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治疗多裂肌源性腰骶痛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针灸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治疗多裂肌源性腰骶痛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多裂肌源性腰骶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结合低周波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治疗则采取针灸结合核心力量训练,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中,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1%,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8.8%, 试验组患者临床效果要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 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多裂肌源性腰骶痛患者的治疗中, 采用针灸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较常规药物结合低周波治疗具有更好疗效, 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还可以降低该疾病的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关键词】 针灸;核心力量训练;多裂肌源性腰骶痛;临床效果
多裂肌源性腰骶痛属于慢性腰肌劳损范畴, 属中医学“腰痛”范畴, 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1]。西医则属于非特异性腰痛范畴, 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但经常被忽略或漏诊, 西医药物和理疗对该病治疗有效, 但复发率高, 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 所以腰部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以下本篇就对本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68例多裂肌源性腰骶痛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 探讨分析针灸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治疗多裂肌源性腰骶痛临床疗效, 为以后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68例多裂肌源性腰骶痛患者, 本次研究中患者均符合多裂肌源性腰骶痛的中医诊断标准[1], 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 男33例, 女35例, 年龄30~55岁, 平均年龄在(44.3±3.0)岁;经MRI/CT提示, 患者均存在轻-重度多裂肌萎缩[2];患者平均病程(19.9±6.3)个月;且患者中均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并排除先天性疾病、心肝重要器官疾病, 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签订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病种、病程等资料方面相比较,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1. 2. 1 症状 有长期腰痛史, 反复发作;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 时轻时重, 缠绵不愈, 劳累后加重, 休息后减轻;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 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
1. 2. 2 体征 腰部外形及功能无明显异常, 部分患者可有腰部活动受限;压痛部位因损伤组织不同而异, 压痛点多在骸棘肌处, 髂骨脊后部, 腰椎横突部;少数患者下肢有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个别呈阳性, 但加强试验为阴性。
1. 3 治疗方法
1. 3. 1 针灸治疗 试验组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 全身放松, 暴露针灸部位, 夏天避免空调冷气直吹患者。取患者T12~L5双侧华佗夹脊穴、八髎穴, 选择40 mm毫针, 采用单手进针法及斜刺法, 治疗以“补虚泻实”为原则,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证采用适宜的针刺补泻手法, 要求局部有酸胀感, 然后以腰3棘突下方为中心, 放置一纵向艾灸盒(为三孔艾灸盒)进行灸疗, 将三根艾条点燃, 再分别插入三个灸孔(注意预防烫伤), 留针、艾灸30 min, 每5~10分钟运针1次, 1次/d, 疗程为2周。
1. 3. 2 核心力量训练 试验组多裂肌源性腰骶痛患者针灸结束后, 至运动疗法室(PT)室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采用平衡垫训练方法[3], 平衡垫内有空气, 可以提供不稳定平面, 训练包含以下三个部分:①单腿蹲训练:患者单腿站立, 屈髋向下蹲, 膝盖不超过脚尖, 保证落地脚全脚掌自始至终不要离开地面。②平衡垫蹲举训练:将两个平衡垫放在与髋同宽的位置, 将双脚踩在平衡垫中间位置, 进行蹲举动作, 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 大腿与地面平行或略高于平行的位置, 腰背伸直。③跪姿控制平衡训练:患者双手与肩同宽撑于床面, 一个膝关节跪在平衡垫上, 抬起、伸直另外一条腿, 保持骨盆位于中立位, 控制身体的平衡, 保持10 s, 换另外一边。以上每部分训练均进行3组, 每组做10次, 每次维持5~10 s的时间, 组间休息10 s, 每日训练2次, 并随着患者保持能力的提升, 逐渐延长保持时间, 训练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疗程为2周。
1. 3. 3 西医药物结合低周波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结合低周波方法治疗, 患者进食后口服塞来昔布(西乐葆,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20063号), 200 mg/次, 2次/d, 结合腰骶部低周波治疗, 1次/d, 疗程为2周。最后,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 4 疗效标准 根据文献报道的疗效评定方法, 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腰肌劳损的疗效准则进行评定:①痊愈:腰部疼痛及压痛消失, 活动不受限;②显效:腰部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 活动不受限; ③好转:腰部疼痛及压痛有所缓解, 活动轻度受限;④无效:腰部疼痛、压痛未见好转, 活动受限或加重。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 5 效果评定 分析两组多裂肌源性腰骶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根据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5], 以0~2分为优, 3~5分为良, 6~8分为可, >8分为差, 分析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分别随访1、2、4、6个月, 试验组复发8例, 均因回归家庭后未能持续、系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对照组复发15例。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6],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行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中, 对试验组多裂肌源性腰骶痛患者进行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很大改善, 试验组患者中痊愈22例, 显效9例, 好转2例, 无效1例;对照组多裂肌源性腰骶痛患者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1例, 显效6例, 好转3例, 无效14例;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2。
