真得折钗屋漏之妙。三十年前徵明尝于石田先生家观此贴;今归无锡华中甫,中甫持来求题,漫识如此。嘉庆辛卯九月晦,长洲文徵明书。”一从中可看出文徵明对黄庭坚书法的喜爱至极,推崇备至。二可得知文徵明在32岁左右在沈周的家中,用心的观摩研究过《黄山谷伏波神祠诗卷》,要不然30年之后早已忘却。三可隐射出文徵明26岁跟随沈周不仅学画,而且在书法方面也受到沈周的感染。沈周的书法以行书为主,而取法主要为黄庭坚,明代王鏊曾评沈周书法为“书法涪翁,遒劲奇绝”。根据明都穆在《寓意编》中记载,沈周的家中至少藏有黄庭坚的四件书法作品,其中两件散见于《苏舜钦、蔡襄、苏轼、苏撤、黄庭坚、米芾诸人遗墨—册》和《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书真迹一卷》中。另外两件为独立作品《大楷杜甫律诗两首》和《经伏波神祠卷》。吴宽在《跋山谷书<发愿文>》中写道:“启南所藏黄书数种。予尝获遍览,当以此卷为最。”由此可知黄庭坚的《发愿文》也为沈周所藏。还有杨仁恺在《国宝沉浮录》中说道,黄庭坚的《赠张大同诗序》后有沈周的题跋。可见沈周对黄庭坚的学习资料是十分充足的。文徵明26岁就从沈周游,对沈周的所藏黄庭坚作品应该早有观摩研习。
再有笔者查阅周道振先生编著的《文徵明书画简表》,从中找到, 文徵明还对许多黄庭坚作品有过题跋,如下:
1.跋黄庭坚《杂书册》
跋黄庭坚《论学书字序》
跋黄庭坚书《经伏波神祠诗》
跋黄庭坚《墨竹赋》
5.跋黄庭坚《笔阵图说》
可见加上文徵明见过很多黄庭坚的真迹,有良好的环境使他可以深入的学习山谷体。
文徵明在学习黄庭坚的书法很早,如文徵明在《临东坡页》中自跋到;“辨之(朱承爵)尝的余山谷体诗帖,因以此纸清配,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庚申(弘治十年1500年,当时文徵明31岁)从中可知文徵明在早年就已经对山谷体进行过学习并有相应风格的作品出现。可见前文清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云:“徵仲晚年学山谷,……”的错误。文徵明在他的《行书游虎丘诗卷》(苏博藏)上有自跋:“夏月酷暑,无以为遣,偶得佳纸,授笔聊仿山谷墨法,嘉庆甲午(十三年 1534年)六月既望也,徵明。”文徵明还在《夜游漕湖》诗扇面,落款为:“徵明仿山谷笔”。从中我们可知文徵明取法山谷体的事实。笔者查阅周道振先生编著的《文徵明书画简表》找到以下文徵明的山谷体书法作品:
书《新燕诗》
仿黄庭坚书,“杏花飞飞春燕来”七古一首。
《书诗二句》
仿山谷体书“我家旧宅常贫贱”。
《书七律六首与山水合卷》
前山水,后大行书七律六首,作黄庭坚体。
书《夏日》诗扇面
仿山谷体。书“境寂画偏永”诗。
《书扇面》
行书仿山谷体。书“独坐茅檐静”诗。
6.《书诗轴》
行书仿山谷体。书“岁暮天欲雪”诗。
书《观书》诗
轴。大字仿山谷体。书“老眼视茫然”诗。
《书诗二首》
大字行书作山谷体。书“晚的酒中趣”“陋巷还车马”二诗。
9.书《雁声》诗
轴。大字仿山谷。书“尺书不至意茫茫”诗。
10.文徵明的书《夜游漕湖》诗扇面
书“渺渺中流溯小船”诗,末识“徵明仿山谷笔”
11.书《早朝》诗
大轴。纸本,行书作山谷体。书“玉殿千官拜冕旒”诗。
12.《又书扇面》
行书仿山谷,书“绿荫如水夏堂凉”诗。
13.《书诗卷》
大字,作山谷体。书“间探梅花入竹来”诗。
14.书《题画偶成》
立轴,纸本,大字仿山谷,行楷“雨过山争出”诗。
15.《又书扇面》
仿山谷体。书“暖风吹梦意茫然”诗。
16.书《横笛依楼》诗
轴。纸本。书“横笛何人夜依楼”诗。
17.《书绝句》
仿山谷体。
18.《书诗卷》
仿黄、苏、米、蔡四家所书。
19.《和黄庭坚诗》
后有文徵明私章,诗亦效黄体。
20.《题沈周临黄公望<深山曲坞图>》
