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文化产品、文化资源、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日趋国际化,文化产业国家(地区)间竞争更加激烈。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关键词】区域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竞争力
一、洛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洛阳市作为河南省第二中心城市,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114.1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28.2%;实现增加值34.12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08.5%;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53%。其中,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3.44万元,高于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2万元的平均水平。
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核心层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实现增加值8.5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9%,从业人员达1.72万人;外围层产业(包括网络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动漫、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0%,从业人员达1.12万人;相关层产业(包括文化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增加值15.4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5.1%,从业人员共计4.21万人。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容易得知,洛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竞争力仍然十分弱势:一方面,表明洛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在未来发展中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作为中国最具文化底蕴城市,洛阳市文化产业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待日后的继续挖掘和壮大。
洛阳市的新闻出版业不断改革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努力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经过3年的摸索,2012年洛阳市新闻出版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广播电影电视业,在文化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 2007年全市共有广播电台10座,公共广播节目套数12套。电视台1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4座,电视节目套数13套。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制作能力有较大提高。动漫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洛阳本土打造的《小破孩》、《洛阳才子》、《二兔》等一批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动漫作品相继问世。
基于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长期目标,洛阳提出建设“娱乐之都”的构想。演艺娱乐业作为能够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融为一体的文化产业,无疑是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名城的催化剂。
洛阳市广告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较快,10年广播电视业广告经营额11348.8万元,同比增长19%,但是规模仍然较小,缺乏知名的广告公司。
二、洛阳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在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传统因素(如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不断下降,而知识性或素质性因素(人口素质、知识、创新能力等)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强,并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区位因素。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区位是决定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它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而对产业竞争力产生主要影响。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不仅直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而且也影响了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趋势,进而为产业发展的要素组合和优化提供了便利。洛阳位于河南省,是被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提升洛阳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天然优势。
(二)人力资源因素。
人力资源既是社会劳动力的主体,也是智力和知识的载体。因此,人口因素,特别是人力资源的质量、数量与迁移,对文化产业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都表明,高素质或具有专业性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高等要素,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产业竞争力是通过改善要素质量,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进而通过知识溢出、技术扩散,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人力资本作为技术创新和创意生产的直接推动者,在文化产业竞争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和创意性决定了人才是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亚洲四小龙腾飞以及中国沿海地区的快速崛起表明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是文化产业的繁荣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对出版、影视、娱乐、传媒、创意设计等附加值高、原创性强的行业,其产值的增加更倾向于人力资本投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引领全世界华人主流消费市场,归结于其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文化产业人力资本存量十分丰裕,培养了各式各样的文化精英人才,并制作了众多的优秀影视、音乐、图书作品,成为华人地区时尚的风向标。
洛阳市虽然是新中国第一批重工业城市,但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在教育支出以及科研方面的投入过少,缺少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科研机构,市内高校少,招生规模小,导致高学历人才资源短缺。而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不足,严重抑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竞争力的提高。
(三)资本因素。
资金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条件。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与产业创新,都要依靠资金的投入。好的产业竞争战略和规则,要依靠好的资金运作方式作保障才能顺利实现。文化产业作为智力密集型产业,离不开大量资金投入,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存在着资本供给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依赖政府投资,民间资本进入存在的种种政策限制,严重束缚文化企业的成长发展,制约了洛阳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以及竞争力的提升。
(四)技术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具有高度的创新性、渗透性倍增性与带动性。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表明,对技术尤其是现代技术的重要作用无论怎样高估都不为过。可以说,技术因素是直接影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消费虽然古已有之,但文化产品成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文化产业的业态、种类和格局发生深刻的变革,往往有赖于科技进步之功。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出现并被运用到文化创意产业,如动漫、设计、影视等行业,极大的丰富了文化产品的形态和内在价值,如影视文化每一次的更替背后总伴随着影视技术的革新,在打破人们原有的思维与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专业的软件技术应用于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中,可以提升附加值并降低制作成本;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形态和传播方式,促进了新兴文化产业如传媒业的发展因此,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还有赖于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和应用。
技术决定着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要依靠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创新则要依托技术创新。创新是提高区域文化竞争力的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效的因素。但洛阳市在技术创新方面还不具备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研发能力低,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申请专利少。
(五)文化资源。
自然因素是区域产业竞争力形成与提高的自然物质基础,是维系产业发展的“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洛阳市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包含了数之不尽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洛阳历史文化资源可分为“有形历史文化资源”和“无形历史文化资源”两大类。目前洛阳市有形历史文化资源有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处,市县级1024处。洛阳无形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中华名族“根文化”和“源文化”的特点,是洛阳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它包括河洛图书、“三代之居”、“三教”之源、古代重大科技发明、文学艺术、民间文化、客家文化、姓氏文化和牡丹文化等。
参考文献:
[1]朱春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
[2]董俊平.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浅析,政策瞭望,2005,9.
[3]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7.
[4]马萱.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洛阳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