结果在临床治疗多裂肌源性腰骶痛病中, 对患者应用针灸结合核心力量训练的治疗方法, 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还可以减少该病的复发, 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3 讨论
多裂肌源性腰骶痛是临床常见病, 对该病的药物结合低周波治疗方法, 疼痛复发率高, 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其疗效不能达到患者满意水平,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质量, 要求更有效降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
3. 1 针灸治疗多裂肌源性腰骶痛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属于“腰痛”、“痹证”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 肾之府, 转摇不能, 肾将惫矣。”《丹溪心法·腰痛》云:“腰痛主湿热、肾虚、癖血、挫闪, 有痰积。” 《诸病源候论·腰背痛诸候》云“肾主腰脚, 而三阴三阳十二经八脉, 有贯肾络于腰脊者, 劳损于肾, 动伤经络, 又为风冷所侵, 血气相搏, 故腰痛也。” 这里指出, “劳损于肾” 为基本, “动伤经络, 又为风冷所侵”是诱发因素, “血气相搏”是病机, 腰痛为病候。 自古以来, 中医对腰痛的发病原因, 认为主要与感受风寒湿邪、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等有关, 上述因素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华佗夹脊穴是人体除背腧穴之外与经络脏腑直接相互转输流注的腧穴, 是人体最大的经外奇穴, 它依附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借助气街之经气的共同通路, 起到了其他腧穴所不能及的调节枢纽作用[7]。《灵枢·本藏》所说: “ 经脉者, 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 利关节者也”。《灵枢·官能》说:“察其所痛, 左右上下, 知其寒温, 何经所在。”由此可见, 根据腰脊为督脉所过, 膀胱经挟脊络肾。八髎穴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 分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骶椎两侧各4个, 总共8个, 故称八髎穴, 位于足太阳膀胱经, 具有强腰壮肾、调经理气、行血散瘀功效[8]。艾灸是我国传统的补益良方, 可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
多裂肌起于腰椎椎板、棘突, 止于骶骨背面, 依据多裂肌的生理解剖及其功能作用, 选用腰部华佗夹脊穴和骶髂部八髎穴进行针灸治疗, 不仅可以疏通腰背部经气, 使气机调畅, 调和患者气血, 改变患者腰骶部的微循环, 改善腰背肌力量, 使患者身体机能得到很大改善, 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达到祛邪扶正, 调理脏腑[9]的功效, 还可以提高患者机体组织细胞敏感性, 进而改善患者的症状[10]。
3. 2 核心力量训练 多裂肌在腰部比较发达, 为脊柱深层肌肉, 属于核心肌群范围, 因其结构及生物力学特征, 对腰椎椎体间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刘邦忠等[11]人研究认为: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慢性腰痛患者多裂肌功能减退, 伴有不同程度的多裂肌萎缩[2]。
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力量训练方法, 最早应用于健身康复领域。核心力量训练中所突出表现出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即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 stability), 核心肌群力量的提高需要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来实现[3], 平衡垫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不稳定状态, 在平衡垫上进行上述三种训练方法, 可以明显改善核心稳定性, 具有经济、方便、简单等优势, 患者回归家庭后, 仍可继续进行训练, 可以达到巩固临床疗效, 降低腰骶痛复发率。
针灸发挥疗效的时间较长,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多裂肌等核心肌群肌力, 改善患者核心稳定性, 综合治疗疗效明确, 可以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是治疗多裂肌源性腰骶痛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 临床中对多裂肌源性腰骶痛患者的治疗, 应用针灸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治疗方案, 较药物结合低周波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腰骶痛病症, 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质量, 也可以降低腰骶痛患者复发率, 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黄忠.针刺加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体会.按摩与导引, 2007, 23(145):27-30.
[2] 符楚迪, 张志敬, 潘兵.应用MRI观察多裂肌萎缩及与下腰痛关系的研究.浙江医学, 2010, 32(9):1366-1368.
[3] 王少华.核心力量训练研究述评.体育研究, 2012, 10(344): 126-127.
[4] 刘长征.推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宜春学院学报, 2010, 32(08):61-63.
[5]刘健, 刘培法, 谢劲勇, 等.硬膜外穿刺针对组织损伤与术后腰痛的关系.前卫医药杂志, 2011, 14(12):76-77.
[6]刘业, 杨长琼, 雷音, 等.心理干预在减轻腰穿恐惧及术后头痛和腰痛中的作用.护理学杂志, 2010, 16(24):34-35.
[7]宗振勇, 尚方明, 赵云雁.华佗夹脊穴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国医论坛, 2012, 27(6):54-56.
[8]李柏文, 李铁, 胡秀武, 等.八髎穴的临床应用概况.针灸临床杂志, 2012, 28(12):61-65.
[9]许立国, 赵琳.术后疼痛与镇痛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1, 06(34):45-46.
[10] 杜少芬, 李义贤, 李喜荣.防治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临床观察. 现代肿瘤医学, 2012, 24(32):54-57.
[11] 刘邦忠, 李泽兵, 何萍, 等.慢性腰痛患者在脊柱突然失衡时多裂肌的肌电表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18(10):609-611.
[收稿日期:2014-04-14]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针灸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治疗多裂肌源性腰骶痛临床疗效观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