卷。后文徵明题七律,书法山谷。
21.书《满江红》
大行书,题思陵与岳武穆手敕墨迹。字法黄山谷。
周道振先生是研究文徵明书画方面的权威性专家,著有《文徵明集》、《文徵明年谱》、《文徵明书画简表》等等。《文徵明书画简表》是周道振先生对文徵明一生的书画作品的编辑。在以上笔者从中找到的文徵明的作品下,周道振先生统一的写下“仿山谷体”。他的观点可信。根据笔者考证,周道振先生对文徵明很多山谷体风格的作品并未明确标明,而且《文徵明书画简表》中的收入文徵明书画作品也只是大部分而已,所以笔者认为上面找到的只是文徵明山谷体作品的一部分而已。
文徵明在写小的行书时风格主要接近羲之《圣教》、康里巎巎,用笔追求流畅俊秀,但在书写大行书手卷、立轴时就为山谷体风格,这是为何?黄惇先生在《中国书法史·元明卷》的相关分析能带给我们启示。他说:“(文徵明)晚年,他的行书转向黄山谷,尤以大字为多,感到赵吴兴一类的行书不适宜展大,对黄山谷的选择,使他的行书开始变得奔放豪迈。”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文徵明对黄庭坚行书的学习,在某一方面是因为要写大字,常规“二王”一类小字,不适合展大,特别是在立轴巨幛大尺幅创作的时候,书写变得艰难。所以文徵明选着了跟沈周一样的道路,走上对黄庭坚行书的学习。黄庭坚的行书取法瘗鹤铭,对碑的学习,篆籀行笔,跟传统的帖学追求用笔的流畅潇洒大不相同。这可以说是对碑学的最早成功的尝试,所以康有为才会对黄庭坚书法赞赏道:“宋人之书,吾尤爱山谷,虽昂藏郁拔,而神闲意浓,入门自媚;若其笔法瘦硬圆通,则自篆来。”在结字上,采用放射式,增加字的外在的表现力、冲击力。所以黄庭坚的行书解决了把传统以来小字展大的问题,故文徵明在写大字行书的多数时候就采用山谷体。如文徵明所书《月转苍龙行书立轴》(纵360厘米横120厘米)、《太液池诗立轴》(纵344厘米横96.4厘米)等等。这些立轴巨障风格上仿山谷体,笔画如长枪大戟、劲健洒脱,笔势纵横捭阖,沉着痛快,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在笔法、字法、章法上都成功的适应了立轴巨障。
假如说王铎的也是主要的贡献在于把“二王”一类的小字,成功的转换到立轴巨幛上的话。文徵明山谷体的功绩在于把黄庭坚的行书成功的转换到立轴巨幛。两者都是解决书法从“捧在手上展玩的欣赏方式”的小字到“挂在墙上的赏”的大字在笔法、字法、章法的转变的问题。而文徵明比王铎要早100多年探索解决这个问题,而此举直开晚明“明清调”之先河。所以我们在对待文征明山谷体这一类优秀的书法作品时,应该不断地去探索研习。
文徵明山谷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应被忽略贬低。
参考文献:
[1]周道振,张月尊 .文征明年谱[M],上海:百姓出版社,1998.
[2]周道振.文征明书画简表 [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3]康有为.广艺舟双辑[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4]黄惇.中国书法史 元明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5]杨仁恺.国宝沉浮录[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叶磊,广西艺术学院2012级书法研究生。研究方向: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文徵明山谷体及相关问题》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