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南梨围清秋
中国戏曲历经八百余年,传承悠久,列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从金代院本,元代杂剧,到明清传奇;从昆(曲)弋(阳腔)繁荣到四大徽班进京;从京剧诞生到走进黄金时代成为“国粹”,都与宣南结下不解之缘。二百年的京剧史,一章一页都在宣南留下了痕迹。在这片沃土上,产生了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一代又一代京剧艺术大师。几百位著名演员居住、生活在宣南幽静的小巷中。以富连成为代表的众多戏曲科班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演员,支撑了近百年京剧艺术殿堂。星罗棋布的戏楼剧场提供了京剧繁荣的舞台。精良独特的器乐、道具、戏装行业为京剧演出增色生辉。“国剧学会”推动了京剧的学术研究,“梨园公会”凝聚了整个行业的精神。宣南是当之无愧的“京剧发祥地之一”。
徽班进京与京剧诞生
乾隆五十五年,高宗八十大寿,举国欢庆,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国庆文艺汇演,遭到帝王贵胄的好评,把微班的名号带进了北京,也为自己的一票兄弟搞定了吃饭的问题。
财路一通,跟风者自然接踵而至,随后不少徽班也陆续进京迅速占领京都娱乐市场。当时著名的除了三庆班,还有四喜,春台、和春,并称四大徽班。到了道光末年,徽班艺人们所表演的剧目唱腔,和今天我们听到的京戏已经相去不远,可以说京剧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这时已经形成了。京剧自发源而起就结合了各个地方的流行剧,很有点百老汇的意味。
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不过,关于京剧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京剧才算形成。
误入梨园染青秋
清代时,不准在内城开设戏院,戏馆、戏园、戏班和可供演戏的茶楼,会馆等均在外城,而以宣南地区为多。因此,宣武一直就是“戏曲之乡”,是京剧、相声的起源地,区内剧场、戏园遍布,文艺团体云集、戏曲,曲艺、杂技,歌舞演出连台。
京剧的兴盛发展,重在人才辈出。科班作为培养戏曲新人的组织,清道光年间已在宣南出现。光绪年间科班逐渐增多,涌现出富连成、长春社、斌庆社、荣春社、鸣春社等科班。富连成是开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远的科班。自1904年首创至1948年停止,历时44年,共招八科,学生近700人。
清康熙初年,宣外永光寺曾建有月明楼,堪称宣南最老戏园。嘉庆咸丰年间禁止内城开设戏园,大栅栏地区成为戏园借势而生的首选地。庆乐园、三庆园、同乐园、中和园、广德楼等场所,日日鼓乐合鸣、好戏连台。1912年西珠市口建起欧式风格的开明戏院,1919年路北落成了京城最大的剧场——第一舞台,1910年天桥开始出现戏园。湖广、江西、安徽、正乙祠等大型会馆的古典式戏楼,也时有精彩的戏曲演出。
昔日的老戏园子与今日之剧场大不相同,老戏园子一般在临街,门前竖有一个木制单门牌坊,坊额题写园名,顶部有脊形小屋搪,以防日晒雨淋。戏园子内的戏台为正方形,砖木结构,台子四角有木柱,台前两根柱子分别挂有对联,戏台正面有雕刻精致的护栏,护栏顶端装有木刻莲花或小狮子作为点缀,在戏台顶部装有垂花倒栏杆,与下面的栏杆相对称。
观众座位是长桌长板凳,戏台三面都有座位,三面都有看楼。楼下正面座位与戏台垂直摆放,听戏的人面对面坐着品茗听戏,想看戏得侧身扭头。戏台两侧的座位是斜着摆放,与戏台成锐角形,观众也是面对面,看戏需侧身扭头。从此也可看出当时叫茶园、茶楼是有原因的,是以品茗为主,看戏为辅。过去一般说“听戏”,而很少说“看戏”。楼上的座位三面都是正对戏台的,因为地方窄。座位区域各有名称,楼下正面叫“池座”,楼下戏台两侧叫“两厢”,两厢后面靠墙处备有高木凳,叫“大墙”;楼上称“楼座”,前面为“包厢”,楼上戏台后两侧叫“后楼”。在后楼看戏只能看到背影,所以后楼不收费,往往是内部人员亲友看戏之处。昔日老戏园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戏台对面楼下后边中间设有“弹压席”。弹压席设有一张长方桌子,桌子上立有一个牌子,上面写有“弹压席”三字。桌子上还有一个小木架,上插令箭。这是为维持园中治安而设置的,开戏后士兵全副武装入座,园方奉上茶点,逢年过节还送红包,以求官方多多照应。
随着中国末代王朝的崩溃,戏园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民国元年兴建的第一舞台,首先打破了旧戏园子的格局。观众座位变成了横排长条木椅子,舞台为椭圆形,台中央设有人工转台,并第一次使用了幕布。接着,新建的开明戏院仿外国剧场形制,观众席是一排排单人座椅,并开始实行对号入座。此风一开,许多旧戏园也纷纷仿效改建。广和楼、广德楼和三庆园改得最晚。
不大的宣武区里有着这么多戏园子,那么当这个春天扭着蛇腰在我们面前献媚的时候,我们便可以置身于墙上装饰着京剧脸谱,服装及道具的这些个梨园剧场内,坐在古色古香的明代八仙桌旁,一边品尝各式各样的中式茶点,一边观赏精妙绝伦的京剧表演,陶醉在优美而清丽的乐曲里,用双眼呼吸着来自这粉墨浓妆的梨园中浮动着的点点暗香了。
名伶故居与梨园沃土
俗话说“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离不开韩家潭”。从宣南走出的一批批梨园子弟,许多都成为中国京剧史上彪炳史册的人物: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陈德霖、余叔岩、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裘盛戎……这一个个京剧舞台上的巨星,都与琉璃厂四周的椿树胡同、虎坊桥、西河沿、韩家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喜连成、富连成、斌庆社这些著名的京剧科班也都在琉璃厂四周安营扎寨。正乙祠戏楼、安徽会馆、湖广会馆这些京剧大师经常献艺的舞台,更是琉璃厂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
由于清朝规定不得在内城建造戏园、会馆,地处南方各省进京必经之路的南城自然成为梨园子弟的首选之地。正是这个历史背景,成就了琉璃厂与京剧艺术的缘份。今天,当人们漫步于星罗棋布在琉璃厂四周的京剧名宿的故居遗址,观赏着正乙祠、湖广会馆古色古香的建筑时,丝竹隐约,锣鼓依稀,那字正腔圆、韵味醇厚的京剧弦律仿佛仍在历史的长河中浅唱低吟……
京剧是综合艺术,盛开的艺术之花,必须根植沃土。宣南为京剧的发展,提供了最完善的服务。梨园公会呵护着艺人的生老病死,琴师鼓师保证了名角的演出。国剧学会热心京剧研究的学者,器乐行头制作名家,为演员们深爱的名厨饭庄,从不同侧面为京剧的发展添砖加瓦,也是京剧之乡缺之不可的风景。