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看航天技术怎样造福人类

发布时间:2022-05-28 08:30:03 | 来源:网友投稿

数码相机、手提电脑、运动鞋、方便面……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物品到底与航天科技有什么关系?

在上海科技馆的地下一层临展厅中,一只色泽鲜艳、体型硕大的南瓜格外引人注目。让普通南瓜变得如此出众的秘诀是什么?“这是一只重达200公斤的太空南瓜,它的种子曾被带入外太空,经历了失重、零气压,在返回地球后种子基因发生了变异,普通的小南瓜才脱胎换骨。”讲解员给出的这番解答,引来的却是更多的疑问:“除了能让南瓜个头变大,来自航天界的高、精、尖技术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在2008年12月3日至9日举办的上海2008航天科技展中,你或许能在第六展区“造福人类”的展览板块中找到答案。在这里,你会惊讶地发现包括数码相机、手提电脑、运动鞋、方便面等在内,在大众生活中早已习以为常的物品,其制造技术均从“天上”来。

从天上到人间

随着“神七”发射成功,一批“神奇”的航天技术陆续展现在公众面前。从专家的眼光来看,这些技术势必会在未来若干年中对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神舟七号所使用的固体润滑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我们没能把它带来展览。”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原主任设计师、研究员,上海市宇航学会资深科普专家张祥根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就举了太空润滑油的例子。“‘神七’使用的这种润滑油品,一旦在普通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能使车辆在- 40℃低温和50℃高温环境中正常启动,每辆汽车从诞生到报废,只要使用一次这种润滑油就可以了。”同时,汽车使用这种润滑材料,可节省2%的燃料油,全国的汽车每年能省下200亿到300亿元的油钱。

除了在汽车行业大展身手,航天科技也将为人类的身心健康而“鞠躬尽瘁”。当胜利归来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笑容可掬、中气十足地向人们致意时,为航天员特意研制的“秘密武器”——“太空养心丸”,其名字也转瞬间被人们熟知。“太空养心丸”内含十几味中药,对提高心血管功能有显著功效。这种中药被做成药丸包在米纸里,由宇航员在太空舱内加水服用。比利时的航天医学专家发现,服用类似的航天养心中药,效果相当明显,“中国航天员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在5天的短期太空飞行后,没有明显地受到重力变化的影响,心血管调整控制能力明显优于经历过同等飞行条件的俄罗斯及欧洲航天员。”航天中医药成果将推广至航海和航空。完全产业化后,“太空养心丸”将在提高普通人群的免疫力、治疗失眠和老年骨质疏松、让现代都市人摆脱亚健康状态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此外,为“神七”舱内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LED冷光源,成本低廉的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经过太空搭载后营养价值丰富的灵芝菌体、紫杉醇等保健品,也都将陆续进入人们的视线。

民用技术的发端

张祥根介绍说,美国宇航局发起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曾先后获得3000多项专利技术,而这些技术的民用化,带动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乃至全世界在计算机、通信、测控、火箭、激光、材料和医疗等领域内的高技术发展。过去40年,“阿波罗登月计划”技术的“下凡”,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也为改变全人类生活方式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当年进行登月计划时,采用小体积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来监控太空飞行,便携式电脑的雏形就此诞生,如今,设计精美、外观考究、体小轻巧的电脑已成为我们广泛使用的工具。而现在受到人们青睐的CCD数码相机,30年前就已经在军事卫星上被率先使用。不过,最初的数码相机还不到30万像素,现在民用的CCD数码相机已达到1000万像素以上。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医疗界最尖端、最精密的人造心脏和新一代心脏起搏器的原理,竟然是取自于复杂、庞大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原理。

“美国目前在航天技术的民用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中国虽然和美国有差距,但我们正在努力,其中蕴藏的经济效益十分惊人。”张祥根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如果说在航天技术开发领域投入的是1元钱,那么当这项技术在民间得以推广和普及,它的价值就上升到12元,就是这么一个比例。”中国航天权威部门提供的一份数据证明,我国研制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近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经移植到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2003年当“非典”在神州大地上肆虐之时,在火车站、机场为流动人群测量体温,成为一大技术难题。太空技术“下凡”再次成为科学家们攻克难关的一把钥匙。借助航天气象卫星红外探测仪,科学家们能获得全球温度分布图。图片颜色从赤道地区的深红色,逐渐变化一直到两极地区的紫色,代表不同的地区温度。利用气象卫星红外探测仪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制造出了红外线温度计,可以从人群中探测到人体温度。一旦体温超过摄氏38度的人出现在监控范围内,监视器立刻获得了红色图像,此人立即被发现并隔离,防止“非典”的扩大传播。张祥根进一步设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当时那些医生和护士多数在穿上特制的防护服后都没有被染上可怕的‘非典’病毒吗?因为他们从航天员身上‘借’来了衣服。”

(归雁生摘自2008年12月3日《第一财经日报》)

推荐访问:造福 人类 航天技术

本文标题:看航天技术怎样造福人类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gongwenfanwen/2022/0528/13914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看航天技术怎样造福人类